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特征研究_种植业论文

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特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农业发展论文,特征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宏观经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下游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中游地区的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以及上游地区的四川省和重庆市组成。其农业在全国历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在新形势下,研究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过程、特征,充分认识其农业在区域乃至全国中的地位,以确定其农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过程

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过程是在全国农业发展过程宏观背景条件下进行的,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农业宏观政策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也受到市场经济规律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就其发展过程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978—1984年农业快速发展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产品价格为主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投入显著增加,农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表现在:虽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1980年的41600.8 千hm[ 2] 降为1984年的40940.5千hm[2],但是粮食产量却从1980年的13832.5万t猛增到1984年的18130万t,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经济及饲料作物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并略有下降,但其产值增长速度要高于粮食产值增长速度;就种植业结构而言,粮食与经饲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呈波状下降趋势,其产值比例则呈急剧下降之势。就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而言,农业、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

1985—1988年农业缓慢发展时期 农村体制改革进一步进行,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农产品统购派购、价格、流通体制等方面未取得进展,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此时期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是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民从事农业的比较利益明显下降,农业投入明显减少,加之1985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呈下滑趋势,农业发展缓慢。表现在:粮食作物产量1985年下降了908万t,尽管以后几年有所增加,但1988年仍比1984年减少了737万t。就种植业结构而言,粮食与经饲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呈波状和缓上升趋势,其产值比例则呈波状下降之势。就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而言,农业、林业呈和缓下降趋势,渔业呈和缓上升真挚趋势,而牧业则呈波状上升之势。

1989—1991年农业发展较快时期这个时期国民经济进行治理整顿,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重视农业投入,提高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粮食产量在播种面积持续下降条件下稳步上升,1990年达到18565万t(超过1984年)。就种植业结构而言,粮食与经饲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呈波状和缓下降趋势,其产值比例则呈不规则的抛物线型。就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而言,农业逐渐上升,林业、渔业平缓上升,牧业波状下降。

1992—1994年农业发展较慢时期 此时期国民经济尤其工业经济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发展迅速,相比之下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开发区热”导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急剧下降,乡镇企业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农业投入尤其是劳动力投入的不足,农业发展较慢。粮食产量持续下降,1994年为17722万t。就种植业结构而言,粮食与经饲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呈波状下降,其产值比例则呈波状上升之势。就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而言,农业林业平缓上升,牧业渔业平缓下降。

1995年以来农业新的发展时期 农业生产受宏观政策影响再次得到重视,清理整顿开发区而使农作物播种面积迅速增加,粮食产量迅速上升,1995和1996年连续突破历史最高记录。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乡企职工返乡务农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倒流,农业比较利益再次提高,农业投入增加,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就种植业结构而言,粮食与经饲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略呈下降之势,产值比例呈上升之势。就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而言,农业平缓下降,林业略为下降,牧业、渔业略为上升。

2 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2.1 种植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但合理的种植业结构尚未形成

由表1看出,1983—1996年, 长江经济带农作物种植业播种面积结构与产值结构中粮食作物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而经饲作物所占比重持续上升。80年代(1983—1989)与90年代(1990—1996)相比,粮食作物在种植业总播种面积中所占比重由74.0%减为71.1%,经济及饲料作物所占比重由26%升为28.9%。同期种植业产值构成中,粮食作物产值比重由66%降为60.8%,经饲作物产值比重则由34%升为39.2%。种植业播种面积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变动趋势相一致,且产值结构的变动趋势高于播种面积结构的变动趋势,表明长江经济带种植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为形成合理的种植业结构奠定了基础。

合理的种植业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种植业土地生产率和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前者是指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作物总产值(总产量),后者是指每一农业劳动力生产的农作物的数量(产值)。合理的种植业结构既要使发展农作物种植业的自然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又要使农作物种植业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在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进行,达到种植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从而取得较高的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由表2看出,以种植业产值衡量的种植业土地生产率而言, 历年的变化趋势都是长江经济带高于全国,而以种植业产值衡量的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则相反;1983—1996年的平均变化趋势类似于历年,其中长江经济带的种植业土地生产率是全国的1.05倍,但全国的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则是长江经济带的3.75倍。与全国比较,仅较低的种植业土地生产率就反映了长江经济带种植业结构不合理。就粮食生产业也可以看出类似于种植业的情况,反映出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象。

表1 长江经济带农作物种植业播种面积、产值结构变化

年份 播种面积(%)产值(%)

粮食作物经饲作物粮食作物经饲作物

1983 75.59

24.4176.623.4

1984 75.724.3 69.02

30.98

1985 73.02

26.9864.67

35.33

1986 73.22

26.7864.99

35.01

1987 73.24

26.2662.54

37.46

1988 73.67

26.3361.538.5

1989 73.83

26.1762.937.1

1990 73.25

26.7563.13

36.87

年份 播种面积(%) 产值(%)

