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筑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水平,而材料质量需要通过严谨的试验检测来保证。并且由于建筑材料类型多,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材料试验检测的精准度具有直接影响。本文对影响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的因素以及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要点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
关键词:环境温度; 水泥材料; 外观完整性;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做好材料的检测工作很有必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材料检测不管是在技术操作方面还是在技术选择方面都有一些不足之处,这些缺陷影响了建筑工程材料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1 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结果的因素
1.1 环境温度
以水泥材料为例,比较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在特定的环境温度下,水泥材料会发生凝结硬化。如果环境内的温度达到较高水平,就会导致水泥快速凝结硬化,而如果周围的环境温度比较低,水泥发生凝结硬化的速度就会有所减慢。水泥凝结的速度受到周围环境环境温度的影响。在中国的规范标准中,对材料检测过程中的环境养护条件有严格的规范。就比如说水泥的试验环境,对其有明确的要求。在试验活动中要把环境温度控制在20℃左右,保证混凝土试块能良好成型。与湿地相比,环境温度不能低于湿地50%。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要保证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试验检测规定,从而有效避免系统出现误差。
1.2 加荷速度
对建筑工程的各项材料进行科学的检测和试验,以不同的规定和标准为依据,明确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的加荷速度。比如在检测混凝土试块的环节中,要保证加荷速度是连续均匀的。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C30以下,加荷速度就要控制在0.3-0.5MPa/s这个范围内。假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超过C60,就要保证加荷速度在0.8-1.0MPa/s这个范围内。假如工作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质量的检测工作,就不能任意加大加荷速度,因为这会导致试验检测所获得的结果不够准确。
1.3 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影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结果的一项重要因素是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实际操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深刻影响后期所获得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持证上岗,只有拥有相关上岗资格证书才能参加各项工作活动。在完成材料检测工作时,工作人员要保证技术水平达标,也要保证综合能力符合要求。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一部分工作人员不重视实际的材料质量检测工作。建筑企业也没有积极完善对材料检测人员的培养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检测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
1.4 检测机构内部管理机制
从实际情况来看,完成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工作是由专业的检测机构来完成。因此检测机构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检测机构而言,其检测功能的健全性是施工企业的重点考察指标。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这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试验检测机构数量不足,发展的规模也不符合实际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这些检测机构发展迅速,但是对质量问题却不够重视。检测机构的数量在持续上升,但是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存在一些检测机构所运用的检测设备不够先进,无法与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相契合。运用这些检测设备检测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所得到结果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2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存在的不足
2.1 重视程度不足
在当下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程序运行都被视为流程性工作,首先是管理人员缺少对于该项工程的重视程度,没有下拨足够的资源可以进行材料试验检测的程序,管理层的不作为是影响基层工作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素质不足,没有专业基础做支撑,不能满足工程材料检测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过程中,影响检测准确性的基础因素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人员缺少专业的检测技能将严重影响检测的结果,影响建筑工程建造的安全系数保障。
2.2 检测取样不标准
在进行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中对于检测的样品不能进行足够的准确性保障,在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材料较多,主要的类别包括承重建造用到的材料、功能材料、建筑框架材料等,在不同的三大类别之下还分为多种不同的原材料,其中有钢筋、混凝土、砂石、水泥、灰等,不同的原材料检测的标准也大不相同,目前在试验检测过程中一方面是缺少对检测材料的分类与全面性检查,另一方面是存在着检测的样品与实际应用的原材料质量不一致,最终将产生试验检测结果与实际应用的结果不匹配问题。
2.3 试验检测设备不够先进
在新时代的工程材料检测发展之下,拥有很多的创新设备,检测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取决于施工建设的机械是否先进和原材料的质量是否达标,但是机械设备的投入推广使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现今的检测程序中对于检测机械设备的升级还在缓慢地进行,很多的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机器更新换代比较慢,在材料的检测过程中缺少高水平的检查器械用来满足高水平的质量检查。检查设备的投入是材料试验检测程序标准性的重要保障,需要进行升级与革新
3 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正确方式
3.1 做好水泥材料的检测工作
水泥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经常用到的一种建筑材料,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建设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泥材料质量的影响。在检测水泥材料的质量时,要保证水泥的质量能够切实满足国家的标准规定。具体的规定标准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有详细的显示。在检测并验收现场进入的水泥材料时,要检查包装袋是否存在漏洞,在此基础上检查水泥材料的品种和级别,之后需要检查的指标有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泥的安定性,除此之外,还要检查水泥其他相关性能和指标,要保证对水泥的生产日期有确切了解,如果发现水泥的出厂日期已经超过三个月,就要重新检查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要保证水泥的性能指标符合标准要求,之后才能正式投入应用。要做好水泥材料的数量检查工作,在完成这项工作时,要紧密结合水泥厂家的实际情况,检查的指标包括水泥的等级和品种。
3.2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完成钢筋质量检测工作
在钢筋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完成钢筋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相关的标准在《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中有具体的规定,检测钢筋材料的质量执行抽样检测即可。钢筋的力学性能是主要的检测指标,检测的主要内容证明钢筋质量合格的证书;钢筋在出厂时配备的出厂检验报告;钢筋在进场时的复验报告单。仔细检查上述内容,确保内容齐全才能允许钢筋投入使用。对入场的钢筋执行验收活动,要把质量作为基本单位,执行统一的检测质量活动,针对相同的批号的钢筋展开质量检测活动,检测的主要内容有钢筋的规格、出厂日期、炉号以及材料的交货状态。
3.3 检测墙体材料的外观完整性和强度等级
现如今社会人群的安全意识逐渐提高, 要求建筑物墙体的安全性能达到更高级别, 这些要求体现在隔音性能、污染指标等方面。所以完成建筑物墙体材料检查工作尤为重要。墙体材料有很多种类, 包括石块、板材, 另外还有砖块。在整个建筑物的构造中, 墙体结构占很大比重。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墙体材料的种类更加丰富, 出现了蒸压灰砂砖、烧结多孔砖, 对于这些新型建筑材料的检测要做到全面细致, 不仅要检测建筑材料的外观完整性, 还要检查建筑材料的强度等级, 保证墙体材料的各项指标与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要求相符合。
总结
综上所述,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结果的因素体现在四方面:环境温度;加荷速度;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检测机构内部管理机制。正确展开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应重视水泥材料的质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完成钢筋质量检测工作,详细检测墙体材料的外观完整性和强度等级。
参考文献
[1]魏晨明.建筑防水工程中的材料种类及其技术应用[J].技术与市场, 2019, 26 (06) :115-116.
[2]张露.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研究[J].安徽建筑, 2019, 26 (04) :175-176.
论文作者:郭庆峰,余增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材料论文; 水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