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胜军
沅江市人民医院 湖南沅江 413100
摘要:目的:对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我院接治的46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传统组,均为23例,传统组采取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切口长度均优于传统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创口小,痛苦较小,临床实践和推广意义深远。
关键词: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段脊椎骨折;疗效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一种骨科临床常见的骨折,一般合并多节椎体受损,对周围软组织或骨节造成严重损伤[1]。该类型骨折发病较为复杂,致伤伤害性大,易造成延误诊断,且该骨折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一旦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则会导致死亡。本文通过分析46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应用情况,报告正文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我院接治的46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组患者均通过CT或X线检查得到确诊,随机分为研究组和传统组,每组23例。传统组:男15例,女8例,年龄23到63岁,平均(42.1±1.4)岁,13例爆裂性骨折,10例压缩性骨折;14例T11段骨折,5例L2段骨折,4例T12段骨折。研究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2到64岁,平均(43.4±1.7)岁,12例爆裂性骨折,11例压缩性骨折;13例T11段骨折,5例L2段骨折,5例T12段骨折。均为车祸、高空坠落等造成。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病情病程无显著差异,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传统组采取常规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具体操作:对患者行全麻,并取俯卧体位;在通过X线准确找到椎弓根中心位,并用克氏针标记。完成常规消毒之后,沿着已经标记好的中心位向外侧做6个约1.5cm的纵向切口,随即逐一通过皮肤、皮下及深筋膜,再利用电凝棒止血。然后在X线视域下,在从腰椎弓根右侧外缘2点、左侧外缘10点向逐一进针,确保方向和角度的准确。当穿刺针完全置入椎弓根后,再把针内芯妥善取出,要控制好导丝,将针管及时取出。之后利用软组织扩张器将手术切口扩开,置入攻丝,要对准椎弓根的攻丝,完成该操作后再移开扩张器及攻丝。在螺钉延长杆的远端置入万向螺钉,再通过X线设备和导丝把螺钉完整置入椎弓根,操作完成后区出导丝。然后逐次置入第2、3根螺钉。要确保3根螺钉的高度相同。最后,再利用置棒器,使棒顶端旋至第1根螺钉的槽部,将手柄妥善锁紧,直到螺母折断。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抗感染等方面的护理。严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引流、手术时间及切口大小等情况。
1.3疗效判定
通过Dienest系统对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给予评价:(1)优,评分在90分以上;(2)良,评分在75到89分;(3)中,评分在50到74分;(4)差,评分在50分以下。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5对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运用X2对统计数据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及切口长度等情况均优于传统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严重性骨折。由于该部位的特殊性,在出现骨折后易对椎体未定结构带来严重损坏,使得脊柱无法平稳,甚至造成马尾神经及脊髓受到严重压迫,导致椎体发生变形,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2][3]。随着社会经济及交通的发展,交通意外、高空坠落等不断发生,导致该类型骨折发生率日益增高。
当前,临床上通常采取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法,临床实践表明该方法临床效果较理想,患者术后恢复良好[4]。但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将椎旁肌大量剥离,进而造成术中出血量增多,且会留下长期性后遗病症,比如痛疼、肌肉萎缩等[5]。而本研究中采取的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开放式内固定术相比,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的优势:(1)围手术期间的输、出血情况改善,大幅降低了手术感染率;(2)大幅缩短了手术时间,且术后引流量较少,减少手术对患者带来的痛苦;(3)手术切口较短,愈合较快,促进患者的恢复。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及切口长度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可以看出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法治疗效果显著。同时,研究组的术后恢复优良率87.0%,和传统组的82.7%,无显著差异(P>0.05),可知两种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无显著。另外,该手术方式属于微创术,可有效降低内固定器作用力的集中性,减少钉棒的负荷,进而提高内固定的成功率和稳定度。但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法在治疗该类型骨折也有些许不足:一是矫形和扩张能力不强,主要因为经皮椎弓根螺钉通常是多轴向螺钉,同时在手术切口内难以置入较大复位装置;二是无法实施椎管减压和骨再植等结合型手术。正是由于这两个不足,是的该种手术方式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充分了解和掌握手术的适应证情况。
综上所述,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法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法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但是后者手术时间、手术创口、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等情况要明显优于前者,优势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竞,蒋雷生,邵将等.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围手术期临床研究[J].脊柱外科杂志.2014,12(03):176-179
[2]赖维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4):116-117
[3]陈亮清.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4):2122-2123
[4]马易群,李煕雷,董健等.经皮与开放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完全胸腰椎爆裂骨折[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3):904-908
[5]刘志修.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264-265
论文作者:蔡胜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螺钉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切口论文; 脊柱论文; 情况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