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质检机构把住建材“质量关”(论文文献综述)
伦淑娟[1](2015)在《寿光市御水圣境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力度,改善内部管理并提高质量意识,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房地产项目的建成品作为人类居住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与其他工程产品相比,更贴近于人类的口常生活,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对于房地产的工程质量而言,却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质量缺陷等问题时常存在,重要的原因是建筑界部分人缺乏质量意识、缺乏对质量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全面认识。目前,大部分建设单位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忽视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导致质量管理系统不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监管人员,这些都是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承包商为了提高自己在建筑行业的市场地位,为了赢得用户的满意口碑,必须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不断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创新,完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现有的理论成果,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对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以寿光市御水圣境房地产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对御水圣境房地产建设的质量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对御水圣境房地产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和深入分析影响该项目质量建设的各种因素,探索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提出项目质量管理问题的预防与纠正措施。根据御水圣境质量管理要求,初步构建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从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考核办法、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人员管理等方面,制定出适合御水圣境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这样对于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领域工程管理专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建设行业工程项目的实施和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曲文静[2](2015)在《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一项要求严格、过程繁琐、技术全面的系统性工程,工程质量的好坏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影响非常大。1990年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行业规模扩张令人乍舌,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国内商业城市综合体项目快速发展的条件更加成熟。可纵观当前商业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发展现状,工程质量不高,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现象之所以屡见不鲜,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一部分从事工程建筑的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只看重工程进展的速度,质量意识逐渐淡薄,监管意识逐渐淡化,受短期利益驱使,导致工程质量不高。本论文参照国内外质量管理的研究成果,以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影响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现有的质量管理理论及实践经验,分析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不高的因素,为消除这种负面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整改措施,找出控制施工过程质量的正确方法和手段,对如何提高质量管理效能提出建议。与此同时,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其他与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相似的市区,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提供参考。借助对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的研究发现:一是影响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机械、原材料、测量、施工技术以及环境等。在人员方面,领导者的素质占据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人员的操作行为以及施工人员的生理缺陷等;在机械方面,它主要是承担主体建设的任务,是最为重要的工具;在原材料方面,应拒绝使用不合格产品,确保建筑寿命,达到减量化;在测量方面,必须有严格的测量执行标准并引入QC小组进行监测;在施工技术方面,主要是客观的影响,并不会因为个人的意愿而有所改变;在环境方面,应遵循国际化的“五R"原则。二是质量管理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和一般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都是相似的。因此,必须加强质监部门的职能;强化对施工队的培训和监管工作;提高所需材料、设备、方法的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
魏学军[3](2014)在《输变电工程招标中评标指标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对电力的需求就更加突出,区域供电紧张和峰谷用电矛盾也更加明显。因此,电网建设和电网安全就成为了在电网建设中的重点内容,这些矛盾也加大了国家对于电力工程的建设速度,电力工程的投资规模和投资力度也逐渐加大,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是电力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了消除区域之间的供电不平衡和新建电站的电力输送,输变电工程的项目数量在这些电力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加强对输变电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就成为了输变电工程管理的基础内容。在输变电工程的管理中,招标投标已成为工程管理的主要手段及有效方法,这已经成为工程质量、安全与成本管理中的国际通用惯例,而对于招投标的综合评价是完善招投标程序的主要内容,建立完善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确保输变电工程招投标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保障,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输变电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要求,研究在输变电工程的综合评价指标管理中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优化,以及如何进行评价的过程分析,提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方法及合理化建议,以此优化输变电工程的招投标中的综合评价管理,更好的保障输变电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隋洪明[4](2014)在《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综合规制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险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风险社会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是现代社会最令公众关注的典型问题。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因为其多发性、普遍性和严重性已成为近年社会问题的热点而备受关注,学界也倾注了相当的精力,但总体上总有一种表层解读的肤浅、单一之感,作为与人们的生活、生命与身体健康密切联系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应只得到简单的、分散的、孤立的回应,而应该在理论、制度和实务等诸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论证,以解决现实中的复杂性难题。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从较早的“大头娃娃”事件、“苏丹红”事件,到近几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事件、“瘦肉精”事件、以及“恒天然乳品”事件,无不刺激公众的神经,对公众造成伤害,为解决这些频频出现、影响恶劣的事件,专家学者亦纷纷提出各种对策,建言献智,精辟的论证已然不少,但大多拘泥于就事论事地单一探究,没有在特定的环境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思考,往往顾此失彼,一项措施的实施反而影响另一项对策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的方法出现了偏差,因此,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必须从宏观背景出发,以整体性、联系性、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运用不同的理论与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性研究。