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健康教育路径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心里健康状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5个心理健康状况因子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且疾病知晓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有效改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疾病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心理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我院自2015年1月起对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发现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8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且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证实,且年龄20-70岁;②能正常有效沟通,且依从性良好;③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②合并心、肺、肾功能不全者;③合并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者;④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⑤未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者。其中实验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20-68岁,平均(45.67±10.86)岁;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0-69岁,平均(45.59±10.78)岁。经对比,两组患者一般病例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①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清新;②嘱患者注意保暖,并告知遵医嘱进行诊治的重要性;③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耐心解答,以增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④出院时提醒及时复诊。
1.2.2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健康教育路径:①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患者入院前3d,护理人员需组织开展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消毒隔离、手卫生、传播途径、感染控制及预防、药物治疗作用、不良反应等,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并进行详细解答,以消除顾虑,增强治疗依从性,缓解心理不良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②健康生活习惯知识教育: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开展健康生活习惯对疾病治疗和防控健康教育,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管理,以增强治疗效果;③诊疗健康教育:对诊断、治疗的作用和重要性行及时健康教育,尤其注意肝穿刺、腹部穿刺检查的注意事项及诊断配合,还包括特殊药物的可能引起的毒副反应,及相关不良反应的紧急处理对策等,提高诊疗依从性,改善心理健康状况;④出院前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出院前行系统化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自我防护、家属护理指导,避免疾病复发诱因,并嘱一旦发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就诊,此外,应对饮食、休息、运动等日常生活行为给予合理指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和护理干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对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5个心理健康状况因子进行评定,均按照1分-5分评分制于患者出院前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护理干预效果采用自拟疾病知晓和满意度问卷调查量表进行评定,总分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疾病知晓程度和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研究所得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由表1可知,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5个心理健康状况因子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对比表[,分]
组别n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
实验组4216.79±2.15*15.81±2.54*16.32±2.64*15.29±2.45*13.12±1.96*
对照组4825.86±3.1419.67±2.6921.25±2.6120.78±2.6318.97±2.65
注:和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疾病知晓和满意度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疾病知晓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82±3.16)分和(96.73±3.12)分,对照组分别为(76.28±3.59)分和(80.15±2.96)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由于肝炎病毒长期作用于肝脏,导致进行性、纤维性、弥漫性病变。该病是慢性病毒性肝炎肝损伤晚期阶段,可导致肝结构被破坏、肝脏形态不可逆改变等,临床特征主要有肝纤维化和结节状再生[2]。该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基础支持、保肝、降低门脉压、腹腔积液引流、肝脏移植手术治疗等,但是均无显著成效。再加上医疗费用高、预后效果差,导致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严重影响诊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护理手段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也将决定此类患者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健康教育路径可以使患者详细了解自身疾病发生和进展、当前治疗手段、预期疗效以及各种诊断治疗措施的重要性。通过实施此护理干预模式,还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管理,改善依从性和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研究表明[3],健康教育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效果显著,同时还可改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增强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可行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各项心理健康状况因子评分、疾病知晓和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指示健康教育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综上所述,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增强疾病知晓程度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增强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为更多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造福。
参考文献:
[1]L.R.Derogatis.Self-reporting Inventory,SCL-90.[S].1975.
[2]吕云霞,陈琪尔,谭坚铃.门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报,2013,20(10):21-23.
[3]李美琦,曾晖,邹龙珍,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06):34-36.
论文作者:王兴蕾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肝硬化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状况论文; 实验组论文; 心理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病毒性肝炎论文; 《健康文摘》2015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