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汁超高压灭菌的研究

草莓汁超高压灭菌的研究

一、草莓汁的超高压杀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斯超,花成[1](2021)在《草莓果酱超高压杀菌与贮藏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了超高压技术对草莓果酱的杀菌效果以及4℃贮藏期下高压草莓果酱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超高压压力的提升与时间的延长,杀菌效果显着提高,550 Mpa保压3 min可以达到最佳效果。草莓果酱在500 Mpa保压3 min杀菌后,4℃下贮存3个月可以较好地保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王晓琼[2](2021)在《非热加工技术对蓝莓复合果汁品质保护研究》文中指出蓝莓是一种种植面积广、附加值高的小浆果,但是蓝莓主要以鲜食为主,精深加工程度低。目前,传统的热加工技术很难保持蓝莓产品的感官及营养品质。在蓝莓的精深加工产品中,非热加工技术方兴未艾,应用新的非热加工技术和多种非热加工技术相结合的栅栏技术将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针对蓝莓产业化的瓶颈问题,研究添加抗氧化剂和超滤技术对果汁品质影响,并结合超高压和超声波技术,以维持果汁的感官和营养品质,保证其微生物安全性,延长货架期,对蓝莓的精深加工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不同抗氧化剂包括没食子酸(GA)、阿魏酸(FA)、抗坏血酸(VC)、柠檬酸(CA)、茶多酚(TP)、α-生育酚(VE)结合超高压技术对蓝莓复合果汁(蓝莓:红提:哈密瓜:菠萝=2:2:1:1(V/V))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VC、GA和TP能够较好的维持果汁的颜色,保护花色苷,抑制褐变。对浓度进行优化,在4℃贮藏4天后,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g/L的VC、GA和TP,果汁褐变程度分别减少了27.74%和29.53%和23.94%,且花色苷保存率分别为114.80%、112.58%和112.97%。此外,2~4g/L的VC、GA和TP对蓝莓复合果汁的PPO酶活有较强的抑制。因此,结果得出2g/L的VC、GA和TP对果汁的护色作用较强。对比最佳浓度下三种抗氧化剂对贮藏期间颜色的保护作用,发现添加了2g/L的GA的果汁中花色苷保存率更高,酶活抑制更强,这可能是由于GA与花色苷之间形成了一种复合物,增强了花色苷的稳定性。2.研究了不同杀菌方式对2g/L GA护色过后的蓝莓复合浊汁品质影响以及4℃下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结果得出,经过超高压、超声波和热处理后,菌落总数至少下降了2.99个对数值,霉菌与酵母总数低于1个对数值,大肠菌群数小于3MPN/m L,符合《GB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的要求。根据贮藏期浊汁中菌落总数的变化得出,超高压、超声波和热处理后的浊汁分别能够放置72天、48天、>72天。三种处理下,浊汁的p H、TSS和浊度在处理前后及贮藏期内均无显着变化(P>0.05)。贮藏期间,浊汁中花色苷和抗坏血酸含量显着下降,贮藏72天后,超高压和热处理使浊汁中花色苷含量分别下降了56.44%和31.47%,使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下降了23.10%和10.89%。而超声波处理下花色苷降解速率最快,贮藏48天后,降解了53.21%。三种处理之间总酚的下降速率基本一致,而DPPH抗氧化活性与总酚(r=0.832-0.846)和花色苷(r=0.787-0.896)呈现高强度相关性(P<0.01)。通过分析风味成分发现,处理前后及贮藏期间,热处理均使浊汁中的酯类和醛类物质的减少,造成了果汁果香味和绿色香气的减少。3.研究了不同杀菌方式对超滤过的蓝莓复合清汁品质影响以及4℃下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结果得出,超滤后,果汁中的菌落总数和霉菌与酵母总数分别减少了1.40、3.09个对数值,大肠菌群数低于9.4MPN/m L。同时,花色苷、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分别减少了26.59%、31.22%和26.77%。经过不同杀菌方式处理后,清汁中的微生物符合《GB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的要求。根据贮藏期清汁中菌落总数的变化得出,超高压、超声波和热处理后的浊汁分别能够放置104天、72天、>104天。贮藏期间,p H无显着变化,TSS和浊度增加,透光率、L*值和a*值下降。贮藏104天时,超高压和热处理清汁的透光率分别下降15.51%和17.68%,浊度分别增加了40.21%和98.88%(P<0.05)。三种杀菌方式处理后,清汁中花色苷和总酚含量在贮藏期的下降速率基本一致。但与超声波和热处理相比,超高压处理下果汁中的抗坏血酸降解更慢。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DPPH抗氧化活性与活性成分(总酚、花色苷和抗坏血酸)呈现高强度相关性(P<0.01)。清汁的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不同处理后清汁的感官品质均会显着下降(P<0.05)。4、通过对比贮藏期间清汁和浊汁中微生物的变化,发现热处理能更大程度的保证蓝莓复合果汁的微生物安全性。通过对比贮藏期间清汁和浊汁中品质指标的变化,发现超声波和热处理会影响清汁的浊度和澄清度;热处理会严重影响浊汁的风味指标;超声波处理后果汁中抗坏血酸降解速率更快;而超高压对果汁的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和超声波处理是较有潜力的非热加工方法。

杜习绱[3](2020)在《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超高压杀菌工艺及其品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蔗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多种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近年来发展快速、日益引起重视的甘蔗高值化产品。由于甘蔗汁营养丰富,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导致甘蔗汁变质,影响其货架期,限制其生产、销售。因此,有必要开发有效的处理方法来控制微生物生长,在提高其贮藏性能的同时,尽可能保障其品质和营养成分。超高压技术(HPP)属于非热处理技术之一,具有高效的灭菌效果,能很好保全食品与饮料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及口感等。本研究以陶瓷膜过滤甘蔗汁为原料,采用传统培养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了陶瓷膜过滤甘蔗汁主要腐败菌,研究了HPP不同处理条件对陶瓷膜过滤甘蔗汁内蜡样芽孢杆菌的杀菌效果,同时,对HPP和热杀菌处理前后陶瓷膜过滤甘蔗汁及在4oC贮藏期间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营养指标和抗氧化活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HPP处理对陶瓷膜过滤甘蔗汁的贮藏稳定性。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传统培养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陶瓷膜过滤甘蔗汁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发现采用传统培养法在陶瓷膜过滤甘蔗汁中分离出16株菌株,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13株),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 sp.,1株),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1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1株),其中芽孢杆菌属为主要菌属,占分离的细菌总数的81.25%。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在属的分类水平上,主要包括芽孢杆菌属、明串球菌属(Leuconostoc s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泛菌属(Pantoea sp.)、假单胞菌属、魏斯氏菌属(Weissella sp.)等。其中芽孢杆菌属和明串球菌属为主要菌属,分别占31.64%和27.95%。综合两种方法,可以得出陶瓷膜过滤甘蔗汁中主要腐败菌为芽孢杆菌属和明串球菌属。(2)陶瓷膜过滤甘蔗汁HPP杀菌工艺的优化,采用HPP技术对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进行杀菌处理,研究不同压力、杀菌循环次数及保压时间等操作参数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杀菌效果。研究发现随着压力的上升、保压时间的延长和杀菌循环次数的增加,蜡样芽孢杆菌总数逐渐减小,杀菌率最高可达100%。HPP处理陶瓷膜过滤甘蔗汁的最适杀菌工艺参数为压力500MPa,保压时间10 min,循环次数2次。在此工艺条件下,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达到了良好的杀菌效果,杀菌率达99.98%,此时陶瓷膜过滤甘蔗汁微生物数量少于2个对数,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中微生物检测标准。(3)研究了HPP和热杀菌处理对陶瓷膜过滤甘蔗汁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营养指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发现两种方式均可显着减少陶瓷膜过滤甘蔗汁中的菌落总数、且未检测出霉菌和酵母;p 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含量、蛋白质、总酚、总黄酮和抗氧化活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HPP处理后有机酸和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变化,热杀菌处理后明显降低;HPP处理后色差ΔE为2.83,热杀菌处理后色差ΔE为4.47,表明HPP处理后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色泽的变化较小。热杀菌处理后浊度为3.71 NTU,HPP处理后浊度为1.65 NTU,表明HPP处理对陶瓷膜过滤甘蔗汁的浊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研究了HPP和热杀菌处理后陶瓷膜过滤甘蔗汁4oC贮藏50天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营养指标和抗氧化活性等变化规律。陶瓷膜过滤甘蔗汁中菌落总数始终小于2个对数,且在整个贮藏期间未检测到霉菌酵母;p 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含量、有机酸含量、总黄酮、ABTS自由基清除率无明显变化(P>0.05);蛋白质、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色泽和浊度明显变化(P<0.05),但在贮藏期间HPP处理的样品变化较小。

