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介词和“外”介词框架的产生与发展_介词论文

“除”类介词及“除”类介词框架的产生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介词论文,框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介词“除”产生的确切年代学界尚存争议。太田辰夫[1]、向熹[2]、马贝加[3]认为,介词“除”的产生大约在六朝,最早的例子是《齐民要术·杂说》:“一切但依此法,除虫灾外,小小旱不至全损”。王鸿滨[4]认为介词“除”在西晋已出现,用例是《三国志·张严程阚薛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珠崖除州县嫁娶,皆须八月引户……”“珠崖除州县嫁娶,皆须八月引户”是指“珠崖除了州县嫁娶以外,都须在八月登记注册。”“除”后有副词“皆”与之形成呼应,可视为介词,这比北魏的《齐民要术》要早150多年。

事实上,介词“除”最早出现的年代可能还要早,《庄子》中有这样的用例: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上句中的“除”表示排除,即不把“病瘦死丧忧患”计算在“开口而笑者”之内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除了病瘦死丧忧患的日子以外,一个月中高兴的日子只有四五天而已”。这句里的“除”可以看作介词。不过,这样的用法非常罕见,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发现其他的用例,“除”作为动词使用还是占绝对优势,直到隋唐时期,“除”作为介词才发展完善,而“除”和“外”连用形成介词框架也是在唐代才出现的。本文拟考察“除”类介词(包括:“除、除去、除却、除了、除开、除掉、除着”等)语法化的过程,进而对“除”类介词框架[5][6][7]的产生进行全面考察。

1.介词“除”的语法化过程

汉语的介词主要是从动词虚化来的,介词“除”同样是由动词“除”虚化而来的。

1.1 先秦时期

“除”在汉语中最早是作名词和动词用的。《说文解字》:“除,殿陛也。”即宫殿的台阶,“除”字是名词,如《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

《广雅·释诂二》:“除,去也。”这个“除”是动词,如《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清除、去掉”是动词“除”的基本意义,后来产生的介词的用法应该是由动词“清除、去掉”的意义虚化而来的。

在先秦时期,动词“除”表示“清除、去掉”,多用于下面这几个格式:

A.主语+除+宾语(“除”为及物动词)

(1)圣将为世除害。(《墨子》)①

(2)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国语》)

B.主语+除(表示被动)

(3)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忧也。(《韩非子》)

C.“除”为不及物动词,表示“流逝、过去”的意思,这是“除”基本义的引申,如:

(4)昔我往矣,日月方除。(《诗经》)

这个用法较少,而且只跟时间有关。

先秦时期,动词“除”的意义比较单纯,也较为具体,主要表示“清除、消除”,往往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带的宾语多是贬义的,局限于一些具体的事物,比如:“贼、害、难”等。“除”的句法位置也很固定,在主语之后作谓语,后面多带宾语。

先秦时期虽然出现过“除”作为介词的用例(例见上文),但很罕见,且没有继续发展。

1.2 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动词“除”保持了先秦时期的用法,同时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如常与别的动词连用,形成“动词+除”和“除+动词”格式,其中“除+动词”的格式不太普遍。

“动词+除”如:

(5)一旦令至,解械径出,未必解除其凶者也。(《论衡》)

(6)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于此也。(《风俗通义》)

(7)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汉书》)

(8)嘉笾列陈,庶几宴享,灭除凶灾,烈腾八荒。(《汉书》)

上例中的“解除、辟除、扫除、灭除”等词仍表示“消除、清除”义,所带的宾语依然是比较具体的事物,且大多带有贬义,如:“凶、不祥、烦苛、凶灾”等,这说明动词“除”的语义还没有泛化和抽象。但是,“动词+除”格式的大量出现说明“除”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依赖于前面的动词,其动词性开始减弱。因为,“动词+除”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以完成前一个动词为条件才得以进行的,前一个动词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而“除”实际上含有动作结果的意味。

“除+动词”如:

(9)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史记》)

(10)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汉书》)

“除”与后面的动词在意义上有重合,是一种冗余现象,这也减弱了“除”的动词性。

一般来说,词汇的语法化首先是由其句法位置的改变而引起的。当一个动词单独做谓语中心时,能够保持其独立的意义;如果一个动词不是句中惟一动词,并且不是句子的中心动词或者主要动词时,这个动词的动词性就会减弱。如果两个动词连用,两个动词就会相互影响,最终引起某种变化。变化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融合,两个词融合成一个新词;二是同化,一个词被另一个词同化,失去它本身独立的意义,成为一个偏义复词;最后是虚化,向介词等转变。两汉时期“除”经常和别的动词连用,这样就逐渐削弱了它的动词性,其意义开始虚化,而且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与别的动词融合,形成了新词,如“除去”,第二是“除”开始向介词转变。“除”字的虚化正是从两汉时期与其他动词合用开始的。

