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铁以其运行快速准时、能源低碳环保、运输效率高等特点,逐渐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要力量,在地铁行业快速发展、线路不断扩张的同时,需要充分关注高昂的运营维护成本。通过建立和分析运营成本指标,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地铁运营水平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建议,剖析运营亏损的形成原因,探寻效益提高的方法,从而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地铁运营成本;指标分析;控制研究
一、成本指标相关因素
地铁运营成本构成复杂、维修专业繁多,每类成本的发生影响因素不尽相同,按照行业经验,一般运营成本涉及如下驱动因素:
(一)线路规模因素:
现阶段不同城市的地铁发展规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成熟地铁城市具有发展起步早、开通线路多、运营时间久、运行里程长等特点,与其他新兴城市差异较大,故成本指标的选取应充分考虑线路规模的影响,特别是线路数量及线路长度的因素影响。受线路规模因素影响的指标主要有:每公里配员、每站动照用电、每公里设备设施维修费、每站保洁成本等。
(二)行车效率因素:
与传统制造行业产品可直观计量、单位成本可精确计算不同,地铁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其主要产品为提供的运输服务,行车效率作为产品计量的主要因素对单位成本具有很大影响,为使成本指标更具客观性,行车效率因素应给予充分考虑。受行车效率因素影响的指标主要有:车公里成本、车公里牵引用电、车公里维修成本等。
(三)资产数量因素:
地铁运营是规模庞大的资产密集型行业,资产种类繁多、型号各异,涉及土建、线路、车辆、车站设备、供电电器、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等多种设备,资产数量很大程度上影响运营成本,特别是维修成本的发生金额。受资产数量因素影响的指标主要有:司机配备率、单列车维修费等。
(四)客流水平因素:
地铁的产品服务对象为乘坐旅客,客流数量的高低虽不能直接影响运营成本,但可间接反映地铁运行的效益水平,故成本指标中此类因素也应给予考虑。受客流水平因素影响的指标主要有:人次成本、人次牵引用电等。
二、成本指标分析
(一)总成本指标
总成本指标为地铁运营顶层成本指标,反映运营单位整体运营水平,此类指标一般涉及指标与行车效率、客流水平因素有关,主要包括车公里成本、人次成本等指标。从行业整体情况可以看出,已形成线网规模的成熟地铁城市,平均车公里成本、平均人次成本指标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而线网规模较小,未形成网络的地铁城市,上述两项成本指标均较高。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线网规模扩大,稀释了分摊到每条线路的企业职能管理成本;第二,线路运营逐渐成熟,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间接降低公司成本。
(二)人工成本类指标
人工成本指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包括人员工资、奖金、津贴和各项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是地铁运营成本最大开支项目,其受线路规模、行车效率、资产数量等因素综合影响,主要包括每公里配员、司机配备率、车公里人工成本等指标。
一般来说,人工成本类指标与地铁服务情况有很大关系。以车站间距为例,虽然密集的车站布局可以为乘客提供更方便的乘车体验,但相应的线路中车站数量多,以站点配备的人员数量会明显增加,很大程度影响每公里配员指标水平。另外发车间隔时间短,虽可以提高乘客出行效率,但需配备司机及检修人员数量也会增多,成本指标水平也会受影响,所以地铁车站的选取、发车间隔的制定,应对城市客流水平、服务质量要求、成本控制预期做综合考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能耗成本类指标
能耗成本指为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项能源成本,主要包括牵引用电、动力照明用电,是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能耗类成本指标相对固定,普遍占总成本的10%-20%,主要包括车公里牵引用电、人次牵引用电、每站动力照明用电等指标。
牵引用电量与列车行驶里程呈正相关关系,虽然线路间列车型号、隧道坡度、载客重量不同,单位牵引用电也有所差异,但基本保持在1.5-2度/车公里区间内。动力照明用电一般为车站为提供照明、电梯、空调等服务消耗的电能,由于各车站规模、空调工作功率、地上地下站照明需求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各城市动照用电差异较大,区间分布较广。
(四)维修成本类指标
维修成本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维护各项设备设施,使其正常运转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包括修理用物料消耗、委外维保费、科研技改费等,维修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修技术的先进水平。维修成本根据维修专业、对象不同,分别与线路规模、资产数量等因素相关,主要包括车公里维修成本、单列车维修费、每公里设备设施维修费、每站设备维修费等指标。
维修成本类指标与地铁运营设备的生命周期相关,阶段性特征明显。第一阶段,新开通线路设备处于质保期阶段,发生故障频率低,维修类指标普遍偏低;第二阶段,随着设备出质保至大修阶段,设备磨损加重故障率升高,此时维修指标高于质保期阶段,且出现逐年上升的态势;第三阶段,大修过后设备状态回归平稳,在一个时期内故障发生保持较低水平,维修费指标明显降低;后续随着运营年限增加,设备状况和指标情况重复第二、三阶段水平,未来保持循环往复发展,直至线路更新、设备换代。
(五)其他成本类指标
其他成本指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服务、办公等。其他成本内含项目较多,在指标中一般作为整体予以考虑,指标一般受站点数量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每站保洁成本、每站保安成本、每站安检成本等指标。
其他成本类指标与车站安全、服务息息相关,例如对于安检人员的配备数量、保安人员覆盖密度、保洁工作标准等与城市的安全等级要求、服务质量要求有紧密联系,高等级的服务要求必然需要配备的人员数量、人员质量处在较高水平,单位成本指标也会相应增加。
三、成本指标控制措施
注重人工成本控制。地铁运营行业人工成本占全部运营成本的一半以上,其指标的高低直接影响运营整体成本指标的水平,其中人员数量是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管理中应注意合理优化用工模式,对于技术简单、操作单一的工种可以考虑加以外包,以专业团队优势降低成本水平;对于关键技术、操作复杂的工种,应着力培养企业技术队伍,提高单工维修水平,减少人员冗余。
加强能耗成本控制。通过控制能耗用量管理实现能耗指标控制,企业内部应开展能耗技术改革,在新线设计阶段主推低能耗高效率设备应用,即有线路开展节能设备改造,全方位提高能源利用率;根据车站情况合理配置站点照明亮度及开关时间,保证服务品质前提下降低电能消耗。
推动维修成本控制。随着运营年限增加,地铁设备故障率也会显著增长,需要通过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手段,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推行标准成本管理,将预防性维修过程分解至末级单元,合理估计维修消耗材料成本;集中多条线路材料需求数量优势,合理降低采购价格,控制采购成本。
开拓其他领域成本控制。按照车站客流量水平,均衡配置站点保安、保洁、安检人员数量,强化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效率减少闲置人员;综合运用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税务政策,科学测算进、销项税金差额,合理确定一般征收模式与简易征收模式的使用,在遵守国家税务法规前提下努力降低企业成本。
参考文献
[1]崔学忠,贾文峥.城市轨道交通成本可承受能力分析[S].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18.
[2]王倩,习晶晶,温慧敏,線凯.基于大数据的地铁站点客流量与服务范围研究——以北京为例[C].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8.
[3]盖正民,张伟,杨永耀.轨道交通能源管理数据挖掘[C].第十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2017.
论文作者:龚智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成本论文; 指标论文; 地铁论文; 因素论文; 水平论文; 线路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