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切口妊娠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张邵银

怀化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 要】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切口妊娠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后切口妊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阴道超声引导下孕灶注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指标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和血β-HCG转阴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切口妊娠应用甲氨蝶呤超声引导下孕灶注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切口妊娠;甲氨蝶;米非司;不同给药方式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异位妊娠,其属于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1]。根据临床上对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研究,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可能与孕卵运行过快、剖宫产引起的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等存在很大关联,临床上普遍认为其是因各种手术操作所致的内膜损伤引起。本研究对剖宫产后切口妊娠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后切口妊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过一次剖宫产手术,并且符合临床上对切口妊娠的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处于23~36岁,平均年龄(28.47±2.46)岁,试验组患者的年龄处于22~37岁,平均年龄(28.35±2.5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病情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中主要是让患者按照50㎎/次,2次/d的标准口服米非司酮,并且将50㎎甲氨蝶呤加入到3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然后进行单次肌内注射。

试验组采用阴道超声引导下孕灶注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中按照与对照组相同的让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然后将50㎎甲氨蝶呤加入到3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在阴道超声引导下孕灶注药。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包块消失时间和血β-HCG转阴时间进行观察。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并且包块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恢复,则判定为治疗痊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则判定为治疗失败。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和血β-HCG转阴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为(15.26±3.12)d,血β-HCG转阴时间为(8.15±1.49)d。对照组包块消失时间为(27.34±4.36)d,血β-HCG转阴时间为(15.64±2.58)d。试验组包块消失时间和血β-HCG转阴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异位妊娠,其主要行剖宫产后的妇女再次妊娠时的一种异位妊娠情况。根据临床上对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研究,其主要是因为胚胎着床在前次子宫下段即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导致胚胎一直不能进入子宫内。在患者出现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情况时,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产前大出血和子宫破裂的情况,甚至会导致邻近的组织和器官受到侵蚀,这样不仅会导致胎儿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还会导致母体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此时则只能通过切除子宫来保证母体的安全[2]。

目的,临床上对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治疗中,传统的方法能够起到相应的效果,但治疗后患者可能不能再次妊娠,治疗失败时将会导致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药物,能够在患者体内与孕酮发生竞争,从而让患者的黄体逐渐萎缩,让患者尽快流产[3]。甲氨蝶呤是一种抗叶酸类药物,其在进入患者体内后能够有效阻断滋养细胞的分裂,并扰乱其DNA的合成,导致其不能正常开展细胞分裂活动。这主要是因为甲氨蝶呤能够夺取还原酶,对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的过程中起到阻滞作用,这样就能让胚胎的发育停止并最终死亡。在将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时,甲氨蝶呤的药效能够得到有效促进,通过孕灶注药的方式,能够让药物直接到达胚胎,减少药物在血液中的传递过程,提升药物作用于孕灶时的浓度,从而提升其治疗效果[4]。同时,通过孕灶直接注药的方式能够避免药物在患者体内各处流动,从而减少患者因药物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

本研究对剖宫产切口妊娠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采用孕灶直接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和血β-HCG转阴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阴道超声引导下孕灶注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瑾姝. 甲氨蝶呤不同途径给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疗效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3,30:183-184.

[2]叶中慧,张丹妮,赵文举,刘媛. 甲氨蝶呤不同的用药方式治疗异位妊娠不良反应的观察比较[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2:18-19+26.

[3]万育红.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不同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D].兰州大学,2014.

[4]农华艳. 甲氨蝶呤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4.

[5]张国琼.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J]. 河北医学,2015,08:1439-1441.

论文作者:张邵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张邵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