1.3 三国及两晋时期

在三国及两晋时期,动词“除”仍主要用于“动词+除”格式,如:

(11)今……以此速除国贼,为天下倡先。(《三国志》)

(12)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三国志》)

(13)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途除群秽,广举贤士。(《三国志》)

(14)尔时比丘,为彼天神所开悟已,专精思惟,断除烦恼,得阿罗汉。(《西晋译经》)

(15)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抱朴子》)

例中的“诛除、屏除、清除、断除、涤除”都表示一种带“消除”义的动作行为,前一个动词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除”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除”的动词性继续减弱。

句法结构的变化和固定使得动词向介词虚化有了基础或前提,而实现这种虚化还需要动词词义泛化以至弱化、虚化。这个时期“除”的意义有扩大的趋势,它不再仅仅表示“消除、清除”,而且还发展出了“避免、去掉”的意思,表示把某个东西隔离在自身以外、避免接触,如上述句中的“屏除左右”、“断除恼故”、“涤除嗜欲”等。当“除”的词义泛化,趋于抽象时,它所带的宾语往往在意义类型上更加多样化,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早期只能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有害的事物发展到中性的人和事甚至抽象的心理、感情,如“左右、群秽、烦恼、嗜欲”等。这是“除”的意义抽象化、虚化的开始。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除”的位置已经比较固定,常处于复合双音动词的后位,在句法结构中往往处于动补结构的补语位置,表示动作的结果,其意义开始泛化,词汇意义主要靠前面的动词来体现。

三国两晋时期,另一个重要现象是“除”开始出现于连动句或连动短语中,形成“(主语)+除+宾语+动词+宾语”的格式:

(16)除恶犬以遏酒酗之患,市马骨以招追风之骏。(《抱朴子》)

(17)夫君之宠臣,欲以除患兴利。(《三国志》)

(18)复有千子勇猛智慧,能除众苦统领四方。(《东晋译经·增壹阿含经》)

陈昌来[5]指出,汉语中的介词主要分布在两个位置,一是在动词前,形成“Np+Pp(P+Np)+Vp”结构,二是在动词后,构成“Np+Vp+Pp(P+Np)”结构。如果一个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那么虚化的动词必须首先进入上述两个结构中的即位置(以前者为主),即能虚化为介词的动词首先得能充当连动句的第一个动词,构成“Np+Vp1+Vp2”(A式)格式,或者是充当连动句的第二个动词,构成“Np+Vp1+Vp2”(B式)。在A式中,Vp1中的V1因信息结构的安排而虚化,从而可能成为介词。由于信息结构的安排,旧信息或已知信息在前,新信息或焦点在后,连动句第一个动词往往是次要动词,常表示伴随动作,从而引起词义的虚化,词义虚化后,又引起搭配的多样化,最后失却动词意义和功能,成为具有介引功能和标记功能的虚词。到这个时期,“除”已经开始出现于连动式的第一个动词位置,表示次要的动作,其意义已经开始虚化,具备了向介词虚化的句法诱因。

1.4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在动词“除”的语法化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动词“除”经过长期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介词的用法。

在这一时期“动词+除”和“除+动词”的格式都很普遍。动词+除,如:

(19)而能息除一切苦恼。(《刘宋译经》)

(20)县令以牛系刹柱,屏除形像,铺设床坐,于堂上接宾。(《颜氏家训》)

(21)正月上辛日,扫除韭畦中枯叶。(《齐民要术》)

除+动词,如:

(22)所作五逆重恶之罪悉得除灭。(《六朝北凉译经·大悲莲华经》)

(23)若居围城之中,憔悴容色,除去饰玩,常为临深履薄之状焉。(《颜氏家训》)

(24)今创军立事,除弃宿恨,惟取能用,与天下通耳。(《三国志·裴注》)

“除灭、除弃、除去”等都表示“消除、去掉”的意思,但中心动词却是“灭、弃、去”,“除”作为非中心动词,只表示辅助性的动作。从“动词+除”格式占绝对优势发展到“除+动词”和“动词+除”两个格式共存,这说明动词“除”在句中也越来越趋向于起辅助作用,它的意义也不断地虚化、抽象化,这为最后虚化为表“排除”意义的介词打下了基础。

