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及疗效观察论文_吴边

吴边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普外二科;2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普外二科;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及其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科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478名患者的病理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回归分析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腹腔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18%。疗效观察显示TNM Ⅱ期的病例并发症居多,且肿瘤部位中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在直肠中段和下段患者,并发症组病例中肛门排气时间中普遍时间较长。结论:TNM分期和肿瘤部位是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潜在危险因素。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并发症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166-02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已经日趋成熟,手术创口小,出血少,淋巴结清扫彻底,术后疼痛较少。患者基本可以实现快速康复、及早运动。随着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规范化的不断完善,针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也越来越深入,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78名患者的病理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科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共478名,其中男性患者共有277名,女性患者共有201名。478例患者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分别为106例和372例。本研究针对所有研究病理进行统计,经过肠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常规施行正常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常规检查。

本研究中病例针对患者结直肠癌的情况进行分期,分期指标根据2002年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提供的TNM分期指南进行分期[1-2]。本研究同时针对病例患者的性别、体重、发病年龄进行统计,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包括有血压异常、心脏异常、血液指标异常等可能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疾病等。本研究中针对患者的体重指标以体质指数(BMI)为准,BMI>25定义为肥胖患者。

病例纳入的标准:(1)术前经综合诊断为直肠恶性肿瘤,病理清晰,诊断明确;(2)术前经过CT及MIR检查,确定术前为T1-3N0-2M0,检查结果经评估确认手术无风险,能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3)术后经过病理学诊断实现R0切除。

病例排除标准:(1)术前经过CT及MIR检查,确定为T4N0-2M0-1分期的患者,检查结果经评估不能进行手术;(2)病理学资料不齐全的患者;(3)其他诊断评估患者不宜进行手术或实验的患者。

1.2手术方法

本研究中手术依照患者意愿进行,术前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告知患者整体手术过程。本研究同时经过医学伦理审查,符合医学伦理道德。本研究中实施的手术方式为规范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2],根据肿瘤部位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1.3随访方法

针对本研究中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持续的随访观察。在患者施行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每2个月进行复查。复查内容包括记录患者术后精神状况、身体状况,检验肿瘤标记物,进行胸片、全腹及浅表淋巴结B超或腹部CT检查。随访并不仅限于进行患者现场复查,还包括发送送信、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均值±标准误表示,组间均值进行t检验。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法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2.结果

2.1患者基本状况

本研究中记录患者的性别、体重、发病年龄,同时记录患者术前是否出现肝腹类并发症。结果显示,本研究中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中患者性别、体重、年龄均为无差异(P>0.05),部分患者有术前并发症,但不影响两组间差异(P>0.05)。

2.2术后并发症观察

施行腹腔镜直肠癌术后478例患者中有106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2.18%。其中在外科诊断过程中发生并发症包括有:吻合口出血28例;肠梗阻12例,吻合口瘘8例,切口感染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肺梗塞3例,尿潴留2例,脑梗塞1例。非外科诊断过程中出现肺部感染25例,心血管并发症12例,高血压7例。

根据患者的术前术后并发症特征,总结得出6种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状况及疗效观察。具体根据患者TNM分期、手术时间、肿瘤直径、肿瘤部位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两组关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显示两组处于TNMⅡ期的病例居多,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是两组间手术时间、肿瘤直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肿瘤部位中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在直肠中段和下段患者。两组间首次进食时间基本无差异,但是肛门排气时间中并发症组普遍时间较长。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疗效观察

3.讨论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因其手术创口小、出血少、淋巴结清扫彻底、腹腔内脏器影响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等较传统的开腹直肠癌手术具有优势。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一出现特有的术后并发症,如静脉栓塞、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等,这个与普通腹部开放手术并发症一致[1]。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5%-38%不等[3-4],本研究中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18%,符合文献结果。

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有多种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Jayne等报道,性别、手术时间、TNM分期是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之一[5]。而李东则认为肿瘤部位和肿瘤大小是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6]。肿瘤的部位和TNM分期对腹腔镜直肠癌整体手术以及术后恢复均存在影响。廖千文等研究显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后并发症与低位直肠肿瘤位置相关,而吻合口与肿瘤的位置关系也会影响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这说明肿瘤的部位与术后并发症息息相关[7]。杨小琴等在对各肿瘤分期与手术难度对比实验中得出结论,Ⅱ、Ⅲ期肿瘤与术后恢复影响相关[8]。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TNM分期和肿瘤部位是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素。这主要是因为患者肿瘤位置较低,手术后吻合口愈合较差,自身恢复能力无法适应,造成周边脏器损伤或出血的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在日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前针对患者肿瘤的不同状况而制定术后恢复策略越发的重要。

参 考 文 献

[1]. 张贵聪, 罗光辉与宋涛,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 24(11): 第1613-1617页.

[2]. 戴卫星与蔡国响,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争议与进展. 实用肿瘤杂志, 2016. 31(03): 第212-218页.

[3]. Pas, M.H.V.D., et al.,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COLOR II): short-term outcomes of a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ogy, 2013. 14(3): p. 210-218.

[4]. Leroy, J., et al., 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for rectal cancer surgery: long-term outcomes. Surgical Endoscopy & Other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 2004. 18(2): p. 281-289.

[5]. Jayne, D.G., et al., Bladder and sexual function following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i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technique.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2005. 175(4): p. 1451-1452.

[6]. 李东,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手术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的比较. 实用癌症杂志, 2016. 31(03): 第455-457+461页.

[7]. 廖千文, 曾庆智与刘裕棠,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微创医学, 2018. 13(04): 第542-544页.

[8]. 杨小琴与孙建华,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研究进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 35(02): 第65-67页.

作者简介:吴边(1981-),硕士,主治医师、讲师,主要从事胃肠外科肿瘤治疗及肠道微生物的研究,E-mail:6026170@qq.com; 13987172118

论文作者:吴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及疗效观察论文_吴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