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视角感受伟人风采
——读《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
文/刘学正
“我认为,她们的勇气、力量和光辉已经被放置在阴影中太久了。没有她们,就不会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世界就不会是今天的模样。”这是玛丽·加布里埃尔在其著作《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序言中写道的。这里的“她们”,指的是马克思的妻子燕妮和三个女儿。百余年来,关于马克思的传记作品数量颇多,大都聚焦于他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但对他最亲密的家人少有关注。玛丽·加布里埃尔另辟蹊径,她不仅详尽记录了马克思思想的萌芽与诞生,还从马克思的家庭生活入手,力求全面客观地还原一个真实的马克思。
全书由“马克思和男爵的女儿”、“流亡的一家”、“流寓伦敦的家庭苦难”、“贫病交困中携手前行”、“从《资本论》到公社”、“马克思家庭的悲与欢”、“共同的革命事业”等七个篇章组成,生动再现了马克思伟大且温情的一面。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夫妇彼此深爱,即便经受失去四个孩子的痛苦,遭受贫困和疾病,被社会排斥,他们的爱依然热烈如火;可以看到三个女儿崇拜父亲,即便自己失去了梦想,仍把他的伟大思想前景当作信仰;可以看到在19 世纪欧洲革命浪潮中,有一群人璀璨、高昂、不屈、有趣、激情……
当17 岁的马克思下定决心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时,出身贵族的燕妮冲破世俗枷锁,托身于这个前途未知的市民阶级子弟。书中以相当大的篇幅描述了马克思与妻子燕妮的相识、相爱、相守。婚后,经济拮据和遭受驱逐之苦,并未让燕妮屈服,哪怕是年幼的女儿疾病缠身,丈夫饱受政治迫害,她也坚强地承受了下来。燕妮还曾开玩笑说,自己是“悲惨的伟大”这座宫廷里的王后。
马克思一家曾居住在伦敦最偏僻地区的一座最便宜的房子里,墙壁上满是因年久失修而产生的破洞,没有一件新家具,到处是一片凌乱。客厅中间放着一张很大的老式圆桌,铺着油布,上面有马克思撰写的手稿、书籍和报纸,还有孩子们的玩具,燕妮做针线活的篮子和碎布条。不仅如此,几个边缘已经破损的杯子、刀叉、油灯、墨水瓶、玻璃杯也全堆在桌子上。马克思夫妇对此并不觉得难堪,用访客们的话说就是,“当谈话热烈起来、愉快起来,这些不足和不便好像又没有那么让人难以忍受了。慢慢地,你会逐渐习惯,觉得很有趣、很新奇。”
书中揭示了马克思作为一家之主的悲情。马克思引领的革命思想,招来了如影随形的一次次政治迫害,家人们颠沛流离,辗转跋涉于欧洲各地。为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们甚至不得不靠燕妮典当自己的首饰来勉强维持;由于没钱付房租,而被房东无情地赶到大街上;孩子染病也无力医治,正是在这样贫困交加的境遇中,他们接连失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他说没怎么样。楼兰的女儿管我叫爸,我管楼兰的母亲叫妈。我们就像一家人般亲密,事实上这段时间,我们就是一家人。老人暂时也没有讹我,既没有让我抚养她的外孙女,也没有黑我的那套房子。不过说不准她现在还没到讹我的时间,我也不会有她永远不会讹我的证据……楼兰按时吃药,按时喝水,按时睡觉,按时醒来,按时打吊针,按时花钱,按时呻吟,按时死去,按时火化,按时下葬,就这样……
物质匮乏让人难以忍受,可马克思家的精神食粮却无比丰盛。马克思从孩子们很小时便培养他们对文学和语言的热爱,他让莎士比亚成了家里的“尊贵客人”。他和燕妮向孩子们吟诵莎士比亚的剧作, 神奇地把混乱狭小的阁楼变成了维罗纳的金色宫殿、法国的宏大战场,孩子将台词记住后, 他们还一起吟诵。马克思还给她们读但丁、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的作品,孩子们把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人物当成了自己家里的“朋友”,充实且快乐。
选用其它植物的局部和整片叶片图像共4幅,如图3(a)所列图像所示。利用本文方法所提取的结果(为便于观察,将叶脉图像作求补运算)如图3(b)4幅图像所示。
《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一书,是玛丽·加布里埃尔历时8 年,在搜集了马克思一家及其亲朋好友60 多年的书信后,才书写而成的。她在众多的第一手资料中,探寻和搜索马克思与妻子、孩子,以及恩格斯等好友较为鲜见的故事。该书并非一般的人物传记,也非单纯的理论作品,其主要特色在于把马克思所处的历史环境、社会背景、情感生活、斗争经历等密切融合,清晰的思想脉络能激发起新的思考。
在历史长河中,马克思思想焕发出无比强劲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独有的人格魅力、理论品质。但我们不能忽视马克思背后的那位女人,为挚爱奉献了一生的燕妮。正是有她始终如一的理解、支持和协助,马克思才能专心投身到革命当中,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并最终改变了世界。
目前中小河流治理缺乏对河流系统性作用的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应遵循自然演变规律,该弯则弯,设计多样化的水流结构及河道形状,尽可能采取复式断面,并尽量利用植物根系的锚固作用进行整治,为河流沿岸动植物生存提供栖息地,同时也为河流系统间能量流动提供基础平台,为河流水质自然净化提供基础保障。
标签:马克思思想论文; 加布里埃尔论文; 《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论文; 政治迫害论文; 生活视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