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探究
王元珍
(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有利于深化“原理”课教学内容,推进高校思政课育人目标的实现,有利于高校思政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原理”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原理”课相关的内容,合理设计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要素,讲清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自信和理性看待传统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
2018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高度肯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指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强调新时期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其中国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是“原理”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新举措,它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有利于“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本文在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相通的几个基本点,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的若干思路,包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原理”课相关的内容;在“原理”课授课过程中合理设计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要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教育之间的关系等。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惟邦本”,“为政以德”;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言必信,行必果”; “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和价值理念,对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深远影响。习近平同志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和时代价值,指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1]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主力军。高校思政课肩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任务,是大力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在“原理”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深化“原理”课教学内容,讲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有利于从文化自信的层面进一步增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高校思政课育人目标的有效实现;有利于“原理”课教师创新教学思维,拓宽历史视野,促进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 深化“原理”课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及其中国化的过程,既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中国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其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成果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思维、中国价值,表明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相融相通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是要通过创新原有的教学思维和教学内容,使大学生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上“知其然”,即通过讲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还要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何以可能”相融相通的角度,深化教学内容,讲清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契合的内在逻辑和具体表现,让学生 “知其所以然”,籍此达成培养学生树立和增进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目的。
(二) 推进高校思政课育人目标的有效实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可以增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高校思政课育人目标的有效实现。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从《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强调君子人格、成人教育,到林则徐倡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主张“天下为公”……,其中蕴含的人文追求和价值取向,是高校思政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价值资源;而中华文化“以文化人”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如“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对思政课有效实现育人目标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找我干吗?”看见我,张绍凡一脸警惕,还面露不屑,眼中闪着不可捉摸的神情,让我好生气。但我只能忍着,毕竟我在求她,我希望她能不计前嫌,重新把我当成朋友。被孤立的滋味不好受,没人说话太无聊太无趣了。
(三) 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原理”课教师要讲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做到“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有必要进一步在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等方面着力,尤其在历史视野方面,有着较为迫切的要求和提升空间。从当前高校思政教师队伍整体的学科背景看,多数教师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专业,能够胜任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但我国现行教育体系在以往较长一段时间里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甚而一度将传统作为反面教材予以否定的客观实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思政教师对本国文化缺乏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要素融入“原理”课教学,在学理上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之必要和可能,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的具体内容、模式,有利于高校思政教师通过自觉“补上”中华传统文化这一课,拓宽历史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相通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不平等、不公正的不满往往既发展出否定、批判现实的一面,也发展出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和期待的另一面。不同的民族因历史和文化不同,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和预设各有不同,但相同之处是他们都指向一个想象中的美好社会。《礼记.礼运》描绘了孔子眼中的理想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一思想,到了近代为康有为、孙中山进一步阐发。在《大同书》中,康有为吸收了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未来中国应该是“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理想世界。孙中山则以“天下为公”为一生的追求目标,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认为通过“民有”、“民治”、“民享”,可以实现“公天下”的目标。
(一) “经世致用”的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哲学主张不谋而合
(1)建材和其它非金属矿产及黑色金属矿产矿山企业数量多。2017年河北省持证矿山企业数量以建材和其它非金属矿产和黑色金属矿产居多。建材和其它非金属矿产1 041个,占矿山企业总量的33.95%;黑色金属矿产919个,占矿山企业总数的29.97%;位于第三位的是能源矿产515个,占矿山企业总量的16.8%(表1)。
与中国历史上的“革命”思维和传统相契合,马克思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具有鲜明的革命性。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5]这种批判和革命,就人类历史而言,是指社会形态的变更,即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在资本主义时代,革命的目标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之前,我国传统社会把“革命”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人之外的“天命”,这与马克思从社会物质因素方面揭示历史发展的动因和结果不同,但是,在主张通过“革命”推动社会进步这一基本点上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高度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融相通的一个重要表现。
中国古代“民惟邦本”的思想在夏朝就已经出现,《尚书.五子之歌》记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历史上,孔子曾总结自尧帝以来先人的社会治理经验,认为“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在这里,“民”先于“食、丧、祭”,是第一位的。在继承前人利民、养民、保民、重民思想的同时,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的政治主张,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认为“君子,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这些思想作为儒家实现“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存在本质区别,但“民惟邦本”的思想对传统士大夫阶层治国理念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其与马克思高度肯定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相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观念和文化基础。
(二) “汤武革命”的传统和社会革命的主张高度契合
中国文化中“革命”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周易.革卦》)意指西周王朝取代商汤,改朝换代,顺乎“天命”,合乎人情。在这里,“革”,是变革、改变的意思;革命,就是实施变革以顺应“天命”。中国古代天命论思想认为,帝王“受命于天”,以“天命”统治天下,治理百姓。但“天命”变幻不定,“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一个新王朝取代旧王朝,就是“天命”的变革,即“革命”。此后,虽然历代封建王朝的变革和兴替并未沿用“革命”这一的说法,但以“受命于天”、“替天行道”为由,通过举义起事的方式实现朝代更替却是客观的事实。清末,孙中山以“革命党”、“革命”等自称开展以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起义活动,“革命”一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表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变革。