高悦,江依,赖璐莹,潘思轶,徐晓云,刘凤霞[4](2020)在《超高压和热处理酸辣藕丁菜肴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究热处理和超高压处理酸辣藕丁杀菌前后以及贮藏过程品质的变化,该试验以莲藕为试验原料,炒制后经2种杀菌方式处理,以色泽和质构特性为理化指标,以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霉菌酵母为卫生指标,并采用恒温加速破坏性试验法确定其货架期。结果表明,2种杀菌方式处理的酸辣藕丁在杀菌前后和贮藏过程中均未检出微生物;杀菌后和贮藏过程中藕丁的总色差ΔE*值增加、L*值减小、a*值和b*值增加,藕丁的硬度、脆度和紧实度降低;经超高压处理酸辣藕丁在杀菌前后和贮藏过程中的色泽和质构均优于热处理藕丁;经121℃/20 min热处理酸辣藕丁菜肴包货架期为560 d,经500 MPa/10 min超高压处理的酸辣藕丁菜肴包货架期为563 d。

蒋明昊[5](2020)在《中温联合超高压处理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 Elliot)是蔷薇科的一种多年生的耐寒耐旱灌木,其果实富含花青素、酚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保健作用。但其生食味道酸涩,利用率低,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开发其相关产品,实现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双赢。本文以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为原料,优化了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明胶脱涩、调配和中温联合超高压杀菌工艺,探究了不同杀菌方式对果汁品质的影响,以及果汁在贮藏期内各品质指标的变化,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黑果腺肋花楸果汁最佳脱涩工艺条件为:每10 m L原汁添加18.5 m L水并与1.5 m L的1%明胶溶液混匀,在15℃静置沉降处理15 min。该条件下总鞣质脱除率为30.85%,缩合鞣质脱除率达到41.63%,有效减少了果汁涩味(92.5%)。2.黑果腺肋花楸果汁最佳调配方案为:每10 m L浓缩后的黑果腺肋花楸脱涩汁添加20 m L饮用纯净水,加入甜菊糖苷0.006 g和白砂糖1.2 g,有效增加了甜味(9.3%)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5.7%),减少了不愉悦的气味,感官品质得到提高。3.可行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温联合超高压处理条件为:300 MPa/7 min联合55℃/10 min与400 MPa/7 min联合50℃/6 min,这两种联合杀菌方式能使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在4℃与25℃贮藏30天后仍能满足我国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中温联合超高压处理、超高压处理(400 MPa/7 min)和巴氏杀菌(75℃/30 min)均能暂时有效杀灭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的微生物,使其满足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但中温联合超高压处理与超高压处理均比巴氏杀菌能更好地保持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以及减少对果汁色泽和挥发性成分的破坏。4.4℃贮藏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果汁比25℃贮藏拥有更好的感官品质与更高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中温联合超高压处理(300 MPa/7 min联合55℃/10 min与400MPa/7 min联合50℃/6 min)能保证4周内果汁的品质和安全性均优于超高压处理(400 MPa/7 min),采用中温联合超高压处理将是黑果腺肋花楸果汁杀菌工艺的更好选择。

李雨浩[6](2020)在《蓝莓复合果汁的研制及贮藏期内品质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蓝莓、树莓、黑莓、蔓越莓、黑果腺肋花楸与蓝靛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多酚、黄酮、花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保健功效,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的浆果资源,但因贮藏相对困难常被加工成为果汁果酱等深加工制品。目前市售果汁产品较为单一,且杀菌工艺多为高温热力杀菌方式,对产品的营养和口感破坏较大,因此对于天然复合并采用非热杀菌的果汁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本课题以六种小浆果汁为原料,对其品质指标与感官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筛选出适合复配的三种浆果汁;然后进行蓝莓复合果汁的配料比与澄清工艺优化研究;并探讨超高压和巴氏杀菌对蓝莓复合果汁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最后监测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果汁品质变化并对其货架期进行预测。小浆果对比研究为消费者鲜食摄取及浆果产业原料选材提供参考,也为蓝莓复合果汁的深加工研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类小浆果汁的理化性质差异性较大:黑果腺肋花楸汁和蓝靛果汁相较于其他四种小浆果汁氨基酸和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更高,抗氧化活性更强,挥发性物质种类更多。但由于其苦涩味致使感官评分较低,而蓝莓汁的感官评分最高。因此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蓝莓、黑果腺肋花楸、蓝靛果为复合果汁原料。2.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以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获得蓝莓复合果汁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蓝莓汁55.66%、红提汁24.34%、黑果腺肋花楸汁10%和蓝靛果汁10%(以体积分数计)。采用果胶酶对蓝莓复合果汁进行澄清处理,最优工艺参数为:果胶酶添加量为0.08 g/100m L,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果汁透光率可达90.1±0.20%,显着地提高了果汁的澄清度和稳定性。3.超高压结合壳聚糖(HPP+CH)的杀菌效果优于单独的HPP和CH杀菌。HPP+CH组杀菌参数为预先添加0.5%壳聚糖,然后采用400 MPa在室温下处理5 min;巴氏杀菌条件为90℃处理1 min(HTST);上述两种杀菌处理后蓝莓复合果汁的菌落总数均小于10 CFU/m L且均未检测出霉菌和酵母菌。4.HPP+CH和HTST处理后的蓝莓复合果汁的p H值、总黄酮含量和DPPH抗氧化能力与原汁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HPP+CH组的总酚含量、花青素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褐变度均有所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微下降;HTST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花青素含量均稍有下降,褐变度增加。HPP+CH处理组的色差△E为1.47±0.19,肉眼变化不可见;HTST处理组的色差△E为2.06±0.48,色泽肉眼变化可见;HPP+CH组与对照组的挥发性成分组成最相近,整体风味变化不大。总体上,HPP+CH技术相较于HTST更适合蓝莓复合果汁进行杀菌处理,对果汁的整体破坏较小。5.贮藏期内,HPP+CH和HTST处理后的蓝莓复合果汁,在4℃、27℃和37℃三个贮藏温度下微生物指标均可达到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冷热两种杀菌方式处理后的蓝莓复合果汁的p 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稳定;随着贮藏时间延长,HPP+CH组的花青素含量、DPPH抗氧化活性以及感官评分均优于HTST组,褐变度和色差值低于HTST组;贮藏温度越高,两种杀菌处理后的果汁的品质劣变越快。货架期预测试验表明,超高压处理后的蓝莓复合果汁在4℃下贮藏的货架期为225天,而巴氏杀菌处理后的蓝莓复合果汁在4℃下贮藏的货架期为116天。