这个时期,“除”同样大量出现在连动句或连动短语中:

(25)军吏梅平得病,除名还家,家居广陵,未至二百里,止亲人舍。(《三国志·裴注》)

(26)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三国志·裴注》)

(27)坚若得洛,不可复制,此为除狼而得虎也。(《三国志·裴注》)

出现在连动句第一个动词位置的“除”是作为非中心动词来使用的,后面的动词才是句子的中心动词。“除”位于第一个动词的位置,表示实现后面中心动词的一种前提条件,它在结构和语义上依附于中心动词,“除”动词性减弱,词义虚化和抽象化。

可见,“除”由充当谓语中心到逐渐演变为句子非核心位置,用于表示特定语法关系,从而引起词义的泛化、虚化,便有可能进一步虚化成专门表示这种语法关系的虚词。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在南北朝时期,“除”产生了介词的用法,如:

(28)一切但依此法,除虫灾外,小小旱不至全损。(《齐民要术》)

(29)若七日不得作者,必须收藏取七日水,十五日作。除此两日则不成。(《齐民要术》)

上面句中“除”的意思已经不是“消除、去掉、避免”,而是表示“排除”,把所带的宾语排除在某个范围之外,或者说不计算在内。

句法位置与结构关系的改变会引起词义的变化,导致实词发生语法化;同样,词义的演变、虚化,也会引起词的功能改变,使之用于新的语法位置、结构关系上,从而产生一个新的虚词。在词义由实到虚的演变过程中,结构关系、语法功能不断地调整、变化,以适应词义演变,并最终在意义和功能两方面完成了词性的转变。[3][8][9]

“除”字早在先秦就已经揭开了实词虚化的序幕,但是在东汉后,并未看到这种虚化的进一步发展,直到南北朝时期,“除”才虚化出介词的用法。

1.5 隋唐五代时期

在隋唐五代时期,动词“除”完成了其虚化的过程,介词用法更加突出。介词“除”形成后,出现了两种格式,一种是“除”单独使用,另一种是和“外”连用:

(30)来去腾腾两京路,闲行除我更无人。(《全唐诗》)

(31)天下噤口,除臣谁敢有言。(《北齐书》)

上述句中,“除”出现的格式是:除+宾语+动词+宾语。从语义上看,“除”表示“排除”,即不把它所带的宾语计算在某个范围之内,意义已经虚化,而且如果后面没有别的谓词,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不完整,因而是介词。“除”的意义已经虚化,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所带宾语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可以是任何事物。

下面是另外一个格式,“除”和“外”连用:

(32)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全唐诗》)

(33)房内除四人外,更无客僧及沙弥俗客等。(《入唐求法》)

这种用法已经和现代汉语中的介词框架一样,“除……外”要么在句首作状语,要么位于主语之后作状语。

“除”发展为介词的形式标志有两个,一是“除”和“外”连用,形成“除……外”的格式;或者“外”不出现,形成“除+宾语,主语+动词+宾语/主语+除+宾语,动词+宾语”的格式。但形式不是判别词性的惟一标准,还需要从语义上分辨。“除”正式发展为介词的语义标志是表示“排除”义,句子的语义重心位于后面的动词,如果后面不出现别的动词,句子的语义是不完整的。

介词“除”典型的句法语义模式是:

A.S+除X+VO(主语+状语+谓语)

B.除X+S+VO(状语+主语+谓语)

含介词“除”的句子的语义项可分为3个部分:S(总体项),X(排除项),VO(剩余项),X与VO相加的和等于S。从结构上又可分为两部分:“S除X”为排除段,“VO”为结果段,排除段的结构相当于“除”作动词的句子,结果段为新扩展的部分,是一个独立的部分。随着结构的扩展,句子内结构成分的语义功能发生了转移,原来在句中由“除”字兼任的表示排除及结果的功能由新扩展的成分VO来承担了。因此,介词“除”句中排除段虽然在结构形式上与动词“除”句大致相同,但是在语义功能上却不再是一个完整的语义段,从S中排除X的结果是由后面的VO来表达的,“S除X”是否为完整的语义段即其中“除”字是否具有表示减除结果的功能是区别动词“除”和介词“除”的主要语义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除”产生后,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消失,而是与介词共存。如:

(34)除此之外何者是心?(《祖堂集》)

(35)无明即佛性,烦恼不须除。(《祖堂集》)

