对我国外贸微观基础设施建设价值链的思考_国际市场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微观基础建设的价值链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建设论文,微观论文,价值链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6—0045—03

一、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确立价值链经营管理理念的必要性

自1998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作为外贸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外贸的微观主体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领域的改革不断扩大和深化,外贸微观基础的改革完成了对原有微观主体的改革(重塑)和新主体创立的任务,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外贸微观主体结构结束了专业外贸公司垄断的单一化的时代,进入了由国有外贸专业公司,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私营外贸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时代。

外贸微观主体结构的这一重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已经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继续稳居全球第3位。但是在繁荣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是建立在粗放型增长方式基础上的,整个外贸行业表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

(一)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大而不强的表现

1.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的、低档大宗商品上。这些商品技术含量低,产品差异小,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大,出口商主要通过降低价格拥有市场占有率。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源出现了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地提高,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同类产品技术和质量提高得相当快,提供价廉物美商品的能力不断提高,由此造成了中国出口产品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比较大,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下降。

2.中国对外贸易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能力不强。中国外贸企业经营主要是通过不断扩大规模、不断降低出口价格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这种经营方式短期趋利行为比较明显,竞争策略过于单一,一旦市场上出现某种商品的市场机会,一些企业就会将资源集中于现存的某些市场需求热点上,缺乏对自身特点和市场容量及均衡的考虑。据估算,中国由于本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压价竞销造成的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同时,低价竞销不仅体现在一般贸易之间的竞争,还体现在外商投资企业为主要经营者的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之间的竞争,使竞争程度加剧。此外,这种低劳动力成本、缺乏自主品牌、缺乏核心技术和营销网络的经营方式,使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不仅获利能力差,而且使企业经常面临着贸易摩擦的风险。近年来,我国出口遭遇国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明显增加,被反倾销立案的数目分别为:2001年55起,2002年51起,2003年47起,2004年57起。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摩擦更是进入了“高发期”,多次受到美国、欧盟、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调查,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此外,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也已经成为其他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施加压力的手段。

3.中国对外贸易行业整体均衡发展能力不强。近年来中国外贸行业的增长主要表现在电子、纺织品服装、轻工业等产品的增长上,这些特定低档产品的增长所吸收的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劳动力投入和政府支持,是其他产品所不能相比的,整个外贸行业由此出现了出口产品过度集中于低档产品的整体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而这些特定产品由于其产品特征对国际市场波动和政治干扰影响比较敏感,所以外贸行业整体发展的不均衡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

(二)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确立价值链经营理念有助于解决中国外贸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出现大而不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更多的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大宗产品,产品生产中没有更多的核心技术,生产和经营投入小,进入门槛低。所以当外贸经营权放开,外贸行业由垄断行业转变成一般竞争性行业时,较大部分企业,特别是那些中小型的、分散的、没有稳定客源、没有稳定的出口货源渠道和出口主导产品的企业不但将经营的产品集中在这些传统的大宗产品的经营上,而且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投资,希望通过占据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来获取更大的收益。由此所造成的供给过剩,使行业内的企业不得不将价格降低到接近或低于平均成本的状态,引起了以生产能力过剩为特征的过度竞争,进一步导致竞争的无序状态。这样一种无序竞争和过度竞争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外贸企业在经营策略和经营品种上缺乏独特性,将竞争的重点放在大打贸易战、价格战等同行间恶性竞争上,缺乏通过同行间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产品的价值链上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定位的全球化经营意识。

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外贸微观基础实现了外贸经营主体从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对于每个经营主体来说,都拥有了占据出口产品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公平权利。但是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特点和长期以来外贸传统体制的影响,在过去长期的经营中,各个经营主体形成了不同的竞争优势,它们在各个环节上创造价值的能力、成本和效率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各个主体的竞争优势只能体现在价值链上的某一特定的战略环节上,对它们而言,不是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或者获得最大的价值的。所以对于整个中国外贸行业而言,如果要提升行业的整体优势,改变中国对外贸易大而不强的局面,就必须以对国际市场信息的快速敏锐应对及产品价值增值为目标,将不同经营主体的核心竞争力融入一条有机完整的价值链内,围绕进出口业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环节的控制,将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经营者、产品设计者、产品生产者、产品物流经营者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地,对于各个不同的经营主体而言,应该从全球产品价值链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确定其应有的价值定位,剔除那些还形不成竞争优势的一般环节的业务,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核心业务上,充分发挥其在产品价值链的特定环节上所具有的竞争优势。通过“横向一体化定位”,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通过“纵向专业化延伸”,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各个经营主体的分工协调,提升整个外贸行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整体优势。

二、对外贸易行业如何实现价值链经营管理目标

(一)中国对外贸易行业价值链的构成及其特征

根据麦克尔·波特关于价值链的理论,可以得出,商品价值的创造过程主要由产品研发、生产、供应和销售四大环节组成,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只要占据这四个环节,就能取得价值的实现,所以价值链体现了横向简单线性的特征。