周宇[7](2019)在《超高压处理对蓝莓汁品质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热敏感性果汁-蓝莓汁为原料,研究了超高压技术(ultra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UHPP)和热处理技术(high-temperature processing,HT)对蓝毒汁品质的影响,考察了在两种条件下蓝莓汁的微生物、过氧化物酶(POD)和花色苷的变化,分析了不同超高压条件处理对蓝莓汁中的pH、色泽和蛋白含量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超高压技术和热加工技术对蓝莓汁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在100~500MPa的压力下和80℃的恒定温度下处理蓝莓汁(6、12和24 min),测定蓝莓汁中菌落总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压力越高,对蓝莓汁中菌落总数的杀灭效果就越好。在压力500MPa时灭菌效果最佳;在同样超高压处理时间越长,对蓝莓汁中微生物的抑制效果越强。在400MPa的压力条件下,处理24min时灭菌效果最佳,菌落总数为3.87CFU/mL;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其灭菌效果也就越好。但是这种方式会破坏蓝莓原有的品质。因此就从灭菌效果角度,超高压灭菌技术明显优于热处理技术。(2)在80℃的恒定温度下热处理蓝莓汁(6、12和24 min)和在100~500MPa的不同的压力条件下处理蓝莓汁(6、12和24 min)对比分析蓝莓汁中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80℃处理6min后,蓝莓汁中POD残留量为19.00%,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到12min时蓝莓汁中的POD被完全钝化。而在1OOMPa(6min)、200MPa(6、12、24min)、300MPa(6、12、24min)和 400MPa(6、12min)条件下,蓝莓汁中的POD被激活。在压力为500MPa时才能够起到钝酶作用,但效果不是很好,保压时间为24min时,POD仍残留82.12%。(3)在不同条件下,即不同压力(100~500MPa)和不同时间(6~30min),超高压处理蓝莓汁和在80℃的恒温下热处理蓝莓汁,分析蓝莓汁中花色苷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超高压处理时间的增加,蓝莓汁中花色苷的残留量在不断减少;随着超高压处理压力增加,加快蓝莓汁中花色苷的残留量减少速率。在500MPa压力下处理蓝莓汁,蓝莓汁中花色苷残留率在显着下降,在低于500MPa压力下,蓝莓汁中花色苷残留量虽有减少,但变化不明显,在处理30min后,花色苷残留率仍在97.00%以上;在处理时间相同时,用超高压处理对花色苷的破坏小于热处理。建立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可得:在较低的超高压(≤200MPa)处理下,花色苷的残留量几乎无明显变化,同样对比80℃的热处理,热处理对花色苷的破坏作用远大于超高压处理。(4)考察不同条件下的超高压处理对蓝莓汁中蛋白含量、PH和色泽的影响,实验结果为:蛋白含量在1.1~1.5mg/mL之间,与原材料中蛋白含量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所以超高压处理对蓝莓汁中蛋白含量几乎没有影响;pH值在3.23~3.42之间,其数值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超高压处理对蓝莓汁的酸碱度几乎没有影响;色泽(AL,Δa,Ab)随着超高压处理的压力、时间、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改变,但是对人类肉眼来说,这样的变化并不明显。

陈晓维[8](2019)在《加工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NFC复合果汁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草莓、蓝莓和桑葚均属于浆果,含有丰富的花色苷等营养物质,但由于草莓、蓝莓和桑葚水分含量均较高、易受微生物污染、在自然条件下贮藏几天后就出现腐败现象,造成果品严重浪费。将草莓、蓝莓和桑葚加工成复合果汁,不仅解决它们的保存问题,且能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对推广非浓缩还原汁(NFC)复合果汁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了草莓、蓝莓和桑葚汁解冻技术、乳酸菌发酵技术、酵母醋酸菌联合发酵工艺及杀菌技术对果汁品质的影响,为复合果汁的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解冻方式(微波解冻、超声波解冻、水浴解冻、自然解冻)对草莓、蓝莓和桑葚出汁率及其果汁品质影响,确定了草莓、蓝莓和桑葚的最佳解冻方式。结果表明,与新鲜草莓汁相比,微波解冻的草莓汁在酸度、色泽、粘度和水溶性果胶含量的差异最小,且是四种解冻方式中花色苷含量较好的处理方式,相关理化指标变化显着(p<0.05);微波解冻的蓝莓汁pH、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新鲜蓝莓汁差异不显着,且总花色苷含量最高(62.45 mg/100g),单体花色苷检出数量最多(11种),此外,微波解冻后蓝莓汁的总酚含量(2.27 mg/g)、抗氧化能力(46.88μmoL/g)最高,对营养成分的含量保存的最好;超声波解冻的桑葚汁pH、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新鲜桑葚汁差异最小,其粘度(0.11 mPa·s)、水溶性果胶(5.91mg/g)、总花色苷(266.17 mg/100g)、矢车菊素3-O-葡糖苷(136.15 mg/100 g)、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87.75 mg/100 g)、总酚(2.86 mg/g)等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47.45μmol/g)等指标均显着(p<0.05)优于其它解冻方式。(2)开展草莓汁、蓝莓汁和桑葚汁的乳酸菌(干酪乳杆菌、肠膜状明串珠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酵母和醋酸菌联合发酵工艺研究,结果发现三种乳酸菌不能在草莓汁和蓝莓汁较好地生长,能在桑葚汁中较好地生长,且在发酵16 h后达到最大菌量,且三种菌发酵的桑葚汁中的蔗糖被消耗殆尽,葡萄糖、果糖、苹果酸、柠檬酸、矢车菊素葡糖苷、矢车菊素芸香糖苷含量下降,乙酸和乳酸含量增加,总酚含量和色泽差异不显着。酵母醋酸菌联合发酵草莓汁、蓝莓汁和桑葚汁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酵母发酵草莓汁的最佳时间为24 h,醋酸菌发酵草莓汁的最佳时间为60 h;酵母发酵蓝莓汁的最佳时间为120 h,醋酸菌发酵蓝莓汁的最佳时间为60 h;酵母发酵桑葚汁的最佳时间为32 h,醋酸菌发酵桑葚汁的最佳时间为60 h。(3)通过感官评价初步确定了草莓蓝莓桑葚复合果汁的较合适复配比例为1:1:2。在这个复配比例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杀菌方式和贮藏温度对复合果汁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在4℃、25℃贮藏条件下,比较了超高压处理(550 MPa,5min)与热处理(95℃,2 min)对草莓蓝莓桑葚清汁、浊汁营养品质、色泽和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复合清汁、浊汁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酚、总花色苷和单体花色苷含量等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显着下降,色差显着增大(p<0.05),特别是在25℃下贮藏的复合果汁下降程度远远大于在4℃下贮藏,说明低温贮藏有利于减少果汁营养品质的损失;相比热处理,超高压处理的复合浊汁各指标变化更小,说明超高压可更好保持浊汁的营养与色泽;复合清汁则是热处理的各指标变化更小。

韩杨[9](2018)在《超高压杀菌对黄椒汁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黄甜椒为原料,研究了超高压处理(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和热处理(High-temperature Processing,TP)对黄椒汁品质的不同影响,对比了两种处理后黄甜椒汁的微生物、品质、感官及风味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超高压处理和热处理对黄椒汁在储存过程中微生物、品质、感官及风味等指标的影响,结论如下:(1)在200 MPa、400 MPa和600 MPa条件下经过10 min的超高压杀菌黄椒汁各指标的测定分析可得最适超高压杀菌条件为600 MPa/10 min,通过400 MPa,10 min、20 min和30 min的超高压杀菌的黄椒汁进行分析可得最适的加工条件为400MPa/30min,所以贮藏期间选取的超高压处理条件为600MPa/10min和400MPa/30min。(2)贮藏期间,只有在4℃贮藏条件下经过600MPa/10min杀菌后的黄椒汁可以维持60天的贮藏时间内菌落总数在安全范围内,而其他超高压杀菌组的黄椒汁菌落总数都超标。(3)通过对贮藏期间酶活的测定发现,400MPa/30min和600MPa/10min处理后的黄椒汁中POD和PME活性没有明显差异,且贮藏温度不会对酶活造成显着性影响。超高压杀菌后的POD和PME活性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在贮藏期间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超高压杀菌后的黄椒汁的酶活已经受到了明显的抑制。(4)通过对黄椒汁在贮藏期间各理化指标的测定分析可知,超高压杀菌后的营养指标含量一直高于热杀菌的黄椒汁,且保持效果最好的超高压杀菌条件为600MPa/10min。黄椒汁在室温条件下贮藏时各营养指标下降速度明显比4℃贮藏的黄椒汁迅速,说明4℃更适合黄椒汁的贮藏。(5)通过对贮藏期间黄椒汁色泽和风味的研究发现,超高压杀菌后的黄椒汁颜色和风味变化都没有热杀菌的黄椒汁显着,其中,600MPa/10min杀菌后的黄椒汁对颜色和风味的保持效果最好。且4℃贮藏环境下的黄椒汁颜色和风味的变化比室温条件下的黄椒汁幅度小。

