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出版的形式、特征及管理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形式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出版已初露端倪,尽管很少,但发展趋势明显。为了建立有效的网络出版管理机制,应对这种出版形态的形式和特征进行探讨,以期有利于网络出版活动的顺利发展。
一、网络信息出版的概念
所谓网络信息出版,是一种借助计算机网络而实施的信息传播方式,其由某个或某些个人或组织,出于一定的社会目的,把一些特定的信息收集并进行整理、编辑,定期并较长期地放在比较固定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中某个地方或传给需要者,供人阅读浏览。
网络信息出版可作这样的理解:
1.网络信息出版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尤其是因特网)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计算机网络和用户终端是其基本工具特征。从这一点上看,网络信息出版与图书、报纸、杂志,以及电子出版物是不同的。
2.为了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出版形态应该由固定或正式的出版者应对他们的出版行为负责。一方面,为了追求一定的社会目的,应对这种出版形态的社会影响和价值负责;另一方面,在多数情况下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要对该出版形态的经济运行方式负责。
当然,就目前的情势看,从事网络出版的人,严格地说,与从事通常意义上的出版者是不完全一样的。主要的不同就在于他们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甚至自己也没有将自己看成是出版者。
3.这种出版形态的出版过程,必须要有相应的信息收集、整理、编辑、加工、发布、传播的工作环节。这是信息公开化的必需环节。将胡乱堆积、毫无次序的信息提供给人们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也不会被信息接受者所接受。
4.与实物化的出版形态不同,网络信息出版的载体形态是无通常意义上的实物载体的。它主要存在于一种名为“赛博空间”的虚拟现实中,以编码电子信号的形式存储、显现、传播。人们看得见、听得见它,但是用手摸不着它。因此,不便用“出版物”来描述之。
5.网络信息出版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少数个体创造的信息向大众传播,让人浏览、阅读、欣赏。人们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当然,为了方便用户得到所需的信息以及进行持续的出版活动,网络信息出版者常常会在“赛博空间”中的某个固定位置,在固定时间以多种方式向读者发布信息。
这种新的出版形态已见雏形。国内外许多报纸杂志在发表纸质媒体出版物的同时,也发布网络版信息;一些书迷加网虫们建立许多图书网站,将一些经典图书内容放到网站上供人免费浏览;大多数ISP 信息服务商提供纯粹网络版的电子刊物,塞满网络用户的电子邮箱;BBS 上的固定主题讨论也具有交互式网络出版的特征,等等。随着网络应用的迅速扩展,这种出版方式即将成为一种时尚。
网络信息出版的产生和发展,对网络出版的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而对网络出版进行管理既可以充分发挥其特征优势,也有利于限制其可能出现的对社会的危害。这种管理不仅仅是技术意义上的管理,也不限于微观经济层次的管理,而应达到更高一层的管理——社会管理的层次,如进行宏观的法律管理、行政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等。
二、网络信息出版的形式和特征
1.网络信息出版的基本形式
网络信息出版有多种形式。目前常见的有下面一些:订发式、浏览式和交互式等三种类型。
所谓订发式就是用户“看单点菜加送达”方式。即网络信息出版者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出版栏目,并向广大网络用户宣传。其宣传方式多为直接发电子邮件到用户信箱中去,告知用户出版者那里有什么样的网络信息出版内容,用户将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一类栏目向出版者订阅。出版品的发行通常也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的。例如,很多网络用户不时收到一些ISP或类似网络信息出版者发到的电子邮件, 询问是否订阅某某刊物。这些网络刊物内容五花八门,最多的是关于新闻、经济、网络、计算机、休闲娱乐、音乐等等。这种方式可以提供主题信息读物,用户对内容的选择有一定主动性。
