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学术图书出版问题分析
邱赛琳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 近年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有效推广。在媒介融入的形式下,承载出版内容的方式、落实策略、营销渠道及读者的阅读方式等均发生巨大的改变,出版理念和出版关系产生了根本性改变,推动出版业迈入更新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数字出版的出现,数字技术在图书、期刊、音乐等多个文化领域得到有效推广和运用,促进了出版事业的改革创新。该文将基于学术图书的内涵及特征,探讨在媒介融入的背景下,学术图书出版问题。
关键词: 媒介融合;学术图书;出版问题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光缆通信等技术日臻完善和成熟,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进步和发展,媒介融合已然成为时代发展趋势,多媒体、全媒体、自媒体将有效结合,呈现出融合的态势。在迈入到媒介融合时期后,学术图书出版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学术出版要把握住时机,积极应对媒介融入背景。
1 学术图书的内涵及出版特征
就学术图书的内涵及延伸而言,尚未形成明确具体的定论。张文定先生曾明确指出,从广义上而言,书店内凡是和学术有关的通俗读物均属于学术图书;从狭义上而言,在出版界内受到广泛认可的具有较高学术含量及品位的严肃读物属于学术图书。学术图书自身内容是影响学术图书出版特征的重要因素。首先,在一般情况下,学术图书的印刷出版量相对较少,是较为小众的刊物,具备极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特点,能够为实践提供指导,对阅读者的专业能力及文化层次具有一定要求,有些学术图书属于轻学术类型的刊物,但对读者的专业素养也具有一定要求,使得学术图书的推广范围受到局限,难以实现普遍推广的目标,故而市场占有率相对有限。另外,学术图书出版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能够为实践提供指导。故而学术出版极为重要和关键,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学术图书出版被多个国家所重视,并针对该项目提供了相应的学术资金,以推动学术图书发展。
2 学术图书适应运用数字出版
根据学术图书的内涵及特征可知,学术图书出版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及理论性,对读者的专业能力具有一定要求,故而读者对象相对有限,但有十分具体。相关专家学者对学术图书进行分析和研究后,明确指出学术出版适应采取数字化方式,主要变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学术图书的读者相对固定,对新型付费方式的接受能力更强。如在阅读学术图书时,一般为具体某一专业领域的教师、学者、学生等;其次,传统学术出版社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发展,学术资源较为充沛和优质,而这些学术资源呈现出独占性及不可替代性。传统出版机构在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时,必须明确自身地位,通过将优质内容有效转化为电子书和数据库,有利于加快出版机构数字化发展进程;再次,学术出版旨在增进学术领域的交流沟通,故而就学术图书的使用而言,必须完善查询、检索等功能,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3 传统学术图书出版存在的困境
3.1 学术图书出版具备独特之处
通过对比学术图书和大众型图书,学术图书的专业性极强,在选题策划、编辑、推广等环节均能得到展现,并具备极高的社会价值。学术研究作为创新型突破和研究,要想研究出成果,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周期,且读者受众相对有限,故而学术图书的出版量相对较少,在此方面的经济效益往往偏低。学术质量是影响学术图书出版的重要因素,学术图书阅读者也可以是学术成果的研发者,属于内循环机制,如此一来,在学术出版领域,作者和消费者构成了学术监督的团体。相较于大众型图书,学术图书由于专业性强,具有一定局限性和特殊性。为此,学术出版机构要考虑到学术图书差异性特点,扩展学术图书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价值。
3.2 学术图书出版存在的难题
第一,受传统学术图书出版封闭性特征的影响,编校质量往往良莠不齐,在出版时间上存在滞后性。传统学术出版社需要沟通和协调科研作者、出版社及开发商,属于先印后卖的形式。在校对环节部分出版社在专业化培训上存在不足,在学术质量及编校上存在不足之处。第二,传统出版社的利益受到盗版资源的挑战,学术图书的出版成本偏高,但由于专业性强、受众有限等要素的影响,受获得经济效益偏低,在盗版问题的冲击下,会让学术图书出版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挑战。第三。学术图书销售模式较为单一,使得学术图书市场萎靡不振,在营销和宣传环节有待改进。高校图书馆是学术图书的主要影响渠道,但在学生群体阅读喜好及学术图书价格定位的影响下,学术图书在图书馆内的普及率也有待提升。受先印后卖机制的影响,学术图书生产和销售环节脱节问题严重,使得资源积压和浪费问题突出。
4 基于媒介融合背景的学术图书出版研究
德泽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驻地西北70 km处,东临宣威热水,西连会泽田坝,北交会泽上村。区域内地层较全,含水层主要为泥盆系宰格组(D3zg)、寒武系渔户村组(∈1y)、震旦系灯影组(Zz2dn)。区域内冷热泉均有出露,地热显示较明显,笔者参与了德泽乡区内热水井的水温测量、水资源量计算以及地热资源调查等工作。本文结合区内已有资料以及地热资源调查成果,探讨地热水资源的特征和形成条件,对该区地热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术图书内蕴含着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专业知识更新升级和学术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相关技术、阅读方式、学术传播形式等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为此,分析基于媒介融入的学术图书出版显得十分必要。
在学术图书内容甄选、编辑修订、宣传营销等板块,必须贯彻精益求精的原则,对用户群体的学术图书阅读需求进行分析和调研,从图书内容选择、设计、宣传等方面入手,切实满足用户群体的要求,让用户对出版社的忠诚度得以提升。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用户需求是各大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学术研究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学术图书也必然走向精细化道路,属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学术图书编辑必须注重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专业优质的编辑出版队伍建设,与精品出版具有直接关联,是实现学术图书精品化的关键。学术图书出版结构要从源头抓起,严格管理选题、图书质量等要素,为推动学术图书精品化发展奠定基础。学术研究热点并不是不成不变的,而处于变化之中,出版社要注重提升自身敏锐度,对用户需求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实施品牌化建设,有利于保障学术图书质量,从而获得更多读者的好感就支持。
