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论文_王莹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论文_王莹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西煤炭地质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545005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建设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无论是基建工程,还是各种水利工程等都离不开工程地质勘察。任何工程在进行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不能明确周围环境的水文情况、地质情况以及天气情况都有可能对工程进度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对水文地质勘察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施工前一定要对工程附近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严格的勘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期施工不会受到水文地质的影响。本文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对策

引言

工程地质勘查中需要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水文参数,分析其危害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这样方能确保工程地质勘查的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意识的提升,对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危害的认知度加深,该问题逐渐成为多数学者关注的问题。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概述及勘查工作的重要性

1.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类型

在工程地质勘查活动中对水文地质条件的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影响了水文地质固有的规律,均可能会造成各种水文地质问题,从而影响了工程的勘察。具体来说,水文地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地下水的补给、埋藏、径流、排泄、水质和水量等,是对地下水形成、分布和变化规律等的统称。在工程地质勘查活动中,需要对水文条件等进行详细的探究,尤其是地下水,只有对地下水的各种情况进行详细的探究,方能最大限度的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

1.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作用分析

1.2.1熟悉地质环境

从地质环境的角度来看,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地基多是在地面以下,地下水则能够影响到工程地基的情况。

1.2.2指导图纸测绘

从图纸的测绘方面来看,因为工程施工多是依据图纸进行施工的,如果图纸设计不合理,则工程的不合理性便较大,所以必须要重视图纸测绘工作。

1.2.3防范结构病害

结构病害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地下水在运动时候可能会导致工程的基层出现沉降问题,从而导致建筑出现结构裂缝,最终影响到工程的施工。

2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的简要分析

2.1潜水位上升导致的水文地质危害

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工程附近的湖泊、河流的水位上升,就会导致潜水位不断上升,附近灌溉工程产生的渗漏问题同样会导致潜水位上升。对以往发生的各种工程事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如果潜水位上升就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潜水位上升会极大削弱建筑物的地基硬度,土壤中水分增加也会降低土壤的强度,在这些问题综合作用下,建筑物就会发生沉降、变形等问题,最终对工程的正常进度和质量产生影响。

2.2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位上升主要是对建筑物等造成的危害,所以要尽可能的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同样的,地下水位的下降也会影响到周边的环境。不过总的来说,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为活动,人类不合理的开采,最终导致地下水的下降。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其一,地下水位的下降则会是木桩的腐烂速度加深,因为这种干湿交替,木桩适应性不足,从而致使木桩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二,地下水位的下降会导致石膏层等影响加快,若石膏层过多的溶解,则会使建筑物发生一定的偏离;其三,地下水位的下降则会使岩土的密度发生变化,岩土的密度随着地下水位的上升或者下降也会在不断的降低或者增加,如果岩土层密度变化过大,则直接会使岩土发生沉降,从而导致范围内坍塌,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其三,地下水位的下降还可能会影响到膨胀性岩层,膨胀性岩层在地下水位的一步步下降中会发生一些不规则变化,从而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

2.3地下水水位波动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水位波动也是经常发生的。一般情况下,地下水的压力对整体建筑而言的影响力是非常小的,但是许多因素综合起来就会对地下水水位产生波动。地下水水位的波动因素主要有3个:季节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的多少、湖泊河流水的增减对地下水水位波动也是有着直接的关联、水库水位的变化也会引起地下水水位的波动。这些自然因素的存在会对地下水水位产生无规律的波动,进而影响到岩土。地下水水位波动频率高,岩土收缩膨胀幅度就变大,那么地基也就会出现裂缝,地基不牢那么整体建筑主体结构也就会不牢。同时,建筑主体结构也会因为地下水水位的波动而溶解的盐地层的溶解发生移动,这样来看,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就会大打折扣。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的应对策略

3.1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视

一是制度层面,完善有关工程地质勘察的制度,建立常态化机制。尤其是对水文地质这一薄弱环节的监管与规范,确保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无死角、无遗漏,提高勘察效果,使水文地质勘察成为工程地质勘察的常态;二是勘察人员方面,提高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人员的认识。勘察人员在对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务必重视水文地质的勘察,不能让工作疏忽造成工程的隐患。与此同时,工程地质勘察人员要具备责任心,在勘察过程中尤其是水文地质的勘察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反复研究找出应对的策略,在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同时,工程地质勘察所要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增强技能。

3.2加强对地下水位的控制

地下水位升降以及水位波动的改变给建筑物带来的危害非常大,给工程项目是否顺利开展产生影响,需要采取高效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地下水位。增强对河流、湖泊、地下排水管道以及引流系统的检测,实时系统的监控之下,更好的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掌握,如果出现骤然上涨的情况,出现之前就可以观察到一定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能够帮助我们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如此我们可以对地下水位大概的活动范围估算出来,整个的建设过程中,尽量在科学的范围中提高地基的位置,这样可以保护建筑免受损害。

3.3深入调查地下水状态

对地下水状态的调查是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一环,只要真真正正地了解了地下水状态,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做好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因此,深入调查地下水状态要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做好地下水调研工作,根据数据做好调查标准、调查方向以及调查中会遇到的问题;二是,需要全面掌握地下水的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确定地下水位情况,将地下水位情况分类详细记录,同时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走势、变动情况、目前状态以及地下水腐蚀性等进行详细调查并做好记录,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勘察提高可靠数据。三是,工程地质勘察人员根据地下水的调查情况能够做可靠预估,如对基坑深度控制多少才能降低水压力与承压水位能够使底基隔水层在标准范围内,不会因地下水水位的升降和波动造成浸泡腐蚀和地裂等情况。

3.4致力于水文地质勘查技术的优化和完善

建筑单位要加强对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投入力度,将工程地质勘察结果的精准度有效提高,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技术方案,将后期的施工环节完善,保证全方位的掌握好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从技术方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创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技术,综合自身对技术的了解,创造出一整套富有自身特色的解决技术方案,不断优化实践。提高技术也需要同行业之间的多交流,促使多家企业之间员工的交流,还可以在技术上相互指点,根据自身技术难题的分享,获得不同的感受。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危害不但可以对工程正常施工运行产生影响,同时还会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所以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水文地质勘察,按照地质勘察结果制定与之对应的预防对策,确保建筑物总体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超然.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4):8.

[2]武裕旻.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探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7,29(04):15-16+18.

论文作者:王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论文_王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