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管理角度的石油化工码头事故原因分析论文_王建东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港务分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新时期安全管理是各行各业的发展重点之一,也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石油化工码头在日常运行与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在管理中出现疏忽,就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对工作人员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安全管理角度基础上,对石油化工码头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希望为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港口;石油化工码头;安全管理;事故原因

本文在实际案例基础上进行基础分析,对安全管理角度原因进行研究,确保企业运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在安全管理角度基础上进行鱼刺图的绘制,为石油化工码头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一些管理经验与方法,并且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安全、可靠生产。所以就要在安全管理的角度上,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探究,这样才能逐渐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与生产水平,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1.案例分析

本文以我国石油储运公司为例进行分析,原油罐区内的储罐与库存面积为20个与185万m3,在区域内还有一些苯、原油等危险的化学品。在原油运抵石油化工码头的前一个星期,对原油的相关信息进行获取,得知原油的H2S含量高,需进行脱H2S处理。该公司将脱H2S委托给某公司,并且签订相关的协议。在得知油船停止卸油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将剩下的脱H2S剂加入管道中,重量为22.6t。在靠近加注点东侧管道低点处发生爆炸,对现场造成极大的影响。在爆炸燃烧的地点距离不远的地方,有6个10×104t的油罐,并且在南侧有10×104t的油管与5×104t的油罐各为11个与3个,并且东部的地势较低,在该区域还存放一些危险化学品高到12.5×104t。如果这些地方发生爆炸,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安全管理角度原因分析

2.1作业过程安全管理原因分析

企业将“脱H2S剂”加入到输油管道时,未能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危险源的识别不够,也未能对其危险程度进行评价,同时也缺少相关的操作说明与指导,也没有现场施工规定等相关的制度与文件。该企业的这种做法与国家的相关规定相背离,也与安全生产制度不一致。由于该石油化工码头罐区内存储着大量的高硫油,这些高硫油基本都是进口的,管道在这种情况下,在较强的腐蚀介质中,如果将油卸载之后,未能及时进行清理,就会对管道的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在管道压力的影响下,管道最薄弱的地方会出现爆裂的情况。这是企业对石油化工码头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之一,也是影响石油化工码头安全的重要因素。

2.2.1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管理

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与国家的相关要求,制定的安全生产操作体系或者制度,在实际应用中要在国家与企业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展开工作,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安全性与合理性。因此发生事故的企业要认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在一些新设备与材料投入使用前,要对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明确,并且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与方案进行操作。就本次事故案例中,企业将“脱H2S剂”加入输油管道中时,未能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指导方案,在油船停止卸油时,操作人员对“脱H2S剂”的调整较为迷茫,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1.2危险源与风险控制

企业要积极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源进行有效的识别,并且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与分项目中的风险源进行有效的识别,对风险源的危害与影响进行评估,对风险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影响范围等进行有效的评估。但是在本次操作中,企业将“脱H2S剂”加入输油管道中时,缺少对风险源的有效识别,更缺少对风险的评价,如果在现场作业过程中能够明确风险源,并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就能对风险进行合理规避,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或者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缺少危险源与风险控制,在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未能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要求展开施工,进而造成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之后,不但对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在社会上造成极大影响[1]。

2.1.3隐患排查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不但会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与财产安全,还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极大危害。所以有效避免事故发生的方式就是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排查,确保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该企业在作业前尚未对安全隐患展开排查,未能及时发现管道出现变薄情况的存在,对该安全隐患无法展开有效的解决。所以企业要对设备、危险化学品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展开排查与检测,确保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2]。所以隐患排查是本次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只有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做好隐患排查工作,才能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2.1.4法律法规管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对现有的法律进行合理应用,并将相关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等严格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同时企业也要积极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生产体系,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但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未能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未能按照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作业,导致在作业过程中降低监管要求,使得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3]。

2.2相关方安全管理原因分析

在本次事故的调查分析中发现,本次的作业企业并为取得相关的业务开展资格,也就是说该企业的作业内容与范围不符合相关规定,无法为业务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支持。同时在作业前也未能签订安全责任合同,对作业过程中相关的参数、工作人员的职责等未能进行明确,这就为事故的发生埋下极大安全隐患。在事故发生之后,现场出现一片混乱的景象,造成对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够合理,也无法对事故的现场进行有效的处理,也未能在现场展开有效的指导与救援[4]。

当本次事故发生之后,该企业在安全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为在现场生成经营管理过程中,多个单位共同使用一个设备,所以不同的参与方要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对安全生产责任进行明确与落实。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职责进行明确,减少发生责任无人认领,或者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在本次作业过程中,如果对作业进行有效的审查,或者就不会发生这样严重的事故,所以在安全管理角度上的是由化工码头,在预防事故时,要对作业企业进行细致的、认真的审查,保证企业符合作业条件。对参与各方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确保工作人员在船方停止卸油后对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进行明确。最后对作业企业资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作业企业的生产范围中没有H2S脱除剂的作业资质,如果能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就不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3.安全管理角度事故鱼刺图

事故鱼刺图的绘制能够对事故的发生全过程进行细致的、合理的分析,所以该图也叫做树枝图或事件因果图,对事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与归纳,对这些原因通过简单的问题与线条进行罗列。本文对本次爆炸事故中的安全管理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将其制作为事故鱼刺图,对事故发生中不同地方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直白的分析。如图1为基于安全管理角度的事故鱼刺图:

图1:基于安全管理角度的事故鱼刺图:

4.分析结论

(1)在本次石油化工码头事故中,安全管理不到位是造成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作业企业缺少安全意识,也未能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更没有危险源与风险控制的方案,也缺少安全隐患的排除方案,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作业企业在作业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大,也直接导致这次事故的发生。

(2)站在安全管理角度上对这次事故进行研究,将事故鱼刺分析图进行绘制,这样就能有效的对事故管理原因进行探究,也能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在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导下展开工作。

(3)本次事故中还有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人们在进行作业过程中过度重视技术,而忽略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在对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时,要以管理为核心,找到发生安全事故的管理因素,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因此为防止石油化工码头出现安全事故,就要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确保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对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进行严格的控制。

5.结语

安全试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基础,但是目前很多石油化工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过度的追求技术,而忽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安全事故频发。石油化工码头附近的风险源较多,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就要不断加强现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安全管理角度上的石油化工码头事故原因的分析,能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与安全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仲东魁. 装置放空系统闪爆事故分析--以碳酸二甲酯装置为例[J].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7, 33(2):12-14.

[2]王亚鹏, 王运斗, 赵欣,等. 2016年典型危化品事故统计分析与防控对策建议[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 35(4):323-327.

[3]王钊, 孙红栋. 石油化工隐患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管理标准化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 37(6):3-4.

[4]武志仁. 化工企业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及事故预防方式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 38(20):17-18.

论文作者:王建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基于安全管理角度的石油化工码头事故原因分析论文_王建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