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应用与评价研究——以宝钢、中国石油和英国BP公司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为例论文,宝钢论文,中国石油论文,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是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对其经营战略做出调整。在此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不仅面临着提高经济业绩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提高环境业绩的压力。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使得企业环境业绩与经济业绩间联系的紧密性日益增加。而传统会计评价模式由于无法像各利益相关者所期望的那样评估企业环境业绩及其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从而导致环境业绩与经济业绩的严重脱钩。为此,本文立足于能使二者结合的概念——“生态效率”,努力探索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设计及应用,实现利用生态效率指标预测企业的环境问题及其对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帮助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人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改善企业的环境业绩,在减少或至少不增加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价值,实现环境业绩与经济业绩的双赢。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生态效率”译自英文的Eco-efficiency,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把其定义为:生态效率是通过在提供价格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使商品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及自然资源的耗用逐渐降低到地球能承载的程度(WBCSD,1996)。目前,普遍接受的计算公式是由WBCSD提出:生态效率=产品或服务价值/环境影响=价值的增加/环境影响的增加;后来根据习惯又改为:生态效率=环境业绩/财务业绩。
目前,国际上已有若干大公司开始自行开发或者利用相关研究机构开发的方法计算和分析其自身的生态效率,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Suh等(2005)以一个韩国电子元件生产企业为例对其生态效率进行了分析,其中环境影响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经济价值采用了总成本核算法。葡萄牙的Parmalat公司参与了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在欧洲的一个生态效率计划,和当地的另外九家公司一起,系统分析了在公司运作、水管理系统措施、废水减量、原材料和能源损失等方面的生态效率提高机会,识别出了80多个清洁生产、质量控制和维持的机会,并转化成58个具体生态效率提高措施,以此将原材料损失由原来的2%降低到了1%,并且将生产工艺中的用水量由4吨减少到了3吨,减少废水排放2.5吨。这些措施带来的成本节约每年都比措施本身所需成本高出3倍。加拿大环境与经济国家圆桌会议对探求和设计可行的生态效率指标提供了支持。在他们的支持下,能源与原材料强度指标已经在8个公司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许多实际效果。
近年来,国内生态效率的研究在企业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周一虹(2004)在总结了企业现有业绩考核指标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应该使用生态效率的概念,认为生态效率指标是财务业绩与环境业绩相结合的切入点,这样的指标会提高企业所有者、投资人和其他决策者所做决策的质量。戴铁军、陆钟武(2005)从工业生态学的角度定义了“产品”的概念,给出了分析钢铁企业生态效率的三个指标——资源效率、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以案例的形式计算钢铁企业上述三个指标值,对比后发现钢铁企业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的原因是废品和污染物的再资源化率低。因此,建议钢铁企业与其他企业间形成相互利用废品和污染物的共生关系来有效提高钢铁企业的废品和污染物的再资源化率。吕彬、杨建新(2006)回顾了生态效率的概念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其内涵和指标体系,并介绍了国内外在企业、行业和区域三个层次上的应用实践,经过对比发现,企业在选择经济指标时,一般会采用与利润最为相关的增加值、销售额等财务指标,对外部性成本核算、折现计算很少考虑。在选择计算方法时,往往采用简单直观的价值—影响比值法,并指出数据短缺和方法创新是目前企业生态效率指标面临的主要挑战。肖序、王军莉(2007)分析了企业生态效率会计评价的评价内容和步骤,并列举了国际上流行的七种生态效率评价模式,通过分析认为,模糊综合评价模式是企业生态效率会计的最佳评价模型。
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此领域的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评价企业环境绩效的主要指标,仅从原理上提出指标的意义,对指标的“量化”问题目前尚未取得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缺少从评价企业绩效的需要出发,进行生态效率指标和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的具体研究;定性的规范性研究成果多,应用性研究成果少,特别是缺乏实证性研究成果。