袁龙[10](2017)在《软包装食品超高压及其微波协同杀菌工艺与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食品超高压杀菌是利用高压(>100 MPa)杀灭食品中微生物的冷杀菌方法。与热杀菌方法相比,超高压杀菌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可避免高温对食品风味、口感及营养物质所造成的损耗。目前超高压杀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体食品上,但在固体食品中的应用仍有局限,且对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的研究尚不充分,对于超高压协同杀菌方式的开发和探索尚且不足。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研究了常温超高压工艺对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和桔青霉的致死规律,建立并优化了三种微生物的超高压杀菌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食品成分对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影响,探讨了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工艺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及其在不同食品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超高压杀菌动力学模型的拓展对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和桔青霉悬浮液进行不同工艺的超高压处理,并分别对升压阶段和保压阶段的杀菌规律和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超高压升压阶段和保压阶段,微生物灭活量均随压强和处理时间的提升而增大。基于升压阶段对微生物灭活量的影响,引入表征保压阶段初始灭活量的参数对weibull模型和log-Logistic模型进行扩展。结果证明扩展后的模型精度更高,且能更准确的表达超高压保压阶段杀菌的实际情况及变化规律。对超高压升压-保压全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与weibull模型相比,logLogistic模型更能有效解释超高压处理整个升压和保压过程的杀菌规律。基于保压阶段和升压-保压过程的weibull模型和log-Logistic模型,探讨模型参数与压强的关系,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并简化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两种动力学模型仍然具有较高精度,且可表征压强连续变化对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影响。(2)食品成分对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影响研究通过向微生物悬浮液中加入糖类、酸类、脂肪酸和蛋白质的方式研究不同食品成分对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类含量越高,pH值越低,对超高压杀菌的增强效果越显着;蛋白质含量越高,对超高压杀菌的削弱效果越显着;糖类虽然降低超高压杀菌效果,但影响并不显着,其中多糖的影响强于二糖和单糖;脂肪酸含量对杀菌效果无影响。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酸性溶液和蛋白质溶液中不同微生物细胞超高压损伤情况。结果表明,酸性条件增强高压处理造成的大肠杆菌和部分酿酒酵母细胞外观损伤,增加细胞壁破碎程度,而对部分酿酒酵母和桔青霉的外观影响较小,仅使其表现为细胞壁的褶皱和变形。酸性条件下微生物的细胞膜功能更易受高压影响而破坏,且菌体蛋白质和酶活性更易丧失,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蛋白质悬浮液中三种微生物细胞壁的破损和变形程度则较低,蛋白质对高压下的微生物有缓冲和保护作用,且丰富的营养也能加速微生物的繁殖和修复。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和Design Expert软件分别得到了三种微生物在酸性和蛋白质溶液中的超高压杀菌经验模型,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超高压杀菌结果的预测。(3)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工艺研究应用微波协同处理增强超高压杀菌的能力。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进行微波处理能显着提升杀菌效果,同时控制样品温度在较低范围之内。基于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探讨微波处理协同机制。结果发现,超高压-微波协同处理后,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细胞壁破损程度增强,而部分酿酒酵母和桔青霉仍只表现为外观变形和褶皱。微波协同增强了超高压对微生物细胞壁的影响,加剧了细胞膜的损伤,使细胞内离子浓度和生化反应失衡,同时,还能破坏微生物蛋白正常功能,干扰其正常生长代谢。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和Design Expert软件建立三种微生物的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经验模型。方差分析发现,压强、保压时间、微波密度和微波时间对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影响显着,其中压强显着性最高,微波密度次之,保压时间最低,因此,为提高协同杀菌效率,可在优化工艺时缩短超高压处理时间。(4)水煮笋和太湖银鱼的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应用分析应用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处理水煮笋和太湖银鱼,并进行杀菌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378 MPa、3 min超高压协同20 W/g、35 s微波处理和600 MPa、4.5 min超高压协同19.4 W/g、39 s微波处理能分别杀灭水煮笋和银鱼中的所有微生物。基于两种产品不同工艺杀菌效果建立超高压-微波杀菌经验模型。方差分析发现,对于不耐压微生物,保压时间对杀菌结果影响的显着性较其它工艺参数低,可适当缩短保压时间以达到提升杀菌效率的目的。对比同等杀菌效果的超高压处理、微波处理和超高压-微波协同处理对两种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协同杀菌对水煮笋感官质构品质以及Vc含量,银鱼的水分、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大于超高压杀菌,但差别不大;微波杀菌对两种产品品质造成的损耗最大。但协同杀菌所耗时间较少,与超高压杀菌相比效率更高,因此,超高压-微波协同工艺可应用于水煮笋和太湖银鱼的生产杀菌。

二、草莓汁的超高压杀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莓汁的超高压杀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草莓果酱超高压杀菌与贮藏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草莓果酱超高压处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2.2 草莓果酱的制作
        1.2.3 草莓果酱的超高压处理
        1.2.4 可溶性固形物和p H值检测
        1.2.5 色泽测定
        1.2.6 微生物检测
        1.2.7 果酱稠度检测
        1.2.8 数值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超压处理对草莓果酱杀菌效果的影响
    2.2 超高压草莓果酱贮藏期(4℃)稳定性研究
        2.2.1 超高压草莓果酱贮藏期间理化指标的变化
        2.2.2 超高压草莓果酱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研究
3 结论

(2)非热加工技术对蓝莓复合果汁品质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蓝莓
    1.2 蓝莓的加工现状
    1.3 非热杀菌技术在蓝莓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1.3.1 超高压处理技术
        1.3.2 超声波技术
        1.3.3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1.3.4 高压脉冲电场
        1.3.5 加工过程的非热清洗技术
        1.3.6 其他相关非热加工技术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NFC蓝莓复合果汁的护色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蓝莓复合浊汁的制备
        2.3.2 护色剂对蓝莓复合汁贮藏色泽保护试验
        2.3.3 pH值测定
        2.3.4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TSS)
        2.3.5 颜色测定
        2.3.6 花色苷的测定
        2.3.7 褐变度(BD)的测定
        2.3.8 PPO活性的测定
        2.3.9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5 讨论
    2.6 小结
3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品质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蓝莓复合浊汁的制备
        3.3.2 超高压、超声波、热处理灭菌复合果汁
        3.3.3 贮藏条件
        3.3.4 微生物检验
        3.3.5 pH值的测定
        3.3.6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3.3.7 果汁颜色的测定
        3.3.8 浊度的测定
        3.3.9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3.3.10 总酚含量测定
        3.3.11 抗坏血酸的测定
        3.3.12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3.3.13 感官评价