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图在吸取前人精华,去除固有不足的基础上,运用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交叉使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新观点,得出更为切合实际的结论,为我国食品安全的综合治理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较为完善的对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从风险社会的基本理论入手,考察风险社会产生的基础和原因,揭示风险社会的产生是政治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科技基础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经的历史阶段,提出身处风险社会的大环境中,必须时刻牢固树立风险社会的意识,注重防范和化解风险。我国正处于风险社会的危险和敏感时期,经济发展不均衡引发的贫富矛盾风险,转型时期公私权利(力)对立导致的群体性事件风险,体制改革不彻底决定的政府效率低下风险,传统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隐患风险等等有可能集中爆发,发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风险离我们并不遥远,以风险社会理论为指导观察我国的现实问题,对于理解当前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二章——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与相关理论的契合。理论与制度相互依存,在理论与制度的关系上,科学的理论是制度建设的源泉与依据,制度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必然是晦涩与僵化的教条,既不能得到人们的内心真正认同,也难以成为公众行为的“最高准则”而得到遵守。将食品安全问题与相关理论结合起来,以理论为指导,将理论的提炼与食品制度建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制度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研究食品制度研究的必然选择和可行路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民基本权利理论,二是社会发展理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健康权等权利,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而物质基础的核心与根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品,所以,不能孤立简单地看待食品安全的问题,将食品安全问题等同于普通的商品质量事件,必须将食品安全与人权联系起来,将食品安全上升到人权的高度,才能有助于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同时,食品安全是社会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食品安全已演变成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实现不可能脱离基本的食品安全环境的改善,只有在企业、政府、公民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解决人类都需面对的难题,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追求,必须建立在基本生存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上,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与食品安全内涵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契合。第三章——食品安全问题多学科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是综合性问题,不仅涉及法律问题,而且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相关问题,因此,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就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学科进行单一的分析,否则,从单一的角度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难免以偏概全,不能整体地认识食品安全的问题,为解决一直以来传统单一学科研究的不足,需要从更广的范围开拓视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得出更合理全面的结论。从法律的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立法、执法与司法的问题,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安全法律不完善,执法不严,诉讼机制存在重大缺陷等问题密切相关。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可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无法根治的原因在于利益的内在驱动,利益是食品安全制造者铤而走险、道德沦丧的原动力,由于不安全食品的违法成本低导致违法者可以从中谋取暴利,而鉴定成本高、诉讼成本高、执行成本高等导致维权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出现违反市场规律的逆选择效应,解决的出路是改变成本倒置的状态,增加违法成本,减少维权成本。从社会学角度观察,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社会秩序,关乎社会稳定。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城乡二元化结构的扭曲对食品安全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居住、就业、社保、教育等各方面不公平和差距,致使农村成为假冒伪劣的集散地,使得农村的食品安全环境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食品安全的主体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或多或少地出现不正确、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食品生产经营者抱着侥幸、放任、唯利是图的心理状态,不顾基本的社会道德底线谋取不该获得的利益。消费者总是以一种受害者的弱势心态面对屡屡发生的食品不安全现象,使不安全食品的制造者肆无忌惮,也将自己置于任人宰割的境地。食品安全监管者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借口职责不清、法律规定不明、监管力量不足,推诿拖延,消极应对,放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心理状态的错位,使不安全食品事件的发生成为见怪不怪的常态。按照自然科学的原理,自然科学具有两面性和不确定性,既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也可能因为利用不当造成一定危害,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对科学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第四章——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保障制度缺失探究。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保障制度缺失的现实反映,由于制度的供给不足,导致食品安全的治理难以形成根本性的有效机制,尤其是在市场制度转型的过程中,旧的制度未能彻底退出,新的制度尚没有成功建立或处于构建的过程中,新旧交替的摩擦产生的负面作用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保障的效果,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还相差太远,从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一是并不完整的法律体系缺乏“食品安全”先进理念的统领;二是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分配及行使混乱;三是法律责任规定失当。在具体法律制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企业自律制度缺失;二是食品添加剂管理混乱;三是食品安全标准落后;四是信用制度不健全;五是法律责任规定失当。从对现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入手,梳理、分析、反思其不足,对于进一步完善立法,堵塞漏洞,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五章——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综合规制的主旨。食品安全的复杂性决定需要综合规制,食品安全的综合规制并不是各种具体措施的简单相加和罗列,而是具备一定逻辑内涵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这一整体中,应包括作为具体行动指导的共同的理念、共同的原则和为实现理念与原则而必须的方法,以统一的主旨贯彻综合规制的始终,成为食品安全综合规制制度构建的灵魂,有基本价值追求的哲学基础为指导,食品安全的综合规制的内涵才会具有丰富的内容。我国食品安全的综合规制应该树立食品安全至上理念、激励公众参与理念、利益平衡理念、服务理念、预防为主理念和严法重责理念,并以此为指导,真正使食品安全第一成为政府、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共同信条。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改进食品安全法律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提高《食品安全法》的可操作性,将整体性原则、预防性原则、风险分析原则、可追溯原则等基本原则贯穿于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中,填补立法的空白,创建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第六章——食品安全综合保障制度的构建。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与复杂性呼唤完善的保障机制的迅速构建、完善与创新,建立以法律制度为核心的综合保障制度,才能事半功倍地解决长期困扰政府部门,导致公众恐慌的食品安全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公众参与制度实质是将对不法行为的监督权赋予不特定的公众,将《宪法》规定的公民监督权体现在食品安全制度中,实现对执法机关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的救济与补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当自己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时,理应由自己去维护自己的利益,法律的任务是设置当事人维护自己利益的制度,而不是替他们做出安排甚至以公权力和社会秩序为借口剥夺他们的权利。