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学衔接例探论文

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学衔接例探

◎陈建林 丁婷婷

摘要 小学与初中法治教育必须把握教材相关内容与活动设计的不同要求,进而根据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清晰把握学习内容和生活情境的设计深度。如此,才能厘清教学梯度和教学层次,把握教学尺度,实现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中小学教育衔接

2019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中高年段统编《道德与法治》将走进广大中小学校,逐渐实现全覆盖。纵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增设了诸多法治教育内容,六年级和八年级分设法治专册。相关内容根据学科螺旋上升的特点,在编排上有所重叠且适当提升。如何做好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衔接,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在此,以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和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为例,作一探讨。

一、比较教材设计要求,把握教学梯度

比较研究教材内容是实现中小学教学有效衔接的基础。唯有厘清教学梯度,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实现有效衔接。

从两课内容看,“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由“法律是什么”“生活与法律”和“法律作用大”三部分组成;“法律在我们身边”由“生活需要法律”及“法律保障生活组成”,内容十分相似。两节课教材都以法律学习的大框架为基点,力求让学生整体感知法律在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与作用,从生活出发帮助学生叩开法律学习的大门;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信仰和法治意识,养成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为后续法律学习奠定基础。

仔细剖析文本我们观察到,在材料选择和内容的具体呈现以及重要的活动设计上,两个学段存在明显差异。把握这些特点,是我们实现有效衔接教学的基础。

(一)内容要求梯度明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在描述法律的细节上可谓面面俱到,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清晰地了解法律相关知识;而“法律在我们身边”则注重学习“过程”,内容编排上以探究性材料为主,由问题线组成知识点,希望让学生自主“论”,从论中悟,于悟中得。

以“法律的作用”这一相同内容为例:在内容上,六上“法律作用大”通过比喻,使用指南针、尺子、武器等,让学生感受法律的作用是告知行为、衡量行为对错、保护我们;七下“法律的作用”则直接将法律的作用概况为规范和保护。在逻辑呈现上,六年级教材设置了简单的观点碰撞——“你认为生活没有了法律会怎样?”“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两个问题的呈现,都是在教材提供了一系列图示和文字表述之后引出,为六年级孩子解决问题提供清晰的指引。而七年级教材“法律的作用”则借助两则探究性案例,以导向性问题为知识扩充点——“你的看法是什么?”“法律依据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由问题带出知识点,难度系数相比小学有所提高。

(二)活动设计侧重各异

六年级教材侧重学生对于学习资料的收集,通过“活动分享”和“阅读链接”补充和丰富法律学习内容;而七年级更侧重于材料内容的探究,引领学生在探究中分享法律相关内容。在活动板块中,小学阶段增设“阅读角”,力求让学生从文本学习中,对案例的前因后果、作用产生相对清晰的认识;而初中则多以案例探究为主,将知识点“隐藏”,力求培养其探究、品悟能力。七年级教材注重随着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每一课都从“运用你的经验”展开,课后都设置“拓展空间”作为课后拓展思考的内容。

三者的区别教学则落脚于“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它特殊在哪里?如何体现?”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法律的特征。

例如,六年级“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之“法律是什么”,教材设置了7幅插图、一个活动园和一个阅读角,强调透过带领孩子走进生活,在生活的细节比较中,大概了解法律的概念,从而引导他们学会从法律的视角去看待生活。而七年级“法律在我们身边”之“法律的特征”,教材设置了三个社会性漫画,让学生探究“法律”“道德”“校纪校规”的区别,相较于小学阶段,更深入地渗透与强化法律知识教育;而后,通过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列举一些观点并提问“你认为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立法?”旨在使学生通过活动探究,理解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一特征。

根据本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在采用注射器抽吸负压状态下同轴取材活检更容易成功,并且不增加穿刺活检相关并发症,而有助于明确椎体压缩骨折病因,减少椎体压缩骨折病因的误诊和漏诊,使患者获得更长期的良好疗效。因此,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在负压状态下同轴取材活检是一种安全易行、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活检方法,应该在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时常规进行。

