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人民医院 江西萍乡 337053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本科接诊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病患82例,采用数字抽签的形式对所选病患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都予以常规化疗护理,实验组同时加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比较SDS评分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依从性良好率为95.12%,明显比对照组的75.6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SDS与SAS评分依次为(3.27±0.91)分、(4.43±1.29)分,均明显比对照组的(4.36±0.72)分、)(5.47±1.68)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病患施以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辅助化疗;心理护理;依从性;乳腺癌
当女性的乳腺腺体上皮组织出现恶性肿瘤之时,将会引发乳腺癌[1]。目前,手术联合化疗是本病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抑制病情进展,提高生存质量。但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受自身以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良心理,使得其治疗依从性大幅度降低,进而直接性的影响到了疾病治疗的效果。对此,我们还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力度。本文旨在研究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病患应用心理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入选病患都经细胞学、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符合晚期乳腺癌诊断标准[2],并于术后接受化疗。以数字抽签的形式对所选病患进行分组:实验和对照两组各41例。其中,实验组的年龄为25-61岁,平均(42.7±3.2)岁;病程为1个月-5年,平均(2.1±0.4)年。对照组的年龄为25-60岁,平均(42.4±3.1)岁;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2.2±0.6)年。两组都获得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有完善的病历资料。比较各组的病情和入院时间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糖尿病者。(2)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治疗者。(3)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4)高血压者。
1.3 方法
入组的82例病患都于治疗期间接受常规化疗护理,内容有:饮食干预;入院指导;健康宣教;病情观察;皮肤护理;行为干预;遵循医嘱。实验组同时加用心理护理措施,详细如下:
(1)患者入院时,积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经分析后为患者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心理护理方案。密切观察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多利用温柔的语言安慰、关心患者,让患者能体会到我院护士对其的关爱。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与文化程度,对其生活需求和生活状态进行分析评估,然后再积极开导患者,予以其适度的关心,让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2)细化心理护理操作,优化心理护理流程,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加贴心的服务。鼓励患者主诉,让患者能够通过倾诉的方式缓解焦虑与担忧等不良情绪。此外,也可指导患者采取注意力转移法缓解不良心理,比如:和亲友聊天、阅读报纸杂志、观看喜欢的电视节目等。
(3)协助患者取最舒适的体位,在患者闭眼休息之时,为能确保其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可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化疗结束后,予以患者言语上的鼓励,询问有无不适感,并积极处理。将本科治疗成功的案例简单告诉患者,帮助其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提高依从性。
1.4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并参考如下指标对其依从性进行评估:若患者能遵医嘱,积极配合化疗,按时、按量用药,离院后能及时回院复查,即可判定为依从性良好[4]。
利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提示抑郁或者焦虑程度越重[5]。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分析
实验组护理前的SDS和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为(3.27±0.91)分,明显比对照组的(4.36±0.72)分低,组间差异(P<0.05),并且,实验组的SAS评分也明显比对照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 治疗依从性分析
经评定,实验组中达到依从性良好标准的病患有39例,占总比例的95.12%;对照组中达到依从性良好标准的病患有31例,占总比例的75.61%。分析后发现,实验组的依从性良好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X2=6.2476,P<0.05)。
3 讨论
乳腺肿块、皮肤改变以及乳头溢液等均是乳腺癌的主要病理表现,部分患者在发病后还会出现乳晕异常、腋窝淋巴结肿和乳头异常等情况,若不能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将会使其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据相关数据显示,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高,且其病理类型也十分复杂,以组织形态结构为原理可将其分成乳头状癌、小叶癌、炎性癌、髓样癌、导管癌与硬癌等,而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现阶段,手术是乳腺癌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在术后对其辅以化疗可确保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有助于癌细胞的彻底清除。可化疗的时间比较长,亦可引发生理反应亦或者是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对此,我们还应注重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工作。研究表明,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期间,积极向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依从性。此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实验组的依从性良好率为95.12%,明显比对照组的75.6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能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嵇燕君.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导管的护理及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9):61-62.
[2]吕丽丽,夏春芳.聚焦解决模式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4):53-54,55.
[3]张素珍,蒋爱军.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5):91-92,93.
[4]吴新英,江玉桂,李海静等.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调查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4):77-79.
[5]招玉带.心理干预在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健康行为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9):94-95.
论文作者:肖凤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患者论文; 乳腺癌论文; 实验组论文; 心理论文; 术后论文; 病患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