同时,诉讼的困难也阻碍了消费者索赔的热情,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可以允许不特定的人向管理部门投诉,在政府部门的主持下,处理食品安全案件,既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对违法者进行处罚。信息透明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基础与必要条件,建立良好的食品安全信息传导机制,有助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市场失灵。在信息不透明和不对称的市场中,各方都无从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选择,要提高市场效率,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和强制措施,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使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食品安全强制保险法律制度处于空白状态,相关法律没有规定,使得保险没有法律依据,当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往往依赖政府的力量进行解决,但总难以取得令各方满意的效果,建立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有助于强化保险分散风险的基本功能,强化对受害人的责任保障,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为此,应大力加强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的立法工作,完善国家或地方法规、行业准入制度等配套政策,将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纳入有关法规体系。以传统监管治理为核心的事后处置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现实面前发挥的作用不断受到质疑,公民生命受害的不可逆转性和食品安全的特殊性决定必须在完善惩罚式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构筑屏蔽食品安全风险的“防护墙”,监管者、消费者以及生产经营者都有义务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走出“对抗、惩罚、索赔、推诿”的困境,在预防理念的指导下,共同构建保障社会共同利益的食品安全预防法律制度,改变事后处置的多输格局,实现事前预防的共赢。预防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摆脱目前食品安全管理上消极、被动、事后、弥补的态势,转化为积极、主动、事前、预防的健康局面,我国在食品安全处于严峻的形势下,走出“监管失灵”“法律失灵”“市场失灵”的困境,彻底根治危害食品安全的不良因素,形成防患于未然的良性机制。食品召回制度是在国外已得到证明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我国1995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首次提出食品召回制度的概念,2009年我国颁布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使食品召回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是,这一制度在实施中却遇到了极大的障碍,究其原因,与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缺陷有关,因此,根据我国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同时,正确处理召回与补偿的关系,召回与惩罚的关系,以及召回主体之间的责任关系,使食品召回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食品安全的公众性与公众所处的弱势地位对于公益诉讼有内在的需求,我国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的缺位与食品安全受关注的现实程度极不相称,因此,以整体公益诉讼理念为指导,适应公众迫切期望公益诉讼制度迅速建立的“民心所向”,在食品安全领域积极探索统一公益诉讼实务运作路径,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公益诉讼制度的正确选择。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可以促进公平正义的追求,改善食品安全环境,实现权利司法救济的落实,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我国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和不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都要求及时调整和修改法律责任的理念、原则以及具体的责任形式,发挥食品安全法律责任引导性、预防性、惩罚性和救济性功能,以宽严适当的责任形式,改变问题处理过程中的混乱局面。建立食品安全法律责任体系,需要贯彻严厉处罚原则、惩罚性赔偿原则、保护受害人原则、严格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相结合原则,明确责任主体,以刑事责任为威慑,经济责任为主体,民事、行政责任为辅助,完善传统责任,创新新型责任,不同责任形式相互衔接,构建有机联系的严密的责任体系。
刘建生[5](2014)在《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创优策划与管理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我国的电力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趋势,为了确保国家各个地区电网及其电力设备设施的稳定运行,给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国国家建设部和电力主管部门曾先后多次就大力提高电力工程质量及其管理水平发布了多项的规章制度与规定,积极鼓励工程建设企业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开展工程创优,建设优质工程。但从工程实际来看,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依旧很多,离工程创优管理的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由于高压输变电工程的总体质量好坏就不仅关系到所建项目的经济效益,更关乎整个地区的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中,如何积极开展工程的创优策划活动,并对工程实施有效的管理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和研究内容。为此,本文以高压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就如何进行工程创优进行了研究。首先,该论文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就这些文献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对于高压输变电工程而言,鉴于其涉及面广、战线长、规模大、受自然影响较多等特点,通过分析后认为,还需要结合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实际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而不能照搬其它工程创优模式。其次,为了进行科学的高压输变电工程创优管理研究,就工程创优的内涵、工程创优的发展过程、工程创优的策划方法、工程创优策划的程序、工程创优管理、工程创优管理的发展过程、创优管理的类别及其作用、优工程的管理与控制、工程创优的控制方法以及工程创优管理中所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此类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最后,以深泽输变电工程为例,就如何对高压输变电工程进行创优管理进行了分析,该工程实践已证明,这些措施在确保工程创优目标实现方面具有有效性,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着地效果,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因此,这一研究成果也为其他工程的同类问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王峰[6](2013)在《淄博齐悦国际城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住宅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深入研究如何提供给人们生活所需的高质量的住宅建筑,从而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建筑企业自身的信誉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淄博齐悦国际城项目建设作为典型的住宅楼建设项目,随着施工过程的深入,项目的质量管理在施工作业中暴露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淄博齐悦国际城住宅楼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行的剖析有助于研究及解决当前项目建设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解决当前国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益的。从目前淄博齐悦国际城住宅楼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工作来看,施工单位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在施工企业内部已经建立起了包括企业总经理、质量管理的分管副总经理、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等在内的质量管理责任体系,并通过公司设立的质量监督部、项目部专职质量检查员等方式确立了质量管理的监督机构,此外还建立了一套质量管理流程以及质量管理的奖惩机制。但在项目各个环节施工过程中,由于质量管理意识较为淡薄,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施工人员来看,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管理人员水平良莠不齐,不能完全做到按施工标准进行管理。从施工材料管理和使用方面来看,个别材料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购和检验,对于施工材料的保管和使用也存在不恰当的地方,材料混合堆放,材料容易发生错用,导致工程实体强度和刚度的改变。从施工机械管理方面来看,机械设备陈旧、超期服役等原因造成机械性能下降,从而影响到工程质量。同时,缺乏合理的配置,施工机械设备联合运转效率不理想。