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野下城市残疾居民的福利促进——以南京白下区残疾居民福利调查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京白论文,残疾论文,福利论文,居民论文,社会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国残疾人有829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6.34%,涉及2.6亿家庭人口。根据2008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主要数据报告,2008年度残疾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50.5%,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72.9%相比差距明显。缩小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残疾人的福利环境,尽可能实现残疾人的福利需要,对于实现我国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构想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人权观念与法制的发展、政治与社会福利思潮的演变、以及残疾人工作实务经验的积累,如何让残疾人获得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各层面的生活,在社区的生活网络中得到足够的支持,使残疾人增权得以适当发展,成为了残疾人福利促进的主要目标。
社会工作是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基本专业之一。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来看,残疾人的弱势来自于身心障碍,然而性别、年龄、残疾发生原因、残疾发生时间、残疾程度、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都将给残疾人带来不同层次的多重福利需要,例如康复福利、经济福利、教育福利、就业福利等。本文根据南京市白下区残疾人福利调查①,分析了目前残疾人福利工作中凸现出来的问题,试图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城市残疾居民的福利促进。
康复福利促进坚持以社区为基础
残疾人的康复包括对原有能力的复原,对情绪、心理、或行为困扰,以及态度或价值取向的康复。国际上目前提供康复服务的两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专业机构康复和社区康复。专业机构康复主要是依靠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部、中心)、康复中心或康复医院。社区康复是指“社区主导型、社区居民参加型或社会资源开发型康复”,它也是基本健康保健的一环。由于专业机构康复对残疾人的就诊不方便,且费用较高,而社区康复“可以协助残疾人消除无力或无助感、疏离感以及无从自主感等,极大地促进残疾人自身潜能的发掘,从而推动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②,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社区康复。社区康复的根本目标是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康复的手段,以及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康复,包括残疾人的身心康复、享有均等机会和重返社会。
目前,城市残疾居民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比例较低,这和康复硬件设施不到位、康复训练经费不到位很有关联。目前残疾人康复是从机构康复到街道康复站,然后回到家里进行家庭康复计划。根据南京市白下区社区康复训练指导中心主任提供的资料,在社区建立一个康复点,需要设备3万元,40平方米的空间。一位康复指导员的工资是1500元/月,要负责3-4个社区、1个街道。一位基层康复员的工资是600元/月,负责1个社区。在社区康复中,社区康复站的资源利用率还不高。根据南京市白下区残疾人福利调查,51.9%的被调查残疾人表示不知道其所在的社区不清楚其所在街道或社区是否有康复站,只有21.7%的人知道其所在社区有康复站,在这部分人群中也只有37.2%的人提及康复站有康复员对其进行康复指导。这说明康复站在自身宣传和使用效率方面存在缺陷。以白下区大光路街道蓝旗新村社区的康复站为例,该康复站设立在社区卫生院内,在社区卫生院的一楼中间的仅有小块空地上,放置了康复器材,既影响卫生院的医疗环境,同时也会影响康复效果。另外,这些康复器材的利用率很低,春秋季节天气好的时候,也很少有残疾人来使用。
