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 湖南 411100)
摘要:目的 分析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5年1月~2018年10月,共纳入研究对象77例,均为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先后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得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PSQI总分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PSQI总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可改善抑郁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米氮平;西酞普兰;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rtazapine combined with 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sleep disorder.Methods:during the study period from January 2015 to October 2018,a total of 77 patients,all of whom wer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sleep disorder,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italopram,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rtazapine combined with citalopram.Results: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D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After treatment,SD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and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total PSQI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P > 0.05),while the total PSQI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P < 0.05).Conclusion:the use of citalopram combined with mirta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ed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depression,improve sleep quality,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 key words 】 depression;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Mirtazapine.Citalopram;Treatment effect
一项针对抑郁症的调查研究显示,全球抑郁症的发生率约为3.1%,发达国家接近6%左右。目前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大约为4%,而在一二线城市这一数字上升到了10%~15%左右,已与发达国家统计结果相近。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由于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自杀等行为,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必要。本次研究重点分析采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77例析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月~2018年10月),根据入院顺序先后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人员组成:有男性患者20例,有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9-63岁之间,中间值(48.02±4.55)岁。观察组39例,人员组成:有男性患者23例,有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7-59岁之间,中间值(47.88±4.62)岁。2组数据可公平对比。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认可。
(1)纳入标准:①结合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抑郁症;②符合诊断标准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53分者;③能够完整表达情绪能够完成独立问卷调查患者;④临床资料完整。
(2)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不配合治疗患者;②治疗期间因各种原因终止治疗者;③存在家族性精神疾病患者;④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酞普兰(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规格型号:5mg*14s,国药准字H20080599)每日1次,每日10 mg。共治疗2个月。
观察组:在接受西酞普兰的基础上联合米氮平(N.V.Organon,规格型号:30mg*10s,批准文号H20140031)每日服用1次。临睡前服用。共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使用SD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分界值为53分,分值越低状态越好。使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量表:总分范围为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排序、统计和分析。运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根据资料性质和分布,选择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得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相关研究报道指出,60%~70%的人因抑郁症而自杀已经成为中国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可以发现我国抑郁症呈现出发病率逐年升高[2]。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现有研究显示,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
西酞普兰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主要药物,是作为一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但是有研究显示西酞普兰会引起转氨酶升高,可能导致肝脏受到影响。动物研究结果显示,西酞普兰对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作用微弱[3]。在西酞普兰的基础上联合米氮平,该药物能够控制肾上腺素突触前α2受体,可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通过利用拮抗功能减弱受体与甲状腺素的作用,有利于释放血清素。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得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西酞普兰的基础上联合米氮平可有效调节机体5-HT水平,对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有积极意义。米氮平属于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一种,其作用机制比较独特。目前对米氮平的研究显示其对各种严重程度的抑郁症均有良好效果。对于抑郁症患者,同时伴有的焦虑和失眠是最常见的症状。临床有研究显示,接近90%的患者主诉睡眠异常或者焦虑症状,这种情况下会影响到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4]。因此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注意改善睡眠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帮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前PSQI总分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PSQI总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米氮平能够刺激5-HT神经元胞体上的α1受体引起的5-HT释放增加,其阻断5-HT2和5-HT3受体的作用有利于促进5-HT1A受体接到的5-HT传递,同时通过阻断5-HT能神经元末梢的突出后抑制性α2受体,有利于促进5-HT释放,最终通过促进NE和5-HT神经传递发挥出抗抑郁作用。这种双重作用机制是米氮平可发挥出良好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现有研究认为5-HT受体在调节单胺神经船体、心境、运动行为、内分泌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5]。激活5-HT受体能够激活焦虑症状、抑制水命。通过下调5-HT受体能够快速表现出抗抑郁效果[6]。米氮平能够增加前额叶皮质DA和NE的释放,其具有的α2拮抗特性可以增加5-HT和NE释放,这些作用机制促使米氮平在发挥出抗抑郁作用的同时能够明显改善睡眠质量[7]。
综上所述,针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可改善抑郁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雪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2):118-119.
[2]占艳.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01):75-76.
[3]杨哲,陆奕庭.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睡眠障碍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20(12):44-46.
[4]王爱芹,李涛,赵军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9):11-12+15.
[5]王红,张静.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脑动脉流速及生活质量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2):139-141+145.
[6]刘玉路,赵静囡,李洋,刘建平,杨丽英.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当代医学,2017,23(30):105-106.
[7]赵小玲,郭文涛,代凤琴.不同剂量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伴焦虑的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1):234-236.
论文作者:周继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普兰论文; 抑郁症论文; 患者论文; 障碍论文; 睡眠论文; 受体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