从施工方法来看,目前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不够,新工艺的探索还比较滞后,简单的质量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本文通过对淄博齐悦国际城住宅楼项目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该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加强关键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等。这些措施有力的保障了该项目建设的施工质量,同时对以后的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荣光[7](2013)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分析 ——以建筑施工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业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火爆以及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工程建筑项目的市场越来越大。作为其核心要素,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关系着使用者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所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需要通过反方面面的不懈努力,提升建筑质量,营造良好的发展秩序。但是,客观的讲,由于建筑行业的巨大利益,加之各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各种影响建筑质量的问题,比如无资质施工、挂靠单位施工、层层转包、压缩工期、偷工减料等。因此,建筑企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采取以质量为核心的非价格竞争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建筑企业无论是在国外承揽工程项目、还是在国内进行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未来发展,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是增强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环节。本文结合油田工作实际,从分析国内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现状入手,对照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从特点、原则、依据、基本原理、目标、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范畴,深入分析了施工方、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强化建设方监管、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列举了胜利油田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典型做法。建设工程质量一直是大家研究和关心的热点问题,不同人员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见解和措施,本文更是从强化管理、落实责任的角度,从体系建立和完善的的角度,系统的对建筑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应该说,在抓好源头、落实责任、强化监管、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等方面,提出的对策措施,适用性和针对性都更强,对于油田建筑行业乃至同行业、和社会其他建筑领域的质量管理多有着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徐会强,康瑞娟,徐丹,李小光,马彩明,孙小广,吴振祥,张振祥,耿立明,钱忠华,胡质,王斌,杨福顺,魏建祥,李彦波,李杰,刘阳,毕慧慧[8](2012)在《除隐患于萌芽之中——全国各地质监部门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活动扫描》文中认为自国家质检总局部署了全质检系统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活动后,各地质监部门以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为切入点,从点到面、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坚决整治各类质量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行为,着力构建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不断增强质量安全风险处置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亓华斌[9](2012)在《荣乌高速公路潍坊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项目质量管理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提出,到20世纪70年代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颁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理论体系进一步得到发展,标准进一步完善,但是如何将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探讨。项目管理作为重要的基础理论在公路施工企业中运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现在公路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项目质量管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困扰着公路事业的发展。本研究以荣乌高速公路潍坊段工程为例对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在公路施工业主、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加以分析。本文首先主要介绍了荣乌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的基本概况,对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和所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并对本研究所探讨问题的理论背景、理论的研究动态性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其次,在第二、三、四、五部分分别从荣乌高速公路潍坊段工程施工项目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主要阐述了业主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建设质量的标准要求,以及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如何根据业主要求,充分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指导生产,科学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PDCA循环方法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并用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提出在当前公路建设市场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公路施工企业通过实施项目质量管理能够很好的解决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并对公路施工企业如何全面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约束机制等方面捉出了建议和对策。
李雅宁[10](2011)在《PCCP输水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跨流域调水、城市供水等水利建设快速发展,致使输水管道尺寸、输水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对输水方式及管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埋地长距离管道输水方式因其地质条件要求不高,可随一定地形铺设,输水渗漏损失小,施工简单,造价较低,管理运行方便等优点,为设计者优先考虑。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简称PCCP)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多用途钢性管材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其生产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但是,PCCP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起步较晚,其制造和安装工艺复杂,工程质量受设计、制造和安装等方面影响,促使其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本文结合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PCCP输水工程项目以及日照水库向市区供水一、二、三期工程、“北水南调”一、二期工程中PCCP输水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对PCCP管道工程质量管理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PCCP输水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措施。从结构、技术、人员、创新等方面对PCCP管道工程质量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概述了国内外PCCP管道产生与应用发展情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系统阐述了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对PCCP管道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特点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适用于PCCP输水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措施。(3)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分析了管道工程的结构构成,人员配备,管道制造、安装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及应用PCCP管道工程的优势。特别是根据PCCP管道的特点,创造性的应用系统工程和工序控制的观点,建立和实施了标识、质量追溯表等管理制度,总结出一整套大直径PCCP管道建设全面质量管理经验,对PCCP管道工程建设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参考作用。(4)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该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研究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二、山东省质检机构把住建材“质量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质检机构把住建材“质量关”(论文提纲范文)
