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的忧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忧虑论文,风景论文,独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得还是读小学、初中时,每次看到人们在文中提起,或是自己想到未来遥远的21世纪的时候,都会强烈地感觉到,那一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和需要畅想的极其伟大的时代。但是,现在,仿佛就是在转眼之间,21世纪的头一个10年已经过去了。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来回顾和讨论中国电影在这一个10年中的发展嬗变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激发力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非常麻烦、相当严峻的问题。从2000年开始到2010年为止,我国大陆总共生产了故事影片3010部。也就是说,21世纪以来的10年中我国大陆生产的影片已经超过了新中国成立50年(1949-1999)来生产影片的总量,大致相当于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生产全部影片的一半。笔者曾请一位研究生帮忙收集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生产的资料,内容仅包括主创、出品单位和故事简介。大概用了五六天的时间,整理出来的资料就有60多万字。单文字资料就这么多,更不用说观摩电影作品了。这也表明,就这10年来的中国电影,如果我们要进行研究和思考,那是一定要带着许多的未知数,包含许多的谜团,很难做到一般做学问所要求的那种“字字有来历,句句有出处”。所以,我们讨论中国电影21世纪10年来的嬗变及其嬗变机理,说的也只能是一些大体的甚至是浮光掠影的印象。但是,就是这些印象式、概貌式的描述,也非常有价值。
我们知道,正是在这10年当中,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直到现在很多人都仍然记忆犹新的“最低谷”时期,这就是2001年前后。2001年,中国大陆只生产了88部影片,票房只有8亿元人民币,1998年票房为14.4亿元人民币,1999年票房为9亿元人民币,2000年票房为10亿元人民币,2002年票房为9亿元,2003年仍为9亿元。与2010年超过100亿元的总票房相比简直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当时有人说,维持中国电影再生产的底线是不能低于10.5亿元。[1]当时在不少人的感觉中,中国电影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1999年年底,王朔曾毫不隐讳地说,“中国电影现在正接近死亡”。在他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电影中观念的东西太多,实实在在的感觉的东西太少,而且大多数影片包括第五代电影,观念太陈旧。[2]电影研究者邵牧君先生也说,中国电影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当时关心中国电影的人几乎一致认为,中国电影正处在一个“生存还是死亡”的紧要关头,中国电影遇到了莎士比亚剧中哈姆雷特王子的那个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了。当然,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在那时候,也几乎可以说没有一点儿担忧。
2001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由谢晋导演担任大会主席的“今天:21世纪中国电影电视发展高级论坛”,笔者在会上作了题为《21世纪中国电影的展望》的发言并提出了21世纪中国电影的生产力会有一个极大的发展的观点,认为中国电影的生产能力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应该成为中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把中国电影的发展放到国家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2002年5月,笔者在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文化产业论坛”上又提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一定能得到较大的和很好的发展。能够感觉到,笔者的观点在当时是相当另类的,很多人都感到惊讶,其实笔者的思路还是很简单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2年之后,即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的成员。又30年之后,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入联”,标志着中国进入世界政治舞台举足轻重的位置;中国的“入世”,则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进程正式启动。接下来一定会发生的,就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文化主流地位的努力将在21世纪加快步伐。笔者在收集并梳理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到,文化这个词,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到“十六大”的政治报告中出现的次数依次为:1987年的“十三大”19次,1992年的“十四大”22次,1997年的“十五大”52次,2002年“十六大”85次。与此相应的是,中国电影管理体制改革开放进程加快了脚步。
感到高兴的是,笔者的预期很快就被证实了,甚至大大超出预期。表1是1999-2009年大陆电影的产量情况:
从上表很清楚地看到,2003年是一个转折点,由此,中国大陆电影开始进入了跨越式、爆发式的增长期,每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0%、51%、22%、27%、22%、1%、12%。电影出品年产量保持平均每年25%的增长率。2010年,大陆电影年产量达到526部,进入了世界前三位。电影票房分别为:2003年9亿元、2004年15亿元、2005年20亿元、2006年26亿元、2007年33亿元、2008年43亿元、2009年62亿元、2010年101亿元,连年保持了约30%的高速增长;电影产业年度综合收入分别为2003年22亿元、2004年36亿元、2005年48亿元、2006年57亿元、2007年67亿元,①2009年突破100亿元,2010年近160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按照广电总局电影局童刚局长的说法是,“世界电影史上都属罕见”。当前,我们可以确认的是,中国电影迎来了一个“黄金机遇期”,并开始启动了中国由电影大国变成电影强国的进程。
与中国大陆电影不可逆转地一路攀升的发展态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香港电影的富于戏剧性的发展态势。
香港电影史研究者赵卫防在《香港电影史》一书中对香港电影在世纪之交盛极而衰的发展态势有一段精彩描述:一度辉煌的香港电影业,在香港社会、政治、经济的外部大环境和影视业内部小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于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陷入低迷时期。具体表现为,制片机构、制片数量及其相关产业如电影宣传、广告制作、影院、冲印公司等行业明显萎缩,在繁荣时期建立起来的以院线为基础的产销模式几乎全面崩盘。1993年,港产片数量187部,票房收入11.44亿港元,占当年香港全部票房的73%;从1994年起,上述指标连年下滑;1997年港产片产量仅为86部,票房收入5.46亿港元,在当年全部票房中只占47%;1999年,后两项指标又下降到3.46亿港元和39%,达到了90年代的最低点;进入2000年后,香港电影产业有一定的回升,当年港产片数量为144部,票房达到1000万港元以上的电影数目,也由1998年的9部和1999年的12部,上升到15部,但总体的低迷趋势未有改变;至2001年,港片年产量为126部(一说119部),票房收入亦达到4.56亿港元;短暂回升之后,香港电影再次急速下滑,直至2006年51部的新低纪录。
