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转变视野中的情感功能及其对德育的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态度转变视野中的情感功能及其对德育的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态度改变视野中的情感作用及其对德育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其对论文,视野论文,启示论文,态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59(2007)06-0210-04

态度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甚至有人把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态度的科学,美国心理学家墨菲就曾指出:“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概念所处的位置比态度更接近中心。”[1]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界对态度及其改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形成了诸多理论流派,影响比较大的有勒温的参与改变理论、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凯尔曼的态度变化阶段论、海德的平衡理论等。关于态度概念的界定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一是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他的定义受行为主义影响,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二是克瑞奇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忽略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三是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吸收了认知论和学习论的要素,强调了态度的构成及特性,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解释,在这里我们采用弗里德曼对态度的界定。

在弗里德曼的定义中,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其中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态度的核心和关键,行为倾向是情感所导致的结果。认知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等;行为倾向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体需要而产生的指导性心理体验,在性质上,这种心理体验可分为积极的、肯定性的和消极的、否定性的两个方面。与此相适应,情感也有肯定性与否定性之分。当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及其属性一致,两者处于肯定关系时,就会产生喜悦、高兴、快乐等积极性情感;当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及其属性不一致,两者处于否定关系时,就会出现失望、不快、悲伤与愤怒等消极性情感。在态度形成和改变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倾向产生积极的作用,消极的情感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倾向产生消极的影响。

态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旦形成不会轻易发生改变。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个体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或者因行为改变时可以引起相应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德等人认为,说服是引起人的态度改变的有效途径,即通过给予一定诉求,引导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趋向于劝说者的预定方向。他把说服看做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并基于此于1959年提出了一个标准的说服模型。在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中,说服者、说服对象、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所关联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了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亦即构成了说服对象的态度对象。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指出,说服有态度改变和态度未变两种后果,而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与否与说服对象态度中的情感成分密切相关。

在态度改变的过程中,说服对象首先要学习信息的内容,在学习的基础上发生情感转移,把对一个事物的感情转移到与该事物有关的其他事物之上。当接收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时,他便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一致性机制便开始起作用。一致性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减轻这种紧张,其中反驳就是减轻这种紧张的有效方式之一。按照认知反应论的观点,人们在接收到来自他人的信息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主动思考,这些反应进而决定个体对信息的整体反应。在这里,说服对象对这些信息以及说服者、说服对象的情感对态度的改变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说服对象对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景的情感是积极还是消极成为影响态度改变的关键要素。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普通心理学认为它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构成。与前文述及的态度的概念及构成成分作一下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品德与态度涉及的问题基本上是同质的,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态度比品德所涉及的范围远远要大,前者包括对集体、他人和本人的态度,以及对劳动、学习和物品的态度等。这些态度有的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的不涉及社会道德规范。只有涉及道德规范部分的稳定的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二是二者价值(或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不同。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可以从轻微持有和不稳定到受到高度评价且稳定之间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价值内化的由低到高的各级水平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内化达到高级水平的态度,也就是价值标准在经过组织且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的稳定态度之后才能被称为品德。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态度与品德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是说品德是一种特殊的态度即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态度。因而,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品德的生成与发展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态度改变的过程,道德教育就是由德育工作者在一定的德育情境中传递德育信息引导受教育者对待社会道德规范的态度的改变过程,德育工作者、德育信息和德育情境构成了受教育者的外在刺激或是态度改变的对象。与一般态度改变的内在机制相同的是,情感在品德的生成与发展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实效的高低取决于受教育者对德育工作者、德育信息和德育情境所持有的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在这里,我们无意夸大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而是说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理性教育必须与情感感化有机融合,才能够形成一种合力以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有效的影响。

品德心理结构的社会心理学阐释即把品德的心理结构视为一种态度,能够更深刻地揭示品德心理结构的普遍本质。与普通心理学的各种品德结构相比较,它更强调品德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统一,强调各阶段和各系统之间的渗透,实现知、情、意、行等要素的有机整合。这是对普通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倾向的扬弃,是对系统论思想的推广和弘扬。在这里,我们绝不想低估各种普通心理学的品德结构模式对品德研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只是其中有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动机、道德需要和道德行为问题的研究,都可以归属于态度结构的某个基本要素之中,成为某个要素的一项内容,有关品德发展过程、功能结构和系统结构的论述均可以纳入态度结构的形成和运行系统之中,使其表现得更为简洁和明快。社会心理学的态度模式的引进无疑能够给品德结构问题的研究和品德教育途径、方法的改进提供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途径、新工具、新方法和新支持,能够极大地丰富道德教育心理的基本理论,更能够为我们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有效提高道德教育实效带来新的启示与帮助,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努力唤起和培育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应当从德育工作者、德育信息和德育情境三个方面着手。

(一)德育工作者要全面提高素养,增强道德教育的号召力

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就道德教育而言,它所传递的德育信息体系“附着于情感化的人格身上……教育者的资格与教育成效决不在于其道德知识的渊博性,而在于有无情感、人格与技能”[2](P63)。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个人心理和行为特质,它包括政治、道德、心理、智慧等方面,渗透着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重要影响。人格魅力是指个体高尚的人格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力,这是一种自然的、非权力的影响力,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和辐射力。德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对于受教育者能够产生非线性作用,亦即能够对受教育者整个品德系统的发展变化产生正向激增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受教育者能够直接体验到积极情感的满足,追求高尚人格和远大理想的情感得以激发,道德教育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并能够收到实效,而德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之火一旦点亮受教育者内心的情感之灯,必将照耀其整个人生道路,这种影响在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的生成和发展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无法取代的。

