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 东莞 523083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新的挑战和教育难题接踵而来,基于此,“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提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新理念和新视角。本文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出发,从教学原则、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方面探讨分析,力求能增强各高校、各教育工作者对该教学法有更深的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并对提升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的大规模投资,全国公办和私办高校的规模日益扩大,招生人数也呈增长态势。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式”教育发展为“大众普及化”教育,高等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部分大学生热衷于玩电脑、打游戏,学习热情不高,课堂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目标亦不明确。面对当前的教育现况,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参与,是当前高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早在20世纪后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呼吁各高校应确立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1952年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尤其是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近年来,众多高校均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要办此类大学,然而,落实到实处的高校却很少。而能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能否对当前的“传统教育”进行革新。因此, 本文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出发,对高校专业教育进行探索分析,增强各高校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理解,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新视角。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教学理念研究
教学理念是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是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是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前提,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要了解“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就要从多个维度分析。本文从该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评价与反馈原则的角度进行分析。
1.教学理念
数年来,教学理念在教育领域内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具有大量的研究资料。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各学者从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看法,但多数对教学理念的研究以教师教学的视角为主。Larsson脱离教育观念,认为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对教学的认识。朱永新认为教学理念能反映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的教学理念中,一直以来,“教”是教学的重心,而忽略了“学”。学者 S.Young 和 G.Shaw 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成有效课堂。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将“学”提取出来,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度,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自我理解和消化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确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知识文化水平及劳动技能等各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需要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中心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实行,还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通过教学工作的管理与组织,引导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所得,并进行探索和发展。
2.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既包括“教”,又包括“学”,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是教学工作实施的指导原则。教学原则反映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是对教学客观规律的间接反映,因此,人们对教学原则的研究也持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们也对其进行了探索,如孔子最早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儒家提倡的循序渐进原则、教学相长原则等。当代教育也有一系列原则,李秉德教授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其中包括教学整体性原则、启发创造原则、理论联系实践原则、师生协同原则以及教学最优原则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须突破原有教学方法的局限性,须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达成目的。要达成目的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须明确教学过程的主客体。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众说纷纭,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是教学工作中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第二种观点是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第三种观点是双主体论。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应具有更多内涵,首先,要明确取消对立的传统的师生关系,要同时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学习两种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过程的教学效率,将师生作为共同主体,学习目的、学习目标作为客体。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程专业知识须难易结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须对教材进行分解,突出学习重点,层次分明,明确教学和学习目标,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而且,订立学习或者课堂目标时要细致,可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及有时限的原则,提问须包含至少三个部分,即条件、履行和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可适用布鲁姆的分类理论和辛普森的技能领域来指导教学工作,明确体验加反思才等于学习,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达成目的,如情景模拟及角色扮演等。最后,要有学习评价与反馈。
3.教学评价与反馈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本文主要从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或者结果的评价与反馈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教师需对课堂结果进行积极性评价。评价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终结性评价,即对学习的评价;教师要学会评价,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种积极性评价反馈的方式有多种,如口头的面对面的夸奖、书面的表扬,或者肢体语言上的支持与赞赏。另一种是形成性评价,是为学习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的方式也有多种,常见的贴纸片法,利用教室的空间,贴纸片表明自己学习到的几点知识,或者无法解释的事情,可匿名进行,然后针对纸片内容,教师可选择性地进行讲解;或者采用学习日志、回应记录的方式等。其次,学校须做好教学评估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估须重点关注在提升教学实践、质量和学生发展的角度上,促进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提升。此外,应将学生本身也包含于评估活动中,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促进师生协同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性、积极主动与个性化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实践与运用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应对当前学生管理面临的新挑战,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因对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冲击,能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主动、个性化与可持续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部分高校亦采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改善当前教学管理的状态,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高校实施过程中片面地过分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教师须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忽视了“教”的部分,学生普遍没有系统的知识学习。第二,部分高校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抛弃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去其糟泊,取其精华。第三,我国当前的教学模式正在探索过程,并没有完全转变,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教学中实践还需进一步的努力。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推进该方法的实施。
1.正确认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
要想正确认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高校领导层须有“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的概念,同时,要正确认识其本质,认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独有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并推进教学评价工作,正确认识该教学法就要求领导在教育工作指导过程中不瞎指挥,不乱打。其次,学校须提供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对该教学方法的了解。同时,学校还可开展讨论会、讲座等,促进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该教学法的认识,促进该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最后,教师亦要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来开展工作。
2.改进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改进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就要求对教学评价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改进,这种改进不仅可包括对教师的“教”进行评价,还可包括学生对自己“学”的评价,同时还可以推进教师对学生“学”的评价,形成双向反馈,及时修正教学过程中遗落或者错误的内容。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即时的回复,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推进多方式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能从网上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针对这一状况,可推进多模式,如开放式的课堂、网上课堂等教学工作。这种教学和学习的资源形式可以多样化,共享的途径也可多样化。各高校可以自建平台,也可以利用第三方平台。当前部分高校使用的世界大学城,就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性、双向沟通性,学生不仅可以登录改网站,查看任课老师的教学资料,做作业,还可以查看其他科目老师的教学资料,而且,还可以跟教师沟通、提问等。也有部分高校在一些教学平台提供免费的教学视频和资料,如MOOC的在线课程视频,其中每门课程都设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实践,并且可以重复回访,学习章节结束后,还可以在讨论区提问,并且参加教师设置的测评,提升学生知识的掌握度。同样的,也可以积极推进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等。
4.提升本科参与科研的机会
当前教育模式下,本科生参与课题、科研的机会并不多,高校应该重视本科生的科研工作,认识到科研工作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改变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创新实践能力。要提升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学校须增加学生参与科研的途径,增设机构,增加科研项目,促进科研的教学发展。首先,教师可公布自己的科研课题以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发展方向可以报名,教师根据斟酌考虑后,从报名学生中挑选学生称为科研团队的一员;其次,学校可提供机会由学生自主立案进行科研研究,并提供一定的科研基金。另一方面,学校应采取措施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并对学生参与科研设立辅导或者指导部门,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如设立成长型导师,对其进行辅导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向东 李文平 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自主互动教学模式探索[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3,315。
[2]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2010,7,9。
[3]王定华 透视美国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刘桂辉 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转换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4),103-105。
[5]余胜泉 微课虽小,应五脏俱全[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19。
论文作者:侯娟 文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学法论文; 教师论文; 中心论文; 评价论文; 原则论文; 教学理念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