本文在借鉴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企业生态效率指标并应用于实际案例,以使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构建及评价能够在环境管理实践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二、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构建
从环境绩效评价角度看,生态效率指标将企业现有经济考核指标和环境指标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使其指标体系能充分反映和适当评价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率的目标和理念是在减少资源使用和对环境影响的同时,将产品增加值或获利增加到最大。为了量化这样的目标以及与传统评价体系和人们思维习惯的统一,许多学者将生态效率指标定义为环境业绩变量与财务业绩变量的比率,即:生态效率指标=环境业绩指标/财务业绩指标。该指标计量单位价值的环境影响,例如,每单位销售额或每单位增加值的污染物排放或资源消耗量。
(一)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编制原则
WBCSD(1998)提出了制定生态效率指标的八项原则,分别是:必须与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改善生活质量有关;能使决策者改善企业的环境业绩;明确各行业的内在多元性;可进行比较和监控;须定义明确、可量化、透明化和可验证;须让利益相关者容易理解;须基于企业的运营、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评估,尤其集中于其可直接管理与控制领域,在其中采用最少的基线资料;须考虑与运营或产品的上游和下游相关的问题。
这八项原则是编制生态效率指标的重要基础。WBCSD认为,这些原则适用于公司业绩测量的所有领域,并且也可用于可持续发展的其他领域。
(二)WBCSD建议的企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WBCSD发展出各行业可通用的“核心指标”(或称通用指标)与“辅助指标”(或称企业特定指标)两类指标。WBCSD认为,特定企业可利用ISO14031“环境绩效评估”协助选择具有参考价值的辅助性指标。
(三)指标中环境业绩的选择
环境业绩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针对全球范围内所有国家和地区所共有的环境问题;(2)将宏观层面上的环境问题和微观层面上的企业行为相结合;(3)对环境业绩和财务业绩均有直接影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已经讨论过的并且已在国际上达成共识或协议的环境议题,设计通用的环境业绩指标。
依据《21世纪议程》选择的环境业绩指标有三个,即大气层的保护、淡水资源的供给与水质的保护、固体废弃物(包括有毒废弃物)和废水相关问题的环保管理。依据《京都议定书》与《蒙特利尔议定书》选择的环境问题有九个,即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淡水资源的耗竭、全球变暖、能源和与能源相关的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排放、其他导致全球变暖的工业排放物、臭氧层的损耗问题、对臭氧层有害的物质的使用、对臭氧层有害的物质的排放、固体和液体废弃物的处置。
上述指标可以用实物量或货币单位计量。例如,“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既可以用购买能源的数量(吨、千瓦时)表示,也可以用购买能源的成本(元)表示,即环境业绩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以排放量为基础的和财务类的。
基于五个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表2给出了联合国会计和报告标准(ISAR)建议的以排放量为基础的环境业绩指标,所有的指标均以实物单位进行计量。
对五个全球性问题中的三个,可以构建以下的综合指标,以反映环境问题对不同公司的具体财务影响,如表3。
ISAR建议可供选择的财务变量主要有:(1)经济增加值(企业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加权资本成本);(2)销售收入;(3)营业利润;(4)净收益(税后净利)。
(四)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推荐的生态效率指标
根据五个全球公认的环境议题及其相应的环境业绩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与财务指标结合在一起,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ISAR)推荐了以下五个生态效率指标,以较好地将企业环境业绩和财务业绩结合起来。
上述五个环境问题中的三个也可以从财务角度进行评估,见表5。
通过这些生态效率指标,可以预测环境问题对未来财务业绩的影响。就是说,如果某个企业的生态效率指标值低于平均水平,那么就表示该企业的生态效率更高,经营利润极有可能更高、更持久。另外,生态效率指标值低还意味着企业未来投资压力更低(与其他生态效率指标值高的竞争者比较),较低的未来投资和较高的利润是重要的价值推动力,影响着未来自由现金流量,从而对股东价值提高做出积极贡献。
(五)国际企业所使用的生态效率指标
WBCSD生态效率指标全球试行计划所评比的16家公司所属的行业分别是化工产品制造业、电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消费品、运输、物流零售业、电力、半导体业、矿物业等十种行业。分别对各公司采用的指标项目进行统计如表6所示。
从统计资料可以发现,不同的国际企业在通用指标的使用上的不同,说明各个企业对一般的环境问题的态度和财务上公开的内容相差不远。通过对比发现:财务上有近三分之二的企业将净销售额当作其财务方面的指标,超过四分之三的企业使用产品数量作为通用的财务指标,而同时使用净销售额和产品数量的企业有三分之二,主要是因为这两个指标较易获得。在环境方面使用的通用指标,能源耗用已经被广为认同,是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接着是水资源耗用和温室气体排放,而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的臭氧层损害问题也被一些企业所关注,并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采用臭氧层损害物质指标来反映环境方面的问题。