表1是对不同时期文献中“除”字作动词和介词在数量上的统计:

表1 不同时期文献中用作动词、介词的统计

文献 动词介词 时期

《春秋左传》

45

0 春秋战国

《太平经》277

0 两汉

《三国志》 97

1 三国两晋

《齐民要术》

28

2 南北朝

《敦煌变文》 150

4 隋唐五代

《朱子语类》 259 59 宋元

《西游记》 94 22 明

《红楼梦》 22 94 清

可以看出,虚化开始时,“除”的动词用法多于介词用法,介词用法不典型;在虚化过程中,动词用法和介词用法不断竞争,到了清代,介词逐渐占上风,但同时,动词的用法也保留了下来。“除”是个动介兼类词,介词并没有取代动词独自发展。

在唐以前,介词“除”只能表示排除义,不能表示加合、补充义,到了唐,介词“除”发展出了加合、补充义,但只能出现在问句中,而不能用于陈述句,且不是单音节“除”字的用例。如:

(36)曾游仙迹见丰碑,除却麻姑更有谁?(刘禹锡《麻姑山》)

句中的“除却”和后面的“更”相呼应,表示的是补充、加合义。

由此可见,隋唐五代时期,介词“除”基本上完成了语法化历程。这以后介词“除”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双音节介词“除X”的大量产生和“除”类介词框架的广泛使用上。

下面对动词“除”虚化为介词作一小结:

第一,“除”虚化为介词,在句法分布上经历了如下一个虚化链:

主+除+宾语→主语+除+动词/动词+除+宾语→主语+除+宾语+动词+宾语→除+宾语+外,主语+动词+宾语/主语+除+宾语+外,动词+宾语

第二,“除”意义的虚化过程:

清除、消除→避免、去掉→排除在某个范围之外、不计算在内

第三,“除”所带宾语的意义的泛化过程:

人、物→心理感觉→时间→性质、范围

1.6 宋元以后

到了宋代,介词“除”继续发展,突破了隋唐以前“除”后只能带名词性成分的限制,可带谓词性短语或小句构成介词短语。如:

(37)除杀人者死,余但加杖而已,无重刑,无租税。(《旧五代史》)

(38)若作尽人道说,除管仲是个人,他人便都不是人!(《朱子语类》)

另外,宋代还第一次出现了“除……之外”的用例,如:

(39)除此之外亦无别事。(《古尊宿语录》)

到了明代,“除”类介词(依然不是单音节的“除”字)在陈述句中也可以表示“加合、补充”义,它和现代汉语中“不但……而且”的意义类似。如:

(40)西门庆道:“除下拙妻,还有三四个身边人,只是没一个中我意的。(《金瓶梅》)

这是我们发现的“除”类介词在陈述句中表示“加合”义的最早用例。到了清代,表“加合、补充”义的用例越来越普遍(依然是双音节的)。如:

(41)一个电报打过去,除了机器四万不能退还分文外,还要索赔四万。(《官场现形记》)

(42)除掉原付十万退出外,还须加三倍作罚。(《官场现形记》)

2.其他“除”类介词的产生

2.1 介词“除了/除着”的产生

陈昌来[5]指出,宋元时期,介词发展的重要现象是出现了介词后附“着、了”的现象,这使得双音节介词增多。据考察,在宋元时期,“除了”开始出现,如:

(43)今日却得大王杀了,也替奴家除了害。(《话本·错斩崔宁》)

不过,这个“除了”是动词“除”加上动态助词“了”。

下面的例子就是介词“除了”:

(44)贾谊新书除了汉书中所载,余亦难得粹者。(《朱子语类》)

(45)南北史除了通鉴所取者,其余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说。(《朱子语类》)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了”已经没有动态助词的意义,可以省略不用。介词“除”和“除了”在语义、句法上没有明显区别。

在宋元时期,“除了”可以与“外/之外”搭配使用,如:

(46)只除了这道理是真实法外,见世间万事,颠倒迷妄,无一不是戏。(《朱子语类》)

(47)除了熟之外,无不可说者。(《朱子语类》)

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后附“了、着”的双音节介词,如“对了、同了、同着、向了、朝着、朝了、照着、照了、冲了、依着、据了、据着、看着、靠着、为了、为着、趁着”等。[5]在这个时期,“除了”也较多使用。如:

(48)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元明传习录》)

(49)你除了生长变化之法,在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西游记》)

(50)孔雀线现成的,但这里除了你,还有谁会界线?(《红楼梦》)

