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研究论文_王松

关于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研究论文_王松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在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对保证土建工程的牢固性和安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混凝土生产、浇筑和养护的全过程都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所以是在遵循施工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以避免土建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防止策略

引言

土建工程施工建设中,对于工程强度的要求以及牢固性、稳定性建设等方面的需求都是较高的,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土方工程所承受的温度效应和湿度差异较大,再加上施工工艺错误、混凝土浇筑施工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等整体上导致土建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裂缝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土建工程混凝土建设质量。面对混凝土在土建工程应用关键性存在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混凝土应用质量,必须针对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此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保证混凝土使用质量最大化获得,保证土建工程质量建设向着高水平方向进行。

1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及裂缝类型等基本内容概述

建筑施工中经常应用的材料就是混凝土,它是一种复合材料,是由集料胶结合而形成的,总体可以分成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和有机胶凝材料混凝土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水泥、石膏、水玻璃、硅酸盐等类型的混凝土,后者主要包括沥青和聚合物混凝土。同时还可以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分成道路、装饰、耐火、保温等多种类型的混凝土。在建筑施工领域,应用混凝土,要求必须要满足温度、湿度、通风、质量等多个标准,才能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如果哪一项不达标,将会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等。混凝土裂缝种类多样,发生原因复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找到合理的裂缝控制技术,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具体混凝土裂缝类型主要包括收缩裂缝、塑性裂缝、温度裂缝、沉陷裂缝等。

1.1收缩裂缝

此类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最为常见。因混凝土的不均匀性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大小不一空隙,且水在混凝土组成中占较高比例,故空隙中水的运动在混凝土湿度收缩裂缝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收缩变形主要由微小空隙中自由水的蒸发产生的毛细压力和晶格间与分子层的吸附水减少引起的吸附收缩产生。从施工角度分析,大多数情况下是因混凝土浇筑后湿度养护不到位,造成含水量不均匀分布引起收缩应力,使表面出现裂缝。

1.2沉陷裂缝

该类裂缝属于最危险的一种情形,主要是由于受到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建筑物地基随着时间的推进受到地下雨水、污水等浸泡,就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进而出现沉陷裂缝,归根结底还是建筑物混凝土结构构造不均匀而导致出现的沉陷裂缝,如果出现这种情形,应当及时将部分建筑物进行拆掉重建,否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还有一种裂缝是由于施工工艺质量不达标而引起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包括多个环节,如果某一个环节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就会导致出现裂缝,增加了修补难度。主要施工不规范或者与施工工艺不匹配的情形有:添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太大,增加了钢筋承受压力,降低了混凝土构件高度,从而产生裂缝;由于振捣过程中振捣不严密、不均匀,也会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此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过于强调速度,也会导致出现混凝土硬化裂缝。在养护阶段,没有把控好暴露时间以及间隔控制不到位,也会导致出现不规则裂缝等。

1.3塑性裂缝

混凝土失水速率比实际泌水速率高时,就会导致混凝土材料快速出现干燥情况,混凝土强度如果超过设计参数,就会导致出现裂缝状态。由于混凝土出现严重失水,在失水过程中水分会快速地蒸发消失等,就不能够实现整体均匀收缩。这种情况往往在干燥高热天气或者大风天气时最容易发生。塑性收缩裂缝的特点是呈现中间宽两端窄,长短各异的情况。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混凝土本身强度未达到相应的要求,从而出现龟裂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有很大关系,同时凝结时间、外界环境等也是影响因素。

2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分析

2.1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制原材料,做好原材料存储工作

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工作进行过程中,首先必须不断强化裂缝控制原材料的严格控制,合理选择原材料。基于这一方面,工作人员为了能够降低水泥水化热反应所产生裂缝现象的几率,能够优先选择硅酸盐水泥,选择低热。在骨料选择中,优先选择级配良好的骨料,一方面,粗骨料的选择,能够将粒径控制在25mm左右即可;另一方面,细骨料优先选择中砂。整体上必须严格控制骨料应用中的含泥量。活性混合材料的使用在混凝土拌制中也是非常必要的,施工人员选择使用粉煤灰,能够提高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裂缝产生几率。最后,混凝土拌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严格控制减水剂和早强剂的使用量。

2.2优化混凝土的配比

有效的调制混凝土对于提升性能有大的关系。原材料融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温度也是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选择不良好的水泥,会使融合之后的混凝土温度上升从而导致建筑出现裂缝。所以,原材料自身所产生的温度也要在使用之前严格计算,如果控制不好也会是裂缝出现的原因。管理人员也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严格监管,按照标准来监督比例的配制,让混凝土发挥出更好的性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使裂缝现象不在出现。

2.3结构加固

出现裂缝会导致整体建筑的不美观,严重的会使得整体建筑不稳定,此时便要对结构进行加固,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主要做法是对裂缝可能出现的位置进行预防,提前加固,通过添加钢板等措施来加固。此种措施极大的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2.4细化应用流程

BIM数据模型的建立和更新都需要整合大量施工数据,但在应用BIM技术指导施工过程时,则需要将各项数据分离。通过详细分析每组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对施工过程的精细控制。首先将建材储存、施工工序和进度、人力资源配置等信息整合到BIM数据模型中,然后协调BIM系统通过对比分析施工状况,对每个单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安排,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BIM数据模型通过设置管理权限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管理。要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挥BIM模型的技术优势,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5加强对结构设计质量的监督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建筑整体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施工工艺水平。所以要针对结构设计中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确定混凝土强度等。尽量选择强度较低或者中等强度的混凝土,从而减少温度等影响。针对建筑面不规则,通过设计双向双层配筋,或者在凹角设计暗梁,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规则性,进而提升整体结构设计水平,降低裂缝造成的影响。

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技术要求高,工艺复杂,还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环境、温度、结构构造等多种情况,所以需要结合具体施工要求,不断加强对施工工艺、技术、方法、材料等全过程管理和监督,找出可能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具体环节,并加强风险排查,提前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施工的规范性,才能有效降低发生裂缝的风险,提升整体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兵兵.建筑施工中混泥土防裂控制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5):127.

[2]方岸林.建筑施工中混泥土防裂控制技术分析[J].建筑知识,2016(11):36.

[3]石艳菊.关于公路桥梁建设中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研究[J].建筑知识,2016(10):133-134.

[4]马建忠.关于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5(09):192.

论文作者:王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关于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研究论文_王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