二、研读“基础”文本,厘清教学层次

六年级和七年级虽“比邻而居”,却指向两个完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生心理特征,不一样的学生认知阶段,对于我们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阶段,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研读和理解课程标准、教材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文本基础之上。

(一)细读课程标准,提炼学段目标

毋庸置疑,初中课程在阶段目标设定上比小学课程更高一个层次。两者都尊重学生特点和实际发展需求,为教学衔接提供抓手。我们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不同学段法治教育目标的定位,尝试提炼如下学段目标(见表1)。

表1

从认识、了解到懂得,从体会、感受到领会,表2所呈现的目标设计体现出螺旋上升的特点。这提示我们在小学阶段“初步认知”是目标的着力点,而“深入认知”则是对初中生的进一步要求。例如,对法律、道德和纪律的区别,小学阶段能初步阐述即可,让学生大概了解每个内容的基本特征,予以区分;而在初中阶段,则要进行详细特征的具体比较、明白不同作用的体现,使学生深入掌握三者的区别。

(二)依据教材特点,制定课时目标

立足学情,研读文本,进而设计课时目标,这是教学的常规做法,这一过程要求我们的目标设计要具有螺旋上升的层次意识(见表2)。

表2

由此不难发现,在法治教育上,小学阶段更多侧重“初步”,重在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进而为养成尊法守法行为习惯、培养法治观念和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奠定基础。到了初中阶段,法治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则更加具象,细化,要求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

环节二:辨一辨。看漫画,思考哪些事违反纪律,哪些事违反法律。规范我们行为的除了纪律和法律,还有道德。道德与纪律、法律有什么区别?让我们来看一则新闻,说一说你对道德的认识。

通过学段目标和课时目标的定位,我们明确了教学层次的逻辑关系,也为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关系,确定衔接的尺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立足认知特点差异,把握教学尺度

把握学情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活阅历比较简单,对事物的认识较为表层、单一。而初中生抽象思维已初步发展,生活领域逐步扩展,其生活阅历更为丰富,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入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已经能够有比较系统、深入、多角度的思考能力[1]。针对其不同的认知特点,我们必须把握几个“尺度”,才能做好衔接教学。

(一)学习内容的深度

以“法律是什么”为例,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热点,教学的落脚点在“法律与道德规则之间的区别”。教师设计了如下环节:

2.归纳总结,提升认识。学生阅读教材 “探究与分享”材料,思考:你认为我国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立法?展示三个案例材料:国家制定几个法律的过程,嫌疑人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被依法制裁。从实施上看法律,请学生思考:这些案件嫌疑人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从约束范围上看法律: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被依法制裁,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1)地方协调。工程开工前、开工期间,应加强与当地部门的沟通协调,避免材料运输道路施工,相邻区域施工等问题的出现。

六年级教材直接叙述了法律的特征,让学生直接了解法律是由国家实施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为了让小学生更容易了解这句话的意思,教材通过“活动园”,设计了两个孩子的争辩和一个孩子的提问的内容,对教学起到了引领与指导作用。因此,“比一比”环节从孩子的眼光去看规则,用孩子的思维去揣摩法律,结合生活情境,在童言童语的碰撞中促进小学生对法律的认知。而“辨一辨”正是对教材内容最直接的运用,让学生“辨”自己的初步认知,循循序渐进,层层推进,在充分理解一项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对比,使他们在三者的区别中对法律获得清晰认知。

在初中学段,教材选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三个场景,运用漫画的形式将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进行比较,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孩子在比较中懂得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教学片段如下:

问:这些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事情跟法律有关吗?小组讨论,寻找平常事中的法律身影。学生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补充相关法律条文。

环节一:比一比。出示图片:《小学生守则》《四项竞赛规则》,仔细看,结合生活,你觉得这些与法律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吧。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法律与纪律的区别。

教师展示道德、法律、行为规范相同点与不同点的表格,请学生思考:法律是什么?

