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550018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科收治4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8例患者血压全部控制平稳,无新发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并发症。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血压控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护理
高血压疾病与遗传、精神紧张、肥胖、吸烟、酗酒等不良因素和生活习惯有非常密切关系。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年龄60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达49.1%,而且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呈持续性增加趋势[1]。而且老年人患高血压疾病比同样患病的年轻人要严重得多,且不易治疗,死亡率很高[2]。高血压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损害,而且也会带给患者及其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3-4]。近年来,笔者所在科室积累的临床经验出发,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6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4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为67.5岁;所有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2护理
2.1心理护理
患者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便秘、情绪激动、大喜大悲、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下,会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病情加重。因老年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而易于急躁和情绪激动,导致血压升高。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性格情趣以及家庭情况,因人而异地给予心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对存在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安慰、解释等心理护理,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疏导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赠送健康保健手册、杂志、介绍同病病友等,使患者由配合治疗改为主动参与治疗,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2.2药物护理
治疗原则是控制剂量,缓慢降压。即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观察,熟悉各种降压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毒副作用,有针对性做好预防措施。指导病人遵医嘱合理用药,根据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呈双峰双谷的变化指导用药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血压出现双峰双谷的时间规律,认为6:00、14:00、22:00服用降压药物更合理,6:00晨起给药,既可防止病人于起床后排便、出外活动等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脑卒中,又可有效地控制上午的第1个血压高峰;14:00给药不仅能有效降低下午的血压高峰,也可避免午睡时血压降得过低;22:00给药要因人而异,对昼夜血压波动明显的病人,要适当减少药物剂量或不用降压药物,反之则应于睡眠前按时给药,使夜间血压保持相对稳定,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应让病人及家属熟悉降压药的性能,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注意个体化用药,调整剂量,指导病人检查完成“阶梯式治疗方案”。对易引起体位低血压的药物,如胍乙啶,医嘱病人服药后卧床2小时左右,在坐起或站立时,动作要缓慢,如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尤其夜间小便注意,以免血压突降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许多降压药物如可乐宁,β-受体阻断剂,突然停药会引起血压反跳,故患者严禁随便停药。并在血压控制后,按医嘱逐渐减量,某些药物如心痛定、胍乙啶。肼苯达嗪可引起水钠潴留,使降压作用减弱,出现假性耐药,应向患者说明,并定时测量体温,记录出入量,观察水肿情况,以保证出入平衡。老年患者对利尿剂反应明显,用药后能减少细胞外液,要密切观察有无低血钾、高尿酸血症、高血糖、高血钙等副作用。故用药过程中除观察尿量、补充钾盐外,还要定期测血钾、钙、尿酸、血糖、肌酐等。
2.3饮食护理
膳食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血压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每日摄盐量应在5g以下。进食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之一,盐中的钠能收缩血管,使小血管壁水肿,细胞外渗透压增高、肢体水肿。体内水分经肾排出时,又会随尿液同时排钾、碘、硒等多种元素,使体液中钾钠比例失调,体内营养代谢失衡。调整饮食结构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升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试验表明,对高血压病人每日食盐量由原来的10.5 g降低到4.7~5.8g,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4~6mmHg.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肥肉、肉皮等,并少吃油炸食品;适当补充蛋白质,如瘦肉、去皮的鸡鸭、淡水鱼;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高纤维的食物,如黑木耳、荸荠、芹菜、绿豆、香蕉、苹果等。
2.4加强基础护理
病房要求清洁、整齐、舒适、美观、安静、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尽量减少探视,将轻重患者分开,以免互相干扰。
2.5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高血压患者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生活,保持轻松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还要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促进血管舒张,提高心血管功能,控制体重,增强抵抗力,但是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不能激烈运动,最好做有氧运动,要根据个人的年龄、爱好和健康状况来决定运动量。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早期患者宜适当休息,工作过度紧张者,血压较高,症状明显或伴有脏器损害表现者应充分休息,适当的休息和充分的睡眠对降低血压都有好处。要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尽量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护理操作亦相对集中,动作轻巧,防止过多干扰加重患者的不适感。
3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由其引起的并发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血压持续升高不仅易发生靶器官的受损,给病人身体带来痛苦,同时也给病人的心理造成沉重的负担。它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临床经验,还要充当起教育者的角色,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进行健康教育,以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日康复。另外,要在合理服药的同时,指导患者饮食、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脑出血,保护心脏,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实现“控制高血压,享受健康生活”的目的[5]。故高血压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应认真做好高血压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卢金萍.加倍剂量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华高血压病杂志,2013,02,21(3):283.
[2]黄子扬.关注老年人几种特殊血压类型的识别与处理[J].中华高血压病杂志,2013,02,21(2):101.
[3]刘艳容,何金爱,余健.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9,30(12):1938.
[4]纪萌健.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J].青岛医药卫生,2008,40(3):235.
[5]顾家富,黄卫华,晋继忠.长期个体化临床药学监护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0):3905-3907.
论文作者:刘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老年论文; 药物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