(1)寿光市御水圣境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选题背景 |
0.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2.1 选题目的 |
0.2.2 选题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思路 |
0.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0.5.1 研究方法 |
0.5.2 技术路线 |
0.6 论文创新之处 |
0.7 本章小结 |
1 房地产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
1.1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概述 |
1.1.1 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 |
1.1.2 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 |
1.1.3 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
1.2 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
1.2.1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
1.2.2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
1.2.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
1.2.4 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 |
1.2.5 三全质量管理 |
1.3 项目质量管理流程 |
1.3.1 项目质量计划 |
1.3.2 项目质量保证 |
1.3.3 项目质量控制 |
1.4 本章小结 |
2 寿光市御水圣境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计划 |
2.1 项目概况 |
2.1.1 项目建设规模 |
2.1.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2.1.3 项目投资估算 |
2.2 项目建设方案 |
2.2.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
2.2.2 规划设计原则 |
2.2.3 立面建筑形态 |
2.2.4 主体建筑内部规划布局 |
2.3 项目质量管理目标与实施计划 |
2.3.1 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
2.3.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
2.3.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 |
2.4 影响建设项目施工质量因素分析 |
2.4.1 人的因素 |
2.4.2 材料的因素 |
2.4.3 机械设备的因素 |
2.4.4 方法的因素 |
2.4.5 环境的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寿光市御水圣境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质量保证 |
3.1 质量过程的检查制度及验收制度 |
3.1.1 开工前检验制度 |
3.1.2 施工过程中检验制度 |
3.1.3 单位工程的竣工检验 |
3.2 建立建设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
3.2.1 项目质量保证总措施 |
3.2.2 项目质量保证分项措施 |
3.2.3 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度 |
3.2.4 各阶段质量通病防治一览表 |
3.3 本章小结 |
4 寿光市御水圣境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
4.1 项目质量跟踪与补救措施 |
4.1.1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宣传教育工作 |
4.1.2 完善系统的施工方法 |
4.1.3 项目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
4.2 项目质量的防范措施 |
4.2.1 人的因素管理与控制 |
4.2.2 机械设备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
4.2.3 材料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
4.2.4 施工方法的管理与控制 |
4.2.5 环境因素的管理与控制 |
4.3 项目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
4.3.1 各阶段的技术保障及资源保障措施 |
4.3.2 施工质量监测保障措施 |
4.3.3 项目施工质量保障系统的构建与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0.4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0.5 创新之处 |
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基本原理 |
1.1.1 质量管理的含义 |
1.1.2 质量管理的特性 |
1.1.3 质量管理的相关因素(5M1E) |
1.1.4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 |
1.2 全面质量管理(TQM) |
1.2.1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
1.2.2 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思想 |
1.2.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
1.2.4 PDCA循环管理理论 |
1.3 质量控制(QC)小组 |
1.3.1 QC小组的概念 |
1.3.2 QC小组的主要内容 |
1.3.3 QC小组的活动程序 |
1.3.4 质量控制小组和全面质量管理融合的可能性 |
1.4 本章小结 |
2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概况及现状 |
2.1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运行现状 |
2.2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的施工条件 |
2.3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的施工周期 |
2.4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的承建单位 |
2.5 本章小结 |
3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质量计划 |
3.1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3.1.1 质量方针 |
3.1.2 质量目标 |
3.2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管理责任 |
3.2.1 质量管理的模式和组织机构 |
3.2.2 质量管理部门责任 |
3.2.3 质量管理体系架构 |
3.3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
3.4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质量测量方法 |
3.5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施工准备计划 |
3.6 本章小结 |
4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质量保证 |
4.1 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 |
4.1.1 内部组织质量保证 |
4.1.2 内部制度质量保证 |
4.2 建立完善的外部质量保证 |
4.2.1 质检人员监督 |
4.2.2 测试计量控制 |
4.2.3 施工过程的三检 |
4.2.4 QC小组活动 |
4.2.5 项目竣工评定与验收 |
4.3 本章小结 |
5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质量控制 |
5.1 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
5.1.1 人的影响 |
5.1.2 机械的影响 |
5.1.3 原材料及配件的影响 |
5.1.4 技术的影响 |
5.1.5 环境的影响 |
5.2 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质量控制 |
5.2.1 施工人员质量控制 |
5.2.2 施工机械质量控制 |
5.2.3 施工原材料及配件质量控制 |
5.2.4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
5.2.5 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控制 |
5.2.6 自然环境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输变电工程招标中评标指标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综合评价相关理论及方法 |
2.1 综合评价方法 |
2.1.1 综合评价法分类 |
2.1.2 构成综合评价的要素 |
2.2 综合评价过程 |
2.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1 理清评价要素集和指标集之间的关系 |
2.3.2 指标体系构建需要坚持的原则 |
2.3.3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2.3.4 构建指标体系的程序 |
2.4 评价打分计算方法 |
2.4.1 打分综合法 |
2.4.2 综合指数法 |
2.4.3 打分排队法 |
2.4.4 功效系数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输变电工程招标管理中评标的研究分析 |
3.1 输变电工程的施工特点 |
3.2 输变电工程招标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
3.2.1 外部环境问题分析 |
3.2.2 内部问题分析 |
3.3 输变电工程招投标管理措施探讨 |
3.3.1 建立健全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 |
