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眩晕患者联合心理疏导与健康指导的作用。方法:将80例高血压眩晕患者以随机数表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指导。对比护理后焦虑、紧张程度,对健康管理的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紧张程度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前者遵医嘱用药、饮食、锻炼依从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眩晕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能够减轻焦虑和紧张程度,提高对血压控制的依从性。
【关键词】心理疏导;健康指导;高血压眩晕;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268-02
高血压眩晕是指由于血压异常升高或降低导致的眩晕,可出现头晕、头胀等症状,由此所致的跌倒发生率也较高。高血压眩晕患者不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压,同时还需要配合给予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以改善其心理状态和健康认知情况[1]。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均是临床常用的措施,本研究特通过对照试验探讨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指导在此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眩晕患者,以随机数表分为2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参照组40例患者中包括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46~82岁,平均(56.4±6.7)岁,高血压病程1~8年,平均(3.4±0.5)年;研究组40例患者中包括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45~80岁,平均(56.2±6.9)岁,高血压病程1~9年,平均(3.3±0.6)年。组间临床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提醒患者配合诊疗和遵医嘱用药,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供其阅读。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指导,(1)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个体化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保持心情愉悦、放松,确保能够积极配合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2)健康指导:开展健康宣教会议,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指导,重点包括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合理饮食和加强锻炼等,告知患者控制血压的技巧,提醒戒烟酒,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食用豆制品,预防便秘,适当骑自行车、打太极等,动作不要过猛,以免昏厥,对自主功能紊乱者给予镇静剂控制。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护理后焦虑、紧张程度,其中焦虑采用自评量表评价,总分为20~80分,评分越高认为越焦虑;紧张采用十分制评价,总分为0~10分,评分越高认为越紧张;(2)对比健康管理依从性,统计2组遵医嘱用药、饮食和锻炼依从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为检验工具,以t、χ2检验计量(x-±s)、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后2组焦虑和紧张程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护理后焦虑和紧张程度评分分别为(28.5±2.0)分、(3.1±0.5)分,参照组分别为(34.3±2.1)分、(4.9±0.6)分。组间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t=12.649,P=0.000;t=14.576,P=0.000)。
2.2 健康管理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遵医嘱用药、饮食和锻炼依从率分别为97.50%(39/40)、92.50%(37/40)和95.00%(38/40),参照组分别为75.00%(30/40)、75.00%(30/40)和77.50%(31/40)。组间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χ2=8.538,P=0.003;χ2=4.501,P=0.034;χ2=5.165,P=0.023)。
3.讨论
高血压眩晕常见的病因有动脉硬化、颈椎病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常规护理方法在高血压眩晕患者中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满足其基本需求。但是此类患者往往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且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较差,影响健康管理的依从性。因而常规护理干预的效果不甚理想。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2组焦虑和紧张程度评分对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研究组遵医嘱用药、饮食和锻炼依从率均高于参照组,可知高血压眩晕患者实施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指导后负性情绪能够明显得到缓解,且依从性显著改善。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指导是当前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心理和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配合度和依从性,健康认知情况直接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增强对病情的控制效果[2]。由此可知,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指导在高血压眩晕患者中应用具有减轻焦虑、紧张程度,改善健康管理依从性的双重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建议将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指导应用于高血压眩晕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能够减轻焦虑和紧张程度,并且还可改善健康管理依从性,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醋爱英,梁莉娟,杨欣萍.表格式专病辨证施护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6,31(20):50-53.
[2]张瑞芹,朱丽丽,张会敏,等.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6,37(11):1741-1744.
论文作者:袁彩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医嘱论文; 紧张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