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林宽仔论文_林宽仔

林宽仔

(福建省南安市医院;福建南安362300)

【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内科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43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模式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95.3%VS83.7%),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内科护理管理可有效增进护患关系,对提高内科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内科护理管理;应用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087-01

引言

消化内科疾病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是食管、胃、肠、肝等脏器方面的疾病,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情况复杂,操作难度大。又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因此治疗效果差异性大。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很难让患者达到满意,因此我们在护理环节做了很大的努力,将优质护理应用其中,现将有关的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43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43~82岁,平均年龄在(56.2±1.8)岁,患者病程最短为3d,病程最长为13d,平均病程(10.2±1.2)d。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在45~84岁,平均年龄在(56.8±1.7)岁,患者病程最短为3d,病程最长为15d,平均病程(10.2±1.5)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明显数据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4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患者入院后循医嘱给予临床监护以及临床用药管理。

1.2.2实验组

43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优质护理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科室护理人员实施分级管理,定期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等级考试,不断提升科室医护人员工作能力。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职责划分,护士长对内科护理工作进行协调和监管,并指导科室二护理组长以及护士工作。②对科室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管理:①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给予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调整病房室温、湿度,保证病房室温在25℃,湿度为50%,定期通风、清洁病房,从而保证患者诊疗过程中舒适度。②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由于缺乏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患者可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医护人员应在了解个体患者一般资料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病因病机、临床诊疗等方面的了解,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③饮食护理:绝大多数内科收治的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习惯,护理人员应发挥自身所学优势,向患者讲解相关饮食知识,指导患者合理改善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④生活护理:对于活动受限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嘱患者家属提供陪床护理。除此之外,协助陪护人员对患者如厕、运动等基本日常行为进行有效干预,从而在控制患者病情发展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出院时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个体患者对住院期间对护理模式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100~80分:十分满意,79~60分:较为满意,40~59分:满意,4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率+较为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其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见表1,实验组有例患者对临床护理管理模式不满意,对照组有例患者对临床护理管理模式不满意。

3讨论

内科是医院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病变脏器系统不同大体可以及分为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以及及心内科等,各科室疾病类型复杂,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疾病紧张各不相同,在如此繁复的情况下,如何针对个体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科室护理人员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相关专业技能均提出较高的要求。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相比,更为适应医院不同疾病、不同年龄段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优质护理服务在在优化护理管理的同时对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提出了较为细化的规定。基于人性化护理管理,为科室收治的患者给予环境干预、心理护理以及生活干预,从而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本次实验显示给予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为96.3%,明显优于对照组。

内科所接诊的患者疾病类型较广,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种疾病,其病情发展快,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应变能力要求极高。实施恰当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水平,也体现了医院和科室的医疗水平,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优质护理管理是一项科学的现代化护理管理模式,其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在加强基层护理的基础上,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予恰当的护理干预,有效落实护理责任机制,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这一护理管理模式体现了时代精神,深受患者好评。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是分层管理责任制,采用护士长、责任护士组长、护理人员三级护理模式,将职责落实到个人,是一项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模式。本次研究表明,通过在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病房管理、危重患者护理的护理质量,能明显提升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态度、知识、环境、行为的认知水平,患者对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服务态度、生活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且与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将优质护理措施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整体效果佳,护患关系达到和谐,由此我们认为:优质护理措施值得在以后的临床中推荐使用,今后的护理工作我们要不断完善护理流程,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尹秀梅.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保健文汇,2017(9):228.

[2]陈新莲.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235-235.

论文作者:林宽仔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林宽仔论文_林宽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