所谓浏览式就是“公共陈列供浏览”的方式。即网络信息出版者提供一些相对固定的栏目,将其收集整理的网上信息放在其选定的ISP 网站中,供人阅读欣赏。用户只要知道该网址,就可以经常光顾,当时阅读或下载后阅读。在网上有许多网站中的个人主页、ISP “书屋”网页栏目等都属于此类。
如《人民日报(海外版)》( http: //www.peopledaily.com)的主页等。这种方式下,用户选择和控制出版内容的主动性较小。
所谓交互式就是“按要求定制”的方式。这种方式下,用户提出一定的要求,网络信息出版者根据所提出的要求为用户特别制作有特定内容的网络出版品,比如学生根据学习需要,通过网络取得特定内容的电子化教材等。有些甚至更交互化的形式是用户自己参与内容的选择、制定,甚至写作。不过这种形式目前还不常见,但是有一些非常接近的方式,如网络BBS上的主题讨论区等就与之非常类似。有的BBS栏目已经具有了网络出版的一些特征。
2.网络信息出版特征分析
网络信息出版至少具有下面一些特征:可共享、可交互、非实物、非独占、无损消费、时效强、成本低、效益高等。
可共享特征是指网络信息出版品可以被所有用户拥有、阅读,不受人数的限制,无复制的上限。所有的人共同享有这一出版信息资源。
可交互特征是指用户和网络出版者间可以进行互动,按对方的要求去迁就或满足,产生特定的网络出版品。
非实物特征是指网络信息出版不需要固定的具体记录承载物,但是需要一定的媒体作为信息传递的中介。比如送达到用户电脑中的订发式出版品,用户用手是摸不到像纸质图书那样的具体实物的。
非独占特征是指一个用户拥有了一份网络信息出版品时,他并不减少其他用户拥有同样信息的可能性。甚至这个用户自己还可以将得到的网络出版品完全不改变地送给别人。这与可共享特征有联系。
无损消费特征比较简单明了,指网络信息出版品在被用户消费时,其信息或实物不会损失。
时效性强特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内容具有适时快速反应变化能力,在不同时间里可以具有不同的内容,有点类似于目前的报纸杂志等出版物,出版的周期快;二是指内容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其经常变化而信息出版者及其网址一般不变,故用户在一个时间里在同一网址上看到的内容,在另一个时间里却看不到了。
成本低特征是相对于目前纸质印刷媒体而言的。由于出版工艺流程的改变,网络信息出版减少了传统出版物制作流程中编辑发稿以后的环节,如排版、校对、出片、印刷、装订等,因此其制作费用将会减少。此外人员及其管理费用也大大减少,不需要实物耗费等,这些耗费是当前书籍出版的主要成本要素。
三、当前网络出版的主要障碍
1.用户查找网络出版信息不经济
不经济是指用户在查找网络出版品时,投入的精力、时间过多,而得到的有用结果太少。其中的原因有这样一些:有用信息难于定位查找,有用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缺乏,网络出版品的缺乏,信道狭窄,用户技术不熟练等。
2.作品著作权人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
因为网络出版者和用户著作权法律意识淡薄、信用支付机制不健全、网络信息易于被复制盗版等原因,目前对于作品著作权人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公然侵犯作品著作权人权利的事件比比皆是。长此以往,对网络出版的发展极为不利。
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就网络信息及网络出版的法律保护问题已提出了不少法案,其目的在于规范网络信息传播行为。
3.网络出版品不易检索和作为参考文献
目前网络出版品的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多数情况下经常变动,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时效性特征。今天在网络上看到的出版品,明天再看时,却面目全非。因此给检索和引用等重复应用造成了一些困难。作为文献,如果不具有可重复性,就失去了被利用的价值。网络读者在引用这样的出版文献时,要非常谨慎。
其他还有一些障碍,如用户的信息选择权不是很主动,网络出版者几乎无利可图等,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四、网络出版的特征化管理思路
针对上述几个方面的特征和实践中存在的障碍,我们可以根据特征化管理的基本原理,提出一些管理思路和对策。
