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 苏州 215101)
【摘要】 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肾脏发病对机体的整个循环系统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多种胃肠激素也受着严重作用影响。中医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惯用的治疗方式,对于血清胃肠激素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慢性肾衰竭和胃肠激素的作用进行分别的介绍,其次详细分析了慢性肾衰竭与胃肠激素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了中医药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胃肠激素的相关影响。
【关键词】中医药;胃肠激素;慢性肾衰;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289-02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的临床综合征,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同阶段,机体的激素水平也不同,特别是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更为明显。胃肠激素在调节消化系统合理运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中医药治疗是一种针对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和病况,采用多种中草药联合作用的治疗方式,我院为了进一步分析在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的治疗对患者胃肠激素的作用效果。
1.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肾脏疾病作用导致的肾功能以缓慢性和进行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会出现一系列生化、内分泌等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影响着人体全身各处的系统与器官同时也会引发多种的临床表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最早期最为突出的临床现象即为消化系统症状,这种症状经常作为诊断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在临床早期,厌食、饭后饱胀感是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更为突出,严重时直接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异常[2]。尿毒症时期就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循环,伴有口臭、带氨味以及食管黏膜出血,大多数患者均会发生溃疡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和消化功能。
2.胃肠激素
胃肠道激素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化学物质,主要生存于消化道,产生于内分泌细胞和非内分泌细胞,顺着血液循环作用于机体的各个细胞和组织,主要用于胃肠道的分泌、运动、吸收整个过程,是胃肠道进行活动的主要因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胃肠激素多种多样,多肽是胃肠激素的主要化学成分,可以区分为两类,促进胃肠运动的激素和抑制胃肠运动的激素,能够有效促进胃肠运动的激素包括了调节消化腺分泌、调节消化管运动、调节机体代谢、营养作用;抑制胃肠运动的激素起到了保护细胞的作用、有效的调控其他激素的释放、控制胃肠道血流流动情况、有效调节人的食欲等。胃肠激素异常一定程度上与临床上很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扩散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调整或补充胃肠激素则有利于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也可以依据该临床表现作为部分疾病的诊断依据[3]。
3.慢性肾衰与胃肠激素的关系
慢性肾衰竭的机体生理功能紊乱进而就会影响消化道的正常运行,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排泄和降解功能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进一步导致胃肠激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导致胃肠运动常功能不正常运作和病变的发生。在慢性肾衰发展到晚期时,患者的肽类激素清除减少和尿毒症毒素直接刺激某些多肽激素的分泌;从另一角度入手,在肾脏中某些胃肠肽激素存在着,血清水平受尿毒症患者调节胃肠肽的细胞受体下调能力的影响[4]。
4.中医药对胃肠激素的作用影响
中医中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胃肠激素的分泌和释放,有效的调节胃肠功能同时调控着全身的功能状态。在很多健脾益气中药和中药复方中,提高脾虚患者血浆中Gas的含量,能够有效提高胃肠道的在消化和吸收方面的能力,进而改善脾虚的症状。六君子汤有效的提高了血浆中MTL和SS的含量,能够有效提升血清中GAS。半夏泻心汤可降低血管肠肽活性物的含量同时降低P的物质水平,提升SS水平,起到了促进胃排空的作用;生姜泻心汤通过同时提高MTL、GAS和SS水平,使得胃排空受到抑制;甘草泻心汤只能升高MTL和GAS水平,对促进胃排空的作用并不突出,但是,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桂枝汤本对胃肠激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降低组织中胃泌素、胃动素含量的同时,也能升高了GAS、MTL含量。清肾汤可以使其水平降低,所以此方是能明显减轻患者恶心呕吐、食少纳呆等症状的机制之一。胃苏颗粒不仅能够有效改善CRF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与此同时,能有效的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大黄素和小檗碱通过上调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的方式,改善了高浓度瘦素对细胞的损害程度,并且能够有效调控调节能量代谢的作用,从而降低血胰岛素水平,改善代谢混乱等作用[5]。
5.小结
多种单味药及方剂均可影响胃肠激素的水平,能够有效阐述中药对于慢性肾衰竭胃肠激素的影响。可能通过多方面的作用机制,影响胃肠激素的合成、释放或灭活、干预胃肠激素的排泄或是重吸收等多种机制发挥作用。中药使用效果与药物配制是十分相关的,不同的组成成分对胃肠激素水平的作用效果也是不同的,发挥作用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前利用中药针对慢性肾衰竭胃肠激素的研究并不多见,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体系,所以在全面阐述中医药的作用上有很大的难度。胃肠激素主要分布在中枢和胃肠道,对于中枢水平的研究还是极少的,也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同时也可以为慢性肾衰竭消化道症状明显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乔菲菲,于俊生,李建英等.中医药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9):2156-2157.
[2]毕礼明,高峻,朱冬云等.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研究认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3):425-427,431.
[3]贾佑铎,郭兆安.慢性肾衰竭消化系统症状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0):936-937.
[4]李建英,胡维华,黄克基等.柴半六合汤对慢性肾衰竭合并胃肠道症状患者胃泌素、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6):503-506.
[5]张威,凌江红,童俊容等.中药对慢性肾衰竭胃肠激素的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10):923-925.
论文作者:毛毅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胃肠论文; 激素论文; 作用论文; 肾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中医药论文; 水平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