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灌区工程规划中的关键性问题分析论文_陈积瞻,黄业坚,林明标

老灌区工程规划中的关键性问题分析论文_陈积瞻,黄业坚,林明标

陈积瞻 黄业坚 林明标

海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海南海口 570203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兴建于五六十年代的老灌区,由于资金、设计、施工等造成工程性缺水的因素之外,区内的区域发展、变迁对灌区现状缺水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本文基于老灌区的历史演变,以海南省太阳河万宁水库灌区为实例,进行问题分析解剖、分析工程性缺水产生的主要原因,梳理灌区演变而存在的基本问题,以此得出我们在进行老灌区工程规划设计时应当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灌区规划;灌溉范围;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渠系规划设计

1.1灌区工程规划缘由

2009年,国务院宣布海南岛为国际旅游岛;2018年,习总书记亲自宣布海南岛为自由贸易港(区),战略定位为三区一中心,正是一系列利好政策,海南政府也全面启动了相关工程的规划建设工作,更是积极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且“十三五”时期是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全域自由贸易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其中,加快完善水利设施,是建设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港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特别是老灌区的规划建设,更是热带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是海南发展的重要后盾之一。

万宁市作为海南省东部沿海的重要城镇,而万宁灌区为万宁市的第一大灌区,在水务建设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随着万宁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水量在不断地增加,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且万宁灌区的规划建设比较久远,用水户、灌面、需水水量等变化较大,灌区现状工程已无法满足发展要求,更是不适应于海南谋建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区(港)的发展需求,因此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重新对该灌区进行科学地规划设计,以统筹灌区内的用水配水,提高用水效率,建设现代化灌区。

1.2灌区基本情况

万宁灌区分布于万宁市东部沿海,东临南海,西以左干渠为界,南至东澳镇,北穿龙首河,囊括太阳河、东山河、龙尾河、白石溪、龙首河中下游平原和低丘陵地带,属于海南岛地穹列东南侧的拗陷部分,地势由西向东倾斜,除东山岭周围地区为丘陵外,其余地方地势平坦且水源地相对较高,地势较为平整,大多数灌面满足自流灌溉。水源地是位于太阳河中游的万宁水库,灌区工程建设始于1966年,主要任务是农业灌溉,建有左右干渠灌溉系统,设计灌面12.1万亩,现状有效灌面9.38万亩。包括万宁市山根、和乐、后安、北大、长丰、万城、礼纪、东澳八个乡镇,90个村委会,涉及人口约20万。灌区大致分为左片区和右片区,从位置上看,灌区内含有两个内海:老爷海和小海,其灌面沿海分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灌区存在的基本问题

对于老罐区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要摸清灌区现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本文通过对灌区的调研和查勘后总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3.1灌区的范围问题

万宁灌区1963年进行规划设计,规划中并未充分考虑官栈河以南、后安、和乐、港北一带区域的灌溉任务。后来,针对这些不足,1964年重新对灌区范围进行了论证,将区域内的大中小型水利工程纳入到范围内进行统筹考虑,扩大灌区的灌溉范围。但是灌区中小型水利工程经过多年的运行,已自成体系,且相互间无联调关系,同时,部分灌溉任务也有所变化,历经几十年灌溉的范围变化较大。

1.3.2灌区内土地资源变化的问题

灌区的主要任务是农业灌溉,运行至今已经60年,属于老灌区。灌区内土地性质变化非常大,特别是灌区囊括了万宁市的几个重要城镇,行政中心的万城镇就在其中,灌区内的城镇化挤占掉大量的农业用地,而且城区大部分的土地性质已经不像50.60年代那样,并非纯粹是农作用地,还有大量的建设用地和其他用途土地。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乡镇以外的荒地也都开垦出来,成为了农用地。因此农业用地的数量和位置已经有了质的变化。所以,理清灌区内的可进行灌溉的农业用地是增还是减、灌面位置和采用灌溉措施,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要屡清楚的。由于灌溉面积关乎到灌区的整体规模,用水规模等。对于老灌区来说,有必要屡清楚弄明白这些问题,这将是为后来的修补改造作为建设依据的重要手段之一。

1.3.3水资源量与利用的问题

万宁灌区的水源地—万宁水库来水量比较充沛,且水库没有城乡供水任务,加上灌区内的其他水利工程措施,灌区内水量比较充裕。经对灌区摸查走访后,很多区域竟无水到田,或者是来水与需用水不匹配。通过分析总结有两点:一是老灌区的规划水量以及灌溉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作物需水要求,水量与需水时间难于适应灌区的发展;二是灌区的工程性缺水,由于工程管理的缺位以及建设资金落实困难等原因,造成部分渠戏荒废甚至出现断头水的情况。因此,需从作物灌溉制度、需水量、可供水量、水量配置等关键性问题。

1.3.4灌区渠系布置与设计的问题

灌区渠系布置与设计是灌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造成灌区工程性缺水的根本原因。其原因归纳有三点:第一,灌区建设年代缺乏一些必要的基础资料支撑。而且我们知道,建设于50.60年代的水利工程大部分属于三边工程,没有系统科学地规划与设计,无论是水量计算还是断面的设计理念与精度,都会与现在有所差别,造成灌区渠系跟不上现阶段的用水要求。第二,灌区建设比较久远,老化、破损的现象比较普遍。老损渠道通常是坏一段修一段,类似于打补丁的建设,没有科学的统筹规划就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比如,由于修建时间原因,设计建设单位不同,在重新设计修建的过程当中,找不到原始的灌区渠系资料,没有统一的设计依据资料,就会变成了各个单位都发挥了自己的主观做法,造成了灌区内渠系断面形式、纵坡不同,结果是修到最后,水都到不了田。这是我们根据实地走访测量的右干渠底宽变化情况统计表。从图中可以看出,有部分渠段是过水断面是越修越大,很不符合设计常理。第三:渠道老化破损、以及未完成渠道衬砌,渠系建筑物的建设变化比较大,形成了阻止水。在灌区开始建设时,因为当时的经济条件,可能不会有那么的穿渠建筑物。但是发展到现在,各个路网都比较发达,跨渠建筑物一年比一年多,建筑物的阻水现象也很普遍,水面线的变化当然是比较大的,这样就使得越到渠系末端,水就越少,最后甚至会发生无水到渠的情况。

1.4结论

针对以上灌区存在的问题,可从灌区工程规划的层面上对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1)需要对灌区范围进行充分论证,综合考虑了历史的发展因素、相邻灌区的关系、现状渠系布置、地形、灌面变化的等五大因素。坚持灌区间的独立性以及关联性,重新划定新的灌区范围。

(2)对于土的问题,应结合二调图,分析灌区内的现状及规划年的土地资源情况,以此将灌区内的土地情况摸查清楚,为灌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基础依据。

(3)在非工程措施层面上,主要梳理两项关键性内容。第一是重新对灌区内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出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对水资源进行配置,要坚持近水近用的原则,因水库本身的水量充足,如果不把这部分水量充分利用起来,浪费掉,而直接远距离调水,很不科学的。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后面的渠系设计提供全盘统筹考虑的建设方案。第二个关键性内容是灌水率的问题。灌水率是作为流量计算和渠道设计的基本依据。因此根据灌溉制度,整理出了灌水率。

(4)在工程措施层面上应根据水资源配置方案、渠系设计流量等内容统筹规划设计渠系工程,以便为后续的改造修建提供可靠统一的建设依据。

论文作者:陈积瞻,黄业坚,林明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老灌区工程规划中的关键性问题分析论文_陈积瞻,黄业坚,林明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