粮食作物 经饲作物粮食作物 经饲作物

1991 72.1927.8159.8 40.2

1992 71.1928.8158.9241.08

1993 71.1728.8359.7640.24

1994 70.3229.6861.2438.76

1995 69.5630.4461.5438.46

1996 70.0929.9161.3638.64

83—89

74.0425.9666.0333.97

90—96

71.1128.8960.8239.18

注:资料来源于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历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以下表2、表3、表4、表5资料来源相同。

表2 长江经济带农业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

种植业土地生产率 种植业劳动生率

年份 (元/hm[2])

(元/人)

经济带 全国 经济带全国

19831352.931242.72105.12506.10

19841646.441512.71169.62595.69

19851749.941587.32177.48615.08

19861924.751732.48190.81659.01

19872107.241957.78200.41713.02

19882384.112261.96218.86800.90

19892614.472507.24238.40880.47

19903137.223020.81283.141047.04

19913123.303117.11276.341062.68

19923440.473382.55297.941130.67

19934218.484063.18361.031356.43

19946203.625711.78524.831896.17

19957718.907372.61660.232458.28

19968406.128258.78723.512778.83

83—96 3573.433409.22316.271178.24

粮食生产业土地生 粮食生产业劳动业

年份 产率(kg/hm[2]) 产率(kg/人)

经济带 全国 经济带 全国

1983 313.21268.95 24.34 109.53

1984 335.34282.42 34.55 111.21

1985 319.58263.96 32.41 102.28

1986 331.40271.50 32.85 103.27

1987 330.65279.21 31.45 101.69

1988 323.78272.02 29.72

96.32

1989 332.19278.09 30.29

97.66

1990 336.72300.78 30.39 104.25

1991 317.66291.00 28.11

99.21

1992 332.79297.07 28.82

99.30

1993 333.15308.98 28.51 103.15

1994 329.65300.26 27.89

99.68

1995 340.25311.33 29.10 103.60

1996 349.79331.11 30.11 111.41

83—96

330.44289.76 29,89 103.04

2.2 农林牧渔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具有粗放性、掠夺式的特点

长江经济带就产值结构来看,农业仍占绝对优势,其次是牧业、林业和渔业所占比重较低(表3), 农业所占比重逐年波状下降而牧业相反;渔业所占比重逐年平缓上升而林业则相反。种植业产值比重由80年代(1983—1989)的64.85%下降到90年代(1990—1996年)的57.05%,同期林业产值比重从4.60%下降到4.11%,牧业产值从25.8 % 上升为30.9%,渔业产值从4.66%上长到7.94%。从总体上看,种植业产值下降7.8个百分点,林牧渔产值上升7.8个百分点,表明农林牧渔业结构向合理方向发展。但是,林业产值的下降反映了长江经济带掠夺式的林业生产已造成了扩大再生产的障碍,而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又受制于土地面积的严格限制,造成林业产值比重的下降。牧业生产虽然有较快发展,但牧业生产仍是以食粮动物为主的畜种结构,饲养方式以舍饲为主,因此畜牧业产值部分是种植业产值转化而来。渔业产值比重上升较快,其代价是淡水水产品的过度捕捞造成的渔业生产力的下降,更突出的是大量一、二级保护农田被辟为鱼塘,在下游地区曾出现了“挖鱼塘热”。

表3 长江经济带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变化

年份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1983 72.23

4.2920.832.65

1984 71.76

4.6420.503.10

1985 66.27

4.8924.634.21

1986 65.74

4.6424.634.98

1987 63.04

4.7326.615.62

1988 57.11

4.7032.086.11

1989 57.78

4.3331.935.95

1990 60.45

4.0629.515.97

年份 农业(%)林业(%)牧业(%)渔业(%)

1991 58.88

4.4930.046.59

1992 57.77

4.5830.607.05

1993 56.39

4.6730.348.61

1994 55.32

3.8932.448.34

1995 55.91

3.5631.399.14

1996 54.63

3.5131.989.88

83—89

64.85

4.60 25.84.66

90—96

57.05

4.11 30.97.94

2.3 农业生产尤其粮食生产的整体波动性减弱,但近期又有增强的趋势

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是一个发展缓慢和稳定性较差的产业,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的发展除了受自然因素如气候、土地、生物机理外,主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粮食等农副产品的价格等。由图1可以看出其波动性, 其周期约为3至4年。利用变异系数可以判定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波动强弱。长江经济带80年代(1983—1986)—90年代(1990—1996)长期粮食产量变异系数值为0.08,而全国同期其值则高达0.12,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粮食产量波动性要弱于全国。比较长江经济带80年代与90年代的变异系数,前者为0.026,后者为0.033,反映长江经济带90年代粮食产量的波动性较80年代有增大的趋势。80年代与90年代变异系数值分别低于80年代至90年代变异系数值,表明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的短期波动要比长期波动弱,这与我国长期农业发展政策以及由此造成的农民生产积极性波动有关。