3.3.2 加强检查和监督约束机制 |
3.3.3 提高招投标队伍素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输变电工程招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输变电工程招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与结构分析 |
4.1.1 输变电工程招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
4.1.2 输变电工程招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步骤 |
4.1.3 输变电工程的费用构成 |
4.2 输变电工程招标中评标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样本分析 |
4.2.2 输变电工程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4.3 输变电工程招标中评标指标体系标准的构建 |
4.3.1 评标依据 |
4.3.2 评标委员会 |
4.3.3 评标原则及评标办法 |
4.3.4 评标打分办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招标工程项目概况 |
5.2 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 |
5.2.1 工程造价指标分析 |
5.2.2 选标评标综合评价指标分析 |
5.2.3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5.2.4 综合评价标准 |
5.3 综合评价结果 |
5.4 对同类项目评标的参考价值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综合规制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二、 风险社会下食品安全研究现状述评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 |
四、 创新点 |
五、 局限和不足 |
第一章 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 |
第一节 风险社会中食品及食品安全的基本认知 |
一、 风险社会中食品与食品安全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食品的概念 |
(二) 食品安全的概念 |
二、 风险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认知 |
三、 风险社会理论的形成基础 |
(一) 风险社会产生的基础 |
(二) 风险社会理论在我国的现实存在 |
第二节 风险社会前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的历史沿革 |
一、 国外食品安全问题的历史演变 |
二、 我国古代食品安全问题 |
三、 新中国成立后对食品安全的规范发展 |
第三节 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
(一) 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越来越严重 |
(二) 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 |
(三) 食品流通过程管理不规范 |
(四) 食品安全犯罪现象严重 |
二、 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环境恶化提出的现实命题 |
(一) 食品安全风险是局部性风险还是系统性风险 |
(二) 如何应对风险社会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
三、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治理困境 |
(一) 运动式治理效果的递减效应难题 |
(二) 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难题 |
(三) 政府监管力量薄弱难题 |
(四) 监管部门职责界定难题 |
(五) 监管利益难题 |
四、 建立食品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制度需求 |
(一) 风险社会对食品监管制度的基本要求 |
(二) 风险社会对食品企业自律的要求 |
(三) 风险社会对信息建设的需求 |
第四节 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事件的危害 |
一、 对消费者造成的危害 |
(一) 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
(二) 对消费者的财产造成损失 |
二、 对经济的危害 |
(一) 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
(二) 危害经济的正常发展 |
三、 对政府信誉的损害 |
四、 对社会秩序的危害 |
五、 对国家形象的损害 |
六、 对企业本身的危害 |
第二章 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与相关理论的契合 |
第一节 食品安全与公民的基本权利理论 |
一、 食品安全与人权理论 |
二、 食品安全与生存权理论 |
三、 食品安全与健康权理论 |
第二节 食品安全与社会发展理论 |
一、 食品安全与责任理论 |
(一) 企业的社会责任 |
(二) 政府的社会责任 |
二、 食品安全与和谐社会理论 |
三、 食品安全与科学发展理论 |
第三章 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多学科分析 |
第一节 食品安全问题法学分析 |
一、 食品安全法律不健全增加了司法治理的难度 |
(一) 法律体系不健全 |
(二) 法律体系不协调 |
(三) 法律责任不适度 |
二、 执法不严是食品安全问题加剧的主因 |
三、 诉讼机制的缺失使法律丧失最后保障的底线 |
第二节 食品安全问题经济学分析 |
一、 由于查处几率低产生的非法利益追求效应 |
(一) 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进行地方保护 |
(二) 官商利益共同体形成 |
(三) 监管机构的放任纵容了违法者的不当利益追逐 |
二、 由于法律惩罚过轻产生的逆选择效应 |
(一) 法律规定的处罚过轻降低了违法者的预期成本 |
(二) 实际执行的处罚过轻使违法者得到实在的好处 |
三、 维权成本过高影响受害人维权的积极性 |
(一) 鉴定成本高 |
(二) 诉讼成本高 |
(三) 执行成本高 |
四、 违法成本低助长了违法者的低风险博弈趋向 |
五、 不法获利空间大引发的逆向行为效应 |
第三节 食品安全问题社会学分析 |
一、 城乡二元化结构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 |
二、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偏差导致食品安全环境恶化 |
三、 思想道德的滑坡导致失去基本的是非标准 |
四、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异扭曲了食品本身的特性 |
第四节 食品安全问题心理学分析 |
一、 食品生产经营者心理分析 |
(一) 侥幸心理 |
(二) 放任心理 |
(三) 从众心理 |
(四) 道德缺失 |
(五) 唯利是图心理 |
(六) 推卸责任心理 |
二、 消费者心理分析 |
(一) 恐惧心理 |
(二) 无奈心理 |
(三) 抱怨心理 |
(四) 憎恨心理 |
(五) 无辜心理 |
(六) 无知心理 |
(七) 轻信心理 |
(八) 从众心理 |
(九) 忍受心理 |
三、 食品安全监管者心理分析 |
(一) 放任心理 |
(二) 推诿心理 |
(三) 借口心理 |
第五节 食品安全问题自然科学分析 |
一、 自然科学的两面性 |
(一) 推动食品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 |
(二) 造成食品安全危害 |
二、 自然科学的不确定性 |
(一) 自然科学的复杂性 |
(二) 自然科学的专业性 |
(三) 自然科学发展的无止境性 |
第四章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保障制度缺失探究 |
第一节 食品安全保障制度问题之实证研究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食品安全的监管难题能否克服? |
(二) 部门之间权责不清是否是造成监管不力的重要原因? |
(三) 如何判断食品安全法律的健全程度? |
(四) 不规范的小企业是否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体? |
(五) 违法者对于自己的问题产品的心理状态是否明知? |
二、 样本的选取 |
(一) 选取标准 |
(二) 典型事件基本情况概要列举 |
三、 基于实证的食品安全法律问题分析 |
(一) 违法企业类型分析 |
(二) 处理结果分析 |
(三) 违法心理状态分析 |
(四) 涉案主体自我纠正情况分析 |
(五) 处理机关性质分析 |
(六) 食品安全事件发现途径分析 |
四、 结论 |
(一) 职责不清不是造成监管不力的主要原因 |
(二) 小企业不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主力 |
(三) 法律不完善不是食品安全法治化不足的主因 |
(四) 运动式责任追究掩盖了普适性责任的适用 |
第二节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总体检视 |
一、 并不完整的法律体系缺乏“食品安全”先进理念的统领 |
(一) 先天不足的管理机关设置为食品安全的治理埋下缺陷 |
(二) 不同法律规范的各自为政割裂了食品安全治理的根基 |
(三) 处罚尺度的不同分散了食品安全治理的合力 |
(四) 责任主体与适用条件的错位弱化了法律责任的效力 |
二、 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分配及行使混乱 |
三、 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陷入困境 |
(一) 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对监管提出的难题 |
(二) 政府监管力量薄弱短期内无法解决 |
(三) 监管部门之间职责界定难以厘清 |
第三节 食品安全具体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 企业自律制度缺失 |
(一) 企业自身质量体系保障机制建设不完善 |
(二) 过度无序竞争削弱了企业的自律意识 |
(三) 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企业的自我约束 |
二、 食品添加剂管理混乱 |
(一) 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歧义 |
(二) 食品添加剂标准及种类的复杂性 |
(三)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两难困境 |
三、 食品安全标准落后 |
四、 信用制度不健全 |
(一) 信用意识的淡薄 |
(二) 信用档案数据库建设落后 |
(三) 信用评价制度不完善 |
五、 法律责任规定失当 |
(一) 总则与具体责任形式不协调 |
(二) 法律责任过轻 |
(三) 可操作性不强 |
第五章 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综合规制的主旨 |
第一节 食品安全综合规制理念的确立 |
一、 食品安全至上理念 |
(一) 食品安全至上体现对生命权的尊重 |
(二) 无处不在的风险要求食品安全至上 |
(三) 食品危害不可逆转的特性决定食品安全至上 |
二、 激励公众参与理念 |
