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221002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156例(179眼),术前术后给予精心的临床护理和观察。结果:本组所有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术眼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积极的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增加治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
白内障指眼球内的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视力。老年性白内障形成中主要是蛋白质的变性,不溶性蛋白、钠和钙等含量的增加,钾和维生素C减少和谷胱甘肽的缺乏。晶状体蛋白中85%为水溶性的白蛋白,水溶性白蛋白可以转变为不溶性蛋白,年龄愈大,不溶性蛋白含量愈多;另外维生素C缺乏、晶体PH值的改变以及一些有毒物质渗入晶体都可引起晶体蛋白的变性,产生混浊。对于老年人晶体氧化损伤是白内障形成的最初因素,引起晶状体老化后退行性改变。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眼科疾病,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目前临床无特效药物,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1】。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156例(179眼),术前术后给予精心的临床护理和观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156例(179眼)。其中男性患者95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在44岁至85 岁,平均(64.7士1.9)岁。其中左眼患病的85例,右眼患病的94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手术前完善检查,心理护理,术前眼部用药,术中有效地配合术者,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正确滴眼,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
1.3 护理方法
1.3.1术前护理
1.3.1.1术前准备:白内障患者大多年高体弱,全身合并多种疾病,为了使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手术前应进行一些必要的局部及全身检查。白内障手术前眼部检查应包括视功能(光觉、光定位、色觉)、眼的常规裂隙灯检查、眼压测定,对可疑有眼底病变,可作视电生理检查、眼的B超检查、黄斑功能检查等,对于曾做过眼手术者根据需要可做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测定【2】。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血凝四项、生化、血糖、肾功等血标本检查,做心电图、血压测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与术前3天滴抗生素眼药水,主要是将泪道和结膜囊进行冲洗,术前将眼睫毛剪掉,为了保持术眼在术中瞳孔的直径在8mm大小,以利于手术的操作,与术前30分钟遵滴复方托品卡胺散瞳。
1.3.1.2 心理护理: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他们担心手术能否成功以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这种恐惧的心理如不及时解决,会影响手术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护士应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主动与患者交谈,倾听其诉说,用关切的言语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方法和过程,解释白内障手术是眼科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术,目前本院手术技术比较成熟,成功率很高,增强他们的应对手术的信心,从而正确对待病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用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2术中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手术室环境,减少手术室的噪声,根据患者喜好可播放轻音乐。手术不能擅离岗位,保持手术室内物品整洁,维持患者情绪稳定,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
1.3.3术后护理:术后一般平卧位或者健侧卧位24h。告知患者禁止弯腰、低头拾物或者手拎重物,避免出现头部震动及碰撞,减少头部活动量。防止晶状体脱位或继发性出血以及切口裂开现象。术后主要观察术眼情况。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的情况。认真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根据医嘱给予止疼药物治疗。术眼当天要严密包扎并戴眼罩切勿拿下。术后一日开放术眼进行滴眼药。嘱患者注意眼部的卫生,洗脸时注意勿将水流人眼内,日常生活中避免生水进人术眼中,禁止用手或不洁物直接揉搓术眼,注意个人卫生。术后三天内,观察术眼局部情况、分泌物的量和性质。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眼压增高的现象;眼压高且持续性眼痛并出现渗血应考虑前房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处理【3】。手术后点眼药方法:(1)患者先用肥皂及清水洗手、擦干,并最好采取卧姿(坐着也可以)。(2)白内障患者头部稍稍往后仰,用一只手的食指拉下下眼睑,这时眼睛要往上看,另一只手点下药水或药膏。(3)最好放开下眼睑,轻轻闭上眼睛,休息三分钟即可。围手术期系统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3.4 出院指导:嘱患者养成良好眼部卫生习惯,禁止用不清洁的毛巾、手揉眼或者擦眼,勿用力搓眼;教患者正确点滴眼药水,按时点滴眼药水;3个月内避免用力弯腰,低头、重体力劳动,防止晶体脱出;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胃肠蠕动功能降低,因此应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以高纤维、清淡并且有营养的蔬菜水果为主,防止便秘;定期复查,术眼若出现充血、疼痛、异物感或者视力下降等症状要随时就诊。
2.结果
本组所有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满意率100%,术眼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讨论
老年性白内障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病率随年龄增加显著增高,目前老年性白内障确定有效的治疗途径是手术治疗,及时发现和手术治疗是复明的最好手段。白内障手术时机没有特别的规定。以往认为白内障成熟后方可手术,但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未成熟白内障亦可手术治疗。对于那些视力要求高的核性白内障病人,视力在0.3或0.5以上也可安排手术【4】。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眼科显微手术已经十分成熟与普遍,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以及晶体超声乳化技术,能使未成熟的白内障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白内障患者在感到视力障碍已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时,就可以接受手术治疗了,不必等到白内障成熟之后。要求护理人员学好专业眼科新业务、新技术的同时,能进行有预见性的护理,从而确保手术效果与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148.
[2]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2-153.
[3] 沈洁,吴冬梅,魏秀风,等.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感染预防的护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4(13):3068-3069
[4] 姜淑敏,韩琪.白内障手术方式及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与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9):1388-1390.
论文作者:彭,娟,朱海燕,胡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白内障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术前论文; 老年论文; 晶体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