表2是香港电影产量的图示:
表2非常清楚的是,以2001年为起点,香港电影开始进入了又一个滑坡期,每年递减依次为:17%、15%、18%、18%、10%、2%、0%、2%,香港电影生产呈现出平均每年10%的递减率。中国大陆17年时期,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香港电影1959年年产达到最高峰为329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时期,香港电影仍有相当可观的发展成绩。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几乎可以说是一路下滑,重振乏力。有人说,香港电影正处在“接近沦陷”或“等待黎明”的时期。与60多年前(即20世纪40年代末期)大陆的上海电影人纷纷南迁香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60多年后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大陆拍摄电影。2010年大陆香港的合拍片,占了大陆全年合拍片总量的47.6%。香港影人黄百鸣认为,合拍片应当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有人担心地说,香港电影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2007年,创办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香港电影双周刊停刊。香港电影2009年的产量仅有49部(一说70部),票房收入也再创1981年以来的新低纪录。香港电影的生存还是毁灭,或者如何生存,成为话题。有人把2010年当成香港电影的一个临界点,当年香港电影年产55部,情况还是不容乐观。2009年香港的十大卖座片当中,支撑香港电影市场的,以动作场面或官能刺激作为主要卖点的影片仍然较多。在大陆票房收益早已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影片《集结号》,在香港只有100万左右的收入,反差巨大,也是一个反证。
在赵卫防对香港电影低迷原因的分析中,外部原因更为关键,主要与当时国际的政治经济动荡,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电影的冲击有关;内部原因主要与新传媒工业的迅速崛起改变了电影的传统消费方式有关。非常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分析香港电影自身在艺术创作上的某些一味迎合市场、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倒了观众胃口、败坏良性市场的原因。其实,正是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应当深入分析的。
台湾电影似乎要别开生面。2008年,在台湾热映的影片《海角七号》,一度引发了人们对台湾电影复苏的热切期待。台湾电影“教母级人物”焦雄屏女士这样说:“台湾电影进入黑暗期有十年了,终于又重见天日。”在她看来,台湾已然出现了新的导演群体,新的发展势头,并被她称赞为“超过世代”:“我借这个字词形容这批新生力军,因为叫他们‘新浪潮’、‘新新浪潮’、‘新世代’都会与以往混淆。称‘超过世代’既可以期许他们‘超过’前几个世代的沉闷,更能形容他们的声势。”她希望年轻一代电影人由此摆脱台湾新电影的阴影般的光环的重压。但是仍然有人说,“台湾电影期待新高潮”。还有人指出,开放性极高的台湾电影市场,《海角七号》之后仍面临全面的沉沦与倒退。电影影评人梁良说“寄望一部《海角七号》就能使台湾电影力挽狂澜、反败为胜,有如痴人说梦”。
这样看来,如果总结一下中国电影21世纪10年发展的话,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两岸三地,香港滑坡,台湾黑暗,大陆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电影已经成功地走出了低谷,基本完成了中国电影的娱乐化进程,实现了中国式大片的光荣与梦想。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电影的发展就没有任何隐忧了。这首先是因为,中国电影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待于实现,但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中国电影现在的这种发展势头,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从2003年到2009年,我国的GDP分别为:2003年,13.6万亿元;2004年,16.0万亿元;2005年,18.4万亿元;2006年,21.1万亿元,2007年,24.7万亿元。②2008年30万亿元,2009年34万亿元。经济增长大致保持在10%的增长率。我国GDP总量在世界排名一路飙升:1979年排名第15位;20世纪年第11位;1995年第7位;2004年第6位;2006年第4位;2008年居美、日之后排到第3位。2000年我国GDP总量仅为日本的1/10,但到了2010年我国已经超出日本4000多亿美元,正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终于提出了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战略目标。这至少意味着电影的产量要达到一定值的要求。这个值应该是多少呢?这里有一个最简便的换算办法。
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电影大国和电影强国。所以美国的指标比例值得我们参照和考虑。以2009年为例,美国的GDP为14.8万亿美元,按文化产业占GDP的20%计算,为2.8万亿美元,电影票房为99亿美元,占GDP的份额为0.66‰。2009年,中国的GDP为34万亿人民币,文化产值应该是6.8万亿(实际上是3万亿),电影票房应该是224亿(实际上是62亿)。2003-2007年我国国产电影票房收入占我国GDP总量的比重分别约为:万分之0.7,万分之0.9,万分之1.1,万分之1.2,万分之1.3。这样一比较,差距就出来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电影的健康的和良性的发展程度问题应该被提出来。“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香港电影由年产300余部到年产50部左右的盛极而衰,实在是一个极好的案例,其中所包含的教训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警惕。香港电影人到大陆发展,看来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一定不要把香港电影的教训带来才好。就拿我们已经看到的一些票房相当不错的影片,如《投名状》(2007)、《画皮》(2008)、《赤壁》(2008,2009)、《十月围城》(2009)等艺术形态不伦不类、且对观众的观赏习惯极具败坏性的影片来看,这种忧虑不是没有理由的。
注释:
①见《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6月。
②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7/t20080626_40248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