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高幼青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高幼青

甘肃建投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随之增多,而工程质量始终是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混凝土浇筑施工对建筑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鉴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优势,并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逐渐增多,工程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连。从建筑工程整体来看,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关键施工点,要求施工人员从细节入手充分把握各个施工环节,才能够在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施工效率。

一、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优势

按照特定比例均匀调配搅拌砂、水泥、石子等材料后,根据工程需要在特定部位进行浇筑的技术即为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拥有以下优势:第一,砂石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了混凝土的隔热功能。相较于砖混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更为稳定,所以抗震性能良好;第二,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受施工环境以及设备的影响较小,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可以在任何施工场地中应用;第三,构成混凝土的各项材料资源相对丰富,成本较低,在科学的配比设计和混合搅拌施工基础上,混凝土浇筑施工具有一定便捷性。

二、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振捣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振捣操作时应指派专门的施工人员负责,在混凝土中插入振捣器,深度控制在5cm左右,避免振捣施工中对钢筋和模板造成负面影响。通常,每一个振捣点应持续振捣施工20~30s,确保混凝土表面有浮浆,同时没有下沉的可能。施工人员必须从工程需求出发提升振捣计划科学性,严禁过度振捣造成离析问题[2]。如果实际振捣施工中应用了插入式振捣器,那么1.5倍的振捣半径应为具体振捣范围,施工中应保证轻骨料混凝土振捣区域始终位于振捣器半径范围内。作用半径的1/2范围内应为模板与振捣器的间距值,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碰撞问题在吊环、钢筋、模板以及预埋件中产生。

(二)垫层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进行有效的基槽验收后,在对垫层展开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使用臂架式泵车,混凝土振捣施工中应使用平板式振捣器,完成振捣施工后应对混凝土平整度进行检测,此时应把基准设置为钢筋棍标高和水平标高小棉线[3]。如果平整度不符合相关标准,应采取修补措施,针对凹陷位置进行填补,并将高出位置铲平,此时可以利用水平刮械将凸出位置刮平,并使用木抹子抹平修补部位,最后还必须对修补部位进行压光处理。

(三)墙、柱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墙、柱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对砂浆进行填充,砂浆比例应同混凝土配置比例一致,填充厚度为30~50mm。浇筑施工应以分层浇筑为主,振捣施工也应分层进行,设定分层厚度时应以振捣棒特点为依据,如果振捣棒为30棒,通常应拥有300mm的分层厚度;如果振捣棒为50棒,通常应拥有400mm的分层厚度,最后在对浇筑厚度进行具体控制的过程中,应对尺杆和手把灯进行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洞口底端模板开口处应进行补充振捣施工,同时应对透气孔进行预留。混凝土振捣施工中,应避免预埋件、钢筋同振捣棒之间产生碰撞,同时在对上部混凝土进行振捣时,施工人员还应对下部模板进行敲打,预防漏振问题。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应将一台振捣棒放置于与墙体距离600cm的位置,实际施工中不可以对振捣棒进行随意转移[4]。如果墙、柱为分层浇筑,那么在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必须对施工边缘应用无齿锯进行切割,严禁弯曲现象在施工缝中产生,同时还必须对切割深度进行严格控制。

(四)板、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展开板、梁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框架格顺序。各个框架格浇筑施工中,首先应确定实际高度,浇筑以分层方式进行,呈现阶梯式形式。浇筑板底部位置时,浇筑距离可以逐渐向前推进,具体延展顺序应呈现出阶梯式。确保实际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倾倒方向与浇筑方向呈现相反的状态。同时,在振捣梁柱、梁底部位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棒的直径可以是30棒或50棒,实际振捣施工的过程中,严禁钢筋、预埋件同振捣棒之间产生摩擦和碰撞。如果相对密集的钢筋存在于梁节点与柱之间,那么在展开振捣操作的过程中,应选择拥有较小直径的振捣棒,并且还应促使振捣点密度不断增加。在实际施工中,板的厚度应小于混凝土虚铺厚度,在混凝土振捣施工以后,应对混凝土进行刮平处理,刮械应拥有150~400cm的长度,最后,还应对板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此时应对板面平标高拉线进行应用。

(五)楼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楼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遵守自上而下的顺序。首先应将振实处理措施应用于底板混凝土中,到踏跳部位以后才可以对踏步混凝土进行应用并展开浇筑施工。在浇筑施工中,应坚持连续性操作,同时还应随时使用木抹子抹平浇筑混凝土表面。

(六)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要想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必须加大混凝土养护力度。混凝土浇筑施工12h后,应将水洒向作业面,并将塑料膜覆盖在作业面上,确保混凝土始终保持充足的水分。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材质不同,覆盖时间也存在差异。如果混凝土内融入了缓凝剂或者拥有较强的抗渗性能,那么塑料膜覆盖时间为14d;如果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矿渣硅酸盐水泥共同构成了混凝土,那么塑料膜覆盖时间为10d[5]。另外,在对混凝土立面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可以对养护剂进行涂抹。如果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当地气候条件相对炎热且温度较高,那么必须增加楼板的浇水次数,将塑料布覆盖在表面,确保一定的凝结水存在于塑料布中,从而有效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关键环节之一,对工程整体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产生高度的重视,并从工程实际出发,对楼梯、垫层、板、梁等关键环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同时在合理的养护施工基础上,为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总体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剑.简析基于施工质量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6(22):95-95.

[2]杨岭,黄全,徐如祥等.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6):2108-2109.

[3]孙培君,卢孟柯.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6,19(4):129.

[4]薛春华.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4):160-160.

[5]王振元.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J].通讯世界,2015(4):92-92,93.

论文作者:高幼青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高幼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