在明代发现了“除着”的用例,但是非常罕见,如:

(51)古来妇人赛男子的也尽多,除着吕太后、武则天这一班大手段的歹人不论……(《喻世明言》)

句中的“除着”表示把“吕太后、武则天”等人排除在讨论范围之外的意思,是介词。但是,“除着”在产生以后又很快消失了。

2.2 介词“除掉”的产生

据考察,“除掉”一词最早出现于清代,而且它一出现就是作为介词来使用的:

(52)现在在下除掉身上穿的破衣服,就只有这几张破纸头。(《官场现形记》)

(53)除掉送给女人之外,一钱不落虚空地。(《官场现形记》)

有意思的是,但到了五四时期,“除掉”却出现了动词的用法,表示“杀掉、消灭”:

(54)我们倒应该想个法子来除掉他!(鲁迅《长明灯》)

此后,“除掉”作为动词和介词一直沿用至今。在现代汉语中,“除掉”却倾向于作为动词用,作介词用较少。如1995年到2004年的《人民日报》一共出现140例“除掉”句,作为介词的“除掉”仅有23例,约占16%。

2.3 介词“除去”的产生

“除去”连用的最早用例出现在春秋战国,如《墨子》中“除去天下之害”句。到了汉代,“除去”连用例逐渐多了起来,但还是动词的用法,如:

(55)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史记》)

(56)百病除去,守之无懈,可谓万岁之术也。(《太平经》)

由于经常搭配使用,“除”和“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去”的意义逐渐虚化,附着在“除”上,融合为一个新词,共同表示“去掉、消除”的意思。如:

(57)闻有人言,修不净观,即得除去五阴身疮。(《三国志·裴注》)

(58)吾闻人间谶云,赵氏合当为天子,……不早除去,吾与汝其可保乎!(《旧五代史》)

到了明清时期,“除去”发展出介词的用法,表示“排除”,如:

(59)除去了三两本钱,余下的做一夜花柳之费,还是有余。(《醒世恒言》)

(60)众人听了都诧异:“除去他,还有那一个?”(《红楼梦》)

不过,“除去”作为动词的用法也保留至今。

2.4 介词“除却”的产生

“除却”一词最早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是动词,表示“消除”义,如:

(61)遇善知识,……,除却千劫极重恶业。(《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至唐代产生介词用法,如:

(6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63)自去二月十九日离赤山院直至此间,除却虚日,在路行正得四十四日也。(《入唐求法》)

另外,在这个时期,“除却”开始和“外”连用,形成介词框架,如:

(64)既今某甲除却扬眉目一切之事外,和尚亦须除之。(《祖堂集》)

宋元以后,“除却”的动词用法消失,只能作为介词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如:

(65)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66)民家被官家害了,除却忍受,更有什么法子?(《老残游记》)

(67)他除却赶紧去和假洋鬼子商量之外,再没有别的道路了。(鲁迅《阿Q正传》)

2.5 介词“除开”的产生

“除开”是出现在五四时期,而且出现时就是介词,如:

(68)我们的新文艺,除开鲁迅叶绍钧二三人的作品还可见到有体裁的修养外,其余大都似乎随意地把它挂在笔头上。(黎锦明《论体裁描写与中国新文艺》)

(69)我是说,除开上年纪的人,年轻人也有信的吗?(周立波《暴风骤雨》)

至此,我们可以归纳出“除”类介词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

表2 “除”类介词产生的时间顺序

“除”介词产生时代

除 春秋战国时期

除去两汉时期

除却隋唐时期

除了宋元时期

除着/除掉 明清时期

除开现代

3.“除了…以外”类介词框架的产生

“除”类介词框架包括“除……外/之外/以外/而外”、“除了……外/之外/以外/而外”、“除去/除开/除却/除掉……外/之外/以外/而外”等,它们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相当复杂的。为了厘清这类介词框架的历史源流,首先还得说明与“除”类介词搭配的“外”类方位词产生演变的情况。

3.1 “外”、“之外/以外/而外”的语法化历程

3.1.1 “外”的虚化

“外”原本是一个处所名词,表示“外面、外部”的意思,在春秋战国时期,“外”主要作主语、宾语、状语,句法位置也比较灵活,如:

(70)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今文尚书》)

(71)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左传》)

不过,这一时期,“外”的意义已开始虚化,可出现在其他名词之后表示方位,如:

(72)孟孙立于房外。(《左传》)

(73)昔有舜欲服海外而不成。(《吕氏春秋》)