毛泽东批评康有为和他的《大同书》“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6]1471他扬弃了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中的空想成分,创造性地提出“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6]1471可见,“大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之间既有空想与科学之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亲和,如钱穆所言:“今天西方人所想象和追求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正是小戴《礼记.礼运篇》里所揭举的大同世界之理想所追求的。”[7]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发展目标上的共同追求,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获得越来越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在实践中的创新发展。
和中国文化推崇“躬行”、“践履”的入世精神不谋而合,马克思从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纯粹书斋式的哲学,他明确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也因此,其思想理论在阐释对世界的基本看法的同时,更直接指向当时资本主义的现实。为了指导工人运动,马克思还参与创立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亲自领导第一国际开展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马克思“把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作为自己哲学的最高目标,强调哲学是人类的头脑,无产阶级是人类的心脏。这是哲学史上的创举。”[4]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躬行”、“践履”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内容要素上存在差别,但在关注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及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的问题上,两者却有着高度的共识。
注重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气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服务现实社会为鹄的,强调“躬行”、“践履”。在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孔子那里,“躬行”、“践履”既表现为个体生活层面的“修身齐家”,也包括社会政治层面的“治国平天下”。孔子周游列国,既是其个体道德上的“躬行”,是时人所说的“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更是“明知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力图将“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付之于现实的政治实践,以改变礼崩乐坏、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克己复礼”和“吾其为东周”的目标。此后历代儒家无不秉承这一积极入世的传统。可以说,“学以致用”、“经世致用”作为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和中国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深刻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三) “民惟邦本”的观念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近相通
上述基于砂粒含量和砂质黄土相关方面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要想得出合理的且能够直接服务于工程防灾的砂质黄土力学特性规律[16-18],还需做更为详细的试验和计算工作。目前,砂质黄土地区主要分布于榆林、延安西北部地区及甘肃庆阳地区,因砂质黄土的不良工程地质特性而引发的滑塌地质灾害非常普遍。因此,研究砂粒含量对砂质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就显得尤为迫切,而且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四) 世界“大同”的社会蓝图和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相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间有着诸多相似、相融和相通之处,也正是两者之间的相似、相融和相通,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辉煌的创新性成果,也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的探究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很多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时都引入了录像技术,通过课堂录像的方式,可以还原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甚至可以细化到任意一个环节,比如学生上课时的面部表情、教师和学生说过的话、教师和学生的动作与手势等等,这些细节都是平时很难捕捉但却能够被录像轻松捕捉的。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后要对课堂教学录像进行分析、审视,正确的对待自己在课堂上表现不足的地方,这样才能有目的的改进,同时也能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课堂表现,有利于强化教师创设特定教学情境,进行反思的能力。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不可能也不应该全盘进入“原理”课课堂,而是需要“原理”课教师深入挖掘、甄别和筛选其中与“原理”课相关的内容,并将其融入“原理”课授课过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容、要素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机结合。具体做法是:
(一)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原理”课相关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南北朝玄学、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等几个历史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与释道及其他不同学说“和而不同”的共生并存状态。“原理”课教师在梳理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核心内涵和发展走向的基础上,要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的内容,具体除了二者在上述四个方面的相融相通,还包括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和经济思想等。为此,“原理”课教师首先要收集整理传统文化经典中相关的表述,撷取其中精华,以作教学素材和教学案例之用。
式中:QL为热对流的传热量;α为对流换热系数;A0为对流散热面积;TN为热源温度;Tf为内部气隙温度,近似等于外壳内表面温度。则对流热传递的热阻RL可通过所传递的对流热量和内部导体与外壳金属部分内表面之间的温差表示:
(二) 在“原理”课授课过程中合理设计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现行“原理”课教材由《导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是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素材、案例,讲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与中国文化的相融相通的表现和价值意义,如:在《导论》中增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及其对增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中探讨老子的“道”本体思想和辩证思维;在认识论中分析荀子《劝学》所包含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在历史观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讲清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介绍“少或不足则重,有余或多则轻”(《管子.国蓄篇》)的经济思想和实践;在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分析“天下为公”、“大同”理想的内容和局限等。
(三) 正确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还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其一,要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不是要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而是在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的同时,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其二,要处理好文化自信和理性看待传统文化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8]在“原理”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达到培养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目的,但与此同时,“原理”课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辨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文化的辩证思维能力,懂得“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资源,我们对这种资源本身的创造性转化是对某些优秀因素的汲取,而不是整个体系……”[9]懂得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事实上也是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不断触动和影响中国文化,从而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并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重塑文化自信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4(10):6-9.
[2]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N]. 双鸭山日报,2014-10-25(003).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人民出版社,2009,1:506.
[4] 陈先达.《处在夹缝中的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3.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人民出版社,2009,5:22.
[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4:1471.
[7] 钱穆.《湖上闲思录》[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0:51.
[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64.
[9] 黄仕成.《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的反思》[J].《理论与现代化》,2017(6).
[10] 肖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9):344-345+348.
本文引用格式: 王元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探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57):266-269.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7.091
基金项目: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7JDSZK079);福建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国学教育融入我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索研究”(项目编号:FJJKCGZ15-003)。
作者简介: 王元珍,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
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融入论文; “原理”课论文; 教学论文; 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