城市残疾居民的社区康复服务的专业水平较低。这首先体现在康复员的专业性方面,目前由于经费原因,常常由残疾人家属或者残疾人志愿小组担任基层康复员,这些人虽然经过一些培训,但还达不到专业水平。实际上,社区卫生院的专业医疗人员可以部分承担康复指导员的工作,可以是有报酬的,也可以是志愿的。社区内的医疗从业者居民也同样可以成为康复员或者康复员的后备支持力量。如果在未来能够注重开发这方面的资源的,对于社区和谐以及残疾人的生理心理康复,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社区康复的专业水平体现在康复服务的过程中。残疾人的社区康复信息系统非常简单,一般只有一些简单的作为文件存档的康复档案,这会影响到康复服务的效果,一般而言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残疾人社区康复信息应该包括残疾人的个人及家庭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需求状况、康复过程、康复效果评估等信息。目前南京市白下区正在尝试残疾人康复网络互动系统,通过多方网络视频,康复机构、残疾人、社区服务人员等对残疾人康复进行共同评估,这当然需要政府、机构以及残疾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达成。
社区康复服务应该与预防服务相结合。常常有一些中风康复期的病人需要使用康复器材进行康复,但是在我国目前这些病人不属于残疾人,因此有一些康复站实行了收费管理,可是一提到收费的话,他们就不来进行训练了。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应该意识到这部分人群如果康复不好的话,就会成为残疾人的一部分,因此为了营造健康社区,康复服务资源的利用应该考虑到这样的人群,一方面预防和减少残疾的发生,同时也能使资源利用最大化。
教育福利促进应考虑教育的连续性
残疾人教育福利是不可小觑的。目前残疾人进入中上教育的人数相当有限,在南京市白下区被调查的残疾人当中,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占了68.7%,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占了92.7%。在南京市白下区残疾人福利调查中,残疾人家属易清在访谈中就提到,是否可以建立“残疾人大专”,以提高残疾人的教育层次。
在残疾人的教育过程中,由于残疾人的残疾类别与残疾程度差异太大,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在教育上都需要特别的关注与服务,尤其是残疾儿童的教育。目前倡导的全纳教育提倡教育系统在儿童的教育上不应首先看重孩子的障碍,而应在一般的教育环境中看到残疾儿童的特别需求,并据此提供辅助性的支持及特别的课程设计。然而目前拥有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残疾人教育师资,尤其是中高等教育的师资相当欠缺,这常常会因此破坏了残疾人教育的连续性。
残疾人的教育与就业往往无法结合,即使是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在毕业后也不容易找到工作,缺乏人生生涯规划的连续性。因此,残疾人教育福利的促进要注重开发创新残疾人教育模式,关注残疾人在校期间的生涯辅导规划以及学习的课程如何衔接将来的就业方向。
残疾人教育福利的促进还应该注意到代际连续性。在南京市白下区残疾人焦点小组访谈中发现,残疾人对子女(非残疾人)的未来发展都很重视,他们希望他们的子女不要重复他们的老路,希望子女能够实现社会地位的爬升,因此对他们子女的教育都很重视。但是现实的教育支出和教育环境方面的障碍,让很多残疾人感到根本无能为力。因此建立针对正在就学的一些残疾人子女的专项教育基金就是很必要的。同时,尽量给残疾人子女的就业提供一些政策上的帮助。残疾人的子女教育以及子女就业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最主要的福利需要。
就业福利促进要以职业重建为中心
在南京市白下区残疾人福利调查中,36.2%的人无业、26.6%的人已退休、25.9%的人下岗、只有9.6%的人长期就业。实际上,残疾人的就业是成年残疾人最感到困扰、也最需要协助的部分。残疾人就业的需求是很高的,有经济需求、有工作意愿且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往往希望通过自身的能力取得工作机会赚钱维持生计,很多残疾人更希望通过工作就业实现自我价值。
残疾人的就业福利要倾向于协助残疾人回归社区,融入一般社会的生活,对残疾人就业提供支持性服务,协助成年残疾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稳定工作,并获得合理的待遇福利。但是政府推行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计划在实际工作操作中,常常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发生一些冲突,最终出现的状况就是“就业安置很容易成为政府、残联和用人单位的一种任务,用人单位基于市场观念,会认为让残疾人就业不如把机会给健全人(来自白下区张海东访谈内容)”,“残疾人专场招聘也常常流于形式(来自白下区社区工作者马玉婷访谈)”。因此,笔者认为残疾人就业福利的促进要以职业重建为中心。