图1 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及播种面积变化

2.4 粮食生产仍相对薄弱,增加粮田播种面积方能促进农业健康协调发展

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实践,发展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之间的关系:当人均粮食实际拥有量为280—400kg,基本具备了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农业生产结构将逐步改善,但不够合理;人均粮食产量超过400kg,多种经营可以得到全面发展,整个农业可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再生产,农业生产结构达到合理水平。就长江经济带而言,1996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390.06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14.4kg。其中下游、中游、 上游地区分别为333.47kg、431.28kg、395kg。 长江经济带已具备调整粮食生产来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 就长江经济带而言, 笔者假设:(1 )以1996年粮食单产为标准;(2)新增人口每人每年所需粮食400kg;(3)每年粮食增长数以1996年的增长数为准。据此利用公式: 每年粮田面积缩减数量=(每年粮食增产数一每年新增人口所需粮食数)/ 粮食单产,求出目前每年粮田面积缩减数量(表4)。由表4看出,除下游地区外,长江经济带应增加粮食播种面积167302.12hm[2],占全国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54.8%。这反映了目前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重视不够,粮食生产仍相对薄弱。下游地区虽然是长江经济带中唯一的可以缩减粮田面积的地区,但是仅可缩减747.84hm[2], 随着下游地区建设事业的发展,其缩减粮田面积的潜力很小,将很快成为需要增加粮田面积的地区。因此,长江经济带应通过增加粮田播种面积,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业健康协调地发展。

表4 长江经济带粮田面积缩减变化

地区粮食单产新增粮食新增人口所需粮田面积缩

(kg/hm[2])

(万[,t]) 粮食(万[,t]) 减数(hm[2])

下游5348.73

29.2 28.8 747.84

中游4000.91

28.2 75.2 -117473.2

上游 4051.9

13.1

42 -71324.56

经济带 4512.79

70.5 146 -167302.12

全国 4195.4 379.2507.2 -305096.05

表5 长江经济带耕地规模经营情况

非农劳动力年平均收入 每公顷耕地净产值 劳均耕地下限值

地区 (元/人)(元/hm[2])

(hm[2]/人)

下游6013.65 16287.50

0.277

中游6550.53 11787.05

0.417

上游5144.83 12419.54

0.311

经济带 6102.71 13049.83

0.351

全国5788.02 9168.69

0.473

实际劳均耕地

地区 (hm[2]) 下限值实际值

下游 0.125

2.21

中游 0.151

2.75

上游 0.120

2.59

经济带0.136

2.58

全国 0.210

2.26

2.5 现状土地经营规划偏小,适度规模经营的潜力较大

长江经济带与全国类似,农业生产的突出问题是人多地少。据统计,长江经济带1995年户均耕地为0.266hm[2],人均耕地为0.07hm[2], 而同期全国户均耕地、人均耕地分别为0.408hm[2]、0.140hm[2]。现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以及土地承包制,导致长江经济带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缓慢。要改变长江经济带农业分散的小生产状态,必须推行稳步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所谓“稳步”就是要考虑长江经济带仍实行按人口平均承包土地而导致土地规模经营的难度。所谓“适度”就是要充分考虑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 农业生产基础、 技术条件等的差异,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调动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提高农业投入的回报率,使各产业间收益和回报平衡,最终促进农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乡村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作为非农劳动力收入,利用劳均耕地下限分析法,按公式S[,RF]=非农劳动力年均收入/每公顷耕地净产值, 求出各地区劳均耕地下限值。由表5看出, 长江经济带劳均耕地下限值高于实际劳均耕地下限值,其比值达2.58,说明目前我国耕地经营规模既不合理又偏小。由于目前长江经济带现状劳均耕地下限值太低,既使能够达到计算出的劳均耕地下限值, 长江经济带耕地经营规模也不高(不到 0.33hm[2]),而此时主要靠种植业收入的农户的收入水平才不低于甚至略高于当地非种植业(或非农业)同等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激发农民种田积极性,增加农业投入,进行耕地的规模经营。据研究,我国实现规模经营,劳均耕地至少要达到1.33—2hm[2]。因此长江经济带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潜力较大,但任务很艰巨。由表4还可以看出, 全国及经济带内下中上游地区与经济带相似,都存在耕地经营规模不合理的状况,其潜力的大小依次为:中游、上游、经济带、全国、下游。

收稿日期:1998 06 16

中国科学院(A)“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持续发展”基金资助(编号:KZ951 A1 202)

标签:;  ;  ;  ;  ;  ;  ;  ;  

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特征研究_种植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