        3.3.14 风味成分的测定
        3.3.15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微生物的影响
        3.4.2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pH和TSS的影响
        3.4.3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浊度的影响
        3.4.4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颜色的影响
        3.4.5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3.4.6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3.4.7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3.4.8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4.9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感官品质的影响
        3.4.10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风味成分的影响
    3.5 小结
4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的品质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蓝莓清汁的制备
        4.3.2 超高压、超声波、热处理灭菌蓝莓复合清汁
        4.3.3 贮藏条件
        4.3.4 微生物检验
        4.3.5 pH值的测定
        4.3.6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4.3.7 果汁颜色的测定
        4.3.8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4.3.9 澄清度的测定
        4.3.10 浊度的测定
        4.3.11 总酚含量测定
        4.3.12 抗坏血酸的测定
        4.3.13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4.3.14 清汁的感官评价
        4.3.15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超滤处理对蓝莓复合清汁中微生物及理化指标的影响
        4.4.2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微生物的影响
        4.4.3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pH和TSS的影响
        4.4.4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透光率的影响
        4.4.5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浊度的影响
        4.4.6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花色苷的影响
        4.4.7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颜色的影响
        4.4.8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抗坏血酸的影响
        4.4.9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总酚的影响
        4.4.10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4.11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感官品质的影响
    4.5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超高压杀菌工艺及其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甘蔗及甘蔗汁概述
        1.1.1 我国甘蔗糖业现状
        1.1.2 甘蔗汁概述
        1.1.3 甘蔗汁及加工环境的微生物菌群分析
    1.2 微生物鉴定技术研究
    1.3 超高压技术
        1.3.1 超髙压技术概述
        1.3.2 超高压技术的原理
    1.4 超高压技术在果蔬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
        1.4.1 超高压技术对果蔬汁中微生物的影响
        1.4.2 超高压技术对果蔬汁营养指标的影响
        1.4.3 超高压技术对果蔬汁感官指标的影响
    1.5 甘蔗汁杀菌技术研究现状
    1.6 立题依据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陶瓷膜过滤甘蔗汁微生物群落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2.2.2 传统方法分析鉴定
        2.2.3 高通量测序法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超高压杀菌工艺优化及对其品质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超高压操作参数对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蜡样芽孢杆菌杀菌效果的研究
        3.2.2 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超高压杀菌操作参数的优化
        3.2.3 超高压处理对陶瓷膜过滤甘蔗汁品质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高压处理后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贮藏特性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处理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贮藏期间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4.2.2 不同处理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p H值的变化
        4.2.3 不同处理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贮藏期间浊度的变化
        4.2.4 不同处理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贮藏期间糖含量的变化
        4.2.5 不同处理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贮藏期间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4.2.6 不同处理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贮藏期间色泽的变化
        4.2.7 不同处理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贮藏期间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4.2.8 不同处理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贮藏期间总酚和总黄酮的变化
        4.2.9 不同处理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贮藏期间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4)超高压和热处理酸辣藕丁菜肴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制备
        1.3.2 热处理
        1.3.3 超高压处理
        1.3.4 感官评定
        1.3.5 色度的测定
        1.3.6 质构的测定
        1.3.7 微生物的测定
        1.3.8 货架期的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酸辣藕丁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前后酸辣藕丁色泽和质构的变化
        2.2.1 色泽的变化
        2.2.2 质构的变化
    2.3 不同处理的酸辣藕丁在贮藏过程中色泽和质构的变化
        2.3.1 色泽的变化
        2.3.2 质构的变化
    2.4 货架期的计算
3 结论

(5)中温联合超高压处理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黑果腺肋花楸简介
        1.1.1 黑果腺肋花楸的营养成分与功能作用
        1.1.2 黑果腺肋花楸的开发利用现状
    1.2 超高压技术简介
        1.2.1 超高压杀菌技术的局限性
        1.2.2 其他因子联合超高压联合杀菌技术
    1.3 中温联合超高压杀菌技术
        1.3.1 中温联合超高压处理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1.3.2 中温联合超高压处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2 黑果腺肋花楸果汁脱涩工艺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原汁的制备
        2.3.2 总鞣质与缩合鞣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2.3.3 明胶脱涩条件优化
        2.3.4 味觉指标的检测
        2.3.5 数据处理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总鞣质与缩合鞣质含量测定标准曲线
