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电气工程中电气火灾的预防论文_侍文普

加强对电气工程中电气火灾的预防论文_侍文普

身份证号 41072819911202****

摘要:随着中国建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电气施工的质量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气工程的质量是满足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但是电气设备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安全问题的存在,导致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目前,有许多原因致使电气火灾的发生.为此,需要对火灾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火灾;预防系统

1 建筑电气火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多起与建筑电气火灾有关的重大火灾事故,建筑火灾等都是由于用电不当导致的电气火灾,其中每场火灾都导致严重的直接及间接经济利益损失,预计损失逾千万元,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电气火灾已经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并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因电气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1/3以上,近年来仍有所增加,遏制建筑电气火灾已刻不容缓。

2常见电气火灾事故类型

电气火灾不断增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为了有效防范,我们需要对电气火灾类型进行分析,以此把握特点,重点解决,消除隐患,确保安全。根据电气火灾成因主要分为电气短路、线路过载、泄漏电流、接触不良等几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火灾,需要差异化的解决对策,才能有效保证安全。

2.1电气短路

电气短路是常见故障,按照部位不同,或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金属性短路,当电气运行时,如果遇到电压不稳定,则会出现金属性短路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短路的电流非常大,短路点处于高温熔结状态,如果处理不及时,则会导致线路高温火灾事故。另一种是弧性短路,这种类型的短路线路上存在的电流并不是很大,主要是线路上部分连接点,没有被焊死,在供电量大的时候,出现局部短路点电弧或电火花,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则线路局部就会出现2000~3000"C的高温状况,遇到易烧介质则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2.2线路过载

电能设计是根据一个地区用电量大小而定的,区域需电量大,则线路负荷则增加,如果区域用量小,则会减少线路负荷,但往往一些区域会出现局部或者集中时间的用电量,使线路出现了过载情况,一个时间区段内用电负荷远远超过现有线路电流承受力,如果出现电流突然增大的情况,就会导致线路温度增加,损坏绝缘层后,很容易出现电气火灾事故。

2.3泄漏电流

线路多是在室外使用,在长期的日晒水浸过程中,部分线路极容易出现老化,造成绝缘材料性能下降,遇到环境潮湿的地区,很容易加剧线路老化,造成线路对地电容增大或介电强度不足,这时,通电后,就会出现泄漏电流的情况,出现相线对地短路问题,轻则出现火花放电,重则会出现重大火灾事故。

2.4接触不良

在许多电气火灾事故中,接触不良导致的火灾现象较多,主要是因为操作不当或检修不到位造成的,导致线路连接点位置接触电阻增加,如果有电流经过,不良的接触面就会过载,持续供电后,出现强烈发热反映,引起周围环境温度急剧上升,导致火灾事故。

2.5谐波效应

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但是却值得关注。因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种非线性负荷电气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这类设备负荷电流通常含有多次谐波电流,其中奇数次的谐波电流在中性线内形成相互叠加后,经过测算,最大电流可达相电流两倍以上,使中性线出现强力的过载,从而线路发热并加速绝缘层老化,形成火灾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造成电气火灾事故成因

电气火灾成因较为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成因对火灾进行分析。

3.1用电设备自身故障

用电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特别是一些供电、用电设备质量不同,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一些设备质量在出厂前就没有检测,存在一定的先天性缺陷,使电气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电气保护间隙小、绝缘材料性能低等均能够造成电气短路或漏电现象,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3.2电气系统设计不合理

电气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严格进行设计施工,才能确保用电供电安全可靠,但是在线路设计的时候,往往对实际情况掌握不到位,没有形成科学良好的设计方案,埋下了不安全隐患,设计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保护设备不理想,也就是说,在进行线路设计时,所选择和使用的断路器和熔断器等保护设备没有起到作用,其额定电流比线路允许持续载流量要高出许多,对线路故障不能形成有效的反映,线路发生故障保护设备不能快速动作,作出有效保护,造成火灾事故发生。二是电气线路截面积选择偏小,这种情况也是设计问题,我数情况下是低估了用电情况,对当地电量不清楚,线路面积小,造成实际负载电流超过了线路安全载流量,往往会造成线路过载和谐波效应等线路故障,从而引发火灾事故发生。三是人为故障,线路在安装与使用过程中,会因为人为疏忽、操作不当、错误指令等,造成线路过载及接触不良。四是用电环境原因,用电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一些高压的裸露带电体进行供电时,如果线路和金属、动植物、大地接触,则会出现短路或泄漏电流的情况。另外潮湿、多尘、震动、冷热变化和电气腐蚀等也会形成事故隐患。

4电气火灾预防措施

要想有效预防电气火灾事故,则压根掌握火灾成因,通过对电气火灾原因的系统、综合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措施与方法,预防和阻止电气火灾。

4.1选用合格的电气产品

市场条件下,同类型设备较多,特别是电气设备五花八门,那么,在进行采购和选择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重点查看厂家是否正规、产品是否有出厂检测合格证书,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选择和使用,在安装前,更需要对相关产品进行测试,保证设备进场检查和维护到位,对已经装机完毕的电气设备,需要一段时间的交接试验,只有电气设备运行稳定后,才能投入使用。

4.2科学设计与施工

电气工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满足当地用电需要。那么在进行电气设计和施工时,需要利用TN-s或TN-C-s供电系统,同时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对线路截面和保护装置进行实地测试,选择使用适合的装置,三相线路负载平衡及N线选用需要严格对待,保证电气容量。对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发热的配电箱、照明灯具科学处理,安装时需用固定部件,选择使用不燃基座,保证安全距离。

4.3红外线检测

需要引进先进的检测方式,对电气火灾做好检测,目前,科技发展已经出现了红外线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出电气装置和线路运行过热、电弧、漏电及火花放电的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及早处置,对火灾事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4加强监督管理

要严格监督电气使用,线路经过高温、潮湿、多尘及化学腐蚀性强的环境时,需要有效保护,确保设备安全隔离,规范操作标准,确保用电安全,全面检查,禁止乱拉乱接线路。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用电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电气引发的火灾也随之增多,给国家的经济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近几年来,建筑电气火灾更是频繁,建筑电气火灾隐患复杂多样,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该文作者针对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及调查研究总结出了预防火灾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希望能有效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对减少火灾危害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炜.浅谈电气设备维修原则及维护[J].民营科技,2012(9):48.

[2]宋加春.电气设备维修检查的要则与方法[J].中国电子商务,2017(12):151

论文作者:侍文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  ;  ;  ;  ;  ;  ;  ;  

加强对电气工程中电气火灾的预防论文_侍文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