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与防控措施论文_田夏雨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与防控措施论文_田夏雨

田夏雨

身份证号码:440923197804064059

摘要:任何环节的疏漏均可能使工程产生质量问题,影响使用寿命。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通病及原因,提出了市政道路施工中前期质量通病的防控措施,谈了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通病;防控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在近些年得到了异常迅猛的发展,人们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迫使市政道路施工的工艺和技术也需要不断进步和更新。

一、关于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原因

1.施工周期有严格要求,市政道路在施工进行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噪声和粉尘,而且还会影响居民的出行,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为了减少上述干扰,就有必要对施工周期做出严格要求,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市政道路的施工周期只能提前,不准推后。在这一约束条件下,很多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来倒排进度计划,在抢工期的同时忽略了事前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而为整个施工活动提高了难度。

2.现场地质条件对施工周期存在的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场地很难实现交通封闭,从而造成了施工作业空间狭窄的情况,这使市政道路质量控制工作较之其他施工工程项目显得更为零散,缺少必要的连续性。在考虑到诸如电力、电信、煤气、给水、排污管道、有线电视、供热等各种管线往往处于相互交织和彼此干扰的状态,从而使本来就狭窄的施工场地显得更加拥挤和凌乱,一旦施工人员没有准确定位某些管线的位置,就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些管线造成损害,继而可能会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反映到施工层面,为了避免上述负面后果,自然会延缓施工进度。再如,市政道路工程还容易受到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果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深井或井点降水等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之后再组织沟槽开挖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正常施工,于是增加了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3.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施工人员是决定整个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从目前来看,从事市政道路施工作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尽管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吃苦耐劳,但由于他们主要凭借个人的经验,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训练,更重要的是缺乏相应的质量安全意识、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于是进一步增大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二、关于市政道路施工中前期质量通病的防控措施

1.原材料处理的防控措施,其一,监理方应有效发挥其监理职能,督促承建单位严格把关原材料的质量,特别是那些进场待使用的大批量原材料,制定进料计划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其二,监理方要根据原材料的计划和原材料到场通知来对其外观情况和质保单进行复检,在具体的复检过程中可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检,复检合格后才能够用于本工程的后续开展。

2.施工测量工作的防控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放样是第一个步骤,放样结束后,应该向监理方申报复核,监理方进行复核测量的误差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换言之,测量控制要严格按照三级复核程序的原则。道路施工的测量记录还要在专门的记录本上详细填写,并在随后按预先规定对测量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具体而言,应该首先复测直线上的整桩、加桩以及固定路线的主要控制点,并在复测达标的基础上,将桩点平移至地面之外,通过钢尺进行量距确认,以此作为辅助基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对路线长度需要用钢尺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复核测量,并按照复核测量的最终结果来确定整桩和加桩状况。测量过程中,应该以附近的控制点为测量标准,并通过相邻控制点进行核准,一般来说,测设点和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该超过100 m。并且为了有效确定道路两侧的边桩位置,还应该测量和计算道路设计横截面以及地面的高度,与此同时还应该在中心桩和边桩的醒目位置标出相应的车辆标识。

三、关于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的防控措施

1.路基处理的防控措施

(1)监理方采取的措施,监理方应该对施工中如何防控进行提前安排,要求施工单位尽可能列出容易出现的所有质量隐患。此外,为了确定最佳含水量数值,还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各种土质进行取样和检测,取最优值。审核时,根据本标段的软土路基施工来组织设计。

(2)监理方采取的手段,这一过程离不开优秀的测量技术人员。同时,监理方还应配备充足的测量复核仪器来控制填筑密实度和填筑厚度。为了有效防止边坡松软、路肩积水等现象,还应该依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对不同的材料严格把好填筑质量关,从而确保路基处于高质量建设状态。此外,监理方还应该对检测频率进行有效监控,施工单位的相关检测结果得到监理方签字确认后,才能展开后续的填筑工作,监理方还应该同时开展平行检测工作。

2.沥青混凝土面层处理的防控措施,第一,要根据不同型号的沥青混合料来对工地配合比以及混合料设计进行管控,并作出详细报告。一方面,应该详细记录和说明拌合温度以及搅拌等事项,另一方面,还要详细列出矿料配合比以及混合料的含量数据,此外,报告中还应同时提供被推荐的混合料试样,并附上试件的详细试验资料。第二,为了有效监督道路施工承包人的施工准备情况,应该指派路面工程师在现场对道路施工承包人员进行检查,并对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汇总,再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案。第三,监理方应该对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复核试验。只有结果合格,监理方才能签发相应的批准报告,并同时将上述情况报总监进行第二次审查,在第二次审查合格后,再及时通知路面工程师展开后续工作。第四,在摊铺工艺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摊铺工艺的性能;2)注意接缝工艺以及质量要求;3)对于双层路面而言,下层路面最好在施工当天完成,还可以及时要求开展增洒粘层沥青等一系列有效的补救措施。

3.水泥稳定碎石处理的防控措施,第一,要对施工承包单位的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情况以及材料供应商的资质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并核对往年建立的资信数据库对资信不良的相关合作方,尤其要进行密切监控,此外,相关设备以及施工质量和生产工艺也要符合行业标准以及标准规范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委托方的特定控制条件。第二,对搅拌厂家进行监督检查,尤其要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中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在投入生产前,需要首先经过委托人和监理人的确认。第三,监控过程中严格履行内、外业同步的原则,并且必须把资料收集的整理工作做到位。还要加强成品保护力度,例如,严禁一切车辆在混凝土养护期间进入现场,从而保证施工成品不被破坏。

结束语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工程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现实工程中,很多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的进程,也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必须科学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方法,进一步强化对各个施工阶段的控制,才能真正确保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徐伟.市政工程质量通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春玲,朱国庆.浅谈市政混凝土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04,93(3):18—19.

论文作者:田夏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与防控措施论文_田夏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