两汉后,“外”继续虚化,句法位置逐渐固定于名词之后,成为典型的方位词,如:

(74)王与秦昭王遇西河外。(《史记》)

(75)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三国志》)

可以看出,“外”本来只表示具体的“处所”范畴,即在某个处所以外。后来“外”又出现在表距离的数量词之后,表示在某段距离之外,如:

(76)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史记》)

(77)纵使身游万里外,终归意在十娘边。(张文成《游仙窟》)

在“外”虚化为方位词时,“外”也从“处所”范畴投射到“时间”范畴,表示某个时间以后。如:

(78)《玄经》,数百年外其书必传。(桓谭《新论》)

(79)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陶渊明集》)

上述句中的“外”都在表时间的数量词之后,表示某段时间以后。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顺序来看,空间域总是先于时间域。空间域鲜明具体,人们根据自己的躯体经验就能很好地理解它,而时间这一物质经历的形式比较抽象,难以把握。把空间概念映射到时间域就为人们把握时间概念提供了捷径。[10][11][12]

“外”进一步虚化,从“时间”范畴投射到“范围”范畴,表示某个范畴之外,而且不再限于出现在处所名词和表示距离、时间的数量词之后,可以位于抽象名词后,如:

(80)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白居易诗全集》)

(81)师……问曰:“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别有意旨否?(《五灯会元》)

“外”单独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少,所能搭配的名词短语越来越广泛,扩展到可以附加在没有方位意义的抽象名词之后,表示“范围”范畴。“外”发展到表示“范围”范畴,就为与同样表示“范围”的“除”类介词连用打下了语义上的基础。

可见,方位词“外”的语法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搭配面广,它不只限于和表处所的名词及表距离、时间的数量词搭配,还可以和抽象名词等搭配;二是意义虚化,不仅表示具体的处所位置,也能表示时间、范围等抽象的范畴。[13][14]“外”的虚化过程是这样的:

3.1.2 “之外”的虚化

“之外”在先秦已经出现,如:

(82)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诗经》)

(83)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礼记》)

“外”前加上助词“之”,就形成“之外”。“外”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别的词搭配使用,而“之外”不能单独使用,通常位于名词之后,共同作主语或宾语。“之外”和“外”在语义上没有多少差异,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单音上,音节的不同造成了它们与其他词搭配上的不同,如“之外”一般出现在双音节词之后,“外”多出现于单音节词后。如:

(84)率五国兵攻秦,败之河外,走蒙骜。(《史记》)

(85)命太仆及七驺咸驾,戴荏授车以级,皆正设于屏外。(《淮南子》)

(86)二君以约遣张孟谈,因朝知伯而出,遇智过于辕门之外。(《韩非子》)

“之外”的虚化过程和“外”基本一致,开始的时候表示空间范畴,在某个具体的处所以外。后来,“之外”也可以表示某段距离之外,如:

(87)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远之,况其迩者乎?(《周易》)

(88)而彼人虽在百里之外,即时皆愈矣。(《抱朴子》)

“之外”意义进一步虚化,开始从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表示某个时间以后,如:

(89)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三国志》)

(90)昔伍子胥曰:“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三国志》)

随着虚化的继续,“之外”不仅可以表示空间域和时间域,还投射到范围域,表示在某个范围之外,这就为与表示“排除”义的“除”连用打下了基础,如:

(91)执太璞于至醇之中,遗末务于流俗之外。(《抱朴子》)

(92)自非受命应仙,穷理独见,识变通于常事之外。(《抱朴子》)

处所和范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处所较为确切和具体,而范围则较为模糊和抽象。人们把抽象的范围想像成一个空间实体,因此空间范畴里的词语就可以用来喻指范围范畴,是范围范畴有了具体事物的特征。

3.1.3 “以外/而外”的产生

3.1.3.1 “以外”的产生

据考察,“以外”早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使用,它的语义和“之外”同,表示某个处所的外面,属于空间范畴,如:

(93)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五百里米。(《史记》)

上句中,“以外”表示“天子之国外面五百里的地方”,属于空间域范畴。不过,“以外”使用频率较低,直到隋唐时期它的使用才渐渐多了起来,而且“以外”很少单独使用,经常和“自”搭配使用。如:

(94)直神武皇帝以外,吾诸父兄弟无一人得至四十者,命也。(《北齐书》)

“自……以外”所表达的语义和“除了……之外”一致,即把中间的语义成分排出在某个范围之外,属于范围域范畴。用“除”替换“自”以后,句子的意义并未发生改变:

(94)除神武皇帝以外,吾诸父兄弟无一人得至四十者,命也。

到现代汉语中,“以外”不但能表示范围域,还能表示空间和时间域。表示范围域的如:

(95)凡是有本班以外的人靠近,不论谁发现,应立刻发出噜噜噜的唤猪声。(石言《秋雪湖之恋》)

表示空间域和时间域的如:

(96)领导一到,村里就派人去10公里以外的中和镇买酒菜。(《人民日报》1996年)

(97)八小时以外,还能干些什么?(姜天民《第九个售货亭》)

另外,在现代汉语中,“以外”还可以和“在”搭配使用,也表示范围域,与表加合补充义的“除了……以外”一致,如:

(98)所以,他在实用应付以外,还知道有真理;在教书投稿以外,还知道有学问;在看电影明星照片以外,

还知道有崇高的美术。(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上例都可以用“除”替换“在”。

3.1.3.2 “而外”的产生

“而外”到明清时期才出现,而且不能单独使用,只能出现在“自……而外”这样的格式中,只能表示范围域,如:

(99)却说曹操部下诸将中,自张辽而外,只有徐晃与云长交厚。(《三国演义》)

到了现代,“而外”能够单独使用,表示排除,也只属于范围范畴,如:

(100)那样直到上元,总是有马骑的亲戚家人来往,驴骡而外,代步的就是马。(吴伯箫《马》)

在现代汉语中,“而外”可以和“在、于”搭配,表示排除,同“除……而外”,如:

(101)刘师傅在给人家搭棚而外,还会练拳和耍“狮子”。(老舍《四世同堂》)

(102)牛太太于装扮得尽情尽理而外,还找出檀香股子的老折扇。(老舍《牛天赐传》)

此外,“而外”也开始和“除”类介词搭配使用,如:

(103)除了木桥与浮桥而外,还有两只橡皮船。(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另外,“而外”和“除”还形成了固定格式“除此而外”:

(104)除此而外,就必须回避无谓的争执和繁琐。(张炜《激情的延续》)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们检索的现代汉语语料中,没有发现“自……以外/而外”的用例,只有检索到“除/除了/除开……以外/而外”的格式。

3.2 “除”类介词框架的产生和发展

3.2.1 “除……外/之外/以外/而外”的产生和发展

“外”在两晋时期虚化为表示抽象的范围,而动词“除”在南北朝时期最终完成虚化,产生了介词的用法。也正是在南北朝时期,“除”和“外”开始搭配使用,共同表示排除,介词框架“除……外”开始出现。如:

(105)一切但依此法,除虫灾外,小小旱不至全损。(《齐民要术》)

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除……外”的框架中一般只允许出现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

(106)每百姓纳赋,除正税外,别先责绢五疋,然后为受。(《北齐书》)

(107)大抵幽邃岑寂,气候古澹可喜,除里民樵罩外无入者。(《李贺诗全集》)

隋唐以后,能出现在“除……外”框架中成分的限制减少了,既可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也可以是动词性短语,甚至是小句,如:

(108)应天下见禁囚徒,除十恶五逆、杀人放火、劫盗、合造毒药、官典犯赃、伪行印信、屠生外,罪无轻重,并从释放。(《旧五代史》)

(109)除在城居人不得私造外,乡村人户或要供家,一任私造。(《旧五代史》)

(110)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红楼梦》)

据考察,最早在宋代出现了“除……之外”的用例,如:

(111)除此之外亦无别事。(《古尊宿语录》)

到了明清时期,“除……之外”的用例比较普遍,如:

(112)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红楼梦》)

(113)不过除香烛供养之外,一天多添几斤香油,点上个大海灯。(《红楼梦》)

至于“除……以外/而外”,则是到了当代才出现的用法:

(114)首都图书馆藏书除原头发胡同的和建国后新买的以外,主要为原来孔德学校和法文图书馆的藏书。(汪曾祺《国子监》)

(115)但是,他发完言,除我而外,却并没有什么人呼应。(刘心武《我爱每一片绿叶》)

3.2.2 “除了……外/之外/以外/而外”的产生和发展

宋元以后出现了“除了……外”的用例,如:

(116)看得道理熟后,只除了这道理是真实法外,见世间万事,颠倒迷妄,耽嗜恋著,无一不是戏。(《朱子语类》)

过去“除了……外”连用例很少。现代汉语中“除了……外”连用较为普遍,如:

(117)全镇除了包括杜林在内的十个兵外,只一家居民。(刘兆林《雪国热闹镇》)

(118)兄弟七个,除了去外乡当赘婿的老二外,老三老四已经娶了媳妇。(张平《姐姐》)

“除了……之外”的用例最早出现在宋代,如:

(119)除了熟之外,无不可说者。(《朱子语类》)

到了明清时期,“除了……之外”大量使用,如:

(120)如今除了我随手使的几个丫头老婆之外,我就怕和他们说话。(《红楼梦》)

(121)谁知道除那管船的人搜括众人外,又有一种人在那里高谈阔论的演说。(《老残游记》)

“以外、而外”产生于当代,因此“除了……以外/而外”也是到了当代才出现的,如:

(122)除了友谊之外,她不能再给我们别的什么了。(姜天民《第九个售货亭》)

(123)除了看电影、打百分而外,这里的青年,劳动之余再也没事可干了。(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3.2.3 “除去/除开/除却/除掉……外/之外/以外/而外”的产生

“除去”和“外、以外、之外、而外”连用形成介词框架直到当代才开始出现,如:

(124)除去亲友所送礼金外,刘家共接受礼金、礼品折款32240元。(《人民日报》1995年)

(125)除去我个人毛病之外,还由于两个团体作风的不同。(邓友梅《别愿坚,忆当年》)

(126)除去打麻雀,逛窑子,上酒楼以外,这也是一种古典的娱乐。(许地山《上景山》)

(127)她……除去容貌的美丽而外,风度飘逸气质超群。(芳子《六十天圆一世情》)

“除却”与“外”在唐朝开始搭配使用,如:

(128)除却同倾百壶外,不愁谁奈两魂销。(杨凭《湘江泛舟》)

(129)除却慵谗外,其余尽不知。(白居易《残酌晚餐》)

从唐代到宋代,“除却”只能和“外”搭配使用,宋代例:

(130)除却黄龙头角外,自余浑是赤斑蛇。(《五灯会元》)

“除却”和“之外/而外”搭配到现代汉语中才出现,如:

(131)他们除却睡觉吃饭之外,把大半的时间都消磨在这个车门底下。(李广田《上马石》)

(132)除却时时刻刻都在震人心房的江声而外,在这里简直可以说没有一样东西。(吴组缃《黄昏》)

另外,“除却”和“以外”在历代汉语文献中都极少出现,仅在现代语料中发现了一例:

(133)除却他自己的父兄丈夫以外,便都带点诱惑的鬼气。(鲁迅《坟》)

“除开”和“外、之外、以外、而外”连用形成介词框架是当代才出现的,如:

(134)除开他一米八几的个头外,他永远穿得干净且得体。(方方《桃花灿烂》)

(135)每天除开照料黑马之外,我就到学校的乳牛圈后面去。(张承志《黑骏马》)

(136)但是除开海上的风景以外,海还有一种威胁,就是海浪。(关露《海的梦》)

(137)陈灿除开是一位大学教授而外,还是一位诗人。(关露《仲夏夜之梦》)

“除掉”和“外、之外”连用出现于清代,如:

(138)除掉原付十万退出外,还须加三倍作罚。(《官场现形记》)

(139)除掉送给女人之外,一钱不落虚空地。(《官场现形记》)

“除掉”和“以外”、“而外”连用,直到现代才出现:

(140)三年来的诗,除掉几首被删以外,大致都汇在这本小书里。(俞平伯《冬夜》)

(141)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根据上述分析,“除”类介词框架产生的时间顺序可概括如表3:

表3 “除”类介词框架产生的时间顺序

“除”类介词框架 产生时代

除……外

南北朝

自……以外/而外;除却……外

除……之外;除了……外/之外

除掉……外/之外

除开……外/以外/之外/而外;除却……以外/之 现代

外/而外;除掉……以外/而外

除/除了……以外/而外;除去……外/之外/以

当代

由前置词(汉语语法学文献中一般称为介词)和后置词(汉语语法学文献中一般称为方位词,包括准助词)构成的介词框架[5][6]是汉语中较为特殊的语法现象,对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刚刚起步,而探讨介词框架的产生和发展无疑是进行介词框架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对“除”类介词框架产生和发展的探讨即是基于这一目的。

注释:

①本文所用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语料库,为节省篇幅,语料出处简略标注。

标签:;  ;  ;  ;  ;  ;  ;  ;  

“外”介词和“外”介词框架的产生与发展_介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