由于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的历史原因、现实基础以及发展目标,在每一个横向的环节中对生产要素的要求差异很大,发展的侧重点不同,所以整个价值链在纵向又延伸出了一定的增值机会,主要表现在:通过研发环节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可以产生“技术效应”;通过生产环节的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可以产生“品牌效应”;通过供应环节的订单管理、专业服务可以产生“服务效应”;通过销售环节的市场开发、市场营销可以产生“市场效应”。所以整个价值链呈现出如下特征。

(二)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实现价值链经营管理目标的可能性

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的历史和特点体现了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实现价值链经营管理目标,即每一个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企业在横向环节上合理定位,再进一步向纵向延伸、实现增值的可能性。

1.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所呈现的初级产品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多、资源密集型产品多等特征,为出口产品研发环节通过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实现增值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中国长期以来经营的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等业务,使中国国内的生产经营者熟悉出口产品生产要求、品牌质量要求和品牌经营惯例,为产品生产环节通过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实现增值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中国出口产品供货网络广、品种繁多,需要特定的经营主体进行多品种组织协调,为产品供应环节通过订单管理、专业化服务实现增值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4.中国长期以来的外贸垄断化经营,建立起了遍布全世界的庞大的客户网络和产品供货渠道,为产品销售环节通过国际市场开发和国际市场营销经营实现增值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中国对外贸易微观基础中各个经营主体在价值链上的定位和延伸

1.国有外贸企业要注重销售环节,通过在销售环节上的纵向专业化延伸,发挥由国际市场开发、国际市场营销而产生的“市场效应”,实现产品进一步增值。国有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经过多年的专业化垄断经营,所形成的国际化经营的四大优势:即遍及世界的庞大的客户网络和各种产品供货渠道的“市场优势”;一批熟悉国际市场行情,懂得国际市场营销管理技术,能够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桥梁的外贸人才的“人才优势”;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的“信息优势”,以及组织多品种系列产品配套出口能力的“协调优势”。这四大优势是国有外贸公司更多地占据价值链上的销售环节的重要因素。国有外贸企业在更多地占据销售环节的基础上,可以与产品生产供应商、国外代理经销商以及最终用户等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联盟,通过合资、合作、长期合同等方式,直接参与产品市场开发、国际营销,建立以贸易为主体,以产业为后盾,以资金为纽带,具有交易、金融、情报、组织协调等多功能的国际化、集团化、实业化、多元化的跨国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新的市场空间,发挥由国际市场开发、国际市场营销而产生的“市场效应”,实现产品进一步增值。

2.拥有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要注重生产环节,通过在生产环节上的纵向专业化延伸,发挥由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而产生的“品牌效应”,实现产品进一步增值。生产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多年参与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对于品牌产品的加工工艺、品质要求、经营惯例非常熟悉。雄厚的生产加工能力和品牌开发能力是生产企业更多地占据价值链上的生产环节的重要因素。生产型企业在更多地占据生产环节的基础上,应该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理念,根据自身实力,充分发挥其在生产上的优势,围绕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这个目标,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上,以创新技术和雄厚的生产开发实力精心培育优势产品和优势品牌,发挥由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而产生的“品牌效应”,实现产品进一步增值。

3.外商投资企业要注重研发环节,通过在研发环节上的纵向专业化延伸,发挥由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而产生的“技术效应”实现产品进一步增值。外商投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产品面向国际市场,具有先进的科技水准及质量保证,出口竞争力强,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同类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良好的品质、品牌产品的经营开发能力是外商投资企业更多地占据价值链上的研发环节的重要因素。外商投资企业在更多地占据研发环节的基础上,应该不断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使生产和销售始终处于高端产品、技术领先产品的前沿,使所从事的产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辐射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尽量避免与一般贸易、一般产业在价格上的低层次竞争,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通过将技术含量高的资本密集型的货物和加工工艺引进国内,发挥带动国内新产品开发和研究水平提高的积极作用,发挥由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而产生的“技术效应”,实现产品进一步增值。

4.私营外贸企业要注重供应环节,通过在供应环节上的纵向专业化延伸,发挥由订单管理、专业服务而产生的“服务效应”,实现产品进一步增值。私营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虽然不一定具备技术类人才,但却拥有一批原先在外贸专业公司多年从事外贸业务的专业化人才,他们对外经营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同时与国内供应厂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熟悉产品知识,可以为供求双方提供比较全面的专业化服务。所以,能够从事跨行业多种商品经营。客户资源丰富,服务专业化水平高,经营范围广,经营成本低是私营外贸企业更多地占据价值链上的供应环节的重要因素。私营外贸企业在更多地占据供应环节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市场和企业之间搭建起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平台,将服务的着眼点落实在产品推销、货物运输、通关、制单、保险和结算等订单管理环节上,运用自身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为国外客户在国内市场上商品和技术的营销和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商品和技术的营销,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发挥由订单管理、专业服务而产生的“服务效应”,实现产品进一步增值。

收稿日期:2007—07—10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第二期)《开放经济与贸易》资助项目(P1601)。

标签:;  ;  ;  ;  ;  

对我国外贸微观基础设施建设价值链的思考_国际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