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几种途径论文_魏娟 孙丽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几种途径论文_魏娟 孙丽

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中心校 273301

当教师这一行的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想方设法以最简便有效的方法获得最多的知识。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把英语学好?下面浅谈几个我在教学中的小插曲。

一、豆芽菜的来历

语言来源于时间,运用于实践,学好语言关键是创造实践的环境——豆芽姐姐

俗话说:“处什么人,说什么话。”孩子从呱呱落地,便对汉语耳濡目染,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对学生来说,首先少的就是这种外来的语言环境。现实中,他们没有说英语的需要,更没有说英语的对象和意识。因此,创造课外英语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要带头说,无论在哪里碰到学生,我总会用英语打招呼:“Hi! How are you?”久而久之,学生遇见我都会自觉地用英语招呼我,有时还会聊几句,暂时组成英语角,学的单词多了,发现学生有起“外号”的习惯,“Monkey, Cake”都给同学对号入座,我又突发奇想,何不来个顺水推舟,给每人起个“English name”呢?有的喜欢动物,就把Lion(狮子)、Mickey Mouse(米老鼠)等送出去;有的喜欢历史人物,就把Helen(海伦)、Edison(爱迪生)等送出去;有的喜欢童话人物,就把White-snow(白雪公主)、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等送出去。这样,他们不但能准确记住自己的英语名,而且还能美美地记住别人的,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然就增强,而且也间接地创造了使用英语的环境,兴奋之余,学生也没忘给我起名字,得出结论:老师很瘦,就叫Sister BeanSprouts(豆芽姐)。天啊!即使我有一万个理由不乐意,也只能往肚里咽,从此校园内多了豆芽菜。

二、文化差异知多少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豆芽姐姐

豆芽菜事件没过几天,有的人就苦着脸找我:“我不叫Owl(猫头鹰)了,再起好的。”瞧!我还没叫苦呢,他到挑肥捡瘦。也难怪,汉语中猫头鹰象征不祥之兆“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而英语中它可是无所不能的智慧之鸟。我又问为什么喜欢MicreyMouse,它可是老鼠?回答是他们都看过《唐老鸭与米老鼠》,它机智有智慧。看来他们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少,适当介绍一下我们与英国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是大有必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我国朋友、邻居间见面招呼总问“你到哪里?”“吃了没?”,而外国人只一词“Hello”便包含其意;我们中国人在接受别人礼物时是决不会当着此人面拆的,而外国人则会当场拆开并向赠物人表达喜爱之情;我们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别人夸你时,你会说“You are over praising me”,而外国人则会“Thank you”来回应你;我们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而在美国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他们可不服“老”,而是忌讳“老”。西方小伙子也以自己独立为荣、依靠父母为耻,即使父子一起进餐也是“Dutch treat(各付各的)”;我们中国人对“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这类问题尤其关注,而外国人对其及其反感,探听隐私会激怒他。“In a word”,可将中国人与外国人谈话的忌讳归为:I,where,meal.ARWM。即不问收入、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没、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体重、不问婚姻。我还介绍了一些西方节日的来历、过法,如Thanksgiving Day、Halloween等。学生们对这些文化知识都非常有兴趣。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提供了学习语言的基础。

三、小组合作学习

学校不应专靠书本为媒介,而不与生活相连通——豆芽姐姐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都说明自己的力量是单薄的。美国教育家运筹利斯说:“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每当学过一段时间后,我会把所学单词及句型用卡片示于学生,边读边呈现,看谁一次记得又准又多。这样,不仅可以练习学生的听力,还可增强他们对英语的敏感性。但个人的力量是弱的,记不了几个。“要是几个同学一起记就好了。”一生提出来,其他也一起附和,有了集体意识。那本人就再来个顺水推舟,“室内画片”。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把总体分为甲级、乙级、丙级,甲级和丙级各占全班的四分之一,其余为乙级。风水轮流转,先推甲级同学为第一任组长,让组长和成员间进行双向选择,四人一组。

经过协商,又保证四人中甲级、丙级学生各一人,乙级两人,力保每组实力相当。坚持每周换次组长,让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机会,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提高。每组还给自己取了响亮的名字如“Rocket”、“Super star”等,增强了组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小组的凝聚力。

分组后,还可开展智力抢答等团体竞争活动,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懂得个人与小组是戚戚相关的,小组失败了,自己也就败了,因此组内每个成员都要努力去完成任务。强烈的成功愿望,把个人与小组的利益紧紧系在一起,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无形的内驱力,培养了集体归属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为了课堂教学,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品质,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础。

论文作者:魏娟 孙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几种途径论文_魏娟 孙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