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毅 湖南省江永县粗石江中学 425405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应该主动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历史知识本身,通过故事教学、视频教学、历史猜想教学等教学方法,保障历史教育以学生为主导、以历史思维方式为主导、以历史脉络为主导,形成学生自身的历史学习模式,进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2-011-01
学习历史知识的动力不足,达不到学习目标,教师也缺少教学的激情,出现教学质量不高的状况。其实,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遵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呆板的教学方法,就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新颖的导语
历史课堂教学中是导语具有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段精彩新颖的导语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怎样设计新颖的导欲呢?
1.要精心有概况性。导语只是一节课的引语,起到启发诱导的作用,因此要切中重点,语言要精炼概括,具有启发性,突出重点,不可庞杂、冗长。
2.要巧有趣味性。导语需简练、概括,形式是多样的,应追求生动、活泼、有趣,如可以采取猜谜式、诗歌式、热门话题式、联想对比式等方法,但绝不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
3.要准有严密性。导语设计的语言和形式要恰当、准确,说明、比喻要精当,并且能更好地为内容服务,不可忽视教育性,不可使学生产生曲解而“节外生枝”
二、巧用故事深化教学
历史故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尤其是课本中部分文献资料,可以用作诱发学生识记基础的媒体,培养学生崇高品质的范例。将史实故事化,变枯燥说教为生动描绘。这样学生会更有兴趣,要易于接受,对教材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刻。
三、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要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网络中独特而富有冲击力的视觉影像资料,为历史课堂提供了生动丰富的素材。例如,在学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也可以通过搜集影视资料展示“丝路”贸易带来的变化,让学生融入其中,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文史资料和文物图片,用文字、图片等史料以及实物来印证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最后,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避免空洞说教。许多历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及家乡相关,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从生活的点滴碎片中了解历史的发展,收获鲜活讯息。发掘身边的、生活中的历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巧设问题,引发学生联想
调动学生思维仅是第一步,第二步要针对学生已经开启的思维和心理上的求知欲,及时点拨,将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向高潮。开门见山,让学生思维与教学重点、难点撞击。以活动探究升华情感,挖掘教材,深化理论,一举三得。依据新课程标准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良好的教学活动设计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也让我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丰富多彩起来。
五、采用多样化的历史教学形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情境中来
1.利用学生讲课的形式进行历史教学形式创新,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逻辑的理解与认知,老师应该主动利用学生讲课的形式进行历史教学形式创新,尤其是可以将历史重点知识的延伸与扩展教学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组织课堂演讲或是课堂展示,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组织课堂教学语言,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历史逻辑、历史事件脉络、历史评价、历史思维转换等方面的深刻感悟与精准掌握,并在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
2.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讨论等形式的历史分析与猜想,引导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过程中来,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讨论等形式的历史分析与猜想,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历史课本以及历史常识的辩证思考与延伸,增强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多元化认识与立体化掌握,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时,老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洋务运动积极性与消极性的辩论。一方面让学生进行历史课本基本知识点的阐释,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历史思维的语言组织能力,优化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
3.强化对学生历史辩证思维教学,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与方法论,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老师应该强化对学生历史辩证思维的教学,尤其是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符合自己思维能力以及思维习惯的历史价值观与方法论,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细致、系统的历史知识脉络,还应该将内在的历史关联以及历史逻辑教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自学历史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整个历史知识以及文化脉络的领悟能力以及扩展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与兴趣。
历史课程本身是一门有深度的学科,学好历史知识,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教师想要上好每一堂课,就必须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备课,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教学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秦雨凡.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016
[2]李霞.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016
[3]吴剖.中学生思维导图学习法.2016.
论文作者:蒋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历史论文; 学生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导语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思维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