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一次性套扎线处理阑尾根部189例分析论文_宁志超

腹腔镜一次性套扎线处理阑尾根部189例分析论文_宁志超

(四川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501)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套扎线双重结扎切除阑尾根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方法:189例阑尾炎患者均使用一次性套扎线双重结扎,在两线之间切断阑尾,残端粘膜单极电凝烧灼破坏。结果:189例阑尾炎患者均无残端粪漏发生,也无残端脓肿及气体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次性套扎线相对价格便宜,易掌握,无需特殊辅助器械,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一次性套扎线;双重结扎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086-02

传统腹腔镜手术处理阑尾 残端多用锁扣夹、闭合器、生物夹。这些器械价格昂贵,增加了治疗费用。钛夹夹闭阑尾残端易松动脱落,且钛夹长期存留体内影响身体健康[1]。为了达到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目的,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对189例急、慢性阑尾炎行LA手术,用一次性套扎线处理阑尾根部,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此方法安全可靠,对机体无刺激,术后无不良反应,简单易学,易在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为189例患者行LA,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男98例,女91例。年龄15~64岁,(39.9±10.5)岁,其中<18岁9例,>60岁19例。98例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及转移性右下腹痛史,11例伴发热(体温最高 39.5℃)。查体均有右下腹固定压痛,伴反跳痛及肌紧张76例。急性阑尾炎12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5~79h,(30.5±18.4)h,其中>72h 8例;慢性阑尾炎64例,病史3 个月~2年,其中急性发作30例,发病至手术时间8~76h,(29.2±21.4)h,其中>72h 2例。术前常规行腹腔彩超检查,135例提示阑尾不同程度肿大,未见包块及阑尾周围脓肿形成,54例未发现肿大阑尾(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既往阑尾炎发作史能够诊断阑尾炎)。常规化验血常规,146例血白细胞>10.5×10/L。5例有腹部手术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下列情况未考虑行LA:①腹部彩超提示已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②体格检查发现右下腹可扪及包裹粘连的肿块;③下腹部有过复杂开腹手术病史。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取头高脚低仰卧位,头低30度,左倾15度,提起腹壁,插气腹针,建立CO2人工气腹,气腹压力儿童(<18岁 9例)10~12mmHg(1mmHg=0.1333kpa),成人13~15mmHg,置入脐下缘10mm穿刺孔为观察孔,右下腹麦氏点5mm切口为副操作孔,左下腹反麦氏点10mm为主操作孔。气腹完成后,置入腹腔镜及器械,找到阑尾,用无创牵引钳提起阑尾尖端,使阑尾系膜呈“帆状”张开,自阑尾尖端梯状沿阑尾体部电凝烧灼阑尾系膜至阑尾根部,用分离钳轻夹阑尾根部,以挤压开该部可能存在的粪石,然后分别置入一次性套扎线,二根套扎线分别位于阑尾根部0.3cm,0.5cm处双重结扎,用力适度,避免套扎线切割断裂阑尾,距第二根套扎线约0.5cm处用钛夹夹闭阑尾远端,用剪刀剪至阑尾粘膜层,然后用电凝边烧灼粘膜边切断阑尾。阑尾区及盆腔有渗液者给于吸出,用纱条蘸净腹腔液,大网膜覆盖阑尾残端、回盲部。用抓钳经主操作孔将阑尾取出,标本送病理检查,同时检查钛夹是否随标本取出体外。

2.结果

189例患者均于腹腔镜下用一次性套扎线双重套扎阑尾根部切除阑尾,因适应症选择严格,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见阑尾穿孔8例,合并穿孔3例。手术时间20~50min,(20.7±8.0)min,术中出血均<15ml。仅4例术后当日用一次性止痛药。麻醉清醒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或肠鸣音恢复后进流质饮食,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切口感染、腹腔残留感染、肠漏、腹腔出血等;术后住院时间2~5D,(3.5±0.8)D。术后病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1例,坏疽阑尾炎8例。术后随访2~6个月,无腹胀腹痛等并发症,切口疤痕不明显,患者满意。

3.讨论

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有切口大,对腹腔内脏器干扰重,术中操作空间小,切口感染率高,疤痕大,误诊率高等临床难于解决的问题。LA 以切口小,术中操作空间大,患者损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切口隐蔽,疤痕小等优点,有效解决了以上难题[2],本组LA用一次性套扎线处理阑尾根部有以下优点:①可安全处理阑尾根部,钛夹处理阑尾根部会产生切割作用,钛夹松动,脱落甚至发生肠漏现象,钛夹离肠壁近,有导致消化道穿孔,术后肠漏的发生,因此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要找安全、经济,易于操作的方法处理阑尾根部。一次性套扎线可随意调节套扎圈大小,不受阑尾粗细的影响,避免过小切割组织,预防肠漏发生。②术后疼痛轻,可以早期下床活动,一次性套扎线40~60d降解,吸收,不留异物,对术后患者影响小,可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3]。③经济方便。内镜钉合期、生物夹等器械价格贵,增加了住院费用。一次性套扎线相对价格便宜,易掌握,无需特殊辅助器械,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燕翔,朱微,蒋春明,等.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腹膜透析置管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0,8(8):873-875.

[2]熊飞,董骏武,李红波,等.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6):1724-1725.

[3]魏源水,倪斌,王弦.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6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 12(10):91 9-921.

论文作者:宁志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一次性套扎线处理阑尾根部189例分析论文_宁志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