8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基础情况、原发和合病情况,用药原因详细统计见表1。8例不良反应的用药原因均为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泌尿系感染,患者平均年龄47.28岁,平均用药天数3.25 d,高于泌尿系统疾病平均用药天数2.95 d;8例不良反应中,存在高风险因素的患者3名,占37.5%;高风险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1639),显著高于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22%,8.32倍)与同期住院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1.23%,1.49倍),而低风险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4%(5/2056),高风险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低风险患者的7.63倍。

1.2.3 白及种子的无菌萌发 以MS和1∕2MS为基本培养基,MS和1∕2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及保存参考文献〔13〕的方法。添加蔗糖30 g∕L,琼脂9 g∕L以及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腺嘌呤(6-BA),6-BA添加量见表1,pH 5.8,每种处理接种10瓶,分别置于光照培养室及暗培养室培养。

因此,实现E-Navigation的前瞻性目标在于高速、无缝的网络,带宽应能达到最低标准1 Mbit/s以上,且保证价格低廉、接入率可靠。

通过对比教学,我们明确了不同学段法律内容的教学尺度:小学可谓“浅尝辄止”,重在为初中的具体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如果小学阶段的法律教学过于具体,学生不仅难以理解法律知识,教学更会陷入拔苗助长的误区。

(二)生活情境的“浸入”尺度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活动教学是其深入生活的主要渠道之一。借助生活情境,教学活动才能更有现实性基础。但是,不同学段的要求具有一定区别,我们需要明确把握其差异。

以六上“感受生活处处有法律”为例,教学片段如下:

回忆一天的生活:你都做过哪些事?教师归类:学习、娱乐、出行、饮食……

引言:目前,罗哌卡因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麻醉药物中。罗哌卡因不仅可以减少剖宫产产妇的手术痛苦,而且有较长的阻滞时间,优势显著[1]。相关研究表明,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并且麻醉效果良好[2]。但是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对手术麻醉效果以及产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剖宫产产妇研究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观察漫画,讨论分析:明确道德、校纪校规、法律的不同。讨论重点:三者的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手段和范围,并填写表格。

小结,播放自制视频:呈现分类投放垃圾,在保安和志愿者护送下走过斑马线,在教室里听课,食堂午餐操作间,超市买学习用品,妈妈带我看医生等生活场景以及法律条文。画外音:我们的身边事事有法律,时时有法律,处处有法律。看似平常的一个个生活细节其实都有规则和法律的身影。(板书“时时、处处、事事”)

内保温外墙的构建一般保护墙体主体以及保温结构两部分。在主体选材上,混凝土以及砖砌是目前主要使用的材料。而在保温结构的布局上,一般采用一些保温板来进行设置,同时也有一部分会进行空气层的规划。

为突破实践教学困境,高校应当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提升师资水平,邀请行业专家参编教材,创新实训方式,优化考核与评价体系,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教师从孩子们熟悉的个体生活入手,激活其生活经验,从而引出关法律条文,使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法律和我们生活密切联系”。

在七下“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教学中,我们是这样引导的:

呈现图片,观察其中涉及哪些法律。教师补充提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呈现一些法律条文……

请学生思考:如何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教师总结: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两个教学片段设计都以生活情境为依托,但是,小学的教学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个体生活,从其自身认知开始,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生活,点到为止,将法律的身影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初中教学则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逐渐学会从社会现象中观察、反思,学会比较深入地分析法律对于生活的影响,理解生活离不开法律。

(3)设a=(a1,a2,…,an)T∈Rn和b=(b1,b2,…,bn)T∈Rn,定义盒子约束集合C={x∈Rn:ai≤xi≤bi,i=1,…,n}。对∀u∈Rn,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孩子生理、心理的衔接,找准各学段的教学尺度,深入思考和探究有效衔接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编制企业定额之前首先要明确它的性质。首先,《贵冶土建定额》属于预算定额。建设项目建设期费用构成分:估算、设计概算、工程图预算、项目最终结算,财务决算等[1]。该定额主要用于全厂范围内的生产检修项目的招投标及预结算阶段。所以定性它为工程计价定额中的预算定额。

参考文献:

[1] 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七年级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2.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8-0044-04

(作者单位: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小学宁海县西店镇初级中学浙江宁波 3156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标签:;  ;  ;  ;  ;  

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学衔接例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