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课程资源多样化。如何推进教材多样化建设,切实提高教材质量和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做好教材的评价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中图版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最大特色是正文系列与探索系列的有机结合,体现了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学习理念。但就学校教育而言,教材依然是其他课程资源无法替代的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如何看待和使用教材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图版地理教材;教材特点;心得评价
1 高中地理课程与教材概述
1.1 高中地理课程定位
探究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与共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人口观、资源观、生态观、发展观等教育。
探究人类社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使学生认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和特性,关注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认识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
1.2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
第一,知识与技能。包括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两部分,其中基本知识包括:地球宇宙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成因认识区域。基本技能包括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运用地图、运用图表以及运用数据。
第二,过程与方法。包括地理信息、地理问题、地理学习成果等。其中地理信息包括搜集、整理、分析、运用;地理问题包括发现、探究、合作探究、解决;地理学习成果包括表达、交流、反思。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地理探究兴趣,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资源环境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
2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教材特点分析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在编排上使用双系列的内容结构体系和呈现方式进行编排,即在安排课文内容系列的同时,设计了一个探究系列。其中课文系列包括课文系列、学习指南、正文、阅读材料以及复习题目;探究系列包括章前课题、节前探索以及课后案例研究。
2.1 必修模块37个探索活动分类
1、以实验活动引入的探索,如模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以使用图表、模式图引入的探索,如自然因素解释城市的空间结构;
3、以观察地图引入的探索,如中关村为什么成为科技园区的首选;
4、以景观图片、漫画等引入的探索,如“乐在其中”;
5、以资料列举引入的探索,如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
6、以选择、对比引入的探索,如寻找区域差异。
2.2 必修模块37个案例研究
1、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包括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太阳活动与旱涝的关系,历法及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四个案例。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包括大气运动的地理意义,厄尔尼诺和科罗拉多大峡谷三个案例。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包括上海的“热岛”效应和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两个案例。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青藏铁路,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寒潮的“功”与“过”和水资源与农业四个案例。
2、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包括中国人口的变化模式,德国移民和中国人口究竟多少才合适三个案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包括南京城市规模与用地结构,中国城市郊区化和徽州文化三个案例。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包括欧洲的农业模式,高新技术农业产区的区位选择和石家庄的变化三个案例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包括中国土地沙漠化问题,不同做法不同的结果和中国可持续发展10年道路三个案例。
3、必修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包括四川盆地和吐鲁番盆地比较,地理环境与种植业、牧业分化和怎样减少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压力三个案例。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洞庭湖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生态农业的实践,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和美国密歇根的复苏五个案例。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神奇的飞机编队,准确预测易贡湖决堤,GIS在抗击非典型肺炎中的应用和如何利用数字地球技术处理路面突发事件四个案例。
2.3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编排特点
1.中图版每一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图文结合,阐述地理原理,说明地理现象。非正文部分从探索开始,包括学习指南、名词链接、 思考、阅读、活动、实验、读图练习、课题检查、案例研究、复习题等,形式多样。
2.探索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学习指南列出本节的重点,并对学习方法做出提示,利于学生自学和教师备课参考。
3.案例研究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现了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
3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使用心得及改进建议
3.1 使用心得
1、在内容选择上,中图版教材每节内容由正文和非正文组成,力求紧密联系社会与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教科书“活、动、新”的特点。介绍地理学动手操作的方法和实验,学生体会到从“做”中学地理的乐趣。
2、在学习方法上,将探究学习的观念和方法始终体现于教科书中,使教学过程成为探究过程,同时培养能力、养成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这是其核心特色。
3、在图文风格上,中图版教材图文结合阐述地理原理,说明地理现象,文字生动可读性强;采用景观图、示意图、插图、漫画等,简化复杂地理原理,降低内容难度;随图设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
4、在作业位置与数量上,中图版教材每章开始设置研究性课题,课文中配置多样化作业系统,每节后有3—5个复习题,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而且强化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2 改进建议
1、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由于这一节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建议将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提前,留给学生较多的时间更加充分的了解地球,为学习地球的运动打好基础。
2、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每一个小知识点的知识容量太大,特别是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这一知识点安排不合理,出现了用概念解释概念,前后逻辑顺序混乱等错误。建议先讲解第三章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用完整的课时讲解常见的11种气候类型,侧重教材提到的4种气候,加深学生对大气运动和气候关联性的理解,同时结合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学习世界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
3、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这一节的教学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先举例讲解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归因,再分析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最后得出世界人口增长,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之后引入人口总量在图像中的表示形式,着重拐点。
4、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教材将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但未采取专题式编写七大农业地域类型,建议比较身边不同地区、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别,再补充完整七大农业地域类型,重点强调季风水田农业、现代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参考文献
[1]张现勤,王英.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使用的几点体会[J].地理教育,2015,8:57~58.
[2]宁慧兰.高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教学策略-以中图版教材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5:17~19.
论文作者:褚乔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教材论文; 地理论文; 图版论文; 案例论文; 地理环境论文; 农业论文; 第三章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