总体而言,这些企业的指标使用情况,基本可以将生态效率指标中的通用指标显示出来。企业在环境方面信息的提供比财务方面要完整些,这可能是因为环境方面的信息常常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形象,也可能是因为环境信息更不易于形成商业信息的泄漏。
三、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应用案例分析
本文试图通过实际公司案例的分析,使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构建及评价能够在环境管理实践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一)样本公司的选择条件
选取案例企业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属于化工、钢铁、食品、冶金、石油5个重污染行业之中;
(2)属于2008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
(3)案例企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洲际,有利于我们分析指标的国际通用性,寻找出中国与国外相比的差距与不足;
(4)能够获得公司的财务年报和环境报告。
(二)指标计算中分子与分母的界定
1.指标中分子的界定。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ISAR)推荐的和各个国际公司所经常使用的生态效率指标说明,企业对于一般的环境问题的认可大多相同。能源耗用已经被广为认同,是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接着是水资源耗用和温室气体排放指标。本文在案例分析中环境业绩指标选用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ISAR)推荐的环境指标。
2.对分子进行量化。上文已经指明了最终能够代表环境问题的环境业绩指标,并列出了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ISAR)推荐的指标以及国际性公司通常使用的生态效率指标。鉴于企业在环境报告中披露的环境指标大都是以实物量为单位,不具有可加性,我们须计算出企业在资源消耗、水资源的耗竭、固体和液体废弃物的弃置问题上的“贡献”,对环境指标进行量化,以便指标的计算。
(1)不可再生能源的转化。企业所购买的能源和初级能源的投入是不同的概念,为了便于将使用的能源量相加来计算出企业耗费的全部初级能源量,我们使用一种转换系数,把企业所使用的所有能源转化为初级不可再生能源。这个转化系数可以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数据来进行估算(根据能源的组合情况和发电技术的情况具体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应该有所差别)。考虑到我国目前暂时没有标准的转化系数,本文参照欧洲不可再生初级能源转化系数(见表7)。
(2)导致全球变暖物质的转化。导致气候变暖的气体有很多,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组(IPCC)突出强调了若干导致全球变暖的化学物质。由于各种物质对环境影响的潜力存在重大差异,需要对其进行调整。计算不同物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需借助“全球变暖影响潜值”,即用导致全球变暖的物质()作为参照基准对其他物质的全球变暖影响潜值加以标准化,将导致全球变暖的物质排放量乘以其全球变暖影响潜值,然后相加得到对全球变暖影响总数(见表8)。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侧重对环境问题的“贡献”大小而不是排放量的高低,这会使得决策更准确、更有效率和效果。
(3)淡水资源的耗竭。一升的企业用水与从自然界采掘的一升水是不同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不同是可以被忽略的。所以,不必进行初级水资源耗竭的计算。
3.指标中分母的界定。本文财务业绩指标选用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原因主要是:
(1)经济增加值在指标计算方面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会计估计值。EVA是建立在会计体系基础上的,其作为计算依据的数据全部来自财务会计报表,因此EVA仍是会计估计值。如果这一前提不完善,就无法保证EVA的准确性。自2000年以来,美国思腾思特公司每年都对我国上市公司按EVA进行排名,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EVA不能识别财务报表虚假风险。二是调整的复杂性和随意性。在计算EVA时需要对现有的会计体系加以调整,实践中工作量比较重且对会计科目的选择与调整的幅度因公司、行业而异,因而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评价者的主观判断,故对有关科目调整后计算得到的EVA是否准确也值得怀疑。
在我国,资本成本难于确定:计算EVA时采用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由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构成。债务成本通常是由公司在市场上为获得资金所支付的利率来确定,而从中长期角度看,权益成本评估数据来源于资本市场,但由于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不完善,投资者投资分散,组合程度低,无风险利率、风险系数和市场风险溢价难以确定,致使权益成本计算不准确,从而造成EVA计算的不准确。
(2)净销售额是指总销售额扣除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以及折扣后的余额。由于生产单位一般不能与销售金额联系起来,利用销售额作为工厂业绩的测量指标是存有争议的。另外,还必须考虑销售值可能受一系列与生态效率无关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会扭曲业绩数值,而且企业也可以通过对财务报表的粉饰来提高销售收入。
