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亮 胡元元 赖长君
(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 342800)
【摘要】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 假乳头状瘤的CT 表现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肿瘤科2013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之间收治的11 例胰腺实性- 假乳头状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CT 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CT 检查结果和临床诊断情况。结果 患者肿瘤发生位置为: 1 例肿瘤体部,5 例头部,4 例胰腺尾部,1 例巨大肿瘤患者,具体位置无法确定。胰腺实性- 假乳头状瘤患者各个检测项目CT 检查阴性和阳性例数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 检查是一种较为准确、可靠的胰腺实性- 假乳头状瘤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胰腺实性- 假乳头状瘤;CT 表现;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283-01
胰腺实性- 假乳头状瘤(SPTP) 是一种近年来逐步受到病理科、放射科和临床医师关注的新型肿瘤实体,且其组织发生机制尚无统一认识,由于该疾病的发生率较低,因而胰腺实性- 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 声像图表现还未被人们正确认识。本次医学研究就对胰腺实性- 假乳头状瘤的CT 表现和临床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肿瘤科2013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之间收治的11 例胰腺实性- 假乳头状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最大年龄为55 岁,最小年龄为18 岁,平均(45.4±6.5)岁。患者临床症状包括:中上腹部隐痛、不适感,夜间进食后症状加重,以及腰背部放射痛,体检中可见腹部肿块。
1.2 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所用CT 检查设备为GE Lightspeed 64 层螺旋CT,电流管为自动毫安,管电压为120kV,扫描速度为0.35s/r,螺距为0.984:1,准直宽度为0.625×64,重组层厚为0.625mm,层厚为5mm,以碘海醇350 为对比剂,总量为100ml,通过双筒高压注射器由肘前静脉注入,注射速度为4ml/s,从周静脉团注后150s、65s、25s 屏气扫描。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 软件分析和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通过X2 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s)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表示,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如果所得分析结果P<0.05,可以证实两组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全部11 例观察对象中,1 例肿瘤位于体部,5 例位于头部,4例位于胰腺尾部,1 例巨大肿瘤患者,病理检查确诊为胰腺来源,具体位置无法确定。胰腺实性- 假乳头状瘤患者各个检测项目CT检查阴性和阳性例数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所示。
3 讨论
胰腺实性- 假乳头状瘤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PR( 生殖细胞来源),CD56,Syn,NSE ( 神经内分泌来源) ,CD10,ACT,AAT,Vim ( 腺泡细胞来源) 均为阳性。本次医学研究中,笔者对SPTP 患者的CT 声像图表现进行了如下的定性诊断分析:第一,各个部位的肿瘤均无和冰雪胰管扩张和总胆管扩张现象。第二,肿瘤外部通常存在完整的包膜,包膜厚度在2mm 至4mm 之间,边缘光整,与胰腺分界清晰,增强后强化明显,包膜内壁光滑,包膜较为均匀。第三,大部分肿瘤的来源是胰腺,且表现为分叶状,形状为椭圆形或是圆形。第四,肿瘤通常为实性结构,包膜下存在囊性成分。第五,囊实结构比例相仿或囊性结构为主的肿瘤CT 表现为:实行部分可见实囊部分相间或是附壁结节分布。第六,肿瘤内同时存在囊性和实性结构,CT 平扫可见低密度或是等密度的实性结构,造影检查证实增强前后囊性部分扫描均呈低密度,门静脉期明显强化,动脉期轻度强化[1]。
SPTP 患者的CT 诊断需与假性囊肿、胰腺癌囊变、囊腺癌及胰腺黏液或浆液性囊腺瘤等疾病相互区分,具体CT 表现差别为:第一,囊腺癌:原发数个小子囊或单个大囊,子囊位于大囊外,大囊直径在2 cm 以上,囊内存在少量的实性组织,且存在弧状或线状的分隔,无强化效应,囊内为均匀水密度,囊壁局限性增厚,囊壁黏膜上附着的肿物向腔内乳头状突起。增强后可见结节、囊壁及分隔部均明显强化。CT 检查证实囊壁有钙化,且表现为不连续或斑点状[2]。第二,黏液性囊腺瘤:CT 扫描证实为原型或是卵圆形,囊内或囊壁可见不规则或壳状钙化,增强后轻度囊壁强化,囊壁厚度小于1cm,且厚薄不均,囊分隔菲薄呈直线状,瘤体多为大单囊,少数包括数个单囊,轮廓光滑、无分叶,CT 值与水密度相近。第三,浆液性囊腺瘤:CT 扫描显示为圆形或是分叶状,增强后肿块强化不规则,中央可见特征性的日光放射状钙化或是不规则条片状钙化,肿块密度从肌肉样到水样密度不等,边界清晰[3]。
参考文献:
[1] 穆焕晨,徐传斌,郑宏秋等. 256 层螺旋CT 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J]. 疑难病杂志,2015,14(2):201-202.
[2] 苏于正,孙斌,徐云静等.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 和MRI 诊断[J]. 中国CT 和MRI 杂志,2010,8(2):37-38.
[3] 刘志敏,高建波,郭华等. 多层螺旋 GK 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3):428-429.
论文作者:曾明亮 胡元元 赖长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
标签:胰腺论文; 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乳头状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包膜论文; 医学研究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