        2.4.2 明胶脱涩工艺优化
        2.4.3 果汁脱涩前后味觉指标的变化
    2.5 本章小结
3 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调配工艺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浓缩汁的制备
        3.3.2 果汁配方的设计
        3.3.3 不同配方果汁的感官评价
        3.3.4 果汁调配前后的感官指标检测
        3.3.5 果汁调配前后的理化指标测定
        3.3.6 数据处理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调配方案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3.4.2 果汁调配前后感官指标的变化
        3.4.3 果汁调配前后的理化指标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杀菌方式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中温联合超高压处理条件的筛选
        4.3.2 超高压处理与巴氏杀菌的条件
        4.3.3 微生物指标测定
        4.3.4 理化指标测定
        4.3.5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4.3.6 挥发性成分测定
        4.3.7 数据处理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中温联合超高压处理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菌落总数变化的影响
        4.4.2 不同杀菌方式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微生物指标的影响
        4.4.3 不同杀菌方式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理化指标的影响
        4.4.4 不同杀菌方式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4.5 不同杀菌方式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黑果腺肋花楸果汁贮藏期内品质的变化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超高压与中温联合超高压
        5.3.2 微生物指标测定
        5.3.3 理化指标测定
        5.3.4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5.3.5 挥发性成分测定
        5.3.6 数据处理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贮藏期内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微生物指标的变化
        5.4.2 贮藏期内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理化指标的变化
        5.4.3 贮藏期内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5.4.4 贮藏期内黑果腺肋花楸果汁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5.5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蓝莓复合果汁的研制及贮藏期内品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六种小浆果研究现状
        1.1.1 蓝莓简介
        1.1.2 红树莓简介
        1.1.3 黑莓简介
        1.1.4 蔓越莓简介
        1.1.5 蓝靛果简介
        1.1.6 黑果腺肋花楸简介
    1.2 果汁饮料开发现状与前景
    1.3 果汁杀菌技术概述
        1.3.1 巴氏杀菌技术
        1.3.2 超高压杀菌技术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六种小浆果果汁特性分析及感官评价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果汁制备
        2.2.2 pH值测定
        2.2.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2.2.4 出汁率测定
        2.2.5 可滴定酸测定
        2.2.6 色差测定
        2.2.7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2.8 可溶性蛋白测定
        2.2.9 氨基酸含量测定
        2.2.10 总酚含量测定
        2.2.11 总黄酮含量测定
        2.2.12 花青素含量测定
        2.2.13 抗氧化能力测定
        2.2.14 风味物质的测定
        2.2.15 感官评价
        2.2.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理化指标对比
        2.3.2 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对比
        2.3.3 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对比
        2.3.4 抗氧化活性对比
        2.3.5 特征风味物质对比
        2.3.6 感官评价对比
        2.3.7 数据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蓝莓复合果汁配料比及澄清工艺优化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果汁制备
        3.2.2 复配果汁添加比例对蓝莓汁的影响
        3.2.3 蓝莓复合果汁配方设计
        3.2.4 感官评价方法建立
        3.2.5 蓝莓复合果汁澄清工艺单因素试验
        3.2.6 理化指标测定
        3.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二元混合汁比例的确定
        3.3.2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结果
        3.3.3 D-最优混料优化试验分析
        3.3.4 澄清工艺单因素试验
        3.3.5 澄清工艺正交试验
        3.3.6 果汁澄清前后理化指标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杀菌处理后蓝莓复合果汁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
    4.1 材料与仪器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蓝莓复合果汁制备
        4.2.2 超高压及热处理杀菌参数设计
        4.2.3 微生物检测
        4.2.4 理化指标测定
        4.2.5 电子鼻测定
        4.2.6 加速货架期试验
        4.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超高压杀菌和巴氏杀菌参数确定
        4.3.2 杀菌前后蓝莓复合果汁品质变化
        4.3.3 贮藏期内关键理化指标变化
        4.3.4 贮藏期内微生物指标变化
        4.3.5 货架期预测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7)超高压处理对蓝莓汁品质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蓝莓概述
        1.1.1 蓝莓简介
        1.1.2 蓝每产品
        1.1.3 蓝莓汁
    1.2 超高压技术概述
        1.2.1 超高压技术概念
        1.2.2 超高压技术的发展
    1.3 超高压处理对果汁品质的影响
        1.3.1 超高压处理对果汁色泽的影响
        1.3.2 超高压处理对果汁香气的影响
        1.3.3 超高压处理对果汁营养成分的影响
        1.3.4 超高压处理对果汁微生物的影响
        1.3.5 超高压处理对果汁中酶的影响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样品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制备
        2.2.2 超高压处理
        2.2.3 热处理
        2.2.4 菌落总数测定
        2.2.5 POD含量测定
        2.2.6 花色苷测定
        2.2.6.1 花色苷组成鉴定
        2.2.6.1.1 样品制备
        2.2.6.1.2 高效液相色谱
        2.2.6.2 总花色苷含量测定
        2.2.7 花色苷降解一级动力学的计算
        2.2.8 色泽、pH值和蛋白含量的测定
        2.2.8.1 蛋白含量的测定
        2.2.8.2 pH值的测定
        2.2.8.3 色泽的测定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处理对蓝莓汁菌落总数残留量的影响
        3.1.1 结果与分析
        3.1.2 讨论与小结
        3.1.2.1 讨论
        3.1.2.2 小结
    3.2 不同处理对蓝莓汁POD残留量的影响
        3.2.1 结果与讨论
        3.2.2 讨论与小结
        3.2.2.1 讨论
        3.2.2.2 小结
    3.3 蓝莓汁花色苷种类鉴定
        3.3.1 结果与分析
        3.3.2 讨论与小结
        3.3.2.1 讨论
        3.3.2.2 小结
    3.4 不同处理对蓝莓汁花色苷残留率的影响
        3.4.1 结果与分析