不管是什么建筑工程,都需要满足功能要求才能够开始施工建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适用性,保证建筑工程的功能均能够正常运行。
4.1 构建价值聚集的社群平台,完善学术图书宣传和营销模式
为切实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阅读需求,可以拓展和延伸产品的附加值。电子书。音频、专业数据库、专属读书软件等均属于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的形式,有利于实现知识全面化及信息系统化,让用户获取和阅读所需内容的方式更加便利和快捷,符合用户的多元化阅读需求。出版机构可以在数据处理技术的辅助下,依据用户需求内容,开展专属定制服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各个行业领域均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们的知识结构及信息获取方式均出现相应改变,越来越多专业的学术网站被建立。学术图书出版社要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基础,注重提升自身专业开放性能力,构建专属的知识平台,以契合不同用户的阅读需求。通过采取不同形式的数字化出版形式,有利于增进内容的推广和运用,并能够实现不同板块的良性竞争和沟通,有利于实现共赢的目标。通过增强图书内容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提升学术图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对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及经济效益具有不容小觑的影响。
4.2 采取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模式,让开放存取机制得到完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方式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效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让具备同样价值诉求的群体在线上有效聚合。以价值聚集为指导,构建相应的社群平台,有利于增进读者、出版商、作者的有效交流沟通,将线上互动和线下销售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构建社群平台,有助于有效汇集和凝聚目标人群,适应被运用到学术图书领域,符合学术图书专业性强、受众面小的特点。在相应平台的辅助下,能够针对学术图书开展精准性销售,改变之前先印后卖的模式,能有效避免库存积压等问题,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及浪费。近年来,豆瓣读书、逻辑思维等属于典型的聚合方式,发展势头良好。
4.3 以用户需求为基础,采取精品化、品牌化学术出版
目前,从很多细菌中已经发现胞外壳聚糖酶,包括Bacillus sp.[3-5],Serratia sp.[6,7],Janthinobacterium sp.[8], Paenibacillus sp., Acinetobacter sp.[9], Streptomyces sp.[10]等。在这些细菌中,Bacillus sp.和Streptomyces sp.的研究最为广泛,研究范围包括酶的结构和分子水平。真菌壳聚糖酶的研究很少,已经报道的来源于真菌的壳聚糖酶包括Aspergillus sp., Gongronella sp.以及Trichoderma sp.[11-14]。
4.4 增进出版社和大型媒介集团的交流合作
学术出版社要结合实际情况,增进和大型媒介集团的交流沟通,以获取海量学术资源和途径,进一步精选目标用户,完善营销和宣传渠道,并实现资源共享。出版社可以在多种媒介的辅助下,科学有效的采集相关资源数据,动态化了解目标群体及用户需求,将内容、编辑、设计等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并将公众互动性工具和技能科学运用其中,为推广和宣传出版刊物提供支持。另外,可以借助大型媒介集团所构建的多媒体平台,采取网络预售、及时发布图书信息等方式,预测学术图书的销售量,以此为基础开展印刷,以避免出现严重积压问题。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大型媒介集团对市场格局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海量信息对学术图书宣传而言犹如一把双刃剑。为此,出版社要加大对内容、渠道、平台等的管理力度,提升自身在合作中的自主权。
4.5 优化学术图书知识评价体系,增强学术出版的影响力
在之前的学术评价标准中,期刊影响因子、下载引用率是其主要影响要素。近年来,学术图书对公众的影响力及科研成果转化情况逐渐被社会大众所重视和关注。学术图书出版社要正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术图书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让之前图书受众较小的局面得到改善,并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科学适宜的学术成果评价机制,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助于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对学术图书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学术图书面临着转型升级,开始朝着互联网领域发展,以应对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学术图书出版要改变以往封闭式的传统出版模式,将出版内容、技术运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有效结合起来,推进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和传播体系构建,扩展学术图书的开放存取方式,让学术出版朝着精品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增进出版社和大型媒介集团之间的合作交流,制定健全完善的学术图书知识评价体系。
指的是学生针对特定的学生习作进行讨论修改的一种方式。运用这一教学指导策略,教师可建议学生在写作训练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困难时主动与同学讨论解决策略,得出结论之后再对文章进行润色。应用这一策略,教师应事先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以便于学生进行讨论修改,并且引导学生在讨论习作问题的时候从评判标准出发。
参考文献
[1]李延玲.探索科学的学术图书“走出去”战略[J].出版广角,2018(23):30-32.
[2]张艳丽.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评价指标构建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8(11):70-73.
[3]孙静.海外原创学术图书的研发与出版——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为例[J].现代出版,2018(6):66-67.
[4]梁爽.“互联网+”背景下学术图书出版的价值提升[J].视听,2018(7):238-239.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5(a)-0075-02
作者简介: 邱赛琳(1983-),女,山东济宁人,硕士,副编审,研究方向:教育科普类图书出版。
标签:媒介融合论文; 学术图书论文; 出版问题论文;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