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作为公共政策,它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城市规划中,出现了无序建设、历史文化环境破坏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公众的争议越来越大,因此公众参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城市建设管理;公众参与;存在问题
前言
城市建设项目管理事关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公众参与制度由此不断进步和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研究公众参与机制,本文从实际出发展开分析,首先分析了公众参与机制的起源和内涵,进一步分析了公众参与机制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提高决策科学性的特征及现实意义,并针对公众参与机制,对管理部门提出建设规范制度和提供技术支持等建议,希望能够为公众参与制度发展作出贡献。
1城市建设和公众参与的概念
1.1城市建设的概念
城市建设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科学合理有效的城市建设有利于保证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以及发展方向,有利于城市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城市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1.2公众参与的概念
公众参与是指在社会中具有某方面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在一起做出不同形式的决定的过程。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公众参与中,公众是指政府以外的,能够在其法定权力义务范围内参与到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群体和组织。
2公众参与机制的现实意义
2.1有助于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在《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不断扩大公众参与”。提出这条建议的原因就是在世界瞩目的世博会当中,上海作为举办世博会的城市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不仅是因为盛大的世博会,也是因为上海城市建设管理。市民管理,公众意见开始受到重视并且公众的权利受到保护。公众提意见建议主要是保护、公共卫生、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具有大力推进公众参与的客观条件和现实需求这些细节虽然影响不大,但是确实与公众的生活有很大的关联。在关于建立城市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的相关提问中,有人提出市民参与的观点。这就说明公众参与是具有帮助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作用的。
2.2有助于均衡城市经济的有序发展
这个作用强调的重点在于“均衡”二字。一个城市要发展得更快更好,一定是强调整体的发展。但是现实是有许多城市的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的,这些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被上层制订城市管理制度的领导者注意到,因此可能会导致一个城市的发展更加不均衡,最终导致城市的整体水平无法得到提升。公众参与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及时反映制度存在的漏洞,或者是反映一些上层决策者无法看到的细节问题。随着人民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参与要求日益增强,因此开辟通畅的合法参与途径,并且运用最先进的手段让信息及时传达是值得重视的。
2.3公众参与是世博精神的重要传承
蒂贝琼卡在迎世博时致电中国的文章中说道:“美好的城市得以建立,目标的一致性也很重要,即当地政府、私营企业以及城市居民都要清楚什么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困境。人们只有把自己当作城市的主人,并为其取得的成果而感到由衷自豪,这座城市才能真正取得可持续发展。”这番发言很好地反应了世博会和上海的城市管理的精神,即公众的共同参与。只有公众参与了,才能够对城市建设的成果怀有期待;只有公众参与了,才能够在其中贡献自己的心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一个公众在城市管理中提出了对乱扔垃圾的现象加以管制的意见,那么他本人一定会先考虑自身的行为。因此,公众的参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推行关于城市建设管理相关制度的顺畅程度。
3城市建设中公众参与所存在的问题
公众参与到城市建设中的意识淡薄,受市民年龄、职业的影响比较大。公众参与的专业素质不高,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管理的需求。公众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城市建设的热情不高,比较被动。针对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的保护,老年人的兴趣比较大,而年轻人参与的比例比较小,提倡规划高起点,因此,受参与效果的影响,还因参与成本、信息和机制以及技能的制约,我国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意识非常淡薄。法律上支持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条文很少,制度上得不到保障。而我国的城市建设重视的又是规划部门的授权,政府部门总是强制实施导致群众的被动式的迎合,这无形中导致了公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法律上反映出来的城市建设又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群众的意愿并没有得到过多的认可。在对规划部门和有关的行政机关进行设定的时候,公众参与的规划对象、范围等内容并没有设定,政府的规划信息也没有过多的渠道展现给社会公众,一般采用的是在政府网页上公示或印刷展板展示规划内容两种方法。在公众并不了解规划的情况下,也将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没有健全的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制度和机制。我国对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机构、内容、对象以及职责等等并没有条文规定,所以公众参与规划要还是有一些盲目性和随意性的。只要政府部门对公众所提出的意见不采纳或不重视,就造成公众参与城市的规划无法实施,进而阻碍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一个互动性和连续性。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效果并不理想。城市建设的管理部门从中调查收集了很多公众的建议和想法,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效果也得不到保证。规划管理部门会将和政府意愿相互矛盾的建议筛选出去,反馈并没有及时的传给公众,导致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热情也逐渐降低。我国城市建设大部分都是政府完全执行的,公众没有落实到监督的权利,所参与的效果不佳。
4完善公众参与城市建设所提出的建议
4.1拓展公众参与城市建设实施途径
首先,城市建设方案确定后,及时的发布相关的信息,规划管理部门对公众给出的建议积极的进行反馈;其次,在方案的选择时,公众代表、专家、政府官员以及规划管理部门的成员进行投票,投票的结果还要及时的发布,再对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最后,在方案的实施阶段,公众要了解所参与的每一个过程,只有了解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城市建设当中。
4.2完善建设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法制
在对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的时候,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基本法律是一定要首先考虑的,扩大公众事务参与范围,城市建设的法规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让城市建设的参与有法可依;其次,城市建设法规立法的时候要让公众得到更多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最后,要保证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权利得到法律的保护,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程序要逐步完善,这样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才能够更加稳定。
4.3完善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制度体系
完善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制度体系有利于促进公众使用民主参政和民主议政的权利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全程监督体制;政府及规划管理部门要提高规划管理的透明度,建立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具有相关规划技能和知识的公众参与机构;要激发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公众参与规划的热情,建立城市建设的激励机制。
结束语
城市建设管理的公众参与是一项周期长,繁重的工作,规划管理部门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措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模式,推动城市建设和谐发展,提前化解矛盾,保证城市建设管理的公正合理,促进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经济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泳.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实践[J].北京规划建设,2017,01:85-88.
[2]邹立元.我国地方政府城市建设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陈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城市建设论文; 公众参与论文; 公众论文; 城市论文; 管理部门论文; 制度论文; 政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