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策略的相关研究论文_曹陇平,潘玉江

110kV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策略的相关研究论文_曹陇平,潘玉江

(国网南充供电公司 四川南充)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输电设备安全问题也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输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若是想保障输电线路安全顺利运行就要做好检修工作。输电线路检修基本可以分成工程完成后检修、阶段性检修以及状态检修。在电气逐渐普及的当下,电力需求也是在逐渐上升,因此电力企业也要不断发展才能符合现实电力需求。在110kV输电线路维修过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电气维修,原因是在维护中需要对装置进行有效的监控。这样也能节省人力资源,间接的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项目收益。因此,本文对110kV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策略进行阐述,并且对绝缘体检修和塔杆检修以及导线检修进行全面介绍。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实际方案;检修方法

前言:在110kV输电线路检验过程中,阶段性的开展预防实验是我国常用的检修方案,这种实验方案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在对地形没有进行认真考察的情况下实施定期检修,会出现投入资金大量浪费的问题。所以,针对110kV输电线路进行状态检修与维护,是如今电力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运行维修方式简介

(一)可靠性

在110kV的线路内部能够融合监测装置和发热设备以及参数指标等,对程序发出的命令和有关数据开展符合要求的检查以及维护[1]。在检修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试验和调试的实际状况,对输电不同的环节和绝缘效果以及运转形式实施检测。

(二)预测性

普通的输电线路检修方法基本方案是针对已经出现问题的线路实施检修,但是在后期维护过程中还是存在问题,大部分都是利用这种方案进行处理,设计使用的新型维修方案是在输电线路运转过程中对其采取检测,这是一类从未出现的故障应对方案。此方案是利用和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复合信号,对故障实施提前的预测,此方案具有一定的实际性和预测性,这种方式还能够利用技术监控得到复合信息回馈,来完成故障预测。

(三)目的性

在一般情况下,阶段性维修都具有范围较大的检测性质,不论是在线路检测过程中是否产生问题,都要对其采取相应的检测,这种方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会浪费掉大量的检测时间。若是使用状态维修方案就不会出现这种盲目性过大情况,整个施工过程的目的性都会非常明了[2]。在项目中使用状态检修,可以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还可以精准、快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并且通知有关维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故障维护。

二、案例分析

位于四川南充地区的某供电公司,对110KV输电线路进行维护,故障测距距离110kV输电线路变电站7.4km,依据测距显示推算故障点在110kV输电线路34到36号杆之间。运行负责人在接到线路跳闸指令后,立即组织运行巡视人员进行现场巡视,巡视发现处于山区半山腰一侧的110kV输电线路36号杆杆塔倾倒,造成导地线严重受损,导线未断线。

(一)线路情况

110kV输电线路的型号是LCJ-300/40,地线的型号是CJ-50,这条线路是为用户供电的重要线路之一,在故障未发生之前一直有着安全顺利运转的状态。

(二)天气和环境

在110kV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山口风速的范围在8到9级之间、天气阴、雨时下时停、东南风向,并没有发生雷击现象。110kV输电线路的位置在山区,线路有着东北走向,长期的运转环境温度范围是零下4℃到12℃之间,此条输电线路在最低温度的状况下也没有出现覆冰情况,在风速过大的状况下却出现了舞动情况。

(三)现场情况

通过资料得到的信息是: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类型是直线杆塔,此杆塔的高度是28m,两者之间的档距是638m,档距的垂直长度是687m,在整条线路中最大风速设计是27m/s。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通过实际勘察得出的数据是:出现故障的杆塔位置在一个比较平整的地面上,出现故障杆塔和周围山坡两者间形成了风口,并且在200m的范围内有一个规模较大的采石场,在整个线路中还存在一个交叉路线。

(四)原因分析

原因一:由于采石场的原因造成杆塔倾斜。

原因二:附近的交叉线路总量载荷超过杆塔的承受能力,形成杆塔倾斜。

原因三:受到大量外力摧残,比如偷盗材料造成杆塔自身材料缺失,形成塔杆倾倒。

原因四:导线舞动情况和导线覆冰情况造成的杆塔倾倒。

原因五:杆塔施工中材料应用不够,或者材料不符合实际标准,在风速超标的背景下,杆塔不能承受风力负荷,形成杆塔倾斜。

(五)可能性分析

(1)在杆塔现场的200m范围内有一个采石场,通过询问了解到,在近阶段采石场并没有开展炸石,杆塔也没有收到重创和撞击现象,排除采石场造成杆塔倾倒的可能。

(2)在勘察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原材料丢失和缺少铁角等现象,杆塔的整体构造也比较完整,没有人为破坏迹象,外力破坏基本可以排除。

(3)现场勘察过程中,在杆塔发生倾倒以后,绝缘设备和倒地线路连接还是处于完好状态,如果因为导线造成倾斜,倾斜的方向应该是顺路面,现场杆塔倾斜方向是反方向,因此,由于导线原因形成倾倒也是不可能的。

(4)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对断口进行观察,没有发现夹灰问题。结合当时环境和天气因素,风速已经超过最大设计,在风速一直超标的情况下,造成了杆塔的倾倒。因此判断杆塔倾倒主要原因就是大风造成的。

三、预防和处理方案

(一)情况处理

在110kV输电线路杆塔发生倾倒以后,此供电企业马上开展了输电线路杆塔倾倒应对方案,并且带领大批维护人员和应急人员进行杆塔倾倒现场,通过大概十个小时的抢修维护工作,杆塔恢复原有形状,并且进入了正常的供电状态。

(二)预防方案

方案一:在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就要针对特殊环境和特殊天气进行实际勘察,采集相关的数据与论证,提升输电线路的安全指数,保障线路在符合实际需求的情况下进行运行。

方案二: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在材料选择阶段入手进行监控,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以及最后的验收都要认真检查,预防产生具有隐藏性质的问题,还能防止出现杆塔变形情况[3]。

方案三:对于处在特殊环境中的杆塔要进行定期的巡查,提升检查的力度,在需要的时候对杆塔实施加固处理,保障电力供给顺利运行。

结论:要想保障110kV输电线路的检修可以顺利开展,在检修中一定要注意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这样不光可以提升检修效益,还可以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在安全检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完善科学的技术方案,保障110kV输电线路能够实现安全检修,确保电力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德才. 11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影响及运维策略分析[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40):212+214.

[2]郝新宇, 肖灿阳. 11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的影响因素与运维策略[J]. 大科技, 2017(32):78-79.

[3]程拓, 冯威, 丁奥力. 110 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 26(29):77.

作者简介:曹陇平(1985、12-),男,硕士研究生,国网南充供电公司。

论文作者:曹陇平,潘玉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  ;  ;  ;  ;  ;  ;  ;  

110kV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策略的相关研究论文_曹陇平,潘玉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