残疾人的职业重建要针对残疾人的个别状况。由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协助拟定个别的就业服务计划,包括辅导残疾人参加职业能力测评、进行工作配对分析、协助参加职业训练、拟定职业重建计划、辅导安置就业、结合岗位再设计方案使其适应工作环境与发挥工作能力等,对有需要就业服务或职业方面的支持的残疾人提供服务。
残疾人职业重建的服务内容要面向残疾人就业信心、就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主要包括:提供各种支持,协助残疾人维持或获得劳动岗位;职业准备,对于残疾人进行相关基础训练;协助残疾人职业调适、训练与进修,取得相关学校的结业文凭;防止残疾人就业歧视,主要体现在同工不同酬以及工作岗位聘用方面。
在以职业重建为中心的残疾人就业福利促进过程中,政府针对残疾人就业进行宣传,可能比政府摊派一些任务(或者机械地推荐)残疾人到用人单位这种简单的就业安置,提供给残疾人一个低职位、低工资的就业机会,更具必要性和重要性。白下区残联前理事长秦坚就提到,由于劳动就业这一块划归劳动局管,残疾人就业方面的宣传力度也不够。
经济福利促进要考虑到贫困的传递效应
在南京市白下区残疾人福利调查中,残疾人平均每月的个人收入是465元,残疾人每个月的家庭总收入平均为1161元。残疾人平均每月的日常生活开支为598元,残疾人家庭平均每月的固定支出为1064元。工作机会不足加上医疗支出庞大,经济资源不足是残疾人及其家庭经常遭遇的困境之一。如果是重残的残疾人,更需要家人专职照顾,则经济负担更为沉重。因此残疾人的经济福利的促进不仅要对大多数的残疾人提供经济保障,而且还必须关注残疾人家庭并对他们进行经济上的扶持。
残疾人的经济福利与残疾人的扶贫相关。残疾人的贫困问题除了代内贫困传递以外,贫困的代际传递效应严重影响着残疾人的上一代和下一代的生活。政府对残疾人的扶持和保障如何体现出人性化呢?关键在于政策的操作层面。重残人员和边缘人群的生活保障资助是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焦点问题。白下区社区工作者樊海燕建议,要建立一个关注服务残疾人的救助体系,这个体系由政府大力支持、社区或社会关注支持、以基金会的形式运作。例如白下区朝天宫街道有一个“邻里亲”基金会,专门救助街道内困难人群。笔者认为,这种救助体系是否可以以政府为主,吸收社会资助或捐款的类似基金会形式运作,可以适当推行一系列有关残疾人的优惠计划,例如残疾人电费、水费、煤气费优惠计划、电信通讯优惠资助计划等。同时,需要特别关心因为长期照顾残疾人而无法外出工作,并承受沉重照顾压力的家属。
残疾人的福利促进要注重提升残疾人的社会形象
总体上看,残疾人参加社会活动的比例较低。在南京市白下区残疾人福利调查中,31%的残疾人表示经常外出,27%的残疾人表示偶尔外出,42%的残疾人表示很少外出,47.8%的人表示从没有参加过街道或社区的活动。在这种低社会参与率的状况下,残疾人的自我认知和社会形象自然是比较低的。残疾人的社会形象是需要通过公众教育和对残疾人的社会支持来打造的。残疾人的积极正面的社会形象,对于残疾人的福利促进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一)公众教育
公众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必需的工作,政府应支持及举办各类型的公众教育活动,以有效消除居民对残疾人的误解与偏见,建立残疾人的正面形象,让健全人学会善待残疾人,学会如何与残疾人相处,以促进社会融和。公众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残疾人障碍、残疾人和残疾人的能力的理解。对于残疾人以及残疾人工作的理解和态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这首先必须依靠社会对残疾人以及残疾人的障碍的概念上的发展,而这种概念的发展其实隐含了政策上看待残疾人的价值理念,以及据此发展出来的服务系统与服务规划,与残疾人能力的开发与发展有极大的关系。
与残疾人的障碍相关的概念有三个:损伤(缺陷,残废,伤残,impairment)、障碍(失能,disability)、残障(handicap)。这三个概念的演变,折射出人们对残疾人所面临的不便的不同理解和态度。“损伤”这种对障碍的界定是一种生物医学的取向,指涉生理上的伤害或限制。“障碍”是经济取向的界定,指涉就业能力上的限制或缺乏。“残障”则是社会政治取向的,强调残疾人的障碍是个人身心缺陷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当今国际间就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方向,已迈进一个崭新的领域,以“全纳、无障碍及人权”导向模式取代“医疗及福利”取向。西方有一个概念,判定残疾的问题,是把人和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③。当你的条件在这个环境下造成一种障碍,不能以正常的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时候,你就是残疾人。当你的这种缺陷,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形成为障碍的时候,不妨碍你以正常的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时候,那你就不是残疾人。台湾地区把残疾人称呼为“身心障碍者”,日本把残疾人称作“身体不便人士”,香港地区把残疾人称作“残障人士”。在与白下区残疾人进行调查访谈时,关于残疾人的称呼,也是残疾人讨论比较激烈之处。虽然我国对残疾人的称呼已经有多改变(以前称作“残废人”),笔者建议,可以把对残疾人的称呼改为“残疾人士”。