本文认为,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更易使生态效率指标的计算具有可比性,因为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数据更客观、真实,其与企业能够实际控制的那段经营过程的资源输入、废弃物排放及产品、劳务输出密切相关,易于界定企业的环境、财务业绩。因此,本文在计算中分母选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三)生态效率指标在企业中的应用
1.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公司概况。宝钢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宝钢股份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前三名,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公司重视环境保护,在中国冶金行业是第一家通过ISO14001环境认证的企业。
(2)公司披露的环境指标和财务指标(见表9)。
(3)公司的生态效率指标。①生态效率指标的计算。由于目前国家并没有建立一套行业统一、权威的生态效率指标,综合考虑三家样本公司所披露的环境指标,本文采用ISAR推荐的生态效率指标中的四个全球公认的生态效率指标(A.初级能源使用量/增加值、B.用水量/增加值、C.导致全球变暖气体排放量/增加值、D.固体和液体废物量/增加值)来进行计算(财务业绩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②2003年公司生态效率指标的计算:
C.导致全球变暖气体排放量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0602×6210.33/1463079.91=87.45吨/万元;
D.固体和液体废物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621+29.1+21.0)/1 463 079.91=0.00046吨/万元。
③2004年至2008年公司生态效率指标的计算过程同2003年。
宝钢股份2003年至2008年指标的比较(由于2005年度数据缺失和增发新股导致现金流量激增的原因,为使其比较结果更具科学性,以下比较不包括2005年的内容):
(1)在初级能源使用和用水量的生态效率方面,其数据并没有持续改善,在2006年之后有快速上升的趋势,其原因是:宝钢股份公司这几年成长力主要体现在重组并购上,2007年间,宝钢集团先后和八一钢铁、邯郸钢铁、包头钢铁、广东钢铁、韶关钢铁等国内区域性的钢铁巨头谈成了并购或者是合作协议。2008年宝钢与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和广东钢铁重组,并建设湛江千万吨级项目。产能的扩大使能源的消耗需求迅速增加,原煤的含硫量和灰粉上升致使其在环保工作方面的努力成效在经营现金净流量逐年增长的情况下并不显著。
(2)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态效率分析。由于这几年燃煤紧张,购入原煤的含硫量和灰粉呈上升趋势,以及原煤总体使用量的上升致使排放总量从2005年开始居高不下,而从2005年开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又持续下降,从而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率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造成该生态效率指标下降。
(3)废水排放的生态效率分析。各生产单元均设有比较完备的循环供水和废水处理系统,全部实现了清浊分流。各生产单元产生的废水首先在生产单元内部处理后循环利用,2004年水循环率平均为97.62%,减少了直接排放的废水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004年较2003年提高了216742.23万元,增长了14.81%。环境与经济的双重作用使得公司在该方面的生态效率有所改善。2005年的总产量比2004年增加1300万吨,增长58%,产能的提高使得原排污系统的处理能力有所下降,2006年经过试验和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该生态指标得到了持续提高。
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1)公司概况。中石油是中国油气行业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中石油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发行的美国存托股份及H股于2000年4月6日及4月7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2007年11月5日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2008年底,中石油拥有公司86.42%的股权。2007年,在由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公布的“2005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中石油位居第七位。
(2)公司披露的环境指标和财务指标(见表11)。
(3)公司的生态效率指标。①2003年公司生态效率指标的计算:
C.导致全球变暖气体排放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83391×6 210.33+48726×270)/13723600=38.70吨/万元;
D.固体和液体废物量③/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481+27866)/13723600=3.11吨/万元。
②2004年至2008年公司生态效率指标的计算过程同2003年。
中石油2003年至2008年指标的比较:
(1)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态效率分析。2003年至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增长态势而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不稳定,使得该生态指标不稳定。如果从绝对量上来看,看不出来公司的业绩有什么大的变化,说明单纯依靠绝对量的增减来判断企业业绩具有局限性,而生态效率指标的运用有助于提高企业业绩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将该指标与环境业绩指标的绝对值结合使用,能够避免单个指标的缺陷所导致的结论的偏差。
(2)废水排放方面的生态效率分析。经营现金净流量不稳定而废水中石油类排放量和废水中需氧量排放量有持续降低的趋势,使得该生态效率指标以不断小幅的降低为主。
3.英国BP公司(1)公司概况。BP由前英国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实多等公司整合重组形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团公司之一。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天然气销售和发电、油品零售和运输。2008年,BP在《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排前五名,位列欧洲500强第四位。
(2)公司披露的环境指标和财务指标(见表13)。
(3)公司的生态效率指标。①2003年公司生态效率指标的计算:
C.导致全球变暖气体排放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④=(78500000+10400000+83400000+240000×21+151000×6210.33+220000×270)/2169800×8.2766=1174499830/17958566.68=65.40吨/万元;
D.固体和液体废物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57000/2169800×8.2766=0.0032吨/万元。
②2004年至2008年公司生态效率指标的计算过程同2003年。
英国BP公司2003年至2008年指标的比较:
(1)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态效率除2007年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下降造成该指标回升外,其他年度均有所好转,这些都归因于一些工厂的关闭、真正可持续减排的实现和经营业绩的提升等。
(2)废水排放的生态效率方面除2005年废水排放量有大幅下降外,其余各年该生态效率指标与2003年无较大的差异,说明废水排放方面的生态效率和经营业绩的增长几乎是同步的。
因此,总体来看,BP公司环境和经济业绩都有所改善和提高。
4.各公司生态效率指标综合对比及结果(C.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态效率;D.废水排放方面的生态效率)(1)2003年的生态效率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是:
C:中国石油>英国BP>宝钢股份;
D:宝钢股份>英国BP>中国石油。
(2)2004年的生态效率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同2003年。
(3)2005年的生态效率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是:
C:宝钢股份>中国石油>英国BP;
D:宝钢股份>英国BP>中国石油。
(4)2006年的生态效率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是:
C:中国石油>英国BP>宝钢股份;
D:宝钢股份>英国BP>中国石油。
(5)2007年的生态效率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同2006年。
(6)2008年的生态效率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是:
C:英国BP>中国石油>宝钢股份;
D:宝钢股份>英国BP>中国石油。
通过以上对三家公司的综合对比发现:
(1)宝钢股份的废弃物排放和中石油的温室气体排放生态效率指标较好,这说明,我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已经注意从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废气控制和废水处理等方面进行污染控制,并取得显著成效。
(2)国内公司的生态效率在某些方面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因各有侧重,从而导致环境绩效不能全面提高,这是我国企业一直以来面临的严峻问题,需要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3)国内公司的生态效率与国外公司相比还存在差距,这与我国环境会计发展较晚和生态效率研究较少有关,我们要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争取在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有所突破,使理论研究的成果能在未来的管理实践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5.指标计算与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建议在对比中我们发现,生态效率指标不仅可以用来在行业内的企业之间作横向比较,而且可以用来监控某一企业的业绩变化。但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以下问题:
(1)由于计算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生态变量时,没有统一的规则或标准,因而缺乏可比性和一致性。
(2)我们所用的生态效率指标是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推荐的,虽然这些一般性的指标几乎可普遍应用于所有行业,但是对一些特定企业而言,却不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无法判别出哪个企业在生态效率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更大些。
