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在讲评试卷时要力求精讲精析,抓住典型的错例,择其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考性,并对重要的解题思维过程和方法应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当然,我们在实际试卷讲评中,是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师生合作,并抓住试卷讲评的重点,以及引导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来优化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试卷讲评;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74-01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试题的讲评决不是给个答案,从我听过的、讲过的试题讲评课来看,里面的学问可大呢!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应该也同样是有趣味的,吸引人的,学生也应该是听的津津有味的。讲评课不能就题论题,对学生容易失误的试题要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注意知识的拓展深化,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熟练技能、弥补缺漏、纠正错解、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揭示规律、提高能力。我们要指出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典型的错误,分析出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及防止解题错误的措施使学生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解题错误;帮助学生学会对一些较重要的、典型的题目从不同角度进行变式,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如何使初中数学试卷讲评得到优化呢?
一、试卷讲评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试卷讲评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性教学活动,若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收不到好的讲评效果。因此,教师应尽量提供学生自己总结、自行讲评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展开个人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错误之处,然后由其他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所以,在试卷讲评中,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一定要由学生自己解决,不能再累赘的去讲评。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讲评的起点应使大多数同学受益,既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教师要打破一言堂的习惯,发动学生参与评析试卷,有些题目,可以由学生担当“讲解员”,分析他们是如何进行正确思维,得到正确或巧妙解法的,为其他学生进行思维示范,也可以让他们谈谈怎么产生错误思维的,这样有利于其他学生弥补自己思维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有些在认识上比较模糊的题目,可以由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让学生在辩论中获得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独立矫正失误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组织、点拨、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巩固强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维水平。
二、试卷讲评中应引导学生理清思维的过程
试卷讲评是师生共同进一步探讨解题思路方法、提炼数学思想、探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试卷讲评应针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理解偏差、思维谬误、错误的方法、计算错误、概念性错误等,帮助学生找出导致这些错误的根本原因,并指明解题的正确思路、方法和规律,切忌就错论错,再对此加以反馈巩固,达到最终消除错误的目的。只有帮助学生真正搞清楚出错的原因,并指出解此类题目的正确思路和方法,才能对试题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并做到要药到病除,才能真正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另外,为了巩固讲评结果,教师应采取必要手段促使学生消化讲评内容。讲评后,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个别消化讲评内容。要求学生在讲评的基础上再认真阅读一遍,清理自己的失分点,教师可进行个别指导,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典型错题建到自己的错题集中,以便随时查阅反思,避免下次再犯累似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意义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强化贮存知识的过程,而是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处理各项新的学习任务,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思维活动,不断地构建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这是内部心理上的思维创造过程。只有在学习数学思维过程中,创造一个便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引起主动参与的欲望,以真实情境中主体对思维活动的深度参与、体验、感悟为基础,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试卷讲评中对难点问题师生合作解决
对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的或虽能完成但方法不太恰当的题目,可采用师生共同分析探究的方法,教师切不可为了省事而直接把知识和方法灌输给学生。将整理好的知识直接塞给学生,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可以采取在小组内的合作探索交流,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实际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将一些简单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释疑,自行解决。这样优等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知识学习相对弱的同学找出问题的所在,帮助他们来解决。小组内各取所需,各展其能,可以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就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在小组内进行初步的争论,为下一步的组间交流做好准备,并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通过讨论质疑,提出思考的问题,可以说在这样合作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更好的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知识的不足,使得小组间的交流有了学生思维的痕迹。
四、试卷讲评应抓住讲评重点
试卷讲评课,教师习惯于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逐题讲评,面面俱到。这种讲评方式信息量大、耗时长、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讲评到后面的问题时学生的注意力已不太集中,课堂效率低下,而这些题目的内容却恰恰是整张试卷的难点,分值上又占有很大的比重。但由于上课时间有限,讲到后面的问题时,教师往往是点到为止,一带而过,缺乏解题思路分析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收益甚微。教师对试卷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对整份试卷有一个整体的评价,这是试卷讲评的基础工作。试卷讲评课绝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到学生中存在的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问题,应有针对性和侧重性地在试卷讲评课上进行解疑纠错和扬优补缺。
总之,试卷讲评课,不仅要重知识的拓展,重答题技巧的归纳提升,更要注重学生考试心理的辅导与研究,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品质。同时,试卷讲评课应该是深化提高课,如何使试卷讲评走向实效,真正做到“懂一题,会一片”仍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浅谈评讲数学试卷方法,中学数学研究 2002年
2、于建华,讲评数学试卷的方法与实践,中学数学 2001年
3、欧阳芬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型,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年
论文作者:郑传玉
论文发表刊物:《科教新时代》2014年3月总第2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7
标签:学生论文; 试卷论文; 思维论文; 错误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方法论文; 知识论文; 《科教新时代》2014年3月总第23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