对于残疾人的能力,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要求一定要将残疾人视为有能力、有价值的个人,要降低因标签而带来的自我负面评价和无力感。基于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每个残疾人都经历过各种不幸,从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残疾人是具有适应能力的,是具有个人的优势、兴趣、能力和知识的。基于对残疾人的能力的理解,社会不仅要对残疾人的照顾关心爱护,也要认可残疾人对于社会的贡献。
(二)社会支持
如果残疾人拥有一个具有丰富资源的社会支持系统,那么残疾人的社会排斥会被社会融合取代,同时提升残疾人的社会形象。残疾人的社会形象是存在于残疾人的交往体系之中的。
残疾人之间的沟通网络通过残疾人之间的经验感受分享,残疾人之间能够产生共鸣,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实际上,残疾人之间的联系也并不多,大多数人迫于生计,很少和人接触的。对于残疾人之间的沟通,自助小组、支持小组和互助小组都是可操作性的形式,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协助残疾人之间广泛建立联系。
在南京市白下区残疾人福利调查中,残疾人主要交往的人还是家人/亲戚,占了83.7%。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要致力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支持网络,改变父母对残疾子女的忽视、漠视及排斥态度,让残疾人充分参与家庭生活,享受拥有家庭的关怀。
残疾人与非残疾人的人际交往也是一种社会支持力量。在南京市白下区残疾人福利调查中,57%的残疾人表示在和社会上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会受到其他人的歧视。残疾人需要的是平视。对残疾人而言,渴望的是一视同仁和心灵的共鸣,“歧视”是最难以容忍的,“忽视”是最令人遗憾的,“俯视”是辛酸苦涩的,“仰视”是惶恐不安的④。白下区残疾运动员、奥运冠军张海东说:“现在出门比较自在、舒服,我认为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很重要,残疾人需要同情,更需要理解,理解对于残疾人的自信心非常重要。残疾人与外界沟通缺少桥梁,和健全人之间的沟通较少。我本来生活圈子很窄,通过体育活动扩大了社会圈,生活会更精彩一些。”这是一个好的例子,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沟通对于残疾人来说,是一种社会支持力量。残疾人的沟通中重要的心理历程是“如何走出家门”。
对于残疾人的社会支持还体现在与残疾人密切接触的社会服务人员的交往模式上。对于严重障碍程度的残疾人,在提供照顾或服务上,基本上应该尊重其留在所熟悉社区中生活的权利。随着社区照顾理念的推广,居家服务、居家照顾或送餐服务的福利服务逐渐推广。这些专业服务机构的人员与残疾人的交往要注重专业同盟关系的建立。残联一直是残疾人的重要组织机构,在对残疾人的社会支持方面要注重残疾人的利益表达。志愿者也是残疾人经常接触到的社会服务人员,二者的交往模式要注重连续性,这需要社区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发挥协调作用,形成一个稳定的有效的志愿服务体系。
注释:
① 该调查来自笔者参与的课题《南京市白下区残疾人福利计划2006-2010》。白下区是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地区之一。课题组采用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焦点小组座谈会法、社区探访及问卷调查等方法。
② 张银、唐斌尧:《浅析社区康复中的残疾人增能》,《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9期。
③ 郭建模:《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与展望》,http://www.cdpf.org.cn/jiaoliu/2005-06/16/content_4456206.htm。
④ 林友华:《从社会工作角度正视残疾人的社会问题》,《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