        3.4.1.1 超高压处理对蓝莓汁花色苷残留率的影响
        3.4.1.2 不同处理方式对蓝莓汁花色苷残留率的影响
        3.4.2 讨论与小结
        3.4.2.1 讨论
        3.4.2.2 小结
    3.5 超高压处理过程中花色苷降解动力学
        3.5.1 结果与分析
        3.5.2 讨论与小结
        3.5.2.1 讨论
        3.5.2.2 小结
    3.6 超高压处理对蓝莓汁蛋白含量、pH和色泽的影响
        3.6.1 结果与分析
        3.6.1.1 蛋白含量结果与分析
        3.6.1.2 pH值结果与分析
        3.6.1.3 色泽结果与分析
        3.6.2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
    4.1 讨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加工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NFC复合果汁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词
第一章 前言
    1.1 果汁加工原料概述
        1.1.1 草莓
        1.1.2 蓝莓
        1.1.3 桑葚
        1.1.4 花色苷概述
    1.2 果汁饮料的分类及加工意义
        1.2.1 果汁饮料的分类
        1.2.2 果汁加工的意义
    1.3 果汁加工技术概述
        1.3.1 解冻技术
        1.3.2 微生物发酵技术
        1.3.3 杀菌技术
        1.3.3.1 热杀菌
        1.3.3.2 非热杀菌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出汁率及其果汁品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不同解冻方式解冻草莓、蓝莓和桑葚
        2.3.2 出汁率的测定
        2.3.3 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的制备
        2.3.4 果汁pH、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2.3.5 果汁色差的测定
        2.3.6 果汁粘度的测定
        2.3.7 果汁水溶性果胶的测定
        2.3.8 果汁总花色苷的测定
        2.3.9 果汁单体花色苷的测定
        2.3.10 果汁总酚的测定
        2.3.11 果汁ORAC的测定
        2.3.12 果汁PPO和 POD的测定
        2.3.1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出汁率的影响
        2.4.2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pH、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2.4.3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色差的影响
        2.4.4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粘度及水溶性果胶的影响
        2.4.5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总花色苷的影响
        2.4.6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单体花色苷的影响
        2.4.7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总酚及ORAC的影响
        2.4.8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PPO及 POD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乳酸菌发酵、酵母醋酸菌联合发酵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乳酸菌发酵阶段实验方法
        3.3.1.1 草莓汁、蓝莓汁和桑葚汁的制备
        3.3.1.2 乳酸菌培养物的制备
        3.3.1.3 草莓汁、蓝莓汁和桑葚汁乳酸菌发酵的初始最佳pH的确定
        3.3.1.4 桑葚汁乳酸菌发酵培养
        3.3.1.5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
        3.3.1.6 pH值的测定
        3.3.1.7 糖组分的测定
        3.3.1.8 有机酸的测定
        3.3.1.9 色差的测定
        3.3.1.10 单体花色苷的测定
        3.3.1.11 总酚的测定
        3.3.2 酵母醋酸菌连续发酵阶段实验方法
        3.3.2.1 醋酸菌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3.3.2.2 酵母和醋酸菌的活化
        3.3.2.3 酒精度的测定
        3.3.2.4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3.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三种乳酸菌在草莓汁、蓝莓汁中衰亡实验证明
        3.4.2 三种乳酸菌发酵桑葚阶段实验结果
        3.4.3 酵母醋酸菌连续发酵草莓、蓝莓和桑葚工艺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杀菌方式和贮藏温度对复合NFC果汁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解冻草莓、蓝莓和桑葚
        4.3.2 草莓、蓝莓酶解
        4.3.3 草莓蓝莓桑葚果汁复配
        4.3.4 感官评定
        4.3.5 复合果汁的制备与杀菌
        4.3.6 复合果汁的储藏及取样
        4.3.7 pH、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TSS)的测定
        4.3.8 色差的测定
        4.3.9 总花色苷的测定
        4.3.10 单体花色苷的测定
        4.3.11 总酚的测定
        4.3.12 ORAC的测定
        4.3.1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复合NFC果汁复配工艺实验结果
        4.4.2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pH和可滴定酸的变化
        4.4.3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4.4.4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色差的变化
        4.4.5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总花色苷的变化
        4.4.6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单体花色苷的变化
        4.4.7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总酚的变化
        4.4.8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ORAC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9)超高压杀菌对黄椒汁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原料概况
        1.1.1 彩椒的资源状况
        1.1.2 黄椒的功能作用和营养成分
        1.1.3 黄甜椒的利用现状
    1.2 超高压技术
        1.2.1 超高压技术发展历史
        1.2.2 超高压处理装置
        1.2.3 超高压技术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1.2.4 超高压技术对食品中酶的作用
        1.2.5 超高压技术对果蔬产品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超高压压力对黄椒汁品质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原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黄椒汁的制备
        2.2.2 超高压杀菌和热杀菌
        2.2.3 黄椒汁微生物检测
        2.2.4 黄椒汁pH的测定
        2.2.5 黄椒汁可滴定酸的测定
        2.2.6 黄椒汁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2.2.7 黄椒汁颜色的测定
        2.2.8 黄椒汁Vc含量的测定
        2.2.9 黄椒汁总酚含量的测定
        2.2.10 黄椒汁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2.2.11 电子鼻测定黄椒汁的风味
        2.2.12 黄椒汁粘度的测定
        2.2.13 黄椒汁酶活(POD、PME)的测定
        2.2.14 气相质谱对黄椒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2.2.15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超高压压力对黄椒汁微生物的影响
        2.3.2 超高压压力对黄椒汁酶活(POD、PME)的影响
        2.3.3 超高压压力对黄椒汁颜色的影响
        2.3.4 超高压压力对黄椒汁理化指标的影响
        2.3.5 超高压压力对黄椒汁流变特性的影响
        2.3.6 超高压压力对黄椒汁风味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高压处理时间对黄椒汁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原料
