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电厂 江苏南京 210035)
摘要: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难免面临着多种风险的干扰,为了有效地控制这些风险,就必须科学地运用继电保护来加以防范和保护,然而,继电保护自身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对此必须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本文首先分析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影响因素与科学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规模的逐渐加大,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不断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网故障出现的几率。为保障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要充分确保继电保护的稳定性。电气自动化平台内部继电保护和安全智能设备,能够在电气自动化平台无法正常工作时运行,是能够消除不稳定状态的关键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电气自动化平台在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中的安全技术能够及时传出信号,且直接关闭其装置开关暂停故障设备运转。因此,继电保护中的安全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平台工作中具有显著作用。
1电气自动化方面继电保护分析
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出现故障,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断的推进对于相关的电力系统的设备性能的更新的前提之下,要对出现的故障的具体原因以及发生故障的位置有个清晰科学的分析,在通过设置一些跳闸的设备来检测这些出现的故障,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这些设备就能立即发出警报并且切断电源,从而保护整个电力系统不受到严重的损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电力系统在更大范围上的损伤。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到阻断之后,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将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具体情况信息发送给相关的工作人员,这样就能够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电力系统故障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便于相关人员分析故障,从而及时的解决故障,让整个电力系统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相对于过去的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技术,现代化的继电保护系统更加需要继电保护系统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深入的发展,让电力系统在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化的处理故障,从而缩短处理故障的时间,从而保证了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节省了很大一部分人工处理的精力。
2继电保护中影响安全技术水平的各项因素
2.1自动化系统自身因素
自动化系统软件质量直接干扰到继电保护安全,如果软件设计不科学,无法达到工程标准,实际运行中,保护范围、逻辑以及程度等都可能受影响,甚至可能出现继电保护误动作、拒绝动作现象,无法发挥继电保护应有的作用。同时,电气自动化系统存在多重硬件设备,例如:辅助性设备、继电保护设备、通道等,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存在故障都可能影响自动化系统整体安全。
2.2人为原因
电气自动化内继电保护器的安装者未根据设计标准来接线,或是存在错误接线现象。在电气自动化平台继电保护器运行阶段,运维者未根据标准对其展开维修和检查,在检修时存在人为错误,以上因素会极大阻碍电气自动化平台内继电保护运作的可靠性。
3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保护措施
3.1严格检查与验收
通过分析影响继电保护安全的关联性因素,则要有针对性地加大验收力度,强化对各个验收环节的监管。特别是第一次安装的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必须严格测试与检验,确保其达到规定的参数标准,才能正式投入使用,而且要提前预测性模拟系统运转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根据模拟结果来对应编制应对策略和方案,这样才能为未来的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做好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设备验收过程中也要检测继电保护的安全水平,重点检测其抗干扰性能,而且要经常性、反复性地检查、测试,确保设备整体安全、稳定运行,参照现实环境温度来提高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标准和要求,例如:电源、电压等,提高网络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3.2优化安全技术的各种机制
结合电气自动化内部继电保护稳定运行的实际状况展开分析,全面优化安全技术的各种机制,并处理好安全技术的控制问题,从而避免电气自动化在工作时出现不必要的故障。执行系统内继电保护责任机制,通过逐层划分安全管理目标以后贯彻执行,提升继电保护器软件的管理机制,妥善处理继电保护器的升级工作,有效防止因为软件系统故障而导致继电保护器错误。此外,要注重系统内部继电保护安全控制的规范化建设,严格管理继电保护的各个环节,进而保障电气自动化内继电保护能够安全运作。简而言之,通过在电气自动化内部采用继电保护器安全技术,全面了解系统内安全故障并仔细分析,可以将电气自动化内的安全技术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3.3优化安全技术的各种机制
结合电气自动化内部继电保护稳定运行的实际状况展开分析,全面优化安全技术的各种机制,并处理好安全技术的控制问题,从而避免电气自动化在工作时出现不必要的故障。执行系统内继电保护责任机制,通过逐层划分安全管理目标以后贯彻执行,提升继电保护器软件的管理机制,妥善处理继电保护器的升级工作,有效防止因为软件系统故障而导致继电保护器错误。此外,要注重系统内部继电保护安全控制的规范化建设,严格管理继电保护的各个环节,进而保障电气自动化内继电保护能够安全运作。简而言之,通过在电气自动化内部采用继电保护器安全技术,全面了解系统内安全故障并仔细分析,可以将电气自动化内的安全技术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3.4设备验收和运维方法
针对继电保护器来说,在使用安全技术时,要处理好验收和运维过程,采取科学的操作方法,妥善处理当前存在的不足。第一,对设备展开遥测验收处置,结合设备运行规定,优化运行标准,确定工作重点,对其展开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第二,做好故障事前预测,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提前制定故障处理措施,提升故障判别的准确性,迎合相关工作标准。第三,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仔细研究其电源,把直流电源维持在220V左右,方便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和维护,突出系统的运转优势和特征,加强控制力度,完善运行流程。此外,在继电保护器中采用安全技术时,电力公司要做好运转管理工作,降低日常管理中的经济亏损,在提升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完善其发展体制。
结语
电气自动化平台内部广泛使用继电保护器,不仅因为继电保护在电网内的发展非常快速,还由于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基本功能非常强大,精度和稳定性很高。因此,为了能够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安全以及高效的运行,就需要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相应的提升,通过各种多元化的技术的运用,不断地强化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安全性,从而杜绝一些经常出现的故障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这需要相关部门对于提高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继电保护技术的进一步研发的积极性,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技术的应用引起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特权.试述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J].房地产导刊,2014,(36):222-222.
[2]周斌,方鹏建.试析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J].中国科技投资,2016,(35):137.
[3]郭远才.浅谈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1):89-809.
[4]陈璐.浅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J].科技与创新,2018,(4):81-82.
[5]张琳娜.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5):25-26.
论文作者:李亚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故障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