(3)在对企业在环境方面所作的“贡献”(指标中分子的量化)的计算过程中,由于缺乏各个地区的能源转化系数,从而使得计算结果与真实值存在一定差距。
(4)通过对企业的环境报告的分析发现,企业披露排放的主要污染气体和薄雾中,诸如氨水、盐酸、氟化氢、氧化氮、氧化硫以及硫酸等,其测量方法和影响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全球性的共识。
(5)总废弃物是指最终需要处理的物质和物件总量。但是,即使存在一个各国统一的概念,该术语的含义针对不同的行业或不同的国家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像废弃物这种变量,没有公认的转换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数据的转换应该谨慎,要清晰地说明所使用的转换方法。
参考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本文对我国生态效率指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1)我们在对比中发现,仅仅用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推荐的通用指标,并不必然能显示出企业的生态效率状况,一般在评价企业生态效率状况时,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产品的特点以及生态效率指标的类别来选择或设计适当的企业特有指标。
(2)为每个地区制定一张初级能源转换系数表,以方便生态效率指标中能源使用量的计算。
(3)通过计算我们发现,ISAR推荐的生态效率指标的适用性存在很大的限制,应该结合不同行业对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需求,尽快构建出符合我国企业要求的生态效率指标。对于我国来说,可以参照国外在生态效率指标方面研究的先进经验,按行业特点,制定行业特有指标,以控制重污染行业对环境所造成的巨大损害,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我们必须计算出企业在资源消耗、水资源耗竭、固体和液体的废弃物弃置问题上的“贡献”,只有对环境指标进行量化,才能便于生态效率指标的计算。但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很少有对资源消耗、固体和液体废物量、温室气体环境影响的量化研究成果可资借鉴。因此,今后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四、结论与展望
目前,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企业生态效率指标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生态效率指标,并把指标应用于企业评价,以反映其在可持续发展中作出的贡献,进而试图在指标的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正ISAR推荐的指标,并探索性的设立辅助指标(企业特有指标)。但是,依然有很多问题有待继续研究:在企业的生态效率指标中,根据不同行业的性质与规模及评估范围的不同,对各类指标的选择问题还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仅以生态效率指标评估企业的环境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难以避免的偏差,欠缺全面性。ISO14031标准中的指标体系与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各有所长,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进行环境绩效评估;目前国家或相关权威机构对环境指标并未提出任何统一规范的文件或准则,不少企业环境绩效信息的基础工作和核算制度不完善,使得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实地调研、获取实际数据时存在一些困难;将生态效率评价纳入到现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问题尚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等。
总之,本文旨在探索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设计及应用,以实现利用生态效率指标预测企业的环境问题及其对财务业绩的影响,帮助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人做出正确的决策,帮助企业改善环境业绩,在减少或至少不增加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价值,实现环境业绩与经济业绩的双赢。
注释:
①初级能源使用量先按我国标准总局的能源折算标准将各种能源转换成标准煤,折算标准为:原煤1kg=0.714kg标准煤、焦煤1kg=0.971kg标准煤、重油1kg=1.429kg标准煤、原油1kg=1.429kg标准煤,然后再将标准煤折算成热量(1kg标准煤的含热量为7 000kcal),最后将热量转换成千瓦时(1kcal=1.163×10[-3]千瓦小时)。
②把SO[,x]归入温室气体。由于《京都议定书》中没有给出它的全球变暖影响潜值,我们参照平均潜值系数计算;下同。
③由于宝钢股份公司的环境报告中没有提供具体的固体废物量,此处我们只采用液体废物量来计算;为了便于比较,以下公司的此项指标也只采用液体废物量来计算。
④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会计年度结束日的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单位万元;下同。
标签:现金净流量论文; 标准石油论文; 全球环境问题论文; 石油污染论文; 企业环境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能源效率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石油资源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经营业绩论文; 经营指标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