(一) 制衡理论的运用 |
(二) 激励理论的实现 |
三、 利益平衡理念 |
四、 服务理念 |
五、 预防为主理念 |
六、 严法重责理念 |
第二节 食品安全综合规制的基本原则 |
一、 严厉处罚原则 |
(一) 严厉的法律规定 |
(二) 严格的执法 |
二、 惩罚性赔偿原则 |
三、 保护受害人原则 |
四、 严格责任原则 |
第三节 食品安全综合规制的方法论 |
一、 国外经验精髓的借鉴移植法 |
(一) 完备的立法 |
(二) 科学的管理机构设置 |
(三) 严厉的法律责任 |
二、 多元综合施治法 |
(一) 从一元监管到多元综治模式的转型 |
(二) 多种救济方式的有机运行 |
三、 立足全局的整体协调法 |
(一) 法律规范之间的协调 |
(二) 立法与实施的协调 |
(三) 与国际接轨的内外法律制度协调 |
(四) 监管机构职能协调 |
第六章 风险社会食品安全综合保障制度的构建 |
第一节 食品安全基础制度的建设 |
一、 食品安全保障全民参与制度化 |
(一) 全民参与的理论依据 |
(二) 公众参与资格的赋予 |
(三) 质询制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
(四) 公众监督制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实施 |
(五) 受害人请求赔偿制度的完善 |
二、 信息制度的嵌入与应用 |
(一) 建立信息制度的必要性 |
(二) 信息不充分产生的后果 |
(三) 食品安全信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三、 强制保险制度的建立 |
(一) 食品安全强制保险制度建立的理论动因 |
(二) 我国现行强制保险制度的缺失带来的现实问题 |
(三) 食品安全事件的特殊性要求建立强制保险制度 |
(四) 我国经济的发展为强制保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五) 食品安全强制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重点内容 |
第二节 食品安全预防制度的建立 |
一、 我国食品安全预防法律制度的缺失 |
(一) 食品安全预防理念的虚无 |
(二) 食品安全预防法律规范的不足 |
(三) 食品安全预防具体应对措施的缺失 |
二、 食品安全预防法律制度缺失的后果 |
(一) 食品安全事件的当事各方均受损失 |
(二) 事后处理的复杂性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
(三) 加剧了违法者投机的不健康心理 |
(四) 食品安全环境恶化 |
(五) 现行食品安全基本制度受到质疑 |
三、 我国食品安全预防制度缺失的原因 |
(一) 思想认识错误 |
(二) 传统法律制度原因 |
(三) 社会制度原因 |
四、 建立食品安全预防制度的必要性 |
(一) 食品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决定必须建立预防制度 |
(二) 食品安全监管难题的无解性要求构建预防制度 |
(三) 经济学成本理论对预防制度的建立提供规律性指导 |
(四) 市场经济的秩序性对食品安全预防制度的建立提出内在要求 |
五、 食品安全预防制度构建的主要内容 |
(一) 经营者预防制度 |
(二) 管理机构预防制度 |
(三) 消费者预防 |
第三节 食品安全救济制度的完善 |
一、 食品安全召回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
(一) 食品安全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 食品安全召回制度的完善 |
(三) 正确处理召回与其他责任制度的关系 |
二、 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
(一) 公益诉讼制度之本义 |
(二) 食品安全领域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障碍 |
(三) 建立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依据 |
(四) 建立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的构想与路径 |
三、 食品安全责任的补足与重构 |
(一) 责任主体的确定 |
(二) 食品安全法律责任形式的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创优策划与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工程项目的创优与策划 |
2.1 工程创优的内涵 |
2.2 工程创优的发展过程 |
2.3 创优策划 |
2.4 工程创优的策划方法 |
2.5 工程创优策划的程序 |
2.6 小结 |
第三章 工程创优的管理与控制 |
3.1 工程创优管理 |
3.2 工程创优管理的发展过程 |
3.3 创优管理的类别及其作用 |
3.3.1 创优管理的类别 |
3.3.2 创优管理的作用 |
3.4 创优工程的管理与控制 |
3.4.1 工程创优的影响因素 |
3.4.2 工程创优的管理对象 |
3.4.3 工程创优的控制方法 |
3.5 工程创优管理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深泽输变电工程的创优策划与管理 |
4.1 工程概况及其特点 |
4.2 工程的创优目标 |
4.3 工程创优的策划 |
4.3.1 工程策划的依据 |
4.3.2 工程策划的内容 |
4.4 工程创优的管理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作者简介 |
(6)淄博齐悦国际城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项目管理 |
2.1.1 项目管理的内涵 |
2.1.2 项目管理的特征 |
2.1.3 项目管理的原则 |
2.2 项目质量管理与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
2.2.1 项目质量管理的内涵 |
2.2.2 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
2.2.3 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 |
2.2.4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 |
2.2.5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
2.2.6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 |
3 齐悦国际城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齐悦国际城项目建设概况 |
3.1.1 项目背景 |
3.1.2 项目特点 |
3.1.3 施工条件 |
3.2 齐悦国际城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现状 |
3.3 齐悦国际城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
3.3.1 施工人员存在的问题 |
3.3.2 施工材料存在的问题 |
3.3.3 施工机械存在的问题 |
3.3.4 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 |
4 齐悦国际城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改进设想 |
4.1 齐悦国际城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改进的原则 |
4.2 齐悦国际城项目建设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 |
4.2.1 齐悦国际城工程项目质量计划体系的建立 |
4.2.2 齐悦国际城项目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及其应用 |
4.2.3 齐悦国际城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控制体系及其应用 |
4.3 齐悦国际城工程项目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项目质量控制点的分析 |
4.3.1 AHP评价方法简介 |
4.3.2 齐悦国际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点的层次分析 |
5 进一步加强齐悦国际城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 |
5.1 强化人员组织和内部管理 |
5.2 完善项目建设质量保证体系 |
5.3 健全激励制度 |
5.4 改进工程质量检查记录 |
5.5 加强工程材料质量管理 |
5.6 结合工程实际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
5.7 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加强关键工序的质量管理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分析 ——以建筑施工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
1.3 国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采用的方法 |
第2章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主要研究内容 |
2.1 主要特点 |
2.2 原则 |
2.3 依据 |
2.4 基本原理 |
2.5 目标 |
2.6 形成过程 |
2.7 主要内容 |
2.7.1 投资决策阶段质量控制 |
2.7.2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
2.7.3 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
2.7.4 竣工验收阶段阶段的质量控制 |
2.7.5 保修阶段质量控制 |
第3章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施工单位的主要问题 |
3.1.2 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的现象 |
3.1.3 项目建设的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4 工程质量监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
3.1.5 劳动力市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3.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
3.2.1 树立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 |
3.2.2 强化人员的素质提升 |
3.2.3 突出制度管理,提升执行力 |
3.2.4 建设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
3.2.5 强化监管理 |
第4章 实例分析:胜利油田建筑质量管理的主要做法 |
4.1 职责与程序 |
4.1.1 局质监站主要职责 |
4.1.2 分站主要职责 |
4.1.3 分站资质管理 |
4.1.4 监督程序与内容 |
4.1.5 房屋建筑工程监督程序 |
4.2 主要做法 |
4.2.1 严格管理程序,强化过程监管 |
4.2.2 规范项目招投标,把好质量源头 |
4.2.3 规范质量行为,提升项目水平 |
4.2.4 推行预结算全过程管理,建设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
