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论文_吴佳明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 215200

【摘 要】目的:本研究主要评估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本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60例确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MRI检查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核磁共振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为93.33%,远高与CT检查的81.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核磁共振;临床诊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关节疾病,病因是骨头受损或内部出现了供血的中断,从而引发骨细胞坏死等情况;该病严重影响股骨头,不但威胁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采用切实有效的诊断方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1]。本研究搜集60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分析核磁共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60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9.24±8.45)岁;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均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CT检查:采用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让患者采取仰卧位;CT机参数: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300mA,层厚设置为4.0mm,层间距为0.8mm;扫描股骨。

MRI检查:采用西门子MRI扫描仪,对患者股骨头横断面与冠状面进行扫描检查;并使用T1W1、T2W1与STIR序列。

1.3评定标准

对比核MRI检查与CT检查两种诊断方式的阳性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版本统计软件对所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c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核MRI检查,60例患者阳性检出率为93.33%;通过CT检查,60例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1.67%;由此可见,MRI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CT检查,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中的常见病,由于该疾病的发病比较隐匿,导致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待患者到中晚期,不但会提高治疗的难度,同时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2];所以早期的诊断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为常见的诊断方式便是CT检查与MRI检查;其中CT检查能够有效对患者进行分层诊断,可以从多个方位扫描病灶部位,能够准确的显示股骨头关节的脱位与破裂情况;但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往往不够理想,且由于需要采用X线进行扫描,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辐射伤害[3];而MRI检查则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其能够对患者局部组织进行重点扫描,从而更加有利于医师了解患者病灶的具体情况;同时核磁共振检查还具有多方面成像功能,能够准确分辨出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变部位的形态特点,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此外核磁共振检查主要是采用了RF脉冲,与X射线不同的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在安全性上更优于CT检查。本研究60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分别采用MRI与CT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其中MRI患者阳性的检出率为93.33%,而CT诊断共检查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1.67%;由此表明,核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检查,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MRI检查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诊断中诊断比CT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核磁共振及ct诊断价值探讨[J]. 医疗装备,2015(16):18-19.

[2]徐宏旭,范红.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效果对比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6):1105+1108.

[3]郑洪民,王晖,李桂雪.核磁共振成像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诊断应用的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07(12):80-81.

论文作者:吴佳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MRI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论文_吴佳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