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论文_余秋池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论文_余秋池

余秋池

浙江中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6

摘要: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完善的工程造价分析方法就是列出所有的影响因素,控制所有的因素,以促进建筑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分析;策略

工程建设阶段是一个实体建设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在实际施工和招投标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一些局部的变化,导致工程造价的改变。如果工程造价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增加资金投入。因此,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实时跟踪,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水平和管理能力,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1.施工阶段动态成本控制的意义

实际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就是把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动态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开始前必须进行施工。控制整个工程的投标、设计等重要环节。同时,应对施工决策阶段进行可行性分析,避免实际施工不符合工程成本的情况。从本质上说,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就是在工程承包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施工管理,建立完善的造价控制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施工成本来获得工程收益。

2.当前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存在一些问题。

(1)全面成本管理的概念尚未形成。目前,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仍然局限于前期结算,主要集中在项目结算的完成上,总体水平比较基础,缺乏对项目成本管理的全面系统的定位。

(2)再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水平有限。现阶段,许多企业不尊重市场价值规律,项目成本远离市场,造价成本失控。企业管理不规范,造成工艺安排混乱,建筑材料浪费,机械设备损坏不正常等,导致施工成本直线上升。

3.施工阶段是建筑实体形成的阶段。

据统计,90%的建设资金用于施工阶段。在此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有效地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必须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效率,随时分析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调整产生偏差的因素,优化施工过程,使后续施工安排更加合理。在动态成本控制方面,施工企业继续吸取经验教训,总结经验,引进精细化管理,全过程管理.建设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体系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严格规范各部门的行为,同时进行实时监理。不断优化施工环节,确保各环节的施工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改革管理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将间接领导模式转变为“直接指挥”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在考虑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员工的利益,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3.2明确部门责任

有关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完成审核、服务、监督、履行兑现工作,制定成本目标,并通知项目部;项目部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上述目标进行成本控制,并配合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督管理。

3.3 动态管理的实施

(1)由于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因此在控制工程造价时必须实施动态控制管理。首先,对静态模式下的成本目标进行分解。然后,在每个施工进度节点完成后,收集成本信息,并与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如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应立即找出影响因素,并加以有效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确保成本目标在指定的范围内。根据合同的有关规定,选择专门的审计师对项目单价进行审计和控制,以避免超出预算的成本。在施工过程中,任何变更都应及时进行管理,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进行核实减低费用,对结算项目进行审计,同时也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3.4 合理的成本目标制定

企业必须经过市场调查、估价、报价等阶段,然后直接计算成本。最后,管理层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额外的管理费、未预测成本和预期利润价值,所有这些都必须以统一的方式报价。在预算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开工前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同时保证目标成本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对公司项目部门的两方面经济利益进行了有效的改进。

3.5 有效控制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作为工程成本的主要成本,其变化对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阶段,必须加强对材料成本的控制,具体控制措施有:首先,在物资采购环节,采用招标投标的方法,严格执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择材料质量保证、价格相对合理的供应商,在保证材料质量可靠的基础上,降低材料成本;同时,结合工程进度,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方案。物资采购计划,减少闲置物资或过度采购等情况,提高物资使用效率,起到降低物资管理成本的作用。其次,在材料使用环节中,当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数量检验,必要时还需要对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进行性能检验,严禁使用;同时,材料的领取使用需要执行签证负责制度,严格根据限定的消耗额进行领用,合理安排材料,提高材料使用效率,减少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浪费,从而有效地避免因材料而造成的成本增加。

3.6 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有效的监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浪费情况的发生,对控制工程造价起到一定的作用。监督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监控。在施工阶段,任何参与方都可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申请变更设计,而设计变更必然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因此,将首先评估变化引起的成本变化。从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分析了工程造价变化的必要性,减少了非必要变更带来的成本增加,防止了整个工程造价失控。如果必须进行设计变更,则应规定设计变更流程,由设计部门绘制设计变更图,其他项目参与方应对设计变更进行评审和会签,以确保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避免设计变更。其次,加强对进度付款的监测。进度支付是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在付款前,应严格检查施工质量,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成本在预期范围内。发生质量或者成本意外的,应当按照合同的要求扣除,避免出现预算外支出,并在保证工程造价不失控的前提下,实现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有效控制。

结语:

一般来说,施工阶段施工成本的动态控制首先要明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目标,并在合同目标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其次,完善施工现场项目,控制预算支出,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处理工程工期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严格审核项目结算情况,从各个环节入手,建立和完善高校成本控制体系。合理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丽.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的几点思考[J].科技展望,2017,(10):185.

[2]彭志远.建筑项目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2):255.

[3]杨少松.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研究[J].门窗,2016,(11):81.

[4]程天平.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6,(21):238.

[5]刘强,胡羊天佐.浅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01)

[6]胡伟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4)

论文作者:余秋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论文_余秋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