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高格庄中心初级中学 265223
摘 要:情境教学自始至终都突出学生的“体验”。要让学生“体验”,就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可听、可言、可触摸、可经历、可操作的情境,尽可能把思想品德课中抽象的知识还原成事实,把简单乏味的书本内容演绎成趣味盎然的视听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社会和人生历程的博大深邃和无穷乐趣,从而达到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健全人格、开发潜能、生成新思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 必要性 情境教学应用 注意问题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这种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今天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在情境教学上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实施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调查发现,高达85%的学生对“划划、记记、背背”的思想品德课感到枯燥、乏味。出现这一数据的原因:一是由于旧教材的一些内容(譬如九年级的国情、国策)本身理论性较强;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缺少吸引力,“一言堂”的方法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要求。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创设情境有助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另外,现在的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开对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要求加大,材料也越来越鲜活。这就需要教师实施情境教学,教会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具体的情境材料,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情境导入。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创设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点燃学生好奇之火。课堂伊始就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就会渴望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格外强烈,为下一步教学内容的实施做好铺垫。
2.情境渗透。情境教学并非局限于课堂导入,还应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导入部分已经把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如果在下面的教学中不能继续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就感到乏味了,这把燃起的求知的火焰就有可能熄灭。这就需要我们在处理每一个大的知识点时都要提供生活化的素材,使我们能够把情境教学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情境教学的实施手段
1.以多媒体为手段创设情境。多媒体视频具有直观性、多变性、趣味性的特点,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如一些政治事件、经济生活、民事案例等,教师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说清楚而又很难让学生实际感知。通过课件可以使学生亲眼看到,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得到充分的感知。
2.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以其特有的感人的歌词、节奏和旋律,易于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引起学生深远的记忆和联想。
3.引入故事,创设情境。故事一般都有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所以更能打动人、感染人。挫折可以压倒人,使人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但它也可以锻炼人,激发人的斗志,使人面对挫折而不气馁。这样,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故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学习兴趣激增。
4.运用漫画,创设情境。漫画的可读性,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印象深刻。
5.游戏互动,创设情境。游戏是所有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形式,学生通过观看、参与游戏,不仅能理解课本的抽象理论,而且能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情绪时我引用了抢椅子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时体会到了不同的情绪体验。
四、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情境教学易调动学生的情绪,但教师要把握“度”。教学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愉快中掌握理论知识。如果教学中一昧追求情境,就偏离了教学的正常轨道。这就要求教师“精”备课,并不是教材上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创设情境的,也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创设情境的。对于那些有必要、内容适合创设情境的知识点,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精”,不拖泥带水,做到激发兴趣与掌握知识辩证统一。
2.情境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切合教材内容的实际。在创设具体的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要超出学生的实际而过分追求情境。情境创设一定要紧扣教材,难易要适中,长短要恰当,做到不脱节、不扯远。
3.情境要形象感人。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主要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此,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形象鲜明,这样才能打动人的心弦,达到感人动情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愿望。否则,学生对创设的情境无动于衷,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只有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只有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情境教学设计要具有开放性,要在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的同时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用教学的民主精神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以高超的引导艺术帮助学生排除认识障碍,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阳光,在滋润中享受雨露,在轻舞中享受春风”。三维教学目标会在有形的课堂情境下,在学生快乐的学习中悄然而达成,这正是情境教学独有的魅力。
论文作者:梁伟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7月总第2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点论文; 教材论文; 这就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7月总第27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