4.3 华滨办公大楼质量管理与控制 |
4.3.1 项目介绍 |
4.3.2 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做法 |
4.3.3 质量监控体系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实践 |
4.3.4 通过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
4.3.5 华滨办公楼施工的质量控制 |
4.3.6 华滨办公楼施工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控制 |
4.3.7 实例分析总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除隐患于萌芽之中——全国各地质监部门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活动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河北省宁晋县质监局全面动员查风险 |
新疆巴楚县质监局专项行动治红砖 |
河北省唐海县质监局多管齐下保建材 |
福建省漳浦县质监局批批溯源管记录 |
内蒙古巴林右旗质监局听看查检验扣件 |
江苏省姜堰市质监局紧急叫停“病”锅炉 |
黑龙江省虎林市质监局关口下移进乡镇 |
山西省太原市质监局小店区分局食品包装从严管 |
河北省武安市质监局仔细排查安为先 |
河北省平山县质监局夏季冷饮放心喝 |
山东省昌乐县质监局集中力量纠违章 |
(9)荣乌高速公路潍坊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速公路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项目质量计划与控制 |
2.1.1 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编制 |
2.1.2 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
2.1.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关键点 |
2.2 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理论与方法 |
2.2.1 进度控制理论 |
2.2.2 进度控制方法 |
2.2.3 进度控制的路径 |
2.3 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方法 |
2.3.1 PDCA循环原理 |
2.3.2 三阶段控制原理 |
2.3.3 三全控制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荣乌高速公路潍坊段质量规划体系 |
3.1 荣乌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
3.2 工程质量标准及要求 |
3.3 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主要内容 |
3.3.1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
3.3.2 技术措施 |
3.3.3 检查内容 |
3.4 项目施工过程质量计划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荣乌高速潍坊段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 |
4.1 项目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 |
4.1.1 承包商方面 |
4.1.2 工程建设主要材料及设备方面 |
4.1.3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情况 |
4.1.4 赶工期影响工程质量 |
4.2 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
4.3 质量保证体系应用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荣乌高速潍坊段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
5.1 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内容及重点 |
5.2 质量控制中TQC方法的应用 |
5.2.1 加强TQC体系建设 |
5.2.2 加强TQC教育和技术培训 |
5.2.3 建立健全各种责任制 |
5.2.4 明确质量标准及施工操作规程 |
5.2.5 加强质量情报工作 |
5.2.6 进行PDCA循环 |
5.3 施工质量控制组织及程序 |
5.3.1 施工质量控制组织 |
5.3.2 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
5.4 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分析 |
5.4.1 第一次PDCA循环 |
5.4.2 第一次PDCA循环的成果 |
5.4.3 第二次PDCA循环 |
5.4.4 第二次PDCA循环的成果 |
5.4.5 试验路段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荣乌高速公路潍坊段工程质量管理保障机制 |
6.1 建立现代工程质量管理的文化 |
6.2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
6.3 建立质量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PCCP输水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0.2 国外内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本文的体系结构 |
0.4 本文的创新点 |
1 全面质量管理与项目质量管理 |
1.1 全面质量管理 |
1.1.1 概述 |
1.1.2 基本观点 |
1.1.3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一戴明循环 |
1.2 项目质量管理 |
1.3 工程项目的特点 |
2 项目概况 |
2.1 PCCP管道施工技术的应用发展 |
2.1.1 PCCP技术在国外的应用发展 |
2.1.2 PCCP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发展 |
2.2 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PCCP输水工程 |
2.3 日照市“西水东调”PCCP输水工程 |
3 PCCP输水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
3.1 PDCA思想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
3.2 PCCP管道工程结构 |
3.2.1 PCCP结构 |
3.2.2 PCCP特点 |
3.3 PCCP管道工程人员构成 |
3.3.1 建立和运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 |
3.3.2 工程项目组织机构 |
3.4 PCCP输水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
3.4.1 坚持全过程控制和重点环节突出控制相结合 |
3.4.2 全面监督ISO9002质量体系的运行并持续改进 |
3.4.3 应用“标识”管理和质量追溯表控制质量 |
4 PCCP输水工程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分析 |
4.1 项目材料制造阶段质量控制 |
4.1.1 PCCP原材料制造质量控制 |
4.1.2 PCCP管材制造工序质量控制 |
4.1.3 PCCP管道工程防腐技术质量控制 |
4.2 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4.2.1 PCCP管道安装的主要程序 |
4.2.2 PCCP管道安装前的质量控制 |
4.2.3 PCCP管道安装的技术要求 |
4.2.4 PCCP管道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
4.2.5 PCCP管道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
4.3 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检验 |
4.3.1 质量检验的目的 |
4.3.2 施工过程质量检验的执行情况 |
4.3.3 质量检验的效果 |
4.4 特殊地段施工措施 |
4.4.1 地下埋有管网地段的PCCP管道施工 |
4.4.2 穿河沟段的管道施工 |
4.4.3 管道在隧洞内的铺设施工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山东省质检机构把住建材“质量关”(论文参考文献)
- [1]寿光市御水圣境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 伦淑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2]威海高新城市广场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曲文静.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8)
- [3]输变电工程招标中评标指标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D]. 魏学军.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
- [4]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综合规制法律制度研究[D]. 隋洪明.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5]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创优策划与管理方法研究[D]. 刘建生.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
- [6]淄博齐悦国际城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研究[D]. 王峰.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8)
- [7]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分析 ——以建筑施工实践为例[D]. 杨荣光.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8]除隐患于萌芽之中——全国各地质监部门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活动扫描[J]. 徐会强,康瑞娟,徐丹,李小光,马彩明,孙小广,吴振祥,张振祥,耿立明,钱忠华,胡质,王斌,杨福顺,魏建祥,李彦波,李杰,刘阳,毕慧慧.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2(07)
- [9]荣乌高速公路潍坊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 亓华斌. 山东大学, 2012(02)
- [10]PCCP输水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研究[D]. 李雅宁.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