因此,德育工作者要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塑造可靠、可信、可亲、可敬的良好形象,引导受教育者向善、崇真、求美。德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和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其人格魅力由品德、才学、个性和风度四部分构成。“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敬业意识,要有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有教无类的宽厚气度,教学相长的谦虚品格,还要有尊重、理解学生的民主精神和崇尚真知、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其次在才学上,德育工作者要有渊博的学识、较强的能力、丰富的经验、踏实的作风。再次在个性上,德育工作者要有坚强的意志、豁达的心胸、平静的心态、随和的性情、积极的情感、适时的幽默。最后在风度上,德育工作者要有严谨认真的作风、庄重得体的着装、清新自然的化妆、温文尔雅的谈吐、稳重大方的举止。具备这四方面素养的德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受教育者“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

(二)德育信息要熔铸积极情感,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相互模仿和重复别人的趋向,尤其在人们对事物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时,其他人的行为和观点对个体活动和感知的影响更为显著。但人们对外来信息通常通过理智性的过滤系统和情感性的过滤系统进行筛选。前者被用来分析外来信息的科学程度,然后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对其加以接纳或排斥;后者被用来分析发出信息的人是否值得自己信赖和尊敬,如果人们认为对方是自己所喜欢的和信任的,他们便容易接受对方发出的信息,否则就采取怀疑或抵制的态度。一般来说,后者较之前者在受教育者身上起的作用更大。

在保证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德育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一定要熔铸积极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被受教育者所接受。这就意味着德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庞杂的、不同性质的德育信息进行必要的收集、整理、鉴别和筛选并进行情感处理。话语是传递德育信息的中介,由有声的口头语言和无声的体态语言构成,熔铸了积极情感的话语在形式上要富有感染力,在内蕴上则是对受教育者德性生成与发展的期待、激励和关爱。要做到这一点,德育工作者一要增强对自己职业的敬业之心和乐业之情。德育工作者有了敬业之心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受教育者倾注心血;有了乐业之情才会产生对自己劳动创造的幸福感和快

乐感。德育工作者二要增进对德育信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对德育信息的理解和认同是道德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与受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前提。如果德育工作者对自己所传递的德育信息都不理解、不认同,这种矛盾的、消极的情感体验就会传染给受教育者,使他们产生接受障碍。

(三)德育情境要精心创设,增强道德教育的渗透力

道德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德育情境是指道德教育活动主体所拥有的“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以及氛围和人际互动。霍夫兰德在他的说服模型中指出,说服情境中的预警和分心会对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产生重要影响。预警指个体在遭受某一与之相反的观点说服前,预先知道将会发生的情况。研究发现,说服者的目的指向与说服效果关系密切:当意识到说服者正在试图影响自己时,说服对象会怀疑他的动机进而怀疑说服信息的可靠性,从而使说服信息的影响作用降低;而如果说服对象认为说服者无意影响自己时,他在心理上就不易产生抗拒反应,对说服信息的接受性随之增高,从而增加了影响的可能性。分心指在说服过程中,情境中的某些刺激因素使说服对象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接受的信息上。研究发现,如果情境中某些噪音适当地涣散说服对象的注意力,不让他们去思考或重组反驳的理由,说服对象则易于受到说服的影响而改变态度。德育情境中的预警因素揭示了道德教育活动应遵循无意识原则,即德育工作者应把道德教育目标隐藏在或渗透到与之相关的活动与环境当中,论道而不说教、述理而不生硬,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去体味,使其在轻松愉快、不需意志努力的情境中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德育情境中的分心因素揭示了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适当地增加某些“噪音”,涣散受教育者的注意力,不让他们去思考或重组反驳的理由从而促进德育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接受。

因此,德育工作者既要通过建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来隐蔽教育意图,也要通过生动化和形象化的情境再现来适当增加某些“噪音”。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构要求德育工作者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尊重、信任、关心、理解受教育者,以平等的身份与受教育者展开对话,实现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到真诚的对话者身份的转变。在对话中,德育工作者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健康乐观的心境,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受教育者,引发他们情感的融通和共鸣,营造民主、和谐、相悦、相容的教育氛围,从而有效消除受教育者的心理阻抗,促使受教育者的对社会道德规范态度的转变。道德教育实践一再表明,枯燥、单调、概念化的德育信息得以简单重复时,某些“噪音”的缺位使得受教育者由于注意力没有得到适当的分散,而去思考或重组反驳的理由,进而对德育信息采取拒斥的态度。因而,德育工作者要通过多种方式如利用感召人心的音乐、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画和影视片段等,将抽象的德育信息形象化,将枯燥的德育信息生动化,使之富有时代感、针对性和趣味性,从而有效地分散受教育者的注意力,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德育信息。

标签:;  ;  ;  

态度转变视野中的情感功能及其对德育的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