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电网发展已经逐步进入智能化大电网阶段,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中,要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效果,积极践行系统化风险管控机制,进一步落实建设目标,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对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施工现场风险识别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施工现场风险管理的措施,旨在为施工管理部门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施工现场;风险管理;措施
一、工程案例
本文以某省LJ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项目为例,作为该省第一座智能化变电站改造项目,是地区实现信息化以及互动化电网运营模式的重点工程,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LJ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项目中,对三卡两票、双核制以及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了全面管控,其中,工作班组在对作业指导书进行核查后,确认具体情况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将工作票发送到运维工区展开预审,确保安全措施票、风险识别卡以及作业控制卡等能直接发送到车间管理专员处进行审查。在工程项目中,对现场标准化作业的规范性以及实用性要进行有效优化,着重对现场规范式作业步骤进行梳理和评测。
二、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施工现场风险识别
(一)安全检查表风险识别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安全检查表法首先要对工作现场的安全性进行合理性检查,并对工作现场的安全隐患展开深度调研,推进和施工安全相关制度的实施进程。工程项目分析人员要结合安全风险划分具体单元,并对待测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在检测风险明确后,集中编制表格,并实施具体操作[1]。由于安全检查表法较为便捷,能适用在不同层次的施工人员中,使用效率较高。
(二)事故树风险识别
事故树分析法要着重关注已经发生的需要深度分析和处理的事故问题上,对原因进行全面解读。首先要制定事故树,在分析了解后,对其进行定性处理,需要借助布尔代数简化事故树,从而对最小割集以及径集进行集中求解,得出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建立科学化定性分析数据。最后,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不同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本文以LJ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项目中的高空坠落事故为例,对其进行事故树编制。其主要原因就是梯子倾斜坠落和高处作业坠落。前者的主要原因包括重心偏移、梯子滑倒以及断裂问题,后者是安全带佩戴不当、作业用力过度、触电等原因,事故树如图一:
图一:高空坠落事故树
在判定原因后,要对割集进行分析,从而判定引起顶上事件的基本因素,利用 集中计算结构重要系数,利用最小割集法展开定性分析,在确定结构函数后,求出最小割集,在进行结构重要度排序后,能对高空坠落事故基本事件的主要原因进行总结,从而确保风险防控过程张弛有度,优先处理风险较大的问题。在高空坠落事故中,身体重心超出支撑面是最基本原因,要对其展开综合性管控,从而减少风险发生几率[2]。
三、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施工现场风险管理措施
(一)优化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提升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的发展效果,要结合实际问题建立健全系统化的管控措施,确保管理机制和应用体系的完整性[3]。因此,在制定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施工安全风险防控措施的同时,要从指导实现入手,强化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机制,不仅仅要充分考虑工作人员实际技术水平以及施工现场设备情况,也要对工程项目整体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度分析,以保证整体管理效果和控制措施的最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的施工现场,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就要对一些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有效预防和评估,确保风险发生概率得以全面管理,切实维护项目安全。要从根本上规避安全事故发生,不能仅仅依靠施工人员的工作规范,也要确保相关施工人员能对项目风险有一定的认知,升级因素分析和处理措施,重点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树立施工安全风险指导思想,提高防控水平的基础上,确保整体项目风险管理质量的全面优化。
在指导思想推广过程中,要利用隐患排除法有效减少项目的风险,尤其是对设备进行集中整合。并且采取技术措施以保证风险得以有效降低,利用规范化停电、验电机制以及设置障碍物等方式,为运行安全性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并且,要采取组织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问题,负责人要对安全措施的相关条款进行统筹整合,确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得以优化[4]。
(二)优化防控机制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效果,就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机制,保证防控措施的稳定性,也为风险防控项目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为安全风险项目的综合性升级提供支持。既要在整体上对防控措施展开整合和综合性管控,也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问题建立完整的管理系统,促进变电站智能化管理项目的全面优化。其中,重点项目就是编制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施工现场作业风险评定标准以及风险防范手册,在优化升级管理效果和控制措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系统的实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在作业风险评定和防范手册中,将不同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施工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都进行了梳理,要求项目完成后,结合现场实际问题展开深度监督和集中管控,确保项目风险防范管理制度的最优化。
例如,在编制作业风险评定和防范手册时,要对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中的变电模块、输电模块以及配电模块展开深度分析,并对调度自动化、高压试验等项目展开集中标定和处理[5]。
(三)优化防控组织
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中,防控组织也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需要安全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得以全面升级。为了保证防控组织工作的稳定性,要建立健全防控制度,召集不同岗位人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得以全面优化。目前,“双核制”对于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和组织形式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要对每一项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展开集中计划,也要实现现场预防,集中整合并控制安全风险组织模式。另外,要想真正发挥“双核制”优势,要在接收工作指令后,做好安全准备,集中填写审批单据后,对安全因素展开核实和调查,上交审批单后对其进行签发,最后校对无误,方可有序开展[6]。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集中研究风险防控问题,提升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施工现场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实际管理效果和电网安全风险控制机制的稳定性发展,利用事故树分析法对规律进行核查,集中对风险进行辨识和智能化处理,以保证施工现场风险防控措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文虎,夏友斌,张弋茂等.浅述如何降低运行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期间的运行风险[C].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第三届(2013)电力安全论坛论文集.2013:94-96.
[2]潘文虎,夏友斌,沈新村等.降低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期间运行风险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3(z1):140-142.
[3]王贵华.试析如何做好变电站改造的施工现场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4(11):8-9.
[4]臻和防雷:精品应用案例赏析——某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智能化预警改造案例[J].现代建筑电气,2013,4(05):前插25-前插28.
[5]刘友才.哈尔滨地区电网智能化的设计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3.
[6]张懿.500kV变电站调控一体化改造经验探讨[J].广东科技,2013,45(24):125-126.
论文作者:雷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7
标签:变电站论文; 风险论文; 改造项目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防控论文; 作业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