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中年级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而简便计算又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策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关键词:计算教学 策略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186-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运算能力也是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之一。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只知道算,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也就是对算理不理解;又如对学生的计算作业分析中我们发现因为书写乱、不验算等非知识性原因引起的错误占相当的比例。造成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重算法而轻算理、重知识传授而轻习惯培养导致的结果。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教研组展开了一系列的计算教学课题研究,下面我就结合《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数的简便运算》一节课来谈谈小学中年级计算教学的策略。
一、把生活情景引入教学,充分理解算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数的简便运算》一课时,我首先课件出示生活情景:何叔叔已经收电费867元,张阿姨应缴电费98元,张阿姨缴电费后,他共收电费多少元?学生很快列出算式:867+98。我接着提问:大家想一想,张阿姨会采用哪几种方式付款?并列式说明。顿时大家各抒己见,很多同学都说:张阿姨会缴100元(就是一张100元的纸币),因为多缴了2元,何叔叔会补2元给张阿姨。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出计算过程:867+100-2。然后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加100要减2呢?让学生再次结合生活情景说说原因,也就是这道题的算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生活缴费这个情景,学生很容易理解一个数加接近整百数简便运算的算理,师借机总结出“多加要减”简算策略。在接着的教学环节中我继续采用买复读机等生活情景教学了“多减要加”的简算策略,学生也很好的理解了算理。以上实践经验证明:计算的算理教学虽然在理解上是比较抽象的,但是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情景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算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加强对比练习,促使学生形成计算技能
我认为:在计算教学中,不能光靠重复式的机械训练,要多把学生易混淆、易错误的类型进行对比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我在《一个数加减整百数的简便计算》教学的巩固练习环节,就先后设计了两组对比练习:①367+198,367-198;②367+202,367-202。通过对比练习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多加要减、多减要加、少加要加、少减要减”的十六字简算策略,而且让学生观察发现总结出:接近整百的这个数如果没有超过整百变成的是加减混合运算,超过了整百的变成的是连加或连减,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简算策略,在对比练习中形成了计算技能。
三、加强验算,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怪圈: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老是出错,之后又能正确的进行订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言而喻是学生计算习惯差造成的。我认为:加强验算,不仅能弥补学生计算习惯差的毛病,还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我在《一个数加减整百数的简便计算》一课中就很重视学生的验算,并在计算环节渗透了多种验算方法。比如867+98这道题,学生在简便运算后,我提问:怎么才能知道这道题我们计算正确了呢?学生异口同声的说:验算。师随即让学生自己写出验算过程。在汇报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用的是竖式计算,教师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的做法,另外我还借机介绍了个位验算法,让学生通过对其个位进行加减快速验算个位是否正确来验证,虽然这只是一种不完全验算法,但是丰富了学生的验算策略多样化,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验算意识。当然,孩子的验算习惯不是说养成就能养成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和强化,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相信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总之,在小学计算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多动脑筋,大胆尝试,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放在重要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计算不枯燥,乐于去计算,把计算当做一种自发的行为,让孩子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
论文作者:杨玉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学生论文; 简便论文; 能力论文; 策略论文; 加减论文; 的是论文; 情景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论文;