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合作学习论文_王其福

浅谈自主合作学习论文_王其福

王其福 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325600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实验阶段步入推广阶段,新的观念(如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走进我们的课堂。可也出现了一些偏差,课上出现的自主合作看似热闹而没有实效,犹如空中楼阁。因此,本人就怎样让自主合作学习更有效作了阐述。

关键词:自主性 合作小组 民主和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给学生一定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会自己学习,能自己学习,是新课改中的亮点。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也正是学生积极探究,追求知识的过程,发展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生疑到释疑,从感知到领悟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去探究的学习过程,去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再说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性、接受性为主要特征,学生的主体性丧失,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教师与学生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教学过程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师生之间只有通过知识的沟通,很难形成互动合作关系。教学气氛不和谐,不融洽,当然师生不能平等对话,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是教师教教材的过程,教材教完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在新课改中,课程资源只是师生共同探知的凭借和工具,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提高的平台。

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等于给了学生一把金钥匙,让学生自己会学习知识,这样学生就获得了生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自主合作学习方法正是关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也是《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能改变学生独断专行的做法,增进学生的相互理解,分享彼此的观点,增加学生的凝聚力,有更多的机会暴露自己,学会不断自我反省,塑造性格,形成人格。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我要学”,改变了以往的“要我学”,这就是主动性。学生不但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能自己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补救,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所谓合作学习,就不是学生单人的学习行为,它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体交流,共同探讨,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通过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当然也可以全班同学合作,集体探知,对有价值的问题充分交流,加深认识。

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要求转变教学方式,教师要从传授者转化为引导者、促进者、发现者、创造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动性,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学习过程,成为教师教学的“合作者”。教师应努力转变教学思想,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设计,尤其要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关系,变小心维护“师道尊严”为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要求学生自己从旧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在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下使学习完全成为一种“自我行为”,也即“自主学习”,学生将自己上升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和完成“自主学习”,应注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同学密切学习合作,实现知识资源共享及智力共促互激,以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在创建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探索实践中,我们初步形成比较稳定的实施模式。

一、提出以学案导学的教学新模式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案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目的及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成为“教案”贯彻的对象及效果反馈载体,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教案)的贯彻推进来活动,基本上是老师“讲什么听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说什么是什么”,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完全被封固,也基本上没有学生充分拓展思维的机会和时间。

如何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使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自主性,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各学科教学中我们提出了“学案引路,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思路。教师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精细研读教材及充分分析学生的基础上,设计提出每节课的学案或导学提纲,作为课堂教学的“前曲”。学案或导学提纲紧紧扣住“自主合作学习”这一基本精神,确定知识目标、德育目标及能力目标,将课堂学习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和任务明确提出,使学生在学习开始就清楚地知道本节课自己所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做。学案或导学提纲中对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坚持以学生自主及合作完成为基本策略,安排大量的自主活动及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要求下对教材自主进行充分的阅读,启发学生对疑难问题初步合作探讨以努力自行解决。设计提出有助于开阔思想,促进创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拓展性题目,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发展思维能力。设计提出实践活动要求,促进学生动手能力、行为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学案或导学提纲显示,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真正讲的并不多,只抓“要害”,突破疑难,画龙点睛,大部分学习任务目标是学生自主完成或合作完成,充分体现出自主合作型课堂特色要求。

二、将新课学习按照“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基本模式设计实施,把课堂交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广泛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学习过程中去,从较大层面上引导学生融入学习活动中。因而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提出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

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紧紧把握“学生中心”。课前的复习由学生干部主持,按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选的检测题目进行,并由学生自己交叉评检。将新课学习按照“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基本模式贯彻实施。预习中,教师提出自学提纲或导学提纲,学生自主研读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自学中遇有疑难问题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认识,取得共识,互相合作,互相补充,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指导。展示是学生学习情况和效果的自我体现,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按照事前的分组任务,各学习小组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力量,分工合作,积极搜集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料,共同研究达成办法、途径和基本结论,这就保证了使班级学生学习没有“死角”。展示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因学科特点而异。展示的共同目标紧紧围绕“双基”,强化促进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能力的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新知识的拓展延伸,同时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较大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仅起着组织协调作用。反馈以测试为主要形式,发现前期学习中存在的尚未真正理解掌握的问题和错误的问题,集中后在课堂上再次展示,仍然由学生进行讲解评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最后对知识作扼要归纳总结。

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的过程始终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主旨,教师由知识讲授者变为学生自学的组织者。各门课程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按时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当堂检测自学效果,更正讨论,教师只作出评判。学生讨论,学生相互更正,学生讲给学生听,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创新精神和良好动态。

如:教学《有理数大小比较》时,在预习课上让每一个小组准备好-3、-2、0、1、2等有理数,让他们自己比较大小,由于问题比较发散,所以学生要从零乱中理出头绪,必须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最终摸索出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规律。于是在反馈课上就可以让每一个小组上讲台谈一谈他们的结论和结论得来的过程,这样协同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手脑并用,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轻松,学习效果更佳,印象更加深刻。

改革后的课堂,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这种课堂对老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设计、组织能力、知识储备、教学智慧、创新思维等也提出更高要求,有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改革课堂学习评价方式,促进整体进步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原则,提出转化评价功能,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推进“自主合作课堂”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坚持实施与课堂进程紧密同步的过程评价。建立了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基本评价单位,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如,“课前预习准备、举手回答问题次数、质量,随堂检测结果,小组合作学习表现,课堂创新意识及成果,自觉遵守学习秩序”等情况由任课老师随机给以评价,以量化记分形式按组别加减记录。这种课堂评价方式,既有利于激发异组之间的竞争,又有效地促进了同组之中的学习合作,促使学习组内全体同学为“荣誉”而奋勇争先,实现整体层面上的学习进步。在学习小组内部,建立日学习情况记录,按“回答问题、课堂纪律、作业完成、学习贡献、创新表现、帮助同学”等项目也以分数形式,在全组同学的共同评议认定后由组长作好记录统计。这样,每个同学的学习表现一目了然,可以使组内同学明确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也知道自己的差距不足,从而自觉弥补不足,学习他人长处,推动自己进步。这种“生教生,生帮生,生促生”的学习合作,有效地挖掘了学生潜能,实现了多种教育资源的利用,推动了后进生的迅速转化,消灭了学习“死角”。与此同时,这种评价记录以积分形式汇总起来,也为对学生的学期最终评价准备了充实的资料基础。

在推进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探索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这种教学模式较之传统灌输式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做到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反馈,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不断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时效,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也使教学学习资源得到更大开发拓展,在学生自主学习前提下,学生在探知欲望驱使下必然要求在更大范围内拓展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手段,从而使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起来。

参考文献

[1]韩晖 让学生学会“自我提问”.新疆教育,2000年,第4期。

[2]夏家发 教育创新与教师的课程运作.湖北教育,2000年,第5期。

[3]周若新 构建小学科学教育“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广州教学研究,2001年,第1期。

[4]许海荣 让课堂充满温馨.教学设计,2005年,第六期。

[5]张志梅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自主参与学习.2009年,第6期。

论文作者:王其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7

标签:;  ;  ;  ;  ;  ;  ;  ;  

浅谈自主合作学习论文_王其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