1.有关特征化管理方法的基本原理
特征化管理是一种充分利用管理对象系统的特征进行有效、快速、准确管理实践的方法。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它在考察管理对象系统的特征基础上,提出一些管理思路和操作步骤,或者适应管理对象特征,或者改变管理对象特征(强化特征、弱化特征、删除特征),或者在管理对象上附加一些人为标志,生成特征。
首先,应根据管理对象的特征,提出相适应的管理办法。毕竟管理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有在充分尊重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才有针对性,管理才有效。适应管理对象的特征并不意味着去迎合特征,而指根据其基本的、有利于社会价值发展的特征去实施管理,推动管理对象向与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
其次,虽然管理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管理者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改变和影响它,也就是说,通过改变管理对象的特征,来实施管理行为。减少甚至消除于对象发展不利的特征,强化有利特征。
再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管理对象上附加一些人工特征,便于管理。比如,在图书、音像出版领域,在一般的商品销售中,往往在产品上打上品牌、印上条码、给统一编号(ISBN,ISSN,ISRC)等就是这种做法。
2.针对几个基本特征的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基本特征,这里提出一些相应的管理对策。
其一,将网络出版纳入出版管理范围,建立出版者管理体系。由国家有关出版管理部门和网络技术管理部门等主持,建立适应网络出版特征的管理体系和网络出版行业管理机构。
其二,规范网络出版者的出版行为,进行出版者资格认定,建立出版者登记制。根据有效的登记,规范从业者的行为,让其明了自己行为的社会责任。
其三,加强法制宣传,尤其是有关计算机安全、著作权法、出版行政法规的宣传和教育。不仅让从业者了解和掌握这些法律法规,还要向广大网络出版的读者宣传。因为,网上阅读别人作品时,更难从实物的接触中意识到可能的著作权侵权行为。盗版书、盗版光碟毕竟制作质量和售后服务要差很多。但是网络出版的被盗用,人们是几乎无法确认的。
3.特别对策:建立ISNPN体系
特别地,这里提出一个建议:建立国际统一的国际标准网络出版号(ISNPN,International Standard Network-Publishing Number )体系,将网络出版品赋予惟一指称,附加上一个惟一特征。从特征化管理原理上看,这属于特征生成的基本方法。
这种体系应该在全世界通用,其作用类似于当前ISBN针对书籍的惟一指代一样。这样的号码应带有出版者识别码、网络出版品类别码、主创作者名以及各出版单位内出版品的顺序编号和出版时间等。其中的出版者识别码可以使用出版者专用的IP地址或域名代替。对于正式的网络出版者来说,没有固定的域名不利于业务的发展,总体上也不利于网络出版业的发展,不利于宏观管理。
网络出版的行政管理机构应强行要求网络出版者必须有核准的ISNPN才能从事网络出版业务, 并将此号用相应技术放在网络出版品的显著位置,和内含到出版品中。
这样的出版号可能会比现在ISBN十位号码要长,但是对于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技术来说,其字节数是微乎其微的。
建立这样的体系有以下一些好的影响:
方便于查找。由于指称的惟一性,使得网络出版品带有惟一特征,因此可以让网络读者很快地根据手头的特征号ISNPN查到需要的作品。
便于永久保存和作为文献参考。任何具有ISNPN 的作品应该有一个机构专门收集保存,就像目前国家的版本图书馆一样。任何正规出版的网络信息,都应有可靠的档案予以保存。
促进网络出版的发展。同ISBN促进书籍出版的发展起到了极好的作用一样,预计 ISNPN将对网络出版形态的发展也将起上佳的促进作用。 规范化的ISNPN 网络出版品将更容易被查到,也就更能发挥社会效益, 同时,阅读者多了,出版者和著作权人也更有可能从有偿的阅读行为中获得利益。
网络出版是一个新兴的出版形态,有其特殊性。其存在的一些障碍也不仅仅是本文所提及的这些方面,同时也可以有其他管理办法可以利用。面对新近出现的网络出版,我们应提前进行管理研究。文中提到的一些建议措施是有一定根据的,尤其是ISNPN体系如果早日建立, 则网络出版也将早日得到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