        3.1.2 试验试剂
        3.1.3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黄椒汁的制备
        3.2.2 超高压杀菌和热杀菌
        3.2.3 黄椒汁品质的测定(菌落总数、酶活、总酚、Vc、总类胡萝卜素、pH、TSS、TA、色度、流变特性、电子鼻、气质等)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超高压处理时间对黄椒汁微生物的影响
        3.3.2 超高压处理时间对黄椒汁酶活(POD、PME)的影响
        3.3.3 超高压处理时间对黄椒汁颜色的影响
        3.3.4 超高压处理时间对黄椒汁理化指标的影响
        3.3.5 超高压处理时间对黄椒汁流变特性的影响
        3.3.6 超高压处理时间对黄椒汁风味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高压对黄椒汁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原料
        4.1.2 试验试剂
        4.1.3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黄椒汁的制备
        4.2.2 超高压杀菌和热杀菌
        4.2.3 黄椒汁品质的测定(菌落总数、酶活、总酚、Vc、总类胡萝卜素、pH、TSS、TA、色度、流变特性、电子鼻、气质等)
        4.2.4 数据分析
    4.3 试验结果
        4.3.1 贮藏期间黄椒汁中微生物的变化
        4.3.2 贮藏期间黄椒汁中酶(POD,PME)活性变化
        4.3.3 贮藏期间黄椒汁颜色的变化
        4.3.4 贮藏期间黄椒汁理化指标的变化
        4.3.5 贮藏期间黄椒汁流变特性的变化
        4.3.6 贮藏期间黄椒汁风味物质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软包装食品超高压及其微波协同杀菌工艺与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高压处理的杀菌机理
        1.2.2 超高压灭活微生物的反应动力学
        1.2.3 超高压处理的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
        1.2.4 超高压与其它方式协同杀菌
        1.2.5 超高压杀菌对食品品质及包装的影响
    1.3 课题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超高压杀菌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与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4 样品准备
        2.2.5 超高压杀菌处理
        2.2.6 微生物计数
        2.2.7 动力学分析
    2.3 超高压处理升压阶段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2.4 超高压处理保压阶段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2.5 超高压处理升压-保压阶段整体分析
    2.6 超高压杀菌weibull模型扩展与优化
        2.6.1 保压阶段weibull模型扩展
        2.6.2 升压-保压过程weibull模型分析
        2.6.3 Weibull模型参数优化
    2.7 超高压杀菌log-logistic模型扩展与优化
        2.7.1 保压阶段log-logistic模型扩展
        2.7.2 升压-保压过程log-logistic模型分析
        2.7.3 Log-logistic模型参数优化
    2.8 Weibull和log-logistic优化模型的验证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食品成分对超高压杀菌效果影响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4 样品准备
        3.2.5 超高压杀菌处理
        3.2.6 微生物计数
        3.2.7 电子显微镜观察
        3.2.8 数据分析与建模
    3.3 糖种类及浓度对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影响
    3.4 脂肪酸浓度对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影响
    3.5 酸浓度对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影响
    3.6 蛋白浓度对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影响
    3.7 基于酸度和蛋白成分影响的超高压杀菌动力学模型建立
        3.7.1 酸度和蛋白成分影响大肠杆菌超高压杀菌动力学模型建立
        3.7.2 酸度和蛋白成分影响酿酒酵母超高压杀菌动力学模型建立
        3.7.3 酸度和蛋白成分影响桔青霉超高压杀菌动力学模型建立
    3.8 酸类和蛋白成分影响食品超高压杀菌作用机制探讨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4 样品准备
        4.2.5 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处理
        4.2.6 微生物计数
        4.2.7 电子显微镜观察
        4.2.8 数据分析与建模
    4.3 微波前处理与后处理协同对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影响
    4.4 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效果研究及模型建立
        4.4.1 大肠杆菌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效果研究及动力学模型建立
        4.4.2 酿酒酵母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效果研究及动力学模型建立
        4.4.3 桔青霉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效果研究及动力学模型建立
    4.5 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作用机制探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高压-微波协同工艺在水煮笋和银鱼杀菌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4 样品准备
        5.2.5 超高压-微波协同处理
        5.2.6 微生物计数
        5.2.7 水煮笋感官评价
        5.2.8 水煮笋质构分析
        5.2.9 水煮笋维生素C检测
        5.2.10 银鱼水分含量检测
        5.2.11 银鱼可溶性蛋白含量检测
        5.2.12 银鱼游离氨基酸检测
        5.2.13 数据分析与建模
    5.3 超高压-微波协同工艺对水煮笋和银鱼的杀菌效果研究
        5.3.1 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对水煮笋的杀菌效果及模型建立
        5.3.2 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对银鱼的杀菌效果及模型建立
    5.4 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对水煮笋和银鱼品质的影响
        5.4.1 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对水煮笋品质的影响
        5.4.2 超高压-微波协同杀菌对银鱼品质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草莓汁的超高压杀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草莓果酱超高压杀菌与贮藏稳定性研究[J]. 杨斯超,花成. 现代食品, 2021(19)
  • [2]非热加工技术对蓝莓复合果汁品质保护研究[D]. 王晓琼. 西华大学, 2021
  • [3]陶瓷膜过滤甘蔗汁超高压杀菌工艺及其品质的研究[D]. 杜习绱. 广西大学, 2020(07)
  • [4]超高压和热处理酸辣藕丁菜肴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J]. 高悦,江依,赖璐莹,潘思轶,徐晓云,刘凤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22)
  • [5]中温联合超高压处理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品质的影响[D]. 蒋明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6]蓝莓复合果汁的研制及贮藏期内品质变化研究[D]. 李雨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7]超高压处理对蓝莓汁品质变化的研究[D]. 周宇.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8]加工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NFC复合果汁品质的影响[D]. 陈晓维.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9]超高压杀菌对黄椒汁品质的影响[D]. 韩杨.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5)
  • [10]软包装食品超高压及其微波协同杀菌工艺与动力学研究[